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听视觉功能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

张芳芳;陈长香;杨云;周立凤

关键词:老年人, 认知功能障碍, 听觉功能, 视觉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听视觉功能对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智力状态量表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国22个省2 200名60~97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听觉功能正常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0.4%.听觉功能障碍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3.7%;视觉功能正常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1.3%,视觉功能障碍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0.4%,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要降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就要重视其听视觉功能的维护与促进.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有效地提高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质量

    为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药理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该应用各种方法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下工夫,并突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以有效地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刘金凤;季静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涉外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为早日实现与国际护理行业的接轨,提高我国护理人员的就业率和整体水平,并为我国护理人才的输出奠定基础,现结合我国护理教育现状,探讨涉外护理教育现存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作者:高雅琪;李凤萍;裴小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医学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应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基础语言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与培养学生实际英语交际能力并重.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和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相应的外语知识、语言技能,使学生实现外语知识与语言运用实践的统一.

    作者:魏春华;樊蓉;董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优化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培训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卫生事业为促进人民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在英语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的持久性与层次性.

    作者:谢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创新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本科护生实习质量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医学院校附属教学医院,其临床护理教学水平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

    作者:徐翠荣;李国宏;鲁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等卫校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作者:孙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和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回顾国内外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心理危机干预四步法、五步法、六步法和三阶段论,呈现国外2个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指出三层次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和阶层性模式,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作者:崔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础医学课程试卷考核质量评价指标和方法研究

    学校的考试制度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和组成部分,是督导学校教育工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检测和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借助考核制度改革这一杠杆作用,将学生从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对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具有深远意义.试卷考核质量评价是医学教育研究者多年探讨的问题,目前的研究对课程试卷考核质量的综合评价尚无一致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岩梅;李淑元;吴玉清;王俊亚;刘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的改革探讨

    实验实训教学是指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训课和理论课中的实验实训环节,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环节之一,也是高职教育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作者:袁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池莉小说——对爱情和亲情的注解

    池莉的作品,对笔者而言始终是一个尘封的盒子,未曾动过心思想打开来端详一下.在偶然的一次机会,笔者读了<湖北作家>这本书以后,才开始关注这个红透半边天的女作家.找到她的文集读来,没想到不看则已,一看却欲罢不能.池莉的小说好读,一点都不累人.

    作者:程元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班级开展创新教育初探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未采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中等职业学校,班级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基本单位,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学生成才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

    作者:梁潇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听视觉功能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听视觉功能对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智力状态量表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国22个省2 200名60~97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听觉功能正常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0.4%.听觉功能障碍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3.7%;视觉功能正常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1.3%,视觉功能障碍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0.4%,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要降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就要重视其听视觉功能的维护与促进.

    作者:张芳芳;陈长香;杨云;周立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在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将同年级的高职护理班128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n=65)和对照组(n=63),实验组采用病例讨论法、Taba教学法及PBL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量表得分、理论考核成绩、学生自信心及学生自我满意度评价和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等方面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297.6±30.7分)高于对照组(253.4±27.9分),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81.2±7.6分)高于对照组学生(71.6±7.3分),实验组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评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可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质量,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法.

    作者:郑巧灵;程瑞峰;赵国琴;朱鹏云;黄韶兰;刘兰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抓好护生知识的综合考核促进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采用多维度的考核方法对2003级、2004级、2005级中职、高职护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这种考核方法可以激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其重理论轻技能的学习倾向,可提高护生分析、归纳、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促进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龚敏;黄德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发展性学生评价在人体机能学基础及护理应用教学中的运用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面向未来教育构建的符合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需要的评价观.其评价内容全面而客观,注重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其评价方法科学而有效,突破了传统的量化评价的限制,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探讨发展性学生评价在人体机能学基础及护理应用教学中的实施方案及评价指标,充分发挥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徐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荣辱观教育

    学校教育关键在课堂教育,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荣辱观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化学教材中渗透了许多荣辱观教育素材,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荣辱观教育的素材,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化学教学中.

    作者:杨玉修;丁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课堂病案讨论的教学设计与体会

    病案讨论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班级、讨论主题、教学目的 、实施步骤等内容.课后应小结体会,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任保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在病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建设中,对2006级医疗系检验专业的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即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实验(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及其鉴定),并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结果 证明:综合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李林珂;窦会娟;孙连海;常世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实现教师角色转换在中职卫校中推进问题教学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简称PBL)作为一种医学教育改革新途径,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医学教育工作者主张采用PBL.PBL在中职卫校应用具有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素质及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等优势,然而在中职卫校推进PBL教学法,客观要求实现教师角色转换,即由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指导者转变、由单一传授型教师向教学科研型教师转变、由学生品德培养者向未来生活设计者转变.

    作者:肖智谦;陈碧瑕;邱琼华;刘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