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峰;张晓阳;徐新娟
目的 检测难治性ITP患者内源性血清白介素-11 (IL-11)的分泌水平.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单药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血小板在2万以下的21例难治性ITP患者,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血清IL-11水平,以25例体检健康人为正常对照,比较治疗前内源性IL-11的分泌水平较正常人是否升高.用重组人IL-11单药治疗以上21例患者共14 d,用法:50μg/kg,每天1次皮下注射,比较用药前后血小板计数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治疗前21例患者血清IL-11水平(246.0±133.5)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6.2±14.2) pg/ml(P<0.01).21例患者用药前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14.0±3.4)×109/L,用药后平均值为(58.9±35.1)×109/L,治疗后的血小板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2个月血小板平均值为(46.5±29.5)×109/L,比用药前高,但较d 14下降.结论 治疗前内源性IL-11水平分泌增高.IL-11能有效提高难治性ITP患者的血小板水平.
作者:孙川;李倩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9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6%(P<0.05).观察组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明显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光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情况,指导RRI的治疗.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通过美国NIST校准品检测和BIO-RAD质控品检测在某院儿保科就诊的47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结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VitD低于正常值者高达48.9%,年龄越大,VitD值越低.结论 年长RRI患儿的抵抗力低下原因可能是VitD缺乏所致.
作者:张瑞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自变量筛选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与传统的逐步回归筛选法的比较,介绍了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在自变量筛选中的实际应用.
作者:张政;冯国双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左旋卡尼汀联合葛根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安全情况.方法 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予葛根素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左旋卡尼汀3.0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均1次/d,疗程4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1个疗程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45例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其心功能指标(LVEF)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血脂指标(TC、TG)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DL-C、LDL-C等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以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和葛根素,其治疗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推广应用于该病的治疗.
作者:罗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全球广泛流行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常伴有病毒血症,可以导致器官尤其是唾液腺受累.主要表现为唾液腺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临床症状较轻,但是常可以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生殖腺体感染以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多器官的感染,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等,可引起不孕或不育,严重者可导致伤残或死亡.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主要基于腮腺炎的临床表现,但当疾病发病下降时,实验室确认变得更加重要.ELISA 方法检测 IgM 抗体比补体结合实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更敏感.国内外的腮腺炎疫苗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一些暴发研究中发现在商疫苗覆盖率人群中仍然有暴发发生,腮腺炎疫苗的效力低于随机临床试验中的疫苗效力.
作者:王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在控制医院外科感染中,应用集中式、规范化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控制效果.方法 2008年以前中心供应室采取相对陈旧的供应模式,2009年1月份开始实行集中式、规范化的中心供应室的管理模式,按管理和质量控制标准整体改建消毒供应中心,明确各部分职能,强化管理,规范流程.结果 集中式、规范化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保证消毒、清洁、灭菌的彻底,保证消毒质量.结论 集中式、规范化消毒供应中心,能够减少污染,简化流程,实现物品零缺陷,降低医院外科感染,更利于中心供应室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作者:李秀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PET-CT在胰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间某院普外科诊治的胰腺肿瘤患者41例,包括胰腺癌18例、胰腺良性肿瘤2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ET-CT检查及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 (1)胰腺癌PET-CT表现表现为异常放射性浓聚区.直径小于3 cm者平均SUV值为(2.68±0.58),直径3~5 cm者平均SUV值为(4.87±3.42),直径大于5 cm者平均SUV值为(5.67±2.31).(2)胰腺良性肿瘤平均SUV值为(2.08±1.42),胰腺恶性肿瘤平均SUV值为(4.98±3.14),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PET-CT对胰腺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7.2%、88.6%及94.4%,均显著高于CT,它们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对胰腺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前(2010年4月~2011年4月)和临床护理路径后(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某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各71例普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但是护理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利刚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荧光染料(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检测的家蝇抗菌肽基因diptericin 时间表达模式方法.方法 基于已克隆出的diptericin基因,利用软件Prmier5.0设计上下游引物,对未诱导,诱导后2h、4h、8h、12 h、24 h、36 h、48 h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家蝇三龄幼虫进行real-time PCR设计引物,然后利用10倍系列稀释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制作标准曲线.结果 未刺激的三龄幼虫diptericin基因表达量非常低,与诱导后2h的相比,差1个数量级,诱导后2h开始缓慢上升,12h后达到高峰,24h后缓慢下降,36 h后回到诱后2h的水平,在家蝇三龄幼虫的卵、1龄及2龄期的表达量非常低,3龄期达到高峰.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家蝇抗菌肽基因 diptericin 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为进一步探讨家蝇抗菌肽生物活性,研究新的抗菌药物打下初步基础.
作者:杨小蓉;金小宝;朱家勇;丁彩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AO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Rolado骨折的技术及疗效.方法 针对12例 Rolando 骨折采取尽早切开复位、AO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辅以早期功能训练.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余,骨折完全愈合,按手外科功能评定标准:优8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达到91.66%.结论 应用AO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Rolando 骨折,并辅以早期功能训练,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春;郭晓焕;吕发明;融恺;孙国梁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使用骨髓干细胞治疗骨缺损,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某院2009 ~2011年间因骨外伤而骨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自体骨移植治疗骨缺损,B组使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缺损,观察两组的骨头生长情况,愈合过程中疼痛评分,平均愈合时间和疗效.结果 B组愈合情况优于A组,愈合过程中疼痛评分低于A组,B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A组,疗效判定优于A组.结论 相比自体骨移植方法,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骨缺损具有优良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韩小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低浓度多柔比星硬膜外入药治疗癌症椎体转移患者疼痛程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乳腺科治疗的28例乳腺癌合并椎体转移的患者,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4例.观察组术后采用低浓度多柔比星(10~20 mg)+甲磺酸罗哌卡因+芬太尼行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吗啡+多柔比星静脉治疗.对两组患者在镇痛效果、用药量、生存质量以及心脏毒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采用数字分级法(NR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观察组治疗前后NRS评分分别为(6.88±1.66)、 (2.41±1.78)分,对照组治疗前后NRS评分分别为(7.01±2.02)、 (4.22±1.9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t=2.589,P<0.05);两组无临床症状的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低浓度的多柔比星硬膜外给药,治疗乳腺癌患者癌症椎体转移,其抗癌活性及疗效与传统比较,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疼痛程度大大减轻,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西宁市干部体检结果分析,了解影响该群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方法 为受检著采血化验、仪器检查、统计分析体检结果.结果 除总胆固醇各年龄段间和不同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外,肥胖、脂肪肝、血脂、血糖、血压各年龄段间均呈现显著性差异,且从20~59岁的4个年龄段均随年龄增商体检异常检出率升高,50~59岁达到顶峰,60岁后显著降低.男性各项检查异常结果均明显高于女性.检出率较高的慢性疾病由高到低依次为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结论 肥胖、高血压等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必须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张木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甲状腺结节的社区筛检干预与临床治疗规范的效果.方法 抽取具有代表性的3个社区内所有25岁以上人群约10万人进行社区筛检干预,并选择检出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规范治疗.观察患者肿瘤的病理类型、术后生存质量以及复发、转移、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良性率93.33%,对照组良性率82.5%,良性肿瘤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量表的总评分及其余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12例、死亡3例、远处转移7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筛检干预与临床规范治疗能够在甲状腺肿瘤病变的早期发现疾病,并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
作者:陈国庆;徐英杰;谢江;谈玉婷;张传芸;夏庆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某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各20例(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每组同时设置药物对照各20例(各种原因致患者未能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共120例入选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均行12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PCI术后TO值均明显低于各自术前,而TS值显著高于术前,尤其是高危组表现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1个月前后中低危组TO、TS均无明显改变(P>0.05);高危组药物治疗后TO降低,T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CI组与药物对照组比较,PCI后较药物治疗后各组TO、TS均有明显改善,表现为TO值明显降低,TS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UA患者尽早进行介入干预(尤其是对高危者)可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陈志刚;姚红波;张跃光;岳兵;李建华;关慧灵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及时应对和有效控制事件的发生、发展,预防类似事件的继续出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内蒙古自治区2004~2010年发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内蒙古自治区2004~2010年期间,全区共发生、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2起,其中较大事件23起,一般事件149起.所有事件中传染病疫情达到116起,占报告事件总数的67.4%;其次是食物中毒34起,占报告事件总数的19.8%;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发病事件及其他事件共17起,占报告事件总数的9.8%.在所有发生事件中有132起发生在学校,占报告事件总数的76.7%,事件涉及人数达8 762人.结论 2004~2010 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信息报告、现场处置的能力不断提升,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未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是构成该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体,今后应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各类学校之间联动的应急能力建设.
作者:宋壮志;吕亚丽;王艳芳;苏军;初迪;王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医学院校本科生网络成瘾现状,探讨影响医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两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作为研究现场,对研究对象进行自我管理式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中文网络成瘾诊断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医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的网络成瘾率为8.7%.网络成瘾组学生上网动机以娱乐为主,如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听歌曲、寻求刺激、聊天;未成瘾组上网动机以学习为主,如查找数据、收发电子邮件.性别、月均生活费、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应对方式与医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学生正处在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阶段,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是其提高应对能力的重要心理资源.因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应对能力,尤其是在新生中开展心理干预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齐玉龙;梅翠竹;高恒;张静;薛芳;李军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北京市顺义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神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0年报告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顺义区2008~2010年共报告AEFI 337例,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占85.46%,偶合次之,心因反应少,未出现接种差错和疫苗质量事故.总报告发生率为225/100万剂,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62/100和30/100万剂.接种单位的报告覆盖率为96.15%,夏季(6~8月)的发生率较高,发生率为0.035%(x2=42.66,P<0.01).AEFI≤1岁的占1/2以上,发生的疫苗与剂次中接种百白破疫苗多,占42.14%,接种第1剂发生多,占53.71%,接种≤1d发生的占92.58%.临床诊断中以发热、红肿和硬结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多见.AEFI 报告的完整率、及时率均在95%以上.结论 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但尚需要进一步完善AEFI的监测方案和补偿办法,可以在加强AEFI被动监测的同时,在部分地区开展主动监测工作.
作者:吴殚;王凤双;肖雷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和自愿剖宫产对不同年龄段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产期心理保健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某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两年间妇产科产妇2 810名,大龄产妇(大于30岁)1 050人,其中自愿剖宫产780人,自然分娩270人.适龄产妇1 760人(22~30岁间),自愿剖宫产890人,自然分娩890人.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两组产妇产后42 d进行抑郁评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产后1个月内自然分娩组抑郁症发生率为20.7%,剖宫产组抑郁症发生率为20.6%,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龄产妇抑郁症发病率为24.8%,适龄产妇为18.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龄产妇更易于产生忧郁情绪,在围生期应该加强心理疏通及护理.
作者:孙玉娟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