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凤梅;范美惠;何凤翔;孙亚娟;关安利;马海英;张国民;李俊颖;邓志鸿;谢延香
近年来,由于水污染的加剧,病毒污染引起的水源性疾病正在增多,已经引起人民的广泛关注.即使很少量的病毒颗粒亦可致病.目前各种水样微生物学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常规监测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这样的细菌指示物来实现的,然而大多数观点表明环境水样中细菌和病毒污染水平并不相关,因而建立饮用水中病毒学监测指标十分必要.由于水样中只有少量病毒颗粒存在,进行水样检测前必须浓缩水样中的病毒.水中病毒的检测除了要有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外,水中病毒的浓缩与回收的效率亦是决定病毒检测成败的关键.目前水样中病毒浓缩的方法很多,本文对常用的浓缩回收方法作一综述,并对各个浓缩回收方法的优缺点作一评价.
作者:杨振兴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 1/rCNP并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CNP基因在其中的表达.[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家兔腹主动脉组织扩增获得CNP基因全场全长编码区,克隆到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上,构建重组载体pEGFP-N 1/rCNP.利用LipofectaminTM 2000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结果]重组质粒pEGFP-N 1/rCNP构建成功;将其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到目的基因CNP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家兔腹主动脉CN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 1/rCNP,并可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作者:张剑;肖乐;龚昆梅;王昆华;张小文;欧阳一鸣;凌平;朱宇;刘为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验证绘画艺术疗法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矫治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存在行为问题的学前儿童进行筛查并在给予绘画治疗后进行后测验证.[结果]接受绘画艺术治疗的学前儿童,其问题行为的3个因子的前后测分数有统计学差异:品行问题(P<0.01)、多动(P<0.01)、多动指数(P<0.01).[结论]绘画艺术疗法对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有明显的矫治作用.
作者:胡斌;胡冰霜;艾松松;陈月竹;陈青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农九师地区各农牧团场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保障供水卫生及安全.[方法]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2008 ~2009年共检测358份水样,总合格率47.2%,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x2=12.21,P< 0.05),不合格项目为pH值、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游离余氯.[结论]农九师地区各农牧团场生活饮用水的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改进与完善,通过综合防治与齐抓共管,切实保障本地区饮用水安全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作者:胡秀英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徐汇区各类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状况,以进行监督指导并督促其改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对徐汇区83家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设计、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徐汇区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状况较差,需加强监督指导,督促管理者改进和提高,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克虹;魏澄敏;石群益;刘艳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纽显效率(61.90%)明显高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个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1.03±9.95)显著低于对照组(16.62±10.21)(P< 0.05).[结论]丁苯酞胶囊可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作者:古联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了解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妇女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现状,为对HPV防治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采用新的HPV检测技术——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对1 859例来自黔南州永族官颈疾病患者官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及基因分型,分析HPV在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妇女感染率以及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研究不同HPV亚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宫颈疾病患者HPV感染率为68.26%,重叠感染率为30.28%,在30~34岁组及40~49岁组出现两次感染高峰;HR-HPV感染率42.44%; HR-HPV亚型感染率排名分别是HPV16、33、58、52、31;以30~34岁组感染率为高;宫颈炎症以HPV16、58、53为主,宫颈不典型增生以HPV16、33、58为主,宫颈癌以HPV16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性伴侣数≥2个、初次性生活年龄≤18和孕次≥2次是水族妇女宫颈疾病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PV在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妇女生殖道有较高的感染率及重叠感染率,不同宫颈疾病优势型别不同,故HPV感染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加强常规检测HPV,以早期发现感染,及时干预.
作者:赵苏萍;韦艳萍;魏萍;潘晓菊;杨康玉;匡贵荣;李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记忆障碍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社区老年人记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应用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进行记忆功能和睡眠质量的测评.[结果]647名老年人记忆障碍发生率78.5%,老年人记忆障碍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性质、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睡眠、参加社区活动等相关,高龄、女性、低学历、体力劳动者、居住环境差、身体状况差、睡眠障碍、不参加社区活动的老年人记忆功能的标准分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老年人记忆障碍发生宰较高,影响因素复杂.
作者:陈长香;李建民;赵雅宁;吴黎明;刘小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玉溪市近年来草乌中毒的原因和危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提出防止对策.[方法]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临床症状,统计玉溪市2006 ~2009年的草乌中毒事件.[结果]近年来,有4起草乌中毒事件发生,共有88人中毒,5人死亡.[结论]民间将草乌作为冬季“补品”,片面突出了草乌的疗效,忽略煮沸时间、食用剂量及毒性,从而造成食用草乌中毒及死亡事件的发生.
作者:师艾丽;李昆;师玉琼;王淑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产妇血清锌水平对新生儿血清锌和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河南省郑州市侯寨中心卫生院82例临产产妇进行回顾性健康问卷调查;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锌的含量;卧式身长计、头围尺分别测量新生儿身长和头围;电子秤称量新生儿体重.[结果]产妇血清锌平均水平为0.688 μg/ml,新生儿脐带血血清锌平均水平为0.930μg/ml,新生儿血清锌水平明显高于产妇(P<0.05);新生儿平均身长为49.46 cm.平均体重为3.19kg,平均头围为33.87 cm;产妇血清锌水平在推荐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时新生儿出生身长及头围均高于血清锌水平低于该推荐值产妇所生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血清锌水平与胎儿脐带血锌水平无相关性(P>0.05);产妇血清锌水平与新生儿的身长和头围正相关(P<0.05);孕期服用保健品产妇所生新生儿平均身长、头围及体重分别高于未服用保健品产妇所生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血清锌水平可影响新生儿出生结局;孕期保持均衡全面的营养是保证新生儿良好出生结局的关键因素.
作者:温世宝;刘付东;耿雪;朱泉;朱彩荣;刘洁;崔留欣;张亚玮;巴月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了解以硼替佐米(万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近期我院治疗的54例MM病人,观察组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对照组23例接受沙利度胺为主的化疗方案,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特征.[结果]31例观察组病人,缓解率为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观察组病人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如下:血小板下降者2例,白细胞下降者1例,血红蛋白下降者1例,其余的不良反应分别为乏力、嗜睡、便秘、末梢神经炎、恶心呕吐及皮疹等,程度均较轻,大部分为1~2级反应.[结论]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效果较好,但应加大样本量,更加准确地评估临床效果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作者:沈立云;杨华;马鸿雁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全蝎水浸液诱导宫颈癌细胞死亡的形式以及Bax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细胞死亡;全蝎水浸液和空白培养液作用于宫颈癌细胞,分别于0h、48 h、72 h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宫颈癌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在全蝎水浸液诱导前后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全蝎水浸液诱导宫颈癌细胞死亡具有剂量依赖性;宫颈癌细胞的死亡形式主要为凋亡;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全蝎水浸液诱导的宫颈癌细胞中有显著升高.[结论]全蝎水浸液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杀伤宫颈癌细胞,此凋亡可能与Bax的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宓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急诊抢救室所插管的216例病例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对急诊危重病员的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急诊抢救室抢救患者性别、病种、抢教方式、滞留时间及转归.[结果]抢救病人病种以创伤、呼吸、神经、心源性疾病为主;多发伤病员急诊停滞时间长,刀剌伤病员有高的抢救后死亡率.[结论]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应有重点的对创伤、呼吸衰竭或卒中等急诊常见危重患者的诊治制定出更为适用的抢救流程,使危重病员得到更好的救治.
作者:邹利群;孟晓彦;何谦;李明凤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全程环节质量监控在病案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以来我院提交的所有病案予以质量监控,对比2009年与2010年的病案质量.[结果]随机抽取2009年病案2 769份,缺陷病案115份,缺陷率4.15%; 2010年病案3 125份,缺陷病案29份,缺陷率0.93%; 2010年病案缺陷率显著低于2009年病案缺陷率,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案环节质量监控对于确保病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马艳玲;孙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救治方法,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评价患者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282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措施,对不同入院时间的患者进行分组,并采用改良早期预警(MEWS)系统评分对突发性脑出血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及预后比较,比较两组急诊教治后的死亡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出血量(t=2.683,P<0.05)、MEWS评分分值(t=4.611,P< 0.05),死亡率(x2=5.02,P< 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2=5.56,P< 0.05),不同MEWS评分分值患者死亡率(x2=63.94,P< 0.01),与并发症发生率(x2=123.88,P< 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改良早期预警(MEWS)系统对突发性脑出血急诊急救进行评估,可以节省时间,预测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勇;曾俊锋;江乾;饶淑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象,研究双链季铵盐N,N,N’,N’-四甲基-N,N’-双十二烷基-2-丁烯-1,4-二铵(简称1,4-DBeQA)的杀菌机制.[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和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结果]用含量100 mg/L的(1,4-DBeQA)消毒液作用1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到100%.通过扫描电镜的观察发现,25 mg/L的(1,4-DBeQA)消毒液作用20 min,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仍保有较完好的外部形态,但菌体表面粗糙,有少数菌体胞壁出现皱褶.100 mg/L的(1,4-DBeQA)消毒液作用20 min,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璧有显著皱褶和破裂,已观察到细菌表面有许多颗粒状物出现,并有小泡和小球形成.[结论]从双链季铵盐(1,4-DBeQA)杀菌机制的角度看来,细菌的致死与细胞质的凝集和胞内物质的渗漏有关.
作者:张凤云;王忠海;赵进沛;吕雨虹;王丽;张文勤;徐书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尿样中4种多环芳烃代谢产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酶解,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浓缩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以外标法定量.[结果]4种多环芳烃代谢产物标准曲线的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15~0.086 μg/L;尿样低、中、高3个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23%~127.5%,相对标准偏差为4.43%~9.87%.用所建立的方法成功测定了正常人群20份尿样中的4种多环芳烃代谢产物.[结论]本方法具有准确、灵敏、重现性好的特点,适合于尿样中4种多环芳烃代谢产物的同时测定.
作者:李永新;黎源倩;张彩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损伤对胸腺细胞发育及迁移的影响及NO参与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采取颈部右侧迷走神经切断术,对大鼠胸腺组织进行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观察NADPH阳性细胞CD4、CD8的表达;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胸腺左、右叶中NADPH阳性细胞分布的特点及数量的变化.[结果]NADPH、CD4或NADPH、CD8双标细胞分布于髓质及小血管周围.右侧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胸腺右叶NADPH阳性细胞先增多后减少;在左叶有代偿现象.[结论]NO阳性细胞中包括不周发育阶段的胸腺细胞;建走神经损伤影响胸腺细胞发育及输出,其机制可能有NO参与.
作者:赵毓芳;董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比较国内市售多种品牌运动传感装置预测能耗的准确性.[方法]预实验确定24名23~64岁健康成人中速走和慢跑的自然步频.然后所有志愿者在腰间同时佩戴5种运动传感装置,并且背负K4b2气体代谢遥测仪,在400m塑胶跑道上先后进行5 min 100步/min步行和3 min 160步/min慢跑,记录K4b2气体代谢遥测仪测量值和运动传感装置能耗预测值.[结果]5种传感装置100步/min步行时均显著高估(28.6%~101.7%)实测能耗,160步/min慢跑时,除RP以外的4种装置也高估(25.0%07.3%).步行时仅OT、ZJ与实测结果一致(r=0.379、0.346).各装置之间的同证效度较差.[结论]步行时,仅OT、ZJ记录的能量消耗与对照方法的结果显著相关,慢跑时则均无显著相关,其余5种传感装置在步行和慢跑时普遍高估能耗.各装置之间的同证效度较差.
作者:陈晓荣;李可基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小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3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病案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依据临床症状,采用手术治疗的患儿18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患儿25例.[结果]不同治疗方案的患儿总体愈合情况,手术治疗组中,遗留后遗症或死亡1例(5.6%),好转11例(55.6%),痊愈7例(38.9%);保守治疗组中,死亡1例(8.0%),好转18例(68.0%),痊愈6例(24.0%).幕上出血>15ml时不同治疗方案的患儿愈合情况,手术治疗组中,遗留后遗症或死亡1例(7.7%),好转7例(53.8%),痊愈7例(38.5%);保守治疗组中,死亡2例(28.6%),好转4例(57.1%),痊愈1例(14.3%).[结论]小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患儿发病较急,临床应依据症状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方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立平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