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东;汤永全;王俊卿;刘睿;刘朝晖
目的及时发现和处理门急诊输液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输液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规范门急诊输液室优化输液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制度,护士工作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结果门急诊静脉输液差错·事故显著减少,使患者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加强护理环节的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
作者:何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近年来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在我国飞速发展,己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疗手段。但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作为一项有创的诊疗技术,具有一定的医疗风险。心血管专科医师的介入诊疗技术培训规程亟需完善。通过规范化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使心血管专科医师熟练掌握冠脉介入诊疗技术,为以后的工作和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心血管医师介入培训实践,探讨如提高临床心血管介入医师的手术操作技能。
作者:谢玉霞;武刚;乔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具有专科特色的民营医院,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取得了令人相对满意的成绩,但是其长远发展仍然受到诸多问题的制约,比如院医院文化问题、人才队伍问题、社会信任度问题、内部管理问题、竞争环境等等。本文作者对民营医院出现的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可贵的建议以及对策,以助其可持续发展。
作者:许丽扬;曹聚耕;康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cute recurrent pancreatitis,AR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中约20%可发展为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因包括胆道结石、酒精、高脂血症、特发性、高钙血症、药物、肿瘤、解剖异常等。目前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及内镜下治疗在临床应用广泛,相关研究也逐步深入,大大降低了SAP的病死率和手术率。本文就ARP的常见病因、目前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冯勇(综述);黎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双氯芬酸钠是临床常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于治疗泌尿系急腹症肾绞痛,疗效显著且无成瘾性,获得了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认可和亲睐。本研究就双氯芬酸钠与黄体酮联合应用于治疗肾绞痛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以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黄乐 刊期: 2014年第15期
miRNA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内源性小分子,定位于基因组上与疾病相关的脆性位点,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方式调节基因的表达。 miRNA本身也受缺氧调控机制的影响,在低氧环境下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本文主要阐述了miRNA的结构、作用机制,以及低氧微环境下对肿瘤的增殖、凋亡、侵袭等影响,促进对人类肿瘤发病机制的理解,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徐晶;张雪鹏;赵光明;张媛媛;王英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在心内科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患者3d确诊率,保障患者的健康。方法利用品管圈的各种手法,进行原因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结果患者做24 h动态心电图完成时间明显减少,由改善前的平均139 h/人,下降至改善后的平均48 h/人。结论通过推行品管圈的活动,不断提高心内科质量管理,更好为患者服务。
作者:孙远南;吴飞飞;姚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近年来由于射频消融术和植入型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广泛用于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应用范围也在逐渐缩小。但不可否认的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仍然是目前基本的治疗方式[1]。近年来,其临床应用与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现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诊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卢剑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根据国际护理能力标准和我国注册护士的核心能力要求,结合通用能力培养目标,明确护生在校学习应达到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并以此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形成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个特色系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为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提供参考。
作者:曹迎凤;张倩倩;宋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直肠癌是消化道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大肠癌的2/3,其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属中晚期,术后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0%左右。目前直肠癌的辅助治疗,主要包括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
作者:黄辰羊;戴安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胰腺导管癌(PDAC)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疾病,在近的数10年里,患者的预后都没有明显的改善。近10余年来,研究发现,胰腺癌的发展和转移不仅取决于胰腺癌细胞,还与胰腺癌间质细胞密切相关,胰腺星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间质细胞。一些体外和体内的实验的证据证实了胰腺星状细胞对胰腺癌发展的影响。本综述回顾了胰腺星状细胞在胰腺肿瘤微环境中起的作用及对胰腺癌的影响。抑制胰腺星状细胞从而改变肿瘤微环境,未来可能会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辰;蒋小华;嵇振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老年急性腹痛具有发病原因复杂,病情不典型,不易诊断,极易误诊漏诊,老年腹痛多胆囊炎、胆结石,此外还需注意胃肠道、肝癌与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相对较差的特点,诊治是应结合症状体征和现代化检查手段,全面分析考虑,注意用药安全。作为社区医生,需要不断提升对老年性常见急症初发阶段的认识,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并做出预判,提高警觉。跟踪随访症状缓解情况、是否出现新发症状等,减少误诊、漏诊。诊疗过程应做好病历记录,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王名晶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本文对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并分析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措施。
作者:时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手术室和高科技领域导致了手术室护理专业知识的发展。当前国内国外各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手术室,通过合理的布局、引入先进设备,都采用了层流净化技术,且配备经过专业训练的专业医疗队伍,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全程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的需求的优质护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只是局限于手术方面的配合,而是应“以患者为中心”在手术全程中整体的护理,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1手术室专科护理模式的转变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理论的发展,先进的医疗技术的不断涌现,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工作的职责与功能,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要求,其工作范围也逐步增大。老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手术室护理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需抓紧时间将以服从型、被动型及配角型为主的传统护理模式逐步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主动型或主角型的现代模式。手术室护理方面的工作要不断开拓创新,确立新的制度、岗位职责及细责,要以患者的利益为起始点,为患者提供便利,摆正自己心态,积极向上,创造互相团结相互帮助的气氛。进行手术室所有人员、整个过程、各个方位的全程护理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满足手术室专业护理工作的发展需求。
作者:曲凤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腹腔镜技术处理胆囊变异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先天性胆囊变异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此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入院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胆囊变异,行逆行法切除胆囊。患者术后痊愈出院。结论胆囊变异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带来一定困难,术中应重视胆囊可能的变异情况,只要能及时发现胆囊变异并采取相应措施,腹腔镜下处理胆囊变异是安全有效的。术前超声检查诊断胆囊管解剖变异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张锋;王昕;陈科珈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将现场实习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比较,探讨现场实习教学的优势。方法将两个年级的学生分别进入传统组和改革组,给予不同的教学方式,比较两组之间教学效果。结果改革组的学生的在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传统组。结论采用现场实习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阳静;何鸿雁;杨艳;陈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在临床上又被称为胆管囊肿[1],该疾病是一种胆道的先天发育异常引起的胆道系统的疾病,该病症无显著特异性,故在临床的诊断中较为困难[2-5]。为研究彩色多普勒对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的诊断价值。
作者:唐宇;郑艳梅;徐敏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本文就近三年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部分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已经成为了业内对于慢性结肠炎治疗的公认途径。
作者:陈文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疡、坏死。压疮是临床护理的常见病之一,一旦发生,愈合较慢,并容易继发感染,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很大的伤害。长期卧床、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2012年8月14日~9月5日成功护理治愈了一例尾骶部及右髂部芋度压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现将护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缘于2012年8月8日约16:00时出现呼之不应,急诊入院,入院诊断:①左股骨粗隆间骨折;于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酮症糖尿病性大泡(血糖值:38 mmol/L);脑积水;骨质疏松症;压疮。经内分泌科治疗后于2012年8月14日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转入我科,查体: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正常,血糖值:14.5 mmol/L,尾骶部可见7 cm×6cm及3cm×3cm芋度压疮,右侧髂部可见6cm×5cm芋度压疮,肉芽组织新鲜,触之渗血,渗液多。左下肢行胫骨结节牵引。入科时根据Braden压疮评估法,评估后分值为9分,护理诊断为芋期压疮,并存在压疮加重和继发感染的危险,于8月20日在腰硬联合麻下行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经过22d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的病情好转,压疮愈合出院。
作者:张小芸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纤维化是机体对炎症所致组织损伤的自我修复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内持续的炎症反应导致细胞及其间质的生态平衡失调与ECM的代谢异常。而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的综合药理学作用是具有多思维特点中医药抗肝脏细胞纤维化的特色,值得我们应该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作者:张宁;林寿宁;李海元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