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视胸腔镜辅助治疗胸部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张芳来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 辅助治疗, 胸部疾病, 外科医师, 术后疼痛, 创伤小, 并发症, 美容, 恢复, 患者
摘要: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对美容影响小等优点,深受胸外科医师及患者的欢迎.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20例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变化的分析

    QT离散度(QTd)是同一份心电图上不同导联长QT间期与短QT间期的差值,是反映心肌复极不均一性的指标[1],心肌缺血是影响心肌复极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记录心绞痛发作前、时、后的QTd变化,探讨其心绞痛发作时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畅淑琴;陈伸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产房男护生带教体会

    随着我国医学科学和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早已不是辅助的女性特质的专业,它是一种高技术科学研究型的工作[1].而随着被社会认可度的扩大,男护士也伴随医院的需求1年多于1年.由于产房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产房给男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困惑.针对目前的现状和男护生的特点,我们在临床带教中因材施教,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珂;栗霞;邓小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城镇医疗保险制度与医院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发展成熟,旧的公费医疗制度暴露出各种弊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成为势在必行的要求.国家城镇医保改革政策的出台,当时解决了两个问题:(1)从根本上打破了职工医疗费完全由国家和单位负担的格局,大大免除了国家及单位巨额医疗费用支出问题;(2)解决了企业亏损、倒闭、职工下岗、医疗得不到保险而使部分城镇职工一病致贫,一病返贫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唐学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浅谈儿童用药安全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都不完善,生理功能尚未成熟,解毒功能也较差,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与成人都有显著差异,所以用药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然而一般患儿家长对医学药学知识掌握相对较少,而且市面上真正适合应用于儿童的药物品种、规格有限,因此用药安全备受关注,对药师的要求也更高.

    作者:李继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室(ICU)多收治病重、病危的病人,此类病人血管因各种原因导致穿刺困难,如失血、失液休克致静脉塌陷,长期输注药物,引起血管弹性差.加之此类病人多会用刺激性药物(升压药、甘露醇、垂体),浓度较高的营养液(脂肪乳),渗出容易引起坏死,当四肢静脉穿刺困难,深静脉置管困难或当深静脉出现血栓或血培养阳性拔除深静脉置管时,可选择颈外静脉留置针.

    作者:庄素红;李金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护理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约1%,而在85岁以上人群中则增至4%~5%.睡眠障碍是PD非运动并发症的一个重要表现,国外报道其发生率在60%~80%[1,2],进而导致各种并发症.

    作者:余爱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排粪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检查中护理配合的必要性.方法:对315例病人在检查前进行心理准备、健康宣教,护士学会正确配制钡糊、制作标志物;检查中重视病人的配合指导、讲解检查中的注意事项.结果:通过良好的护理配合,使每例病人顺利完成检查,达到检查、诊断的目的,提高了检查质量.结论:排粪造影检查中实施护理配合是完全必要的.

    作者:王明菊;李雪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肝源性糖尿病是由于肝脏微循环障碍和肝脏实质性损害而引起的糖代谢异常所产生的糖尿病[1].由于肝病和糖尿病的相互影响,病情多变,也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因此,加强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4例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蒋秀花;刘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医院污水处理的管理对策

    我国医院污水处理水平整体较低,2003年SARS的爆发使现有医院污水处理的不足表现得更为突出.国家标准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医院污水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但部分医疗机构在具体执行中离标准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绝大部分原因与污水处理的管理欠缺有关.因此,如何做好医院污水处理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杨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低分子肝素钙用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因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及通气/血液比例失调,导致机体慢性缺氧,刺激红细胞增生,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容量增加、肺动脉高压.笔者将低分子肝素钙用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曲荣启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异丙酚加芬太尼静脉麻醉在阴道取卵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异丙酚加芬太尼静脉麻醉下取卵术的效果及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将IVF-ET患者分为麻醉组与对照组A和对照组B,观察3组取卵效果及其对IVF-ET结局的影响.结果:静脉麻醉效果好,无明显不良作用.麻醉组取卵率增高(P<0.05)而优胚率、妊娠率、流产率及胎儿畸形率等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麻醉下取卵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对IVF-ET结局无不良影响.

    作者:朱小凤;莫似恩;黄卡立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35例脑出血的院前急救

    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急症,其起病凶险,发展迅猛,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给人类造成了很大危害,如何做好院前抢救.对下一步病情的发展与转归起着重要作用.自2009年1~5月进行院前急救35例,经现场紧急处理,病情平稳后立即转入医院治疗,过程顺利,无院前死亡.

    作者:王乃乾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预防置换关节脱位的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置换的关节脱位,我科从2002年5月~2009年3月共施行了36例手术,无关节脱位发生.现将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文贵;包永兰;董惠翔;刘娟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止痛化症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慢性盆腔炎(pc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病,多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所致,也可无急性炎症病史,往往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可导致输卵管阻塞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彻底治愈慢性盆腔炎,已成为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谢玛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米非司酮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0~15周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的差异.方法:将86例10~15周妊娠要求引产孕妇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3例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B组43例使用羊膜腔外注射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结果:A组从平均孕囊排出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0~15周妊娠引产优于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

    作者:李宗敏;王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影响骨科手术安全的手术室护理隐患及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骨科手术安全的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防范对策.方法:总结分析近4年来骨科手术的手术室护理隐患,制定相应防范对策并予以评估.结果:实施防范对策后,骨科手术室护理质量大大提高,不安全因素控制在低程度(P<0.01).结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有效控制了骨科手术室护理隐患.

    作者:岳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小儿洗胃胃管的插入方法及护理

    洗胃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护理操作,目的是清除胃内容物或刺激物,避免毒物吸收或做胃部术前准备[1].日常生活中,小儿常因误服药物(或毒物)而急诊入院.因此,如何通过正确洗胃,减少患儿药物(或毒物)的吸收.发挥佳洗胃效果,显得至关重要.通过临床实践,经口腔置胃管与传统的经鼻腔置胃管两种操作方法相比,口胃管插入时不涉及鼻腔,一次插管成功率高,黏膜损伤小,易于操作,对患儿影响小,更容易被家长接受.

    作者:郭熳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小儿烧伤院前急救102例分析

    在美国,每年有近约2000万人被烧伤,其中约有10万人以上伤势中到重度,需要住院治疗,约5000人因烧伤致死[1].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12岁以下小儿因顽皮,好奇心强,回避反应迟缓,易发生烧伤.我市120急救中心自2002年8月~2009年4月共接诊转送小儿烧伤102例,院前对患儿抢救是否及时,采取措施是否得当,对患儿到医院后的进一步治疗及愈后有重大影响,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国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危重病人气道管理

    建立和使用人工气道是危重病人抢救的重要手段,在护理工作中对有创人工气道管理不善,将会引起人工气道创口的感染、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影响抢救或导致抢救失败,因此科学管理和使用人工气道,确保人工气道通畅成为护理探索和研究的重点,现将72例人工气道和护理、管理方法进行总结.

    作者:解明;李金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前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入的子官肌瘤患者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06例,术前用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治疗组)与同期子官肌瘤剔除术不用米非司酮的56例(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年龄.孕产次差异无显著,P>0.05,肌瘤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65+3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98+43)min.术中出血:对照组(120+70)min,治疗组(100±75)min,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用抗生素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1±1.2)d、(4.6±1.4)d;(3.2±1.2)d、(6.5±1.5)d.结论:术前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明显缩小,行子宫肌瘤剔除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高宏;刘丽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