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创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临床研究--28例颅脑创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张崇岳;卫明;杨勇;黄宗涛;张学基

关键词:颅脑创伤, 脑性盐耗综合征, 低钠血症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诊断、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8例颅脑创伤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结果经补液、补钠等治疗后,21例血钠、尿钠恢复正常,痊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后恢复正常;2例死亡,均因原发性颅脑损伤;2例主动出院。结论颅脑创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诊断关键在于监测血钠、尿钠及血容量变化,治疗原则为补钠和补充血容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专业教师角色定位及培训现状

    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集多种角色于一体。2011年3月,护理学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学科。护理学地位的提升、卫生保健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以及国家对高层次护理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1],要求护理专业教师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完善自己。

    作者:朱迪;杨培常;张艳;刘东玲;王晶晶;秦颖;王淑粉;周敏;张建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基于整合模式的医院职能科室绩效管理体系的实践探索

    从医院实际出发,基于目标管理、平衡计分卡、关键指标、千分制指控考核等多种绩效管理理论的整合,依托医院信息化对构建医院职能科室绩效管理体系的实践进行探讨。

    作者:王焕芳;要跟东;周志强;王晓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加强传染病专业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加强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针对临床教学过程中传染病专业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现状,结合传染科疾病特征和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和讨论加强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对策。

    作者:颜炳柱;康岚;杨鹏飞;杨宝山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高职护理专业对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实践课程改革探讨

    目的:研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结合护理专业临床工作实际要求,开发临床护理技能综合课程。方法对我校2012级和2013级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3级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高于2012级。结论改革后的实践课能提高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对提高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赵蓓;薛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案例教学法在口腔正畸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口腔正畸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74名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7人)和对照组(37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学期结束后以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期末考试成绩评价二者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90%以上的学生喜欢案例教学法;且案例分析平均分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学临床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施优灵;鲍玮玮;张娟;杨磊;曲幸辉;马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COPD患者健康素养量表(COPD-Q)和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269名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结果健康素养量表总分低为0分、高为12分、平均(6.07±2.41)分,总得分率为46.7%。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可知,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吸烟情况为COPD患者健康素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强化对疾病的认识,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提高COPD患者健康素养水平,降低疾病发生率。

    作者:肖春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医学高校解剖学教师教学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探讨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医学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解剖学教学有了很大变化,解剖学教师教学能力与素质亟待提高。本文从提高教学技巧、注重临床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更新、加强创新性素质培养方面,探讨新时期解剖学教师教学能力与素质培养。

    作者:崔英健;赵前进;朱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职护理概论一体化教学课外活动实践与探索

    探索中职护理概论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课外活动实践方法与效果。课外活动体现了护理专业教育特点,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专业知识及增强专业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张超美;林芳;蒋羽霏;袁汉创;俞荣;阳文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核心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目的:探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以我院2011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比较分析实验后两班理论、技能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班在知识应用、沟通解释、评估判断、结果判断和健康指导、操作方面的成绩与对照班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班在知识应用、沟通解释、评估判断、结果判断和健康指导方面均优于对照班,而对照班在操作方面优于实验班。结论转变教育观念、整合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强化技能训练、开展综合技能训练等方式可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作者:张彦芳;孙建勋;刘笑梦;王冬晓;王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经验与思考

    药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构建较为完善的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者:拾以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考研热”影响下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分析考研医学生临床实习现状,并从学校、实习单位、学生3个层面提出对策,以缓解考研和实习的矛盾,既保证学生实习效果,又提升学生考研成功率。

    作者:余结根;陶香香;刘影;陈斌;姚应水;李朝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颅脑创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临床研究--28例颅脑创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诊断、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8例颅脑创伤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结果经补液、补钠等治疗后,21例血钠、尿钠恢复正常,痊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后恢复正常;2例死亡,均因原发性颅脑损伤;2例主动出院。结论颅脑创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诊断关键在于监测血钠、尿钠及血容量变化,治疗原则为补钠和补充血容量。

    作者:张崇岳;卫明;杨勇;黄宗涛;张学基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设计实例研究

    以病理学“栓塞”一节教学设计为例,通过教学设计思路、知识本质传授、科学方法教育、思维方法训练和教学思想创新5个部分对职业活动中各个元素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论述和说明。

    作者:胡玉纯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高校介入下的社区心肺复苏健康教育模式及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高校开展社区居民心肺复苏(CPR)健康教育实践,探索建立高校介入下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在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积极动员组织下,高校根据社区健康需要,成立健康教育团队,运用多种方法进入社区开展CPR健康教育。结果 CPR一次培训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为85.0%,健康教育效果较好,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参加社区健康教育的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成长获益;推动社区急救志愿者服务队的建立。结论高校介入下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可实施性,值得推广,是满足社区健康需要的有效途径,同时促进了社区和高校健康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陈靖;袁亮;吴运生;司元;付平;丁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健康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57例,实验组分为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再生障碍性贫血组,静脉采血1.0~2.0 ml用EDTA-K2抗凝,应用贝克曼库尔特的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2 h内测定。结果研究对象基本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缺铁性贫血组与对照组比较:MCV、MCH低于对照组,而RDW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地中海贫血组与对照组比较:MCV、MC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RDW正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组与对照组比较:RDW、MCH正常,而M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可作为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的指标, MCH、MCV及RDW可作为鉴别贫血类型的指标。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病理学实验教学优化与改革

    病理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医学生病理诊断思维,提高临床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内容陈旧、学习资源匮乏、专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不能满足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要求。因此需要在实验教学方法、手段、内容等方面进行优化与改革,以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作者:叶松山;卞华;徐国昌;杨雷;毛秉豫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药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

    针对某高校药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涵义认识不足,对学校人文环境满意度较低,阅读习惯不佳,部分学生法律知识欠缺,对药学职业道德坚定性不够。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作者:张永忠;杨曦亮;刘嵩;叶玉杰;胡霞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紧扣药学专业技能抽考标准校企共同开发利用微课程

    我校作为湖南省高职药学专业学生技能抽考标准开发主持单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紧扣药学专业技能抽考标准技能点,校企共同开发利用微课程,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创新,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王威;涂冰;任旻琼;蒋诚;王宪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感知学习风格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我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感知学习风格,为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感知学习风格偏好调查问卷”对我院714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3%的学生具有3种及以上的主要感知学习风格,13%的学生具有2种主要感知学习风格;11%的学生只有1种主要感知学习风格;3%的学生无主要感知学习风格;男女生感知学习风格类型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每种学习风格的平均分为:视觉型学习模式(39.6分)、听觉型学习模式(37.81分)、动手型学习模式(40.96分)、触觉体验型学习模式(40.29分)、个人型学习模式(36.66分)和小组型学习模式(38.60)。受欢迎的是动手型和触觉体验型学习;学生在听觉型学习风格上的差异大。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呈多样化,这就需要教师开展多样化、个体化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金建明;周瑞芳;朱蓓;张黎明;俞大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人体解剖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并思考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作者:雷有杰;史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