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明爱;方松清
目的:观察和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妇产科行无痛人流手术麻醉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妇产科收治的主动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患者188例,采用随机原则进行分组,每组94例患者。对照组早孕妇女在行手术前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进行麻醉,治疗组患者首先给予芬太尼注射液静注,之后给予丙泊酚注射液静注。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94例患者麻醉剂镇痛效果100%,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进过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在人工流产麻醉过程中应用,麻醉及镇痛效果明显,并且手术苏醒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陈治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实施新型康复护理程序对改善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效果,为制定长期意识障碍患者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例长期意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新康复护理方案,意识、关节痉挛等方面的QOL来评价该护理程序的效果。结果该2例长期意识障碍患者上,下肢关节挛缩有所改善,可经口摄食,回家与家人一起生活等好的效果。结论对意识障碍患者实施适合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QOL。
作者:帕丽达·买买提;骆朝辉;纸屋克子;日高紀久江;李慧;麦热也木古·米吉提;热比古丽·热合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人们进入工作单位的门槛。由于医学院校的特殊环境,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有必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以此来顺应社会发展需要。本文从医学院校对计算机课程的安排和重视度,以及医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态度和掌握程度着手,提出了计算机教学课程的重要性,并探讨医学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建立新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作者:范胜廷;陈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临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科室在近期内接诊的6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并按照患者护理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33例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B组3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实施心理护理,就A、B组患者治疗后的SDS评分及SAQ评分情况进行记录比对。结果 A、B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其SDS、SAQ得分均较护理前有了明显的改善(<0.05);组间比对,B组患者的改善幅度优于A组患者(<0.05)。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绪,这对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机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乳腺良、恶性结节中超声评分的价值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2年3月~2014年3月患者80例乳腺良、恶性结节,并且将这些乳腺良、恶性结节患者可以依据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两组,即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诊断中,采取常规彩超诊断方案,给予研究组患者治疗的同时,给予超声评分,对两组乳腺良、恶性结节患者临床效果诊断效果,分析应用超声评分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超声评分后,诊断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超声诊断,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临床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应用超声评分诊断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乳腺结节诊断水平,提高恶性结节的准确率,降低良性结节误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凌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通气散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3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气散加减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8%高于对照组的7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听力提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盐酸氨溴索滴耳联合中药口服治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多靶点、多渠道的优势,可显著的减轻单用西药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同时还可大大的缩短本病的治疗疗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梅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模式对糖尿病疗效的影响,为护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及其护理模式,观察组42例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文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结果。结果经统计比较,结果证明观察组病例无论在患者满意率还是血糖控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文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提高患者满意率及控制血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研究及推广。
作者:蒋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膳食纤维对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实验的方法,对60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的便秘患者给予含明确数量的膳食纤维的营养制剂,观察在服用膳食纤维前后,患者的排便情况及大便性状;并给与量化评分。结果给予患者膳食纤维后,患者的排便次数增加,粪便性状有了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6.67%。用膳食纤维前后,对比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膳食纤维治疗便秘效果显著。
作者:康成玉;柳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门诊及住院部8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膜透析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总并发症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是临床上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美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四肢长管状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164例四肢长管状骨多段骨折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在316处骨折中,使用膨胀髓内钉,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行有限接触钢板内固定术,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关节置换术等。实施单独手术治疗,或实施联合手术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0.5~1.5年的随访中,愈合298处,骨折不愈合12处,畸形愈合6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0.7±0.3)年。结论在四肢长骨多段严重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减少发生并发症,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周景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服务创新是当今医院档案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医院档案工作实际,从思想观念、管理方法、业务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医院档案工作服务创新的思路和途径,指出转变观念是医院档案工作服务创新的前提,加强管理是医院档案工作服务创新的保障,提升业务水平是医院档案工作服务创新的核心,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是医院档案工作服务创新的关键。
作者:赵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阴道炎症对妇产科产妇分娩期及产褥期护理的影响以及临床干预效果观。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100例阴道炎症产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优于对照组(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炎症产妇分娩期及产褥期护理,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程朝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高血压脑出血(HICH)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指的是高血压引发的脑内细小动脉或者毛细血管等破裂而导致的脑实质内自发性的出血疾病。从各大研究报告及临床治疗来看,本病患者多以老年人为主,这类患者除了有生理功能衰退,同时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从而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应加强重视。HICH临床治疗有很多难题,其中HICH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成为当前加速康复外科(FTS)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加强HICH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同时还能起到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为此,本文就HICH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借鉴。
作者:陈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替牙期牙齿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16例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不锈钢丝矫正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畸形矫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替牙期牙齿畸形可持久有效矫正牙齿畸形,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莹;张志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探究超声治疗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我院收治的110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超声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症状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患者宫颈炎恢复过程中阴道排液、结痂渗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超声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龙金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穿入子宫壁肌层,可分为部分性和完全性。常见原因有多次人工流产、宫腔感染损伤子宫内膜和原发性蜕膜发育不良等[1];目前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临床上常无表现,有时植入的前置胎盘可有少许阴道流血,直到胎儿娩出后,胎盘迟迟不能排出主要的临床可导致大出血及出血性休克,严重危及产妇的生命。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根治性和保守性治疗。根治性治疗为子宫切除术;药物保守治疗,目前多采用MTX,5-FU,米非司酮(RU一486),天花粉,中药等;其他保守性治疗常见的包括子宫动脉栓塞术、宫腔镜下植入胎盘电切术等。胎盘植入的保守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接受,目前,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用于治疗胎盘植入,国内均很少报导,我院海扶治疗中心尝试使用该技术成功治疗了1例胎盘植入患者,并配以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冬梅;王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为了有效的管理医生乱开药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监管医生、统计问题处方而使用合理用药系统。方法阐述了医院使用合理用药系统原因、使用该系统需要的环境、系统功能模块和使用后的效果。结果建立基于HIS的合理用药系统,合理有效的监测医生不规范开药。结论合理用药系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较好的药学服务,提高了医疗质量。
作者:王勇;王晓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脂康在肥胖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时的临床观察。方法治疗组肥胖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48例应用血脂康与对照组肥胖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48例应用安慰剂做对照。结果血脂康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有确切的降低作用与对照组比较,越2.2,<0.05。结论血脂康治疗肥胖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肯定且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糖尿患者的生存质量,防患于未然,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钙网织蛋白(calreticulin,CRT)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索2014年6月以前收录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Elsevie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的英文和中文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并用RevMan 5.0软件对各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和评价分析,同时用2检验对其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国内外3篇文献共205例数据进行后续研究分析。在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间3种研究无异质性(=0.56),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CRT在胃癌不同淋巴结转移组间有差异性表达=0.17,:0.07~0.42),其中=0.0001。在粘膜浸润组与肌层浸润组间三种研究无异质性(=0.19),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CRT在胃癌不同浸润程度组间有差异性表达(=0.21,:0.06~0.77),其中=0.0008。此外,用2检验结果发现:CRT表达量在胃癌不同淋巴结转移组及不同浸润深度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值分别为0.000和0.002;不同TNM分期组间CRT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0.155);CRT的表达量在胃癌患者不同生存率间无显著性差异(=1.000)。结论 CRT与胃癌的浸润及转移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贾小婷;彭聪;贺智敏;郑国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理气活血方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之上,再加上理气活血方药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以治疗5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以及药物停减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2.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且观察组患者的停减药物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药物停减情况,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理气活血方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作者:杨黎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