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学红;肖雷
目的深入探讨在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0例无痛胃肠镜麻醉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5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无痛胃肠镜诊疗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麻醉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刘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药养生与保健意识。方法阐述高血压病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结论低中危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药养生与保健不容忽视。
作者:谢春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湘乡市2010~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评价预防接种疫苗的安全性,为进一步研究AEFI监测策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2010~2014年湘乡市各类疫苗的AEFI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010~2014年共报告AEFI个案202例,AEFI发生率为16.5231/10万;其中异常反应7例,占3.47%;一般反应195例,占96.53%;无偶合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等病例报告。反应发生后24h内报告率100%,及时调查率100%。AEFI报告的个案中,1岁以下儿童占70.30%,男女比例为1.35院1。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聚集性,所涉及的疫苗有一类及二类疫苗共16种。结论 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所使用的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均良好,但监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对一般反应的监测。
作者:陈伟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对产妇产程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80例住院分娩产妇患者,随机划分四组,对比四组实施不同浓度硬膜外麻醉镇痛处理结果。结果一组产妇的缩宫素使用率为55.00%,分别和三组、四组产妇的缩宫素使用率指标大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二组产妇的缩宫素使用率为40.00%,分别和三组、四组产妇的缩宫素使用率指标大小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住院分娩产妇患者采用浓度为0.089%的度罗哌卡因药物实施硬膜外镇痛处理后,不会对产妇的产程以及母婴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同时镇痛疗效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利用。
作者:薛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内镜检查已经广泛应用临床,随着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技术的深入开展,引发的内镜传播疾病也在不断增加,对内镜的清洗消毒也引起广泛关注。由于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可能导致组织损伤,若污染后清洗消毒不彻底,极易引起医院感染[1]。使用后的内镜粘有大量黏液、蛋白质、血液等有机物,且由于其管身细软、管腔多,材质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许多部件不耐高温高压、怕腐蚀、消毒灭菌难度大[2]。2015年前,我科检查、治疗及清洗消毒均在同室进行,每季度空气及消毒后内镜监测,虽无致病菌,但合格率也不尽人意。2015年1月,我院整体搬迁后,我科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置,消毒合格率大大提高。
作者:许玲;薛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6例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8例,观察组给予益生菌(口服)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益生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w。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一例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豫、75.9豫,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明显,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采取康复新液联合益生菌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且疗效较好。
作者:谢天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临床路径在卵巢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卵巢肿瘤手术患者,随机抽取41例按临床路径的流程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路径组),并与同期同类41例按传统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对照组)在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患者的满意度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由过去的(12.45±2.35)d下降到(9.34±1.54)d,<0.05;平均住院费用由(9550±259)元下降到(7860±222)元,<0.05,患者满意度由75%上升至97%。结论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医疗模式,可使患者获得佳医疗服务,明显降低了住院费用,减少了住院天数,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汤瑞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流动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成效、挑战与展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区开展预防流动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结果进行成效分析,并分析这项工作的未来挑战与展望。结果相对于2005年1月~2010年12月的预防成效,2011年1月~2015年12月的预防成效更加明显,说明采用一定的预防措施对控制艾滋病、梅毒、乙肝有着良好效果。结论对流动性孕产妇进行艾滋病、梅毒、乙肝的检测与预防十分必要,对降低孕产妇以及新生儿感染几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殷明霞;郑洁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巨大子宫肌瘤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接收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共计8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40例。前者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者采取开腹子宫切除术。观察两组疗效,比较相关治疗指征。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73.89±6.71)min、住院时间为(4.15±0.43)d、肛门排气时间为(10.3±4.5)d,对照组±次为(119.26±8.17)min、(7.84±0.69)d、(21.9±8.6)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64.37±5.32)ml,对照组为(97.03±5.41)m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取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疗法,并将其积极用于巨大子宫肌瘤中,安全可靠,且利于患者相关治疗指征的改善。
作者:邹学红;肖雷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讨论应用外固定支架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74例出现桡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手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患者。观察组,本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术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优良率为81.08%;对照组的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效果优良率为70.27%。并且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13.51%;对照组发生率为18.91%。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捷登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CT表现探索。方法本文选取39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对其CT诊断结果加以分析探讨。结果在39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中,有32例患者采用CT诊断后结果准确,有4例患者误诊为肺癌患者,有1例患者误诊为肺肿瘤良性病症患者,有2例患者误诊后肺结核患者,本次研究过程中,其CT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为82.05%(32/39)。患者全部开展CT诊断扫描检测过程,其中有类圆形、分叶形、不退则形状、斑点、斑块等多种病灶外形,其病灶密度呈现出了不同特征。结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采用CT方式诊断检测过程中,其CT诊断结果是多样性的,但是有一定的特征性,因此采用CT检测有着较高的符合率,促进患者及时开展治疗过程。
作者:郑杰;段王栋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琥珀酸亚铁与硫酸亚铁在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患儿分别给予不同铁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琥珀酸亚铁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豫;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豫。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41,<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铁蛋白与血红蛋白指标值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明显低于对照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98,<0.05)。结论琥珀酸亚铁与硫酸亚铁比较,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莉;卢常青;黄婷;喻琴;马广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医认为“肝主目,目为肝之外候。”沙眼曾经是我国致盲的首要原因。2015年,我们基本消灭了致盲性沙眼。虽然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等感染性眼病仍在增多,近视眼等非感染性眼病是我国致盲的主要原因。从眼病看肝脏健康,我国是HSK和近视眼与青光眼等眼病大国,也是病毒性肝炎和脂肪肝与肝癌等肝病大国。我国乙肝疫苗接种取得重大成就,然而乙肝抗病毒治疗依然艰难,丙肝疫苗尚未研制成功。虽然病毒感染仍然是国人肝脏健康的严重危害,不良环境与生活习惯已经成为国人肝病的首要原因,肝病防治亟待战略创新。上医医国,建设健康中国是我国国家战略。深入贯彻卫生方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并举,中西医并重,建立健全我国肝病防治体系,推动肝病医学模式创新,促进国人肝脏与视力和身心健康,是我国肝脏医学的神圣使命和正确发展方向。
作者:郑荣领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续命降糖方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74例,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每组37例,经前列腺素E1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经前列腺素E1+续命降糖方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3%,观察组治疗后足背动脉管径、腘动脉内径、TPA增加明显,FIB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0.05。结论续命降糖方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取得显著效果,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廖萌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治疗房颤用药的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房颤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院随机抽签法。83例患者分为胺碘酮组和厄贝沙坦组两个组别。胺碘酮组常规抗凝+胺碘酮;厄贝沙坦组常规抗凝+厄贝沙坦。观察指标:①总有效率、复发率、副作用;②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左房径的差异。结果①厄贝沙坦组相比于胺碘酮组总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0.05;两组副作用轻微,可耐受。②治疗前两组左房径相似,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跃0.05;治疗后厄贝沙坦组相比于胺碘酮组左房径改善更显著,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房颤用药效果确切,可改善左房功能,降低房颤复发风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卞华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比较新疆地区汉族与维族大学生正视眼的角膜中央厚度、前房深度、角膜前后表面曲率的差异性。方法对新疆大学一年级700多名学生进行近视眼检查,选取正视眼的汉族学生72名和维族学生83名。应用Sirius角膜地形图对其进行分析测量。结果汉族与维族大学生角膜中央厚度、前房深度、角膜后表面曲率K2有显著性差异(<0.05)。角膜前表面曲率(K1、K2)及角膜后表面曲率K1无显著性差异(跃0.05)。结论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正视眼的生物学测量指标中,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及角膜后表面曲率(K2)具有显著差异(<0.05)。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采用集束化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顺铂致胃肠道反应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顺铂联合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手段分为集束化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不同时间呕吐、恶心治疗的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顺铂致胃肠道反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减低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同时亦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估,积极有效的护理,有效减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治疗取得更大的效果。
作者:罗红;凡国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应用口服碳酸钙方式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出现高磷血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出现高磷血症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爱西特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爱西特与碳酸钙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高磷血症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治疗前后血磷、血钙、甲状旁腺素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相关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口服碳酸钙方式对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出现高磷血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典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疗法及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基础疗法及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②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显著低于各自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及相关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加速康复进程,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周旗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颅骨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本院于2009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例颅骨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术中所见及术后病检结果明确诊断,经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颅骨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少见的颅骨病变,临床表现典型者诊断不难,不典型者需与一些疾病进行鉴别。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张明;魏剑波;鄢克坤;黄志刚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