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NE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张娟;王跃嗣

关键词:血清, 脂肪酸结合蛋白, 早期诊断, 早产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特异度, 小于胎龄儿, 凝固性坏死, 诊断指标, 粘膜下层, 死亡率, 临床表现, 腹部, 肠壁, 诊断率, 新指标, 新生儿, 敏感度, 弥漫性, 灵敏度
摘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以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多见,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临床以腹胀、腹泻、黏液血便和胆汁样呕吐为主要表现,腹部X线平片以肠壁囊样积气为特征,肠道病变范围可局限或广泛,回肠累及多,黏膜呈凝固性坏死,粘膜下层弥漫性出血或坏死,严重者肠壁全层坏死甚至穿孔[2]。临床表现、腹部X线片是NEC诊断常用的方法,其特异度高,但灵敏度较低,因此寻找一种更有效的诊断指标,对提高NEC的早期诊断率,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是近年来应用于NEC诊断的新指标,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本研究通过检测NEC患儿血清中的I-FABP,观察其在不同严重程度的NEC中的变化,探讨其在NE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急症,严重威胁人群的身体健康[1]。AMI患者中,老年人出现便秘高峰时间为3~5d,便秘时用力排便,腹腔内压力增加,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容易诱发心力衰竭、休克、甚至猝死,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因此在AMI治疗中,保持大便通畅也是重要治疗措施之一,不容忽视。现将有关预防及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王咏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干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护理体会

    胫腓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该类型骨折临床治疗上主要通过骨折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外固定、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复位后加外固定支架固定等进行治疗。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是利用生物学原理以达到骨折断端复位及固定,促进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的一项治疗技术。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对于治疗小腿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术后患者可尽早进行患肢功能锻炼,以更好的促进骨折愈合。在临床应用中,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好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护理不当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1]。现将我科2013年8月~2014年8月共125例小腿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费明爱;方松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心理暗示治疗效果的个例报道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疗法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相关治疗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对确诊患者给予患者谷维素片20mg/d,同时4次/w给予心理疏导20min,4w后观察疗效。结果患者SAS评分在心理干预4周后较干预前显著降低;患者SDS评分在心理干预治疗4w后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各种不适症状消失、24h动态心电图示早搏明显减少、消失,心脏神经官能症基本痊愈。结论心理暗示疗法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方面有重要作用,能够消除患者恐惧害怕等心理,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申素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护理。结果64例患者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5例(占0.78%),其中肺部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3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尔勤;刘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0例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0例肺癌患者,采取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0例肺癌患者,并未出现明显关节肌肉疼痛、过敏反应、严重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药物外渗等现象,但是均有一定程度的脱发情况,化疗治疗能够顺利完成。结论对采取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治疗肺癌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减轻化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杨映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骨形态发生蛋白9的研究进展

    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是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已知BMP家族中成骨活性强的成员;Smad蛋白在其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BMP-9腺病毒为载体表现出强大成骨能力;BMP-9还具有促进原始神经元乙酰胆碱的合成,调节造血干细胞,降低血糖等作用。

    作者:盘旋(综述);蒋练(审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暖妇欣穴位外用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方法在痛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接收治疗的120例痛经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给予暖妇欣中极穴外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65%)(<0.05),对照组4例并发症。结论采用中医外治疗法对痛经效果较好,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明显缓解,多数患者月经能够按时到来,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姚乔芳;康静芳;刘敏;马菁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及药学分析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相关药学分析。方法将1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总有效率为97.5%,对照总有效率为8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0.05);治疗1年后随访,观察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以及心肌梗死的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科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合理用药水平分析药事管理效益

    药事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内容,其煮药事通过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确保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和用药指导。当前,在大部分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管理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合理之处,对药事管理效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对药事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从合理用药的角度对药事管理效益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作者:王健;胡金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孤残儿童脑积水头部皮肤破溃1例护理体会

    脑积水是孤残儿童的常见疾病,由于脑积水患儿头围增大,头部皮肤受压,血液循环差,头部皮肤容易发生破溃,因此护理工作显得极为重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早日康复的关键步骤。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扎实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巧,而且要及时给予患儿安抚、及时有效的与患儿家属沟通,得到家属的积极配合,使患儿得到好的治疗,促进皮肤破溃早日康复,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汪耀黎;吕红芳;唐凯;陆雅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医外治法缓解癌性疼痛的研究现状

    癌性疼痛是癌症晚期患者常见、痛苦的症状之一。近年来用中医外治法缓解癌性疼痛具有一定优势,其具有止痛抑癌、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无依赖性、作用柔和、价格廉价等特点。

    作者:胡晓丹;段培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硝普钠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年60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所选患者常规治疗联合硝普钠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相应临床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中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结论给予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硝普钠药物治疗有较好临床疗效,同时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莫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锌剂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腹泻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锌剂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腹泻患儿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补液止泻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锌剂联合叶酸治疗,两组患儿均以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止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0%,不良反应例数为3例,止泻时间为(3±1.5)d,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00%,不良反应例数为14例,止泻时间为(6±1.2)d,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锌剂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的补液止泻治疗方法,且不良反应比较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的运用和推广。

    作者:刘娇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术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妇科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VAS、SAS、SDS评分、睡眠时间,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VAS、SAS、SDS评分、睡眠时间无明显差异,干预后VAS、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尽量使使处于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以提高术后的疗效。

    作者:白玉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神经梅毒的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NS)是由梅毒螺旋体(TP)侵犯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因侵犯的部位而不同,如侵犯视神经则可引起视力下降或失明、语音神经则引起语言障碍、甚至还会出现痴呆。由于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而且目前缺乏统一的诊断金标准,因此在临床上极易漏诊。本文对关于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的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希望能增加对于神经梅毒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边艳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输尿管镜碎石术后重症感染相关因素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后并发重症感染的相关因素,得到控制感染的有效途径,提高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医院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并发重症感染者3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未发生感染者30例进行对照,对两组患者梗阻情况、输尿管镜操作时间、术前感染情况、结石情况、术中灌注压、术后引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以上这些因素均对感染发生率有一定成程度的影响。结论手术方法、结石情况、术后引流等可引起输尿管弹道碎石术有并发重症感染,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规范操作、低压灌注,术后家访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作者:朱田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重症胸外伤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胸外伤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02例重症胸外伤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导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患者年龄、腹内脏损伤、慢性肺疾病、吸烟、肺挫伤、呕吐误吸等。结果导致重症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因素有:年龄>50岁,肺挫伤、慢性肺疾病、吸烟、有腹内伤等。对患者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SS值>20分,GCSP<8分时是重症胸外伤患者导致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一个高危因素。结论分析出引发重症胸外伤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应该在临床中得到广大医生护士的重视。

    作者:张国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乳酸钠林格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乳酸钠林格液和生理盐水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限制性复苏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急诊科救治的10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生理盐水液限制性液体复苏(NS限制组)组(50例),乳酸钠林格液限制性液体复苏(LR限制组)组(50例),对两组患者复苏前后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PH值、血乳酸、血清Cl-含量,复苏后输液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复苏前两组间HGB、PLT、PT、PH值、血乳酸、血清Cl-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复苏后,LR限制组的HGB、PLT、PH值、血乳酸均较NS限制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复苏后,LR限制组的输液量、PT、血清Cl-值均较NS限制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与生理盐水液相比乳酸钠林格液的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可以预防发生高氯性酸中毒及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乳酸钠林格液更适于早期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

    作者:庞建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厄贝沙坦,研究组予以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分析两组血压、24h尿蛋白定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24h尿蛋白定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糖水平,安全可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冯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椎动脉支架术后闭塞超声表现1例

    颈动脉、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是导致前、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支架置入术成为治疗颈动脉、椎动脉起始段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对再狭窄影响因素研究的深入,残余狭窄对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但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故需要针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及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残余狭窄对再狭窄影响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期引起相关学科医师重视对支架置入术的质量控制[1]。当存在双侧椎动脉起始段严重病变时,术后支架置入侧椎动脉可立刻对未置入侧的血流发挥代偿作用。但这种代偿作用同时也是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白丽;吴凤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