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胸部疾病

谭群友;王如文;蒋耀光;赵云平;龚太乾;周景海;马铮;林一丹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部疾病, 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性
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诊治常见胸外科疾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1994年4月~2003年9月施行VATS诊治胸部疾病277例,其中自发性气胸、血气胸187例,孤立性肺结节51例,胸腔积液4例,局限性胸膜间皮瘤、脓胸及凝固性血胸各3例,中段食管癌5例,重症肌无力21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得以明确诊断或完成治疗.全组无手术死亡及危象发生.手术时间15~140min,平均54.7min,术中出血10~200ml,平均69.3ml;住院1~20d,平均9.2d.结论 VATS选择性诊治胸外科疾病安全有效,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恙虫病心肌损害为主要表现7例误诊分析

    我科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恙虫病150例,其中7例以心肌损害为主要表现分别一度被误诊为其它疾病,为总结经验教训,现将本组7例报道如下.

    作者:曹力生;李宏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车祸致双眼球脱臼破裂合并颅脑损伤1例

    患者,女,39岁.2002年12月25日因车祸后双眼球脱出4h急诊入院.患者于当日晚上乘坐高速行驶的载重货车,不慎撞在一悬空的告示牌边缘,当时即感双眼疼痛,流血,无昏迷、恶心、呕吐.入院查体:神清,颜面部肿胀明显,双侧眉弓下可见一长约13cm的皮肤裂口,深达骨膜,内有新鲜血液渗出,鼻骨后退,鼻腔内有暗红色液体流出.双眼球脱出于睑裂外,右眼球位于右耳上方,左眼球脱臼于下睑下缘,仅有少量筋膜组织相连,视神经、血管及6条眼外肌均已离断.

    作者:刘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胸腺切除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43例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胸腺切除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MG)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胸腺切除治疗儿童MG 43例并长期随访评价疗效.结果无恶化和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例,术后半年肺部感染死亡1例.总缓解率与有效率分别为37.2%和81.4%.疗效与性别、病程、手术径路和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10岁以上患儿有效率(94.74%)高于10岁以下组(70.83%),P<0.05;全身型有效率(94.74 %)高于单纯眼肌型(70.83%),P<0.05.结论胸腺切除治疗儿童MG疗效评价需长期随访.全身型MG应手术治疗,从严掌握单纯眼肌型手术适应证.

    作者:谭群友;王如文;蒋耀光;赵云平;龚太乾;周景海;马铮;林一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透明质酸酶基因及透明质酸酶与肿瘤

    透明质酸酶(Hyase)和透明质酸(HA)是细胞外基质(ECM)的重要组成部分,Hyase通过降解透明质酸破坏基底膜结构的完整性,与炎症、疤痕形成、肝纤维化形成以及肿瘤细胞的扩散联系紧密.人类Hyase编码基因有6种.本文对这6种Hyase相关基因以及透明质酸酶与肿瘤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良;任国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p63基因研究进展

    1 p63的发现p53基因作为在肿瘤生物学领域研究为深入基因之一,其突变体在人类癌变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研究结果证实超过50%的人类肿瘤中存在p53的突变[1].

    作者:郭伟;范士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鱼胆中毒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鱼胆中毒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56例鱼胆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以消化道症状(100%)、少尿或无尿(67.9%)、尿检异常(85.7%)、肝功能异常(80.4%)为主要表现.轻、中度中毒治愈率100%.重度中毒治愈率93.3%.结论鱼胆中毒可致多脏器损害,其中以胃肠、肾、肝常见.轻、中度中毒经洗胃、激素等治疗全部治愈.重度中毒经血液透析等治疗效果亦佳.

    作者:吴红华;马大庆;杜红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3例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SAP13例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2年我科非手术治疗SAP死亡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期死亡8例,中期死亡4例,后期死亡1例.结论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未及时中转手术是SAP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死因,治疗措施不充分、代谢紊乱、患者求治时间太晚、高龄、不恰当应用激素亦是影响救治成功率的重要因素.适时中转手术治疗、维持高危病人胰外器官功能和支持治疗,可望降低SAP病死率.

    作者:郑明友;汪涛;黎光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气肿的实验动物模型

    肺气肿是一种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不可逆气流受限,病理学上表现为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的疾病[1].

    作者:龚太乾;谭群友;蒋耀光;王如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腰椎牵引配合推拿、电针疗法治疗腰突症80例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的原因.几年来作者应用腰椎牵引、电针和推拿的方法治疗腰突症,并与单纯腰椎牵引治疗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凌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应用止血药物疗效分析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PUB)常见,其预后与溃疡本身及全身情况有关.在临床实践中存在大量应用局部止血药物以及静脉止血药物,究竟疗效怎样?由于止血药物品种繁多,价格悬殊,怎样应用以达到提高疗效,降低耗费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作者对此进行探讨,以摸索适合国人的治疗方案.

    作者:周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食管腐蚀伤1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148例食管腐蚀伤的治疗经验.方法除6例对症处理外,余14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改良食管腔内置管28例(4例失败后行食管重建),结肠代食管71例,胃代食管25例,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食管狭窄8例,其他手术14例.结果死亡6例,颈部吻合口瘘14例,吻合口狭窄5例;脓胸1例;改良食管腔内置管成功23例(82.1%),病人终均恢复正常进食.结论改良食管腔内置管可预防食管瘢痕狭窄;应根据狭窄部位决定晚期病例食管重建方式;颈阔肌皮瓣是修复颈部食管狭窄的理想方法.

    作者:周景海;蒋耀光;王如文;龚太乾;赵云平;马铮;谭群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导致严重心动过缓

    目的探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副作用及合理应用.方法收集2002~2003年的3例老年性高血压病人使用小剂量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导致严重心动过缓.结果 3例老年性高血压病人均在使用小剂量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后出现严重心动过缓,首次用药均在市级以上医院,未要求病人观察脉搏.结论β-受体阻滞剂是有效的降压药物,小剂量应用较安全,但部分老年人对此类药具有高度敏感性,在使用中应注意观察.

    作者:殷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45例食管癌患者BAT-26位点微卫星不稳性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粘膜BAT-26位点MSI及其单态性的情况.方法组织DNA提取后PCR扩增,扩增产物行9%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银染等方法, 分析45例食管癌及正常切缘组织BAT-26位点微卫星不稳的情况.结果所有正常组织在BAT-26位点DNA电泳条带长度无明显改变,45例食管癌中有3例MSI改变.结论食管粘膜BAT-26具有较好的单态性,食管癌细胞BAT-26位点对识别高频率MSI不十分敏感.

    作者:颜坤;王明荣;房殿春;杨康;田晓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RNA干扰-dsRNA介导的基因沉默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近年来首先在线虫体内发现的一种生物现象,即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能抑制序列特异性基因的表达[1].目前,RNAi现象在包括植物、真菌、果蝇以及某些哺乳动物等多种生物体内也已得到证实[2~4],被认为是进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保守机制,是生物体防御病毒感染和转座子,保护自身基因组的重要手段[5、6],并因此引起生命科学界极大的关注.

    作者:李旭宏;龚建平;刘长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成年恒牙再植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成年恒牙再植前行根管治疗与保留牙髓的疗效差别.方法对54例成年恒前牙患者的118颗患牙行再植术,分为根管治疗组和保留牙髓组进行对照.结果 1年后根管治疗组的再植成功率为83%,基本成功率为8.3%,保留牙髓组的再植成功率为43%.基本成功率为23%,保留牙髓组发生牙髓坏死的为35颗.牙根吸收27颗,牙齿松动16颗,失牙18颗;根管治疗组牙根吸收8颗,牙齿松动4颗,失牙5颗.两组失牙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成年恒牙再植前根管治疗可有效的预防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病,提高再植成功率.

    作者:李培征;冯双;路翠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p63基因在人类肺癌组织中转录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研究p63基因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SCLC)组织中转录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tase-PCR)方法对40例非小细胞肺癌,6例小细胞肺癌,同时对10例良性疾病肺组织中p63基因两种亚型(TAp63及ΔNp63)转录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同时用免疫组化检测P63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9例NSCLC肿瘤组织(19/40),5例SCLC肿瘤组织(5/6)及2例癌旁组织(2/46)中ΔNp63呈阳性表达;良性疾病肺组织中TAp63与ΔNp63表达均为阴性.P63蛋白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明显大于腺癌组织及良性病变肺组织(P<0.01).结论 p63基因在肺鳞状细胞癌及SCLC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其中主要是ΔNp63表达水平升高,而P63蛋白在肺鳞状细胞癌及SCLC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腺癌组织,推测ΔNp63基因在肺鳞状细胞癌及SCLC组织中转录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增殖,起到癌基因作用.

    作者:郭伟;范士志;蒋耀光;李志平;陈建明;牛会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切除术后血浆心钠素与右心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血浆心钠素与右心功能的改变及意义.方法把50例肺切除患者分为全肺切除组(12例)、肺叶切除组(28例)及肺楔形切除组(10例),通过多普勒肺血流频谱测定患者术前、术后3~5d、术后8~10d的右心功能指标,并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相应时点患者血浆心钠素(ANP)水平.结果肺楔形切除术后右心功能及ANP无明显改变.肺叶及全肺切除组在术后3~5d右心功能及ANP均发生改变,表现为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血管阻力(PVR)及ANP均升高,这些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全肺切除组比肺叶切除组的变化更为明显(P<0.05).而肺叶切除组在术后8~10d上述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全肺切除组在术后8~10d上述指标的改变持续存在.肺切除术后ANP的改变与PAMP及PVR呈正相关.而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组与无心律失常组的PAMP、PVR及ANP也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肺叶及全肺切除术后右心功能发生改变,全肺切除术右心功能改变持续更久.同时肺叶及全肺切除术后ANP显著升高.

    作者:张云嵩;陈建明;范士志;蒋耀光;李陶;熊秀琴;李志平;牛会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工心脏起搏系统所致的肌肉刺激及其处理方式

    人工心脏起搏器所致的肌肉刺激,其一是电极头放电刺激膈肌导致收缩;其二是脉冲发生器或血管外段电极破损漏电刺激骨骼肌导致收缩.虽然不至于导致生命危险,但是给病人带来痛苦.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对于前者用程控仪降低起搏电压,对于后者则采用更换起搏电极.本文报道的改变电极张力,采用橡胶套封闭电极破损处的处理方式,既取得良好效果,又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作者:覃数;赵庆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泛福舒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泛福舒对老年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指标改善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老年COPD病人58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泛福舒为泛福舒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76±8)岁,每日空腹口服泛福舒1次,每次7mg,每月连用10d,连续使用3个月;仅常规治疗为对照组28例,男22例,女6例,年龄(77±10)岁.观察两组病人180d内临床症状即急性加重次数和90d后免疫指标变化.结果泛福舒组病例急性加重次数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CD3、CD4、CD4/CD8细胞活性及IgG、IgA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C3降低 (P<0.05). 结论泛福舒可调节老年COPD病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且药物耐受性好,副反应小.

    作者:马佳韵;申海霁;钱建丽;邱潮林;陈振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经直肠超声检查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 077例行直肠超声前列腺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的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对正常前列腺及前列腺疾病诊断明确.结论经直肠超声检查明显优于经腹途经及经会阴部检查前列腺,可为诊断及鉴别诊断前列腺疾病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韩小容;熊艳;吕毕;杜庭莲;赵小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