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吉;程文海;任重伦;吴波;詹晓如;陈衍中;伍卫红;黄海峰
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适时推行双向互动式病例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整体护理能力,培养护理临床思维.这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在课前需做充分准备,并能积极参与互动.
作者:李民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探讨开展医学影像设备学设计性实验的必要性,并以“X线机综合故障排查”为实验课题,展示设计性实验的实施过程,分析设计性实验的效果评价及教学体会.
作者:岳若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其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瘢痕小等特点已成为目前临床公认的治疗胆囊疾病的金标准.护理工作作为临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认真做好护理工作,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回顾总结我院近3年来5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不仅可以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愈率,而且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晓娇;武爱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对该馆的人力资源现状从机构设置,馆员结构,岗位责任制实施,馆员的聘任、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对高职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作者:周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正常人体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是在整合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3门医学基础学科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建立的新课程.我校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是上海市教委批准为上海市首批实行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试点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往的正常人体学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已经不适合这个专业,教学内容也需适当调整,因此,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课程新标准的制订势在必行.
作者:顾春娟;王从荣;施曼娟;孔卫兵;黄伟革;杨智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参与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的信号转导机制较多且复杂,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EMT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着重要联系,是近年来肿瘤转移研究的热点.就EMT相关分子信号机制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高霞;杨成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考研对临床医学生实习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采用纵向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即以实习考勤和实习成绩为依据,调查我院近3年来在呼吸内科实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实习质量.结果 越临近考研时间,实习生的考勤情况和实习考试成绩越差,对考研实习生和非考研实习生分别进行统计,考研实习生的考勤情况和实习考试成绩明显较低(P<0.05).结论 考研影响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应加强对医学生的引导和实习纪律管理,采用实习量化管理,在实习过程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实习质量.
作者:贺兼斌;易高众;向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鞍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运用运动处方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现阶段中职生在体育锻炼中能运用运动处方进行科学锻炼的占少数,大多数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存在盲目性、缺乏科学性.通过调查分析,试提出解决方案,使运动处方得以在中职学生日常体育锻炼中更好地运用和普及,增强学生的体质,使中职生更好地参与运动,减少运动损伤,从而更加热爱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作者:顾世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探讨在助产专业中开展模拟产房综合实训项目的可行性,与产科护理实训建立产科基础技能操作训练—模拟产房综合实训—毕业综合能力考核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助产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对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重要意义.
作者:向罗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高职教育应注重总结“十一五”改革经验,面向“十二五”创新教育理念,开展全面教育改革,探索医药教育发展新途径,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现有优质教学资源.核心课程建设正是希望通过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及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我校在贯彻教育部精神的同时,紧紧围绕高等医学职业教育的学科特点和办学特色,狠抓教学质量,积极进行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构建了中医美容技术优质核心课程网络资源平台.笔者在近3届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中医知识与美容理论有机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经过3年的实践与思考,现介绍如下.
作者:方伟;潘荣菁;朱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国际间医学教育合作和交流的增多,首都医科大学成立国际学院,招收国外留学生在我国进行医学教育,与以往的留学生同中国学生共同上课不同,国际学院的学生由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组成,教学工作的难度显著增大.在国际学院的临床医学理论授课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留学生只要能够熟悉课本上的知识并听懂教师的讲授就可以了.在临床实习阶段,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与交流,并且要求留学生和患者交流,采集病史,这个阶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1].临床实习阶段还是临床医生医德品格、工作风格、思维模式的初步形成阶段,因此,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要.
作者:刘广峰;顾铮;范颖;孟忻;高新晓;王华;贾羽颂;汪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手术室护士术中出入手术间频次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降低手术室护士术中出入手术同频次的主题,对活动前手术室护士术中出入手术间频次过多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活动后手术室护士术中出入手术间的频次由23.18次/台降至7.51次/台(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降低手术室护士术中出入手术间频次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作者:贾晔芳;火钰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学生学习风格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学生学习风格的特点.方法 用Kolb学习风格调查问卷对2 200名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调查.结果 4种学习风格的总体构成、备层次及各层次下不同年级的学习风格分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聚合型和顺应型风格所占比例居多,发散型和同化型风格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学习环节方面,学生在信息加工维度上偏好主动实践(P<0.01),在信息感知维度上有偏好抽象概念的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感知信息的方式由依赖具体经验逐步向依赖抽象概念转化.结论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进行分层次、分年级教学规划,适时改革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作者:刘衍素;李月梅;李红;方颖;王建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俗话说“医者仁心”,意思是说在医疗战线工作的人员,要具有仁慈之心,要具有救死扶伤、爱护患者的高尚医德.卫生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护士的摇篮,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培养学生的“仁心”,其中,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和道德熏陶,是一种重要的方式.然而,语文课与医学类主流课程相比,课时少、地位低,教材中蕴含的知识远远达不到学生的需求.学校应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让自己拥有一颗“仁心”.
作者:王新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介绍开放教育社区护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具体做法的基础上,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找出该模式的优点和不足,以期为护理专业其他临床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张玉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分析1例早期宫内妊娠误诊为异位妊娠的诊疗经过,总结经验教训.临床医师应努力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慎重治疗.
作者:王雅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2012年6月18日至2012年6月22日,由教育部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职助产专业技能大赛在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全国22所高职高专院校的88名选手参加了大赛.本次大赛的必考项为“自然分娩铺无菌巾”、“新生儿沐浴”两项;抽考项为“产前外阴消毒”、“产科腹部检查”、“新生儿抚触”3项.这次大赛是第一次全国性的助产技能大赛,对深化助产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全国各院校交流,提高助产技能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笔者就大赛中能够真正体现助产技能的“产前外阴消毒”与“自然分娩铺无菌巾”项提几点修改建议,以终制订出与岗位需求接轨的助产技能评分标准,有效提高助产专业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并为助产技能大赛、助产人员岗位准入技能考核及医疗单位现有助产技术人员再培训和达标考核提供科学的评价体系.
作者:韩清晓;韦德华;黄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现、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外部世界以及自身规律的科学武器.从外科护理学教学的角度介绍其与唯物辩证法的密切关系,阐述唯物辩证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介绍具体的应用方法.
作者:吕金星;张玉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针对《口腔正畸学》教材中“错(牙合)畸形分类”章节的内容进行说课设计,着重从教材、学情、教法与手段、教学程序、教学设计亮点及教学反思5个方面进行说明,旨在为教授口腔正畸学课程的教师提供参考.
作者:胡明华;潘旭;聂晶;米丛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实训课程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实训报告书写是其重要环节.实训报告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验证过程的总结,是评价实训效果的重要依据.实训报告严格规范的书写要求有利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张晓玲;王平;穆剑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