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佳
目前重度尿道下裂的治疗方法种类繁多,而术后尿道瘘及尿道狭窄发生率偏高,导致各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均偏低。尿道瘢痕组织是尿道下裂术后修复过程的产物,瘢痕组织过度形成就会产生尿道狭窄,是小儿泌尿外科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我院于2008年1月~2014年7月采用Ducket 术式治疗的重度尿道下裂患儿共160例,均进行I期尿道成形术,2008年1月~2011年6月的第一组80例患儿出院前均拔除导尿管,2011年6月以后的第二组80例患儿术后均留置导尿管1~1.5月,有效的预防术后尿道瘘和尿道狭窄的发生,现分别对两组患儿术后尿道瘘、尿道狭窄等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骥;杨艳芳;毕建朋;李梁斌;樊宏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比讨论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心电图检查)与研究组(动态心电图检查),每组各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69.57%(32/46),明显低于研究组的89.13%(41/4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速、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房性心律失常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相较于常规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效率更高、更为准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舒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5例胆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实验护理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有效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综合计算机科学与医学的新兴课程,过往的医学信息学教学苦于无法实现模拟复杂的医疗环境和医学信息系统,导致此类课程容易停在形而上的层面,随着计算机云平台与云技术的发展,但随着当今云技术和云平台的发展,模拟复杂的医学信息环境成为可能,本文将就在云平台层面下开展医学信息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讨论。
作者:张洪来;叶辉;郭姣;赵文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同时使用芬太尼及异丙酚给接受人流的妇女实施静脉麻醉的有效性分析。方法任意抽选2013年12月~2014年6月本科室接收的人流妇女84例,将这些需接受人流的妇女平均分入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异丙酚麻醉,观察组接受芬太尼、异丙酚双药联合麻醉,同时采用适当的护理方式为妇女进行护理。对比两个手术组妇女的宫颈舒张情况、麻醉有效性。结果观察组的宫颈舒张情况、麻醉有效性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为需要接受流产的妇女实施麻醉处理时,选用芬太尼、异丙酚双药联合方案麻醉效果卓著,因此应于基层医院中推广普及。
作者:龙海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3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甲状腺左、右叶径线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均显著较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研究对象的Vmax明显高于对照组,P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AT值明显长于对照组,以上各值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但二者之间的RI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无辐射,无损伤,能够清晰地观察血流动力学等优点。
作者:张茜;夏洪波;周尉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随着医疗事业对血液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与此同时,与血液质量相关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在结合自身实践工作基础上,总结并分析了当前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在质量监控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措施,以此保证供血安全,减少输血事故的发生等。
作者:李青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对冠心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9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分析优质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并统计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的各项评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兴奋针灸刺激手法在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主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接受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同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5例患者同样接受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本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9.512,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沈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7例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对照组),另7例患者给予优质人性化护理(研究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智能障碍、慢性分裂样障碍、易怒、烦躁焦虑以及人格改变等是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通过相应护理,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5/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有着多变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严密观察,准确预见并进行及时处理。在护理上,实施优质人性化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使精神残疾得到减少,值得推广。
作者:何娟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8.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70.3%,其中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距较为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肝硬化的采用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较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作者:赵妮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外科收治的26例行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度过了围手术期,且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保证手术疗效。
作者:冷荣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60例经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肝癌患者,总结其护理措施,观察术后病灶的消失程度及疗效。结果60例经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种植成功率100%,术后病灶均有明显缩小或消失,恢复良好出院;平均随访6个月发现,生存率100%,其中无瘤生存率83.33%(53/60)。结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具有创伤小、靶区辐射剂量高及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做好人员放射性防护及患者饮食指导,可有效的提高预后疗效。
作者:张淑华;谷枫;王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索新的高等医学临床教学模式,将PBL教学法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以提高学生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有能力的临床护士,更好的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方法对在儿科实习的102名护理学生,采用PBL教学法。结果 PBL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有关疾病的更多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结论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和组织能力;在教与学两方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作者:赵艳;于红;王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国际牙髓病学界在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方面的基本方法和佳选择,随着口腔技术的不断提高,根管治疗术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根管治疗的目的在于严密充填根管系统,消除病原刺激物进入根管系统的途径,隔离、封闭残留于根管中的病原体,预防根管系统再感染。根管治疗的成败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病例的选择、微生物因素、解剖因素、根管的感染状态、根管系统的复杂性、根尖周病变的情况、根管预备的质量、根管器械的选择、合理用药、无菌操作情况、术后患者咬合功能的调整和冠的修复情况、术者的技术水平等密切相关。本文对根管治疗的失败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根管治疗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根管治疗的技术会更趋完善,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也将进一步提高。
作者:刘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MRI对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定位及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囊性及囊实性病变,对其MR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盆腔囊实性病变中,卵巢囊肿23例,囊性畸胎瘤6例,囊腺瘤11例,囊腺癌3例,卵巢转移瘤3例,子宫肌瘤囊变4例。在MRI上,卵巢囊肿表现为均匀长T1长T2信号,未见壁结节,增强扫描无强化;囊性畸胎瘤信号混杂,内见脂肪信号,强化不均;囊腺瘤为囊实性信号,大部分内见分隔及壁结节,壁结节强化;囊腺癌较囊腺瘤囊壁增厚,壁结节较大、强化明显;转移瘤有肿瘤病史,多双侧有病灶;子宫肌瘤囊变表现子宫形态欠规则,T1WI中等、低信号,T2WI低信号内混杂高信号区。结论 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胡细新;余德洪;赵永华;张梅花;占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经肛导管置入联合早期胃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患者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使用经肛导管置入联合早期胃肠内营养后行择期于术,对照组则实施急诊于术。比较两组患者于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统计两组于术并发症及观察组营养支持前和治疗后1w的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减压后早期进行胃肠内营养,可提高患者对于术的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马金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MSCT腹部空腔脏器周围的积液对空腔脏器穿孔责任脏器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经手术证实135例腹腔空腔脏器穿孔患者的多层螺旋CT全腹资料,分析腹腔内异常积气的多寡、部位,腹腔内积液的多寡、部位,重点分析空腔脏器周围积液与责任穿孔脏器的关系。结果135例腹腔脏器穿孔患者中,86例责任脏器周围有积液,占62.96%。结论用腹腔内空腔脏器周围的优先积液提示穿孔的责任脏器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光毕;郭静清;柳婉妤;陈宝光;李祖坤;黄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嵌顿痔的临床病理特征,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据。方法对82例嵌顿痔和82例混合痔标本进行HE染色法检查,观察痔上黏膜和痔组织上血管扩张及炎性细胞侵润情况。结果嵌顿痔组痔标本炎性细胞侵润数量、种类、深度和混合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嵌顿痔组血管长径、短径明显大于混合痔组(1658.61±416.43 vs 718.52±337.59,1171.43±324.52 vs 429.28±213.68)。结论嵌顿痔病理变化严重,早期无感染存在,但局部血管扩张明显,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曾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滋养细胞肿瘤起源于胚胎组织,在人类属于少见疾病,是能被治愈的,即使发生远处转移也可被治愈。包括: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1]。阴道超声、hCG和化疗药物的发展,使绝大部分滋养细胞肿瘤能够被治愈,且能保留生育功能。
作者:孙健(综述);刘志杰(审稿)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