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楚雯
目的:探讨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状况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使用的抗生素种类、用量和联合用药情况。结果在600例住院患者中,有487例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率为81.17%,主要的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有77例用药不规范,占抗生素的15.81%。结论乡镇基层医院的住院患者选用的抗生素种类较为集中,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抗生素使用的频率高。但是因为长期用药、用药剂量不合理导致抗生素用药不规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作者:冯森亮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天麻素联合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伴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8例后循环缺血伴眩晕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时将单纯予以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的设为对照组(70例),将联合天麻素治疗的设为研究组(5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眩晕残障指数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DHI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伴眩晕患者行天麻素与丹参川穹嗪注射液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使其神经功能尽早恢复,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辜家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9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剖宫产手术,观察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实施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宫缩使用量感染率、恶露时间、产后使用宫缩素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肌瘤切除率为100%;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4.16%,对照组患者产后感染率为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安全可靠,准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可明显降低二次手术的风险。
作者:霍丽妩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究并对比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时使用阿司匹林分别联合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共82例,患者的ABCD3-Ⅰ评分均低于4分,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40例对照组和42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药物为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观察组使用药物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低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方案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宁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7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对78例患儿实施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诊疗。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体位护理)与对照组(不做体位护理)。对比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动脉血气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pH值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组、对照组患儿胸骨凹陷发生率分别为2.6%(1/39)、20.5%(8/39),P<0.05。结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体位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儿动脉血气,且能减少胸骨凹陷的发生,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曾水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0月9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58例牙髓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进采用干髓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根管治疗术及干髓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1%vs72.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治疗牙髓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王菡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7月~2014年10月我科采用钢板联合下胫腓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5例急性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随访8~25个月,平均11个月,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优30例,良2例,差3例(优良率91%),2例差者为合并严重踝关节骨折和距骨骨折远期发生创伤性踝关节炎;全部病例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钢板螺钉外露及断裂等情况。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通过切开复位钢板联合下胫腓拉力螺钉的手术治疗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骏伟;刘佳;冉春;冉川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近来大量实验和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在治疗以及预防2型糖尿病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氧运动通过缓解铁过载来增加氧化应激水平;同时运动促进骨骼肌细胞对血液中葡萄糖的直接摄取和利用,提高了胰岛素转运血糖的活性。此外,膳食中血红素铁摄入量增加以及机体铁代谢紊乱都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这些研究成果对2型糖尿病的干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对2型糖尿病及其运动疗法与铁代谢的研究简要综述。
作者:赵璐璐 刊期: 2016年第31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改革,医疗服务机构要想生存和发展很好的走向市场,人性化的服务是必须的,这也是进一步改善医疗行业和医患关系的向导。在胃镜室检查中人文关怀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可以使患者感受被爱护、尊重和关心,也可使患者主动配合检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代婷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农药中毒采用氯磷定联合阿托品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8例农药中毒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前者单纯行氯磷定治疗,后者行氯磷定联合阿托品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与对照组患者的78.6%相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农药中毒采用氯磷定联合阿托品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其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傅华金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小蓟对败血症休克大鼠血浆炎症因子和代谢指标的作用。方法复制败血症休克大鼠模型,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大鼠心率和平均动脉压,ELISA法检测血浆IL-1β、TNF-α和IL-6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浆葡萄糖水平。结果败血症休克模型组大鼠心率增加,平均动脉压降低,IL-1β、TNF-α、IL-6和LDH水平升高,血糖降低;小蓟干预后,大鼠心率减慢,平均动脉压升高,IL-1β、TNF-α、IL-6和LDH水平降低,血糖增加。结论小蓟能减轻败血症休克大鼠的过度炎症反应并改善机体的代谢水平。
作者:杨晓玲;梁军;田珏;蒋袁絮;贾月霞;姜怡邓 刊期: 2016年第3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脑梗塞患者共计80例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观察不同护理方案,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接受护理后自理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的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自理能力、SAS、SDS评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确切,对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改善心理状态方面有重要价值,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王峥 刊期: 2016年第31期
新生儿黄疸因血中游离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导致,游离胆红素(即未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未与白蛋白结合的部分)具有较强的亲脂性,能透过细胞膜,当它进入脑组织后,可产生胆红素的毒性作用而致胆红素脑病。故应及早治疗,一有黄疸即到医院就诊可减少后遗症发生。
作者:孙红丽;宋永芹;王永霞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拟行人工流产术ASA I、II级早孕妇女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 A组行单纯丙泊酚麻醉,B组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C组行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记录麻醉开始诱导前(T0)、意识消失时(T1)、扩宫颈时(T2)及术毕苏醒时(T3)患者生命体征,记录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术毕清醒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判定下腹部疼痛的程度。结果 C组的生命体征平稳,B组的呼吸抑制强于A组和C组(均P<0.05),A组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体动次数均多于其他两组(均P<0.05),术后镇痛方面C组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
作者:王翠 刊期: 2016年第31期
光学相干层析(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新的断层成像技术,其利用弱相干光干涉及相干的基本原理,用近红外线产生实时高解析断层图像。该技术具有微米级的高分辨率,OCT技术的出现为冠心病的斑块性质识别、心梗介入、介入术后评估、心外膜射频消融术及临床提供了的安全有效的新手段。
作者:李庆一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究规范门诊急救物品管理对降低护理风险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本疾控中心12名护理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要求护理管理人员规范开展各项工作,观察和比较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管理工作人员管理急救物品的能力和管理的合格率。结果经过对护理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观察及问卷调查,规范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急救物品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实施后,且实施规范管理前,急救物品存放合格率为92.1%,急救物品登记清楚率为93.1%,急救物品完好率为94.1%,规范管理实施后,均提高到100%,前后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急救物品管理中实施规范管理,能够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管理急救物品的能力,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孟秀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2015年9月116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8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58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感染以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DS、SAS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12.07%)明显低于对照组(3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ICU重症患者不良情绪及其睡眠质量,并减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马春香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究探讨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口腔修复患者65例,随机分为牙周整复组和常规修复组。常规修复组直接进行口腔修复;牙周整复组在口腔修复前先实施牙周整复术,对牙龈、牙槽嵴进行整复,改善牙槽嵴形态和牙龈颈缘不协调情况。就两组患者修复满意评分和修复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牙周整复组修复优良率高于常规修复组,χ2检验显示P<0.05。牙周整复组患者修复满意评分高于常规修复组,t检验显示P<0.05。结论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运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修复优良率,提高牙龈美观度、自然度,提升局部整体协调性,患者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王小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iPad具有直观显示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法以及便捷制作和传播影像资料等优势,采用iPad辅助传统教学方式对护理实习学生进行临床教学,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不足,提高学生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兰雪萍;张美媛 刊期: 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