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福杰;董玉泉
参与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的信号转导机制较多且复杂,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EMT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着重要联系,是近年来肿瘤转移研究的热点.就EMT相关分子信号机制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高霞;杨成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在校护生对护士职业形象的认识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我校2011级护生在护士仪容、仪表、言行与形象教育等方面的认识状况开展调查.结果 护生对护士职业形象的认识是积极的,认为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护士职业形象教育.结论 应加强课内外培养,正确引导护生形成护士职业形象.
作者:邵路才;陈建松;金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分析我国医学院校创新教育的现状,提出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作者:袁带秀;侯娟;李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学生学习风格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学生学习风格的特点.方法 用Kolb学习风格调查问卷对2 200名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调查.结果 4种学习风格的总体构成、备层次及各层次下不同年级的学习风格分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聚合型和顺应型风格所占比例居多,发散型和同化型风格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学习环节方面,学生在信息加工维度上偏好主动实践(P<0.01),在信息感知维度上有偏好抽象概念的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感知信息的方式由依赖具体经验逐步向依赖抽象概念转化.结论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进行分层次、分年级教学规划,适时改革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作者:刘衍素;李月梅;李红;方颖;王建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赏识教育法能够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提供有效可行的理论依据及方法,就如何运用赏识教育法管理中职学生提出一些具体做法.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考研对临床医学生实习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采用纵向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即以实习考勤和实习成绩为依据,调查我院近3年来在呼吸内科实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实习质量.结果 越临近考研时间,实习生的考勤情况和实习考试成绩越差,对考研实习生和非考研实习生分别进行统计,考研实习生的考勤情况和实习考试成绩明显较低(P<0.05).结论 考研影响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应加强对医学生的引导和实习纪律管理,采用实习量化管理,在实习过程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实习质量.
作者:贺兼斌;易高众;向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如何在低年级护生中开展PBL外科护理学预见习教学.方法 将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自愿参加预见习的护生设为实验组(25人)和对照组(24人),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实施PBL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预见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比较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实验组在期末考试成绩、预见习中的收获、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团队精神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在预见习中运用PBL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绍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探讨分析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护理人文教育中的效果.方法 采取异质分组,将学生分为8组,按照编写的病例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实施整体护理.让学生互换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感受.学生谈论感受、互相交流体验心得,师生共同对整个体验实践过程进行评价、归纳、总结.结果 课堂气氛活跃,角色扮演到位,讨论热烈,收到满意的效果.结论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人文意识的养成和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的形成.
作者:吴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和非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以便临床早期干预,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12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其梗死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及数目,动脉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并与85例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惠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决检出率为7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同侧回归分析显示:斑块的大小及数量、峰值流速、搏动指数与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与脑梗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可预测老年脑梗死的进展,评估患者的预后,为老年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寇新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为进一步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需求,促进残疾人科学健身,增强体质,全面参与社会生活,推动残疾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使残疾人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2002年2月,上海市残奥会首次组织复旦大学、上海体院的专家共同创编了肢残人健身搡,并录制成光盘进行推广[1].
作者:秦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手术室护士术中出入手术间频次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降低手术室护士术中出入手术同频次的主题,对活动前手术室护士术中出入手术间频次过多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活动后手术室护士术中出入手术间的频次由23.18次/台降至7.51次/台(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降低手术室护士术中出入手术间频次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作者:贾晔芳;火钰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探讨开展医学影像设备学设计性实验的必要性,并以“X线机综合故障排查”为实验课题,展示设计性实验的实施过程,分析设计性实验的效果评价及教学体会.
作者:岳若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分析中职护生的专业思想现状,阐述加强中职护生专业思想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就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渗透和加强中职护生的专业思想意识教育、引导护生热爱护理学专业、激发学习兴趣、树立专业学习目标、明确考证与就业的关系、以积极的心态投入专业学习、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进行探讨.
作者:冉素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课程是学校为使学生达到预期学习目的而采取的一切有程序的学习活动和经验,其基本要素包括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1].而课程设置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其内容、比例分配等指标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我国自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获准正式招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以来,招生院校逐年增加.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也日益受到关注.笔者对近5年国内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状况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一定的改革参考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粉;杨培常;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中职教育目标由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向知识实用性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转变,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而项目教学法在应用及特点上更符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并根据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作者:阮桂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智能化网络多媒体心电图模拟教学系统在诊断学心电图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 将2011级三年制临床专业1班设为对照组(100人),用以往旧的心电图机及多媒体相结合进行教学;2011级三年制临床专业2班设为实验组(100人),用智能化网络多媒体心电图模拟教学系统教学,通过随堂测验及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智能化网络多媒体心电图模拟教学系统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9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正确与临床资料相结合,综合进行心电图的判读与分析;97%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临床实践能力;98%的学生认为能激发学习兴趣,且课堂测试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诊断学心电图实训教学中运用智能化网络多媒体心电图模拟教学系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迎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分析1例早期宫内妊娠误诊为异位妊娠的诊疗经过,总结经验教训.临床医师应努力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慎重治疗.
作者:王雅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对当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为提高中职医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必须加强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的理论学习,重视临床实践技能的训练,做好考前的辅导工作等进行阐述.
作者:郭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部分地区虫媒病毒的存在及流行情况,为相关虫媒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电动吸蚊器、电子诱蚊灯及捕虫网进行蚊虫标本采集,处理后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 共捕获成蚊9 298只,其中淡色库蚊4 877只(52.45%)、三带喙库蚊2 357只(25.35%)、中华按蚊894只(9.61%)、济南按蚊569只(6.12%)、骚扰阿蚊531只(5.71%)、刺扰伊蚊70只(0.76%).分离出18株虫媒病毒(乙脑病毒、盖塔病毒和版纳病毒),其中淡色库蚊中7株38.89%)、三带喙库蚊中6株(33.33%)、骚扰阿蚊中2株(11.11%)、中华按蚊中2株(11.11%)、刺扰伊蚊中1株(5.56%).在平凉地区分离出的版纳病毒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甘肃省平凉和天水地区虫媒病毒的传播媒介种类多,而一种传播媒介又可以携带多种虫媒病毒,因此,进一步加强该地区重要媒介带毒情况的调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李国太;贾玉新;于德山;刘旭红;阎峻;蔡金有;魏小军;陈秋梅;付士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前作息规律.方法 遵循子午流注规律,科学地安排132名护生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备考作息时间,帮助其准确、有效地调整气血.结果 通过遵循子午流注规律,132名护生全部顺利通过2012年5月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100%.结论 科学地安排护生应考前的作息时间,使护生的生活状况及身体情况得到高度关注,是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重要策略之一.
作者:彭月娥;熊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