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马超;徐海斌;吴大鹏

关键词:锁骨近段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术
摘要:目的 对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的5种不同手术方案及其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将60例锁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指征者随机分为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组(Ⅰ组),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组(Ⅱ组),单纯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组(Ⅲ组),T形钢板内固定加一期植骨治疗组(Ⅳ组),各15例.比较4组治疗术式手术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结果 4组患者术后分别采用Rockwood胸锁关节评分法以及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制定标准(JOA)对其疗效进行评价,4组评分取均值对比:术后3个月Rockwood评分Ⅳ组(13.6±1.8)分,高于Ⅰ组(10.4±1.6)分,Ⅱ组(9.3±2.5)分和Ⅲ组(10.8±2.9)(P<0.05);术后6个月JOA评分Ⅳ组(95.7±2.8)分,高于Ⅰ组(91.0±1.3)分,Ⅱ组(89.3±2.2)分和Ⅲ组(91.8±1.8)(P<0.05);Ⅳ组术后优良率(100%)显著高于前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前3组.结论 T形钢板内固定加一期植骨治疗锁骨近段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确切,无并发症,固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四川省城市中青年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四川省城市中青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探讨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中青年人群的高血压医疗需求及预防措施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利用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西部扩点中四川省家庭成员健康询问调查数据,了解四川省中青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青年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青年高血压总患病率为7.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8.3%,女性为6.2%,中青年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情况.结论 应加强高血压的三级预防机制,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中青年特别是中青年男性的吸烟量等,以降低高血压发病危险.

    作者:陈瑾;张菊英;应桂英;甘华平;谭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与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聚集性探测中的适用性探讨

    目的 探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与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聚集性探测中的适用性.方法 以成都市2009年5、6月细菌性痢疾病例数据为例,分别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与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运用SaTScan9.0软 件进行聚集性探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扫描结果与成都各区县实际发病轨迹较接近,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发病率较低的区域扫描结果有相对较多的误报.结论 由于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考虑了人口数据信息,在低发病区域,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聚集性探测.

    作者:周丽君;张兴裕;马越;殷菲;李晓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宜春市867例甲型H1N1流感PCR检测报告

    目的 通过流感病毒检测,了解宜春市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规律和流行动向,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疫情扩散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RT-PCR方法,对宜春市867份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73例,阳性率为20.0% (173/867).其中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5岁9.1%、5~15岁33.3%、15~25岁28.9%、25~60岁10.7%、>60岁8.3%.结论 宜春市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该市2009年秋冬季的流行株,季节性流感次之.

    作者:陆红云;赵佩君;刘雪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慢性疼痛的评估及缓解对策

    慢性疼痛是21世纪全球的主要健康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更加重了公共医疗的经济负担.本文阐述了慢性疼痛的概念和分类,常用的评估方法,以及慢性疼痛的缓解对策.指出:缓解慢性疼痛的有效对策,就是打破疼痛的恶性循环:第一步,降低疼痛级别;第二步,建立一个长期的治疗方案,包括主流治疗法和身心治疗法.

    作者:罗红;郑依力;王静;胡道艳;谭凡;蔡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4月12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住院患者46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8%,例次现患率2.81%;下呼吸道(53.85%)为常见的感染部位;抗茵药物使用率61.77%,预防用药的比例为27.97%,治疗用药比例为72.03%;抗菌药物一联用药比例占 78.67%,二联用药占17.48%,无三联及以上用药.预防用药以三代头孢菌素为主(44.25%),细菌培养标本送检率17.48%.结论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能够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作者:刘萍;郭秀芳;刘国会;徐伟;向书蓉;秦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颅底野补量对T3、T4期鼻咽癌复发的影响

    目的 分析颅底野补量对T3、T4期鼻咽癌患者颅底复发的影响.方法 对从2004年1月~2005年4月收治的303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分期T3、T4的初治患者做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鼻咽常规放疗剂量为(70.05±1.05) Gy.研究组在常规放疗后接受颅底补量4~8 Gy(补量组),对照组未进行颅底补量.结果 补量组2、3、5年颅底局控率分 别为98%、91.8%、86.8%,对照组分别为93.4%、76.4%、65.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复发时间补量组为46个月,对照组为3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补量组与对照组的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2.08%和7.79%,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底补量放疗可减少T3、T4分期鼻咽癌患者的颅底复发率,放射性脑病发生率未增加.

    作者:李金伟;李小波;肖海;张群贵;吴伟;吴修洪;丁金泉;林松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IGF-2及其相关受体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患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也是该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DN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试验表明IGFs家族与DN的关系密切.本文主要对IGF-2及相关受体在DN患者血液、尿液中的表达情况作一综合性概述.通过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此方面研究文章目前还很少,相关结论也不太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IGF-2的多种作用将共同参与DN的发生发展,在各个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对此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可为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筛选、评价影响DN的危险因素和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也对DN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史丽萍;王彩宁;李秋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 选取在某院治疗的80例行正畸固定矫治的牙病患者,对其治疗后的牙釉质脱矿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上下颌的牙釉质脱矿发生程度.结果 80例患者中有38例出现牙釉质脱矿现象,脱矿率达到47.5%,上颌发生牙釉质脱矿的例数有135例,占14.06%,下颌发生的例数有107例,占11.12%,经比较x2=4.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现上侧切牙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大,占25.68%;其次为上中切牙,占18.58%.结论 正畸固定矫正技术是种较好的矫正技术,但是它引起患者牙釉质脱矿的问题不容忽视,值得临床上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深圳市观澜街道近5年麻疹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观澜街道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控制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观澜街道2005~2009年的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9年观澜街道的麻疹报告病例480例,2005~2008年平均发病率为17.81/10万,病例以0~4岁组的婴儿和20~24岁组的成人为主,分别占48.33%、13.96%.发病时间集中在4~7月,占总病例数的68.54%;5月份达到高峰,占总病例数的23.75%.结论 突击性开展8月龄~14周岁 所有儿童强化免疫接种对麻疹疫情的控制具有很好的效果,日常性预防工作要努力提高散居儿童麻疹免疫覆盖率,积极开展外来青工麻疹疫苗的免费接种,探索怀孕前易感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

    作者:黄志平;何晓燕;王金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外科手术中的麻醉优势.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9月行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和气管插管复合硬膜阻滞组各40例.手术过程中连续监测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是否安静,患者有无呛咳、喉痉挛及呕吐,观察有无咽喉疼痛.结果 全麻诱导后两组MAP和HR均较诱导期显著降低(P<0.05),插入导管或喉罩后: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组MAP和HR较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阻滞组MAP和HR较诱导前迅速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MAP、HR值均较平稳,基本恢复至全麻诱导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导管或喉罩时: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组MAP和HR升高不明显,而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麻醉阻滞组升高则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组安静拔管例数明显多于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阻滞组,不良反应前者也明显少于后者.结论 喉罩通气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外科手术麻醉,麻醉效果好,可有效维持术中通气,术后并发症少,可广泛用于外科手术麻醉中.

    作者:袁振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体操练习中的损伤调查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体操练习中常见的损伤类型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某市近年来从事体操训练的150名研究对象体操运动损伤的部位、性质、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应预防建议.结果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体操训练的过程中有86人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受伤率57.72%;86人共发生138次运动损伤,其中腕关节46人(33.33%),肘关节32人(23.19%),踝关节29人(21.01%),膝关节23人(16.67%),腰部8人(5.80%);体操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动作不规范受伤31人(36.05%),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受伤24人(27.91%),准备活动不充分受伤19人(22.09%),身体负荷过大受伤12人(13.95%).结论 体操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率均较高,关节损伤是体操练习中为常见的运动损伤,其主要诱发因素为动作不规范、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负荷过大,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

    作者:贺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南京市2006~2009年性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南京市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的制定有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市各医疗和网络直报单位上报的2006~2009年度性病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9年期间南京市性传播疾病年的年度平均发病率为90.33/10万.男女之比为1:0.57,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60.45%).职业以工人、家务及待业人员和农民为主(54.38%).2006~2009年度梅毒的年发病率分别为27.74/10万、29.86/10万、36.89/10万、45.97/10万.结论 南京市性传播疾病的年发病率总体上呈平稳下降趋势,但梅毒的发病率则呈显著上升趋势.

    作者:王琛琛;张敏;吴苏姝;郭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应用电子医嘱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人力资源实施优质护理中的探索

    目的 探讨电子医嘱在护理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方法 昆明医学院乳腺外科试行1年多以来,所有住院病人全部使用电子医嘱.结果 电子医嘱很大程度上把护理人员从繁重的文字书写工作中解脱出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更好地实施优质护理.结论 医院信息化管理是国际发展趋势,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将医院信息系统的触角延伸到病人床前.

    作者:黄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4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只 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85.77%,对照组治愈率为64.7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2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7.3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实现防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佳目标和价值.

    作者:吕迎春;李银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手术室专职教师教学压力因素及应对策略

    目的 探讨专职教师应对教学压力的有效策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在护理部及护士长领导下,手术室专职教师采取分层次针对性教学、强化教学对象的职业安全教育、情景模拟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总结经验,教学相长、扎根临床,业精于勤、外出学习开阔视野等策略积极应对.结果 专职教师每年高质量完成多层次、多批次的教学任务约400人次.结论 手术室教学策略有助于减轻专职教师教学压力及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杨小蓉;黄文霞;安晶晶;黄俊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重庆市Ⅳ区县孕产妇贫血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重庆市孕产妇对贫血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为贫血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招募到万州、开县、合川、铜梁妊娠满37周的孕妇,或者2009年在助产机构住院分娩的产妇共2 019人纳入调查,获得她们孕期或产后血常规检查结果:采用我国沿用标准判定妊娠期及产褥期贫血.同时进行贫血知晓情况的调查问卷.结果 对贫血知识知晓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孕产妇“是否听说过贫血”在贫血组与非贫血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46%的调查者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贫血主要是因为缺铁”,75.21%的调查者能够选择“动物肝、血、绿色蔬菜”来预防贫血,61.53%的调查者是通过医护人员获得贫血知识的.结论 该市孕产妇对贫血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需进一步加强孕产期健康教育.切实利用和发挥孕妇学校及健康课堂的有利资源,提高重庆市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何春燕;周晓军;肖年;王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004~2008年河南油田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油田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油田区域内2004~2008年度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常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油田区域2004~2008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4种491例,平均年发病率为112.83/10万,无甲类传染病疫情;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及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结论 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及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和肺结核的监控力度.

    作者:王燕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72例胆囊管结石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住院号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采取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管结石,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管结石.结果 对照组较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高,切口长度大,出血量多,平均住院日长,平均费用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结合是治疗胆囊管结石行之有效且安全可靠的方法,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秦胜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的办法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给予甘精胰岛素每天1次皮下注射,调整剂量使空腹血糖控制于5.0~8.0 mmol/L,同时联合应用那格 列奈,调整剂量使餐后2h血糖控制于8.0~10.0 mmol/L,治疗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FPG,2 hPG,HbAlc均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1相分泌明显改善.结论 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有较好疗效,能明显改善胰岛素的Ⅰ相分泌.

    作者:郑永强;魏剑芬;李晓军;薛玲;陈冬;吴乃君;王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适形放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适形放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Ⅲa或者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探讨适形放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近期疗效:原发灶总体有效率为93.15%,纵隔转移淋巴结总体有效率为100.00%,腺癌总体有效率为96.77%,鳞癌总体有效率为80.56%.截至2010年12月,73例患者获得完全随访,随访率达到为100%.全组患者1、2年局控率分别为63.01%和41.11%,全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8.91±1.12)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75.34% (55/73)和46.57%(34/73).其中,Ⅲa期平均时间为(25.33±2.12)个月,1、2年生存率为84.63%、64.12%;Ⅲb期中位生存时间(13.39±2.12)个月,1、2年生存率为66.77%、27.37%.主要毒性表现为白细胞下降,总发生率为94.52% (69/73),其中Ⅲ、Ⅳ度白细胞下降为35.62% (26/73),其次为恶心、呕吐,总发生率为32.88% (24/73),多为Ⅰ、Ⅱ级;急性放射反应主要表现为Ⅰ、Ⅱ级放射性食管炎、肺炎,其发生率分别为53.42% (39/73)和12.33% (9/73),未见有Ⅲ、Ⅳ级放射性食管炎、肺炎发生.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低密度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蓝川;韦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