陈玉文;金泉源;张伟;孟令全
考察了不同厂家30个批号硫酸罗通定注射液,认为硫酸罗通定注射液在贮存过程中质量不稳定,建议将该品种所规定的3年有效期缩短为2年,并对质量标准进行修改。
作者:李海英;蔡志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戊二醛溶液中戊二醛的含量。方法:在戊二醛特征吸收峰233nm波长处测定戊二醛含量。结果:戊二醛浓度在100~120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1(n=5),平均回收率99.44%,RSD=1.98%。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戊二醛含量测定。
作者:吴兹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制药行业作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已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技术创新并不一定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经济效益终取决于我们能否通过技术创新占据市场并实现其市场价值。换句话说,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不完全在于该创新有多先进,而在于该创新能为企业增加多少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和能力,能为企业带来多少商业和社会利益。为了实现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我们需要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引入价值经营机制。……
作者:王明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碱性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的优、缺点。方法:从溶液稳定性、动物毒性试验、在动物试验中麻醉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5个方面比较碱性利多卡因的差异。结果:与盐酸利多卡因相比,碱性利多卡因稳定性差,安全性相似,麻醉效能提高。结论:碳酸利多卡因可能成为替代盐酸利多卡因的品种,值得推广。
作者:王劲;杨天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养阴口香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产品的质量。方法:采用C_(18)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9:9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nm。结果:绿原酸峰与其他组分峰的分离度>1.5,理论塔板数以绿原酸计算为6900;线性范围0.1268~2.0288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5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兰燕宇;王爱民;何迅;李勇军;陶玲;王永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考察与输液配伍后6种中药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数目。方法:用ZWF-4C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测定配伍前后的中药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的数目。结果:配伍后液体中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但大多数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检测方法可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将中药有效成分直接制成输液将成为注射剂的发展方向。
作者:郭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介绍水性卡波姆凝胶的特性、配制及应用。
作者:钱杰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杨聪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分析我国中药品种保护制度中保护与创新的深层次矛盾,认为目前中药品种保护所存在的问题的症结是缺乏竞争机制,提出完善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必须引入淘汰机制的新思路。
作者:黄佑;冯国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所谓“行政执法建议书制度”,是药监机关在日常监督管理活动中,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已发生严重、频繁的违法行为或潜在的违法问题,在依法进行处理的同时,以善意劝导的方式,书面向当事人或有关主管部门提出与药监行政执法职能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以促其……
作者:李腾华;郑艳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27例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患儿在激素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分子量肝素,剂量为60~100AXaIU(抗因子Xa活性国际单位)/(kg·d),皮下注射,每天1~2次,疗程10~14d,观察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和胆固醇变化;另设25例患儿作对照组。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尿蛋白减少,血清白蛋白回升快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伴发高凝状态,可使尿蛋白降低,血清白蛋白升高,同时使胆固醇降低。
作者:郑钦平;毛立英;张育苗;骆方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选择大孔树脂纯化黄连提取液的佳洗脱条件。方法:以洗脱液中季铵碱的含量作指标,选择洗脱液乙醇浓度、用量、盐酸浓度3个因素,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优化了洗脱条件。结果:对黄连季铵碱从大孔树脂上洗脱效率,洗脱液用量(B)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洗脱液乙醇浓度(A)的影响显著,盐酸衷度(C)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A2B3C1为优选出的佳洗脱条件。结论:本实验条件下选定的洗脱条件能够完全洗脱吸附在大孔树脂上的黄连季铵碱。
作者:魏英勤;房海燕;袁久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应用双波长比值光谱法对复方水杨酸酊中水杨酸和苯甲酸的含量测定进行研究。方法:根据水杨酸和苯甲酸的比值光谱特征,选择297nm和255nm作为测定波长。结果:水杨酸农度在10~2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9.94%;苯甲酸浓度在20~4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101.27%。结论:双波长比值光谱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复方水杨酸酊的质量控制。
作者:梁学政;吴昭璇;李海琼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川芎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比较川芎挥发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方法: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川芎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各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5种成分,主要的组分为正丁烯苯酞、正丁基苯酞、东川芎内酯//新蛇床子内酯、藁本内酯、瑟丹酸内酯。结论:在两种提取方法中,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较完全。
作者:洪鹰;季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执(从)业药师数量的快速增长,继续教育问题成为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培训机构和执(从)业药师日益重视和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执(从)业药师继续教育的组织和培训方式、内容、费用等问题,并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杨悦;郭海鸥;蒋志刚;李野;苏怀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引产死胎的效果。方法:对46例妊娠20~40周死胎的孕妇于第1~3日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总量150mg),并于用药前后进行宫颈Bishop评分,第4日晨于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25μg,观察引产效果。结果:服用米非司酮后宫颈成熟率达100%,引产成功率达97.82%。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引产死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陆杏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UC法)测定香藤胶囊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C_(18)柱,流动相为甲醉-0.1%磷酸溶液(85:15),UV检测波长为440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2%(n=6)。结论:本方法分离良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张雯洁;张赟华;胡勇;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卢锡奂;范晓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范乡村医疗机构用药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改变目前乡村医疗机构用药不规范、管理不到位之现状,笔者认为可在贫困地区乡村医疗机构推行“药品使用许可”制度,对乡村医疗机构超范围使用药品明确规定办证条件、办证程序及管理办法,切实加强管理。……
作者:王敏;邝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