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智丽
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各国人民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事件,灵敏、高效、经得起实战检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应急处置体系可以显著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此类事件给人民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新疆昌吉市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现状简要总结,提出今后完善该体系的合理建议。
作者:韩彦明;王先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通过对护理工作内涵的了解使护理人员对护理人文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深入分析了护理人员具备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怎样建立护理工作中的人文精神以及怎样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营造出好的人文环境,造就出新时代下美的护理天使。
作者:马盈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的相关措施以及心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有1例因合并多器官衰竭而死亡,6例好转出院,38例治愈。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该特别注意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可以有效的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小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本文就内镜下高频电疗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胃肠息肉患者164例,均行高频电圈套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在接受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及优质护理后,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结论内镜下高频电疗应用于胃肠息肉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
作者:曹惠萍;黄翠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跌倒风险评估对预防骨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作用。方法运用我院护理部修订的《住院患者坠床辕跌倒危险因子简易评估表》对我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高危跌倒患者采取相应防范护理措施。结果使用《住院患者坠床辕跌倒危险因子简易评估表》对我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与护理管理后,我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2012年的0.08%降低至2013年0.03%。结论使用《住院患者坠床辕跌倒危险因子简易评估表》对骨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与护理管理能提高护患双方的护理安全意识,减少和避免骨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保障骨科住院患者安全。
作者:罗淑娴;杨传俊;陈章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患儿家长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患儿救治成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7.5±8.6)分,医护人员护理质量为(94.7±7.7)分,患儿救治成功率为9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发生2例护理风险事件,对照组发生18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泛素-蛋白水解酶复合体通路(UPP)是真核细胞中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在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Nedd4蛋白家族作为UPP的核心成员,近年研究已指出Nedd4蛋白家族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现就Nedd4蛋白家族与肿瘤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孙俊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本文就灾难医学在我国和发达国家发展现状包括医学知识水平和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对我国建立灾难医学教育培训体系提出新的看法。①建立丰富、立体的全国一体化的灾难医疗救援体系,提高救援效率。于建立在校教育-继续教育-专业训练的教育模式,对广大民众实施继续教育,普及其应对灾难的常识;对医学生和救灾人员实施规范培训。对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进行定期的教学培训,提高广大官兵专业技能。③加大科研力度。
作者:杨蕾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妇产科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安四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4年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的态度问题,共计16例,占总数的40.0%;技术不合格所致共12例,占30.0%;护理人员工作的失职和不负责任导致共计5例,占总数的12.5%;另外还包括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记录书写发生差错而引起护理纠纷,共计5例,后是环境因素2例。结论导致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的态度,因此在预防对策上主要是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有效防范,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从而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兰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功能锻炼护理措施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4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枕墙距、胸廓扩张度、晨僵时间及疼痛评分等四项指标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给予功能锻炼护理指导的观察组上述四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而言,功能锻炼护理干预是一项效果显著的辅助治疗措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小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主要分析和研究计划生育手术对象焦虑程度的评估方法和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10月我站收治的74例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其分成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术前和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而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本院严谨认真的数据统计,手术前,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平均分为25.7,对照组为24.5,无统计学意义;而手术后,观察组的焦虑程度平均分为11.5,对照组为19.8,具有统计学意义。较之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偏低,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压力。结论对手术对象的焦虑程度进行评分,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手术对象紧张、焦虑的情绪,保证手术对象的身体健康。
作者:康晓霞;邱习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小儿患者进行观察,并总结其躁动的经验,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到我院行各类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小儿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在拔管前后的躁动情况进行评分,同时观察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儿拔管前与拔管后的躁动比较=98.0149(=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AED评分比较=1.5625(=0.2113);VAS评分轻度疼痛比较=0.2116(=0.6455);中度疼痛比较=0.2785(=0.5977);重度疼痛比较=0.0260(=0.8719)差异不显著。结论患儿在气管插管全麻后的苏醒期发生躁动的比例较高,严重时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对患儿苏醒期给予一定的正确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儿的性命安全。
作者:朱进;屈倩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已成为一项技术成熟的技术,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其手术并发症,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是有极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因此,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主要针对人工关节置换的高危患者,采取预防性用药,物理预防及系统性功能锻炼,从而达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本研究纳入123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有23例发现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70%。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即使已经发生血栓,也可以避免形成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周秋弟;王艳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进行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的老年患者在术后产生谵妄的原因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进行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的老年患者共24例,这些患者有12例为高血压,有4例为糖尿病,有2例为冠心病,有6例为脑梗死,有16例为慢性支气管炎,有5例为心率失常,所有患者均无老年痴呆与精神障碍史,没有术前谵妄发作状况。早期患者使用苯巴比妥类或者苯二氮卓类药物来抵抗精神病,还有少数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结果对出现谵妄发作的患者采取对应处理措施以后,有23例患者状况改善,还有1例患者由于感染引发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谵妄是一种急性脑病综合症,患者会出现认知、情感和智力等方面的问题,包括产生幻觉及错觉,精神上也会躁动不安。对这一术后情况,在采取相应措施和对应的护理以后,患者的情况大部分都有所好转,值得进行临床应用。
作者:欧阳碧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乳腺癌术后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DVT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了解乳腺癌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加强术后早期预防,早期观察,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DVT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陈丹娟;姚雪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随着我国基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增加,导致肝胆外科疾病的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但外科手术量也显著增加。而胆漏则是肝胆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发生率较高,但是发生原因又较为多样,发生时间又不固定的一个术后病法症。而目前关于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相关临床研究已有相当多的学者、医务人员进行了不同方式、方法的研究。因此本文对目前的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原因、发生时间及相关防治方式进行一综述。
作者:陈鸿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讨论绞窄性肠梗阻术前术后术后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抢救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患者于15d恢复出院。结论对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及精心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可促使患者恢复健康,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作者:成小琼;张小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近年来一些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充分而进一步肯定了进行强化降血糖治疗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能够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但是伴随着患者血糖控制的逐渐达标,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逐渐增加。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不但严重的阻碍了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的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并且严重的低血糖反应更增加了主要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是糖尿患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发现和预测低血糖及低血糖昏迷;鉴别无症状低血糖和老年人低血糖;预警药物导致的低血糖;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糖;避免脑损伤监测合并疾病引起的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糖尿病治疗不仅要血糖控制达标,同时还要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本文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原因,为临床预防及管理低血糖提供依据。
作者:张运捷;唐咏梅;王镜雯;吴广飞;刘博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致口腔糜烂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观察对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致口腔糜烂的综合护理方案及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经积极保持口腔清洁,应用药物治疗及提高机体免疫力后,28例患儿口腔黏膜炎的分级0度25例,I度1例,II度2例,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及时正确的综合护理对预防和处理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致口腔糜烂至关重要。
作者:阿米那·吾斯曼;茹先古力·艾买提;哈斯也提不韦·依拉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