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临终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

刘俊霞;杜新艳;董建素;李朝霞;尹真爱

关键词:肺癌患者, 家属需求, 调查, 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肺癌临终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的认识、需求、被满足状况及效果,为临床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例肺癌临终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92%的家属了解健康教育的含义,认为健康教育重要,迫切需要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与患者共同应对疾病的能力;59%的家属具体信息需求被满足;78%的家属认为医护人员健康宣教不及时、主动,家属对健康教育开展现状的评价较低.结论 医务人员应加强肺癌临终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满足其需求,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外周血中血管紧张素1-7的测定

    目的 探索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外周血中血管紧张素1-7 (Ang1-7)的变化情况,了解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某科就诊的30例PCOS患者为病例组,健康体检的30例女性为对照组.对照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卵泡期各相关指标,多元回归分析病例组Ang1-7与各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卵泡期LH值[(20.9±4.1)IU/L)]、LH/FSH值[2.7±0.8]、T值[(2.9±0.7) nmol/L]、FINS值[(16.1±8.2) mu/L]、INS2h值[(107.1±43.2) mu/L]及卵巢体积[(30.8±5.4) cm3]比对照组LH值[(11.9±3.8)IU/L)]、LH/FSH值[1.1±0.4]、T值[(1.3±0.4) nnol/L]、FINS值[(7.9±2.3) mu/L]、INS2h值[(71.4±23.2)mu/L]及卵巢体积[(10.4±4.8)cm3]显著高(P<0.05),而Ang1-7值[(20.5±8.4) ng/L]、OSRI值[0.4±0.1]及OSPI [0.8±0.1]比对照组Ang1-7值[(46.5±11.7) ng/L]、OSRI值[0.6±0.3]及OSPI[ 1.2±0.2]显著低(P<0.05).Ang1-7与T、FINS及卵巢体积呈负相关,而与OSRI及OSPI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外周血中Ang1-7低于正常人群,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相关性,可将其作为临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新靶点.

    作者:李晓冬;高丽萍;沈鸿敏;姚玉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两种胆总管探查取石方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可行性和优缺点,并与传统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方式进行比较.方法 对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79例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完成胆囊切除术后随机选择传统经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A组,n=40)或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B组,n=39),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B组的手术持续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01);术中出血量也少于A组(P<0.001);A组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B组2例,2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传统的经胆总管前壁切开途径相比具有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手术安全,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范合璋;田伯乐;魏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重环境下微波辐射对大鼠血清骨钙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波辐射和超重环境的协同作用对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用Wistar大鼠在6G环境下进行200mW/cm2的微波照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骨钙素、羟脯氨酸含量、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观察林蛙油和角鲨烯的干预效果.结果 微波辐射和超重环境协同作用,可导致大鼠血清骨钙素含量降低、羟脯氨酸含量升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林蛙油干预对微波辐射和超重环境造成的骨钙素舍量降低及羟脯氨酸含量升高起到保护作用.结论 微波辐射和超重环境协同作用可增强大鼠的溶骨作用而抑制成骨作用;林蛙油的干预效应优于角鲨烯.

    作者:潘肃;杨宇丹;高忠礼;李英普;吕士杰;潘文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植入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成功行支架植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分别在术后用药前、用药后1周、1月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浓度.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前血清hsC-RP和TNF-α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续,炎性因子水平逐渐下降.治疗1周时,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TNF-α的浓度与用药前比较均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血清hsC-RP浓度下降较对照组幅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TNF-α浓度下降幅度比较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时,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TNF-α的浓度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和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氯吡格雷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清炎性因子作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黄陆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广西肺癌死亡的流行特征及趋势

    目的 描述2004~2005年广西肺癌的死亡率及流行特征,分析20世纪70年代~2005年广西肺癌的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广西9个县作为样本点,调查当地居民2004~2005年的死亡原因,分析肺癌死亡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4 ~2005年广西肺癌的粗死亡率为24.54/10万(其中男性肺癌死亡率为33.66/10万,女性为14.48/10万).1964年中国人口标化率为13.58/10万.死亡率男女性别比为2.33∶1.肺癌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0.79%,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2位.肺癌年龄别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大于40岁年龄组上升更为显著.2005年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肺癌标化率上升幅度达614.74%.结论 20世纪70年代~2005年这30年间,广西居民肺癌的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广西肺癌的防治研究任重面道远.

    作者:邓伟;利基林;余家华;叶司原;张春燕;周信娟;张振权;何振芳;周德南;黄天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西宁市市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

    目的 了解西宁市市民对基本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养成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区3县的不同职业人群共4 2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西宁市市民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2.32%,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8.98%,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6.85%.结论 西宁市市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依然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张军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全民健康普查在肺结核主动发现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中国富裕农村地区通过全民健康体检以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所有15岁以上调查对象(孕妇除外)进行胸部X线拍片检查获得肺结核流行强度的基线数据.结果 本次流行病学调查抽样人数为59 542人,实际参加者53 508人,应答率89.87%.共有46 676人拍摄胸部X线片,终确诊并新登记11例肺结按病人.结论 在健康普查中识别1例结核病人花费的成本是相当惊人的,是否需要在较大人群中开展肺结核的筛查值得探讨.

    作者:姜伟;黄莉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与出血关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与消化道出血之同的关系.方法 将发生消化性溃疡的病人分为单纯溃疡组以及溃疡合并出血组,通过快速尿素酶实验以及组织学检查两组消化性患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结果 溃疡合并出血组90例病人中,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者有30人,阴性率为33.3%;而单纯溃疡组90例病人中,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者仅为18人,阴性率为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在消化性溃疡所占比例要低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但是并发出血的可能性更高,对这类病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辉;王毓麟;崔立红;刘超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丹皮酚软膏治疗老年人皮肤瘙痒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丹皮酚软膏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并通过动物实验,对比丹皮酚软膏和氢化可的松软膏的抗过敏止痒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润燥止痒胶囊配合丹皮酚软膏治疗,对照组用润燥止痒胶囊配合氢化可的松软膏,均外用3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以4氨基吡啶诱发小鼠舔体反应,观察丹皮酚软膏对舔体反应的影响;以组胺使豚鼠皮肤瘙痒,观察丹皮酚软膏对豚鼠致痒阈的影响.低分子右旋糖酐诱发小鼠皮肤瘙痒,观察丹皮酚软膏的止痒作用.结果 对比丹皮酚软膏和氢化可的松软膏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皮酚软膏显著抑制4-氨基吡啶诱发的小鼠舔体反应;显著提高豚鼠对组胺的致痒阈;显著抑制低分子右旋糖酐诱发的小鼠皮肤瘙痒.结论 丹度酚软膏对多种动物模型有止痒作用,丹皮酚软膏治疗老年人皮肤瘙痒症效果好.

    作者:陈嬝嬝;曹煜;张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北京市海淀区自备井水质卫生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自备水源井的供水情况、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生活饮用水质,安全饮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225眼自备水源井进行卫生学调查,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检验;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采集水样225件,合格151件,总合格率为67.1%.检测水质的25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出现过超标情况,按超标严重程度前4位的依次为硝酸盐(以N计)、总大肠菌数、砷、菌落总数,超标率分别为16.0%、6.7%、5.3%及4.4%.自备井的建井时间、井深是水质的可能影响因素.结论 海淀区自备水源井水质部分指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饮水标准,应加强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作者:赵堃;肖智毅;盛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流血清宫时机的探讨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流血产妇的清宫时机.方法 为了解决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和失血量过多的问题,本研究对不同时机行清宫术的孕妇进行术后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研究.结果 本文1 210例接受药物流产的孕妇中完全流产者1 015例,占83.88%(1015/1 210),流产失败195例,占16.12%( 195/1 210);流产失败195例产妇均行清宫术,其中出血量大于月经量即行清宫术,留院8d后仍然未能排出孕囊并于当天即行清宫术60例(1组);药物流产后d8复诊时行清宫术85例(Ⅱ组);药物流产后d 15复诊时行清宫术50例(Ⅲ组).Ⅰ组的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明显低于Ⅱ组,而Ⅱ组的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则明显低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5.68,P均<0.05).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2,P< 0.05).Ⅰ组产妇清宫术后宫内感染及尿HCG转阴时间≥15 d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Ⅱ组,而Ⅱ组的产妇清宫术后宫内感染及尿HCG转阴时间≥15 d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6、4.11、6.94、4.57,P均<0.05).各组间宫内感染及尿HCG转阴时间≥15 d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不全流产率相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药物流产后根据出血量判断其中药物流产失败者,并应尽早行清宫手术,可以有效解除造成流血量过多和流血时间过长的原因,并大大降低药物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帮助孕妇迅速康复.

    作者:梁冬莲;林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某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行锁骨钩钢板(n=68)和克氏针张力带(n=62)治疗治疗的130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锁骨钩钢板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克氏针张力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克氏针张力带组小,另外锁骨钩钢板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显著地比克氏针张力带组好.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一种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上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的新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生平;黄辉;彭维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0-23”脱氧核酶对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10-23”脱氧核酶(“10-23”DZ)抑制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的效应.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mp53( R273H,CGT> CAT)的“10-23”DZ:p53DZ7、p53DZ9、p53DZ11及硫代修饰物p53DZ 11-s.在无细胞体系观察“10-23”DZ对p53RNA的切割效应.经脂质体将DZ转染进HT29结肠癌细胞株,RT-PCR检测各种DZ对HT29细胞mp53 mRNA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及Image Pro Plus 4.5图像分析系统检测mp53蛋白,观察各种DZ及ASO对m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p53DZ11和p53DZ11-s在无细胞体系能有效切割mp53 RNA,而对wp53RNA的作用弱.在细胞内p53DZ11-s在浓度为250nM时,能下调HT29细胞mp53 mRNA水平和mp53蛋白表达.结论 针对mp53的273突变点所设计的p53DZ11、p53DZ11-s在细胞外均能有效切割mp53 RNA,在HT29细胞内p53DZ11-s也能抑制mp53mR-NA及mp53蛋白的表达.

    作者:方平;蒋利萍;王莉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分析引发普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1月~2011年7月某院普外科收治的4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的整理分析.结果 4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中有45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1.25%.通过对比发现,抗生素的使用、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年龄、手术种类等是引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加强切口感染的护理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等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普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杰;吴剑文;钟丽群;廖荣容;李紫尹;李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记录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并于术后3、6、12个月门诊随访月经量,术后12、24个月门诊随访息肉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19,10.180,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6、12个月经量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85,10.827;8.164,7.775;13.062,11.874,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经量与对照组比较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7.10.046,P<0.05);治疗组术后12、24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4,7.473,P< 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患肉临床疗效好,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和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温石棉与4种主要代用纤维在有机酸溶解特性与体外细胞毒性的机理研究

    目的 观察温石棉及4种主要代用纤维的有机酸溶解特性和V79细胞毒性,推测温石棉及代用纤维的致病机理.方法 培养中国仓鼠肺细胞(V7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瑞姬氏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学;选择有机酸模拟人体弱酸性环境,溶解纤维粉尘24h,检测粉尘在有机酸溶解特性(pH值、电导率和溶蚀量).结果 温石棉及4种代用纤维对V79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在不同有机酸中各粉尘组溶液的pH值、电导率和溶解量均不同,其变化趋势与其体外细胞毒性大小相关.结论 温石棉及其代用品的不同有机酸溶解特性可能是其致细胞毒性的机理之一.

    作者:曾娅莉;甘四洋;董发勤;王利民;邓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Roux-en-Y与Billroth重建术式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Roux-en-Y与Billroth重建术式在胃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2006年10月~2010年3月收治的拟行远靖胃切除患者117例,分别采用Roux-en-Y术,Billroth-Ⅰ术,Billroth-Ⅱ术进行远端胃切除术,比较3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illroth-Ⅱ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口服饮食时间、住院天数均较Billroth-Ⅰ组高(P< 0.05);Roux-en-Y组的住院时间较Billroth-Ⅰ组长(P<0.05);Billroth-Ⅱ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较Roux-en-Y组或Billroth-Ⅰ组高(P均<0.05);3组之间各随访时间点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ux-en-Y术式优于Billroth-Ⅱ术式,但未发现Roux-en-Y术式优于Billroth-Ⅰ术式.

    作者:钟炎;谢昌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80例高危型HPV检测在ASCUS分层管理及随访中的研究

    目的 分析高危型HPV检测在ASCUS分层管理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对宫颈液基细胞涂片结果判读为ASCUS的180例患者行HPV-DNA第二代杂交捕获检测、高危型HPV分型检测、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及宫颈管内膜诊刮术.分析HPV分型检测结果与ASCUS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关系,由此加强对ASCUS的分层管理及随访.结果 ① 180例ASCUS病例中,病理证实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共37例(37/180,20.5%),其中CINⅡ及以上检出15例,占总数的8.3% (15/180).②180例ASCUS病例中,高危型HPV阳性率为55.6% (100/180).高危型HIPV阳性及HPV感染阴性组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2.0% (12/100)、4.0% (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阳性对栓出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46%,48.00%,11.79%,98.07%.③100例高危型HPV阳性病例中,HPV16亚型及18亚型阳性率分别为45.0%及21.0%.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在ASCUS患者分层管理及随访中具有有重要价值,尤其是HPV16亚型阳性患者需立即行阴道镜检查.

    作者:段亚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35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8月某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止咳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 (35/35),对照组为71.4% (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和FEV1/FVC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缓解、消失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7% (2/35),对照组为22.7% (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迅速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复发,且无不良反应,值碍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生;杨辅直;苏格炘;闵宇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西利宾胺在肺结核治疗中护肝疗效

    目的 观察西利宾胺在肺结核治疗中护肝疗效.方法 采用西利宾胺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短化方案治疗608例单纯菌阳肺结核(治疗组),并以同期短化治疗的552例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初、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肝功损害率分别为2.35%、5.10%,对照组分别为4.19%、18.18%,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初治单纯肺结核时,无需常规加用护肝药,复治治疗则需考虑联用护肝药.

    作者:朱杰;余连锋;王良玉;陈铁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