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检测中毒检样中多种毒物的方法研究

史玉坤;杨自力;魏要武;喻利娟;杨梅桂;戴志英

关键词:药物中毒, 快速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中毒检样中多种毒物的方法.[方法]各类中毒样品经有机溶剂提取后,经水浴氮吹浓缩,用弱极性质谱柱分离,质谱检测,以保留时间结合谱库检索定性.[结果]快速准确定性出中毒样品中甲胺磷、久效磷、乐果、速灭威、艾氏剂、溴氰菊酯、毒鼠强、阿米替林、氯氮平等28种药物.[结论]该法操作简便,通用性好,为药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准确的实验室依据.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肿瘤标志物芯片检测系统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包括AFP、CEA、NSE、CA199、CA153、CA242、CA125、FER、B-HCG、FPSA、PSA、HCG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多种肿瘤标志物研究分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两组进行,其中实验组220例,正常对照组160例.[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阳性率为82.27%,其中食管癌阳性率57.14%,胃癌阳性率60.78%,肝癌阳性率90.47%,胰腺癌阳性率100%,结肠癌阳性率86.54%,直肠癌阳性率87.5%,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对照组14.29%及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9.09%.此外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对照纽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率.

    作者:杨忠明;丁显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安徽某地区老年人孤独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孤独现状,探讨孤独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安徽省某地区抽取一街道和一行政村实足年龄在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用自制调查表(包括孤独评定量表(UCLA)、家庭功能量表(APGAR)、社会支持量表等)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并运用Epidata3.1和SPSS13.0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孤独评分平均为(42.76±8.95)分.在所调查的项目中,职业为医务人员、高年龄组、居住城镇、文化程度低、未婚或离异及分居、子女很不孝顺、无权支配经济、睡眠质量差、重度和极重度起居困难、从不参加娱乐活动、吸烟者、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差的老年人,孤独评分较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家庭功能、起居困难程度和睡眠质量等变量对预测孤独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社会支持的作用强.[结论]社会支持、家庭功能、起居困难程度和睡眠质量等是影响老年人孤独的重要因素,社会和家庭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老年人孤独,从而顺利实现健康老龄化进程.

    作者:崔光辉;吴振强;张秀军;孙业桓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我国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制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我国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现状,发现传染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管理的薄弱环节,为今后加强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我国的学校和托幼机构进行抽样,对抽中的学校和托幼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共抽取280所学校和托幼机构;其中80.71%的学校有传染病报告制度;72.50%的学校有晨检制度,60.71%的学校有晨检记录;30.00%的学校缺勤登记记录完好;40.85%的学校没有按规定设置校医;97.47%的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有健康证.[结论]城市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以及执行情况总体上好于农村地区的学校;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有关传染病的防制制度较为完善.但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传染病的管理工作,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能力.

    作者:金连梅;荆瑞巍;丁凡;赖圣杰;罗莉;李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抑郁发生的影响,为高校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741名大学生进行抑郁状态、一般人口学情况和可能家庭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的家庭危险因素.[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抑郁人数所占比例为27.1%,大一学生抑郁发生比例(31.6%)显著高于大二学生(22.7%) (X2=7.3897,P=0.006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到年级和家庭结构与大学生抑郁产生有关.[结论]大学生抑郁情况不容忽视,应根据大学生抑郁产生的家庭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作者:王宏;刘家洁;李雷雷;许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21例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8年1月~2008年10月海南农垦总局医院和海南农垦三亚医院收治的21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损伤原因中解剖变异3例,局部病理因素14例,手术因素4例.损伤部位包括肝胆管8倒,胆总管6例,胆囊管汇入胆总管部2例,右肝管4例,副肝管1例.术中发现损伤9例,术后发现损伤12例.2例行胆管修补术,5例行胆管吻合+T管引流术,拆线1例,腹腔引流、近端胆管或T管引流2例,13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4例行再次手术,手术后围手术期死亡1例.全部21例获平均5年零6个月的随访,效果良好17例,较差4例,并发胆汁性肝硬化1例.[结论]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仔细辨别肝外三管关系及思想上的重视是防治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重要措施.

    作者:冯达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D-二聚体、血凝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急性脑出血患者血凝指标、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急性脑出血病人的病理生理机制、凝血状态及疗效观察提供依据.[方法]对5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和30例正常人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凝Pt、FIB、APTT含量,用免疫渗滤胶体金标显色法检测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较正常人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恢复期下降,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凝测定则表现出高凝状态,提示急性脑出血病人不是原发或继发的纤溶亢进所致,而是高凝造成的血管硬化破裂所致,血凝、D-二聚体的检测可作为急性脑出血患者病程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作者:付小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五通桥区1988~2007年猩红热流行情况及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五通桥区近20年来猩红热发病流行特征,探讨高发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收集1988~2007年五通桥区猩红热疫情报告、个案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20年来五通桥区共计报告猩红热3 581例,年均发病率55.29/10万,1989~1990年有一个发病高峰;全年均有病例发生,春夏之交(4~6月)发病高;5~14岁组的学生发病多,占85.09%.地处交通要道的竹根镇、牛华镇、金山镇发病多,占47.56%,与偏远镇乡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猩红热防制工作以中小学校及交通要道的镇乡为重点,采取早发现、早隔离、早消毒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遏制其传播与流行.

    作者:高俊英;杨曦;张银凤;李良州;王进;袁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慢性病和社区健康管理

    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的生活方式等等使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大幅增加,已严重地威胁了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转变医学模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在社区卫生机构建立针对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对发挥社区卫生机构的优势,增强人们预防疾病和自我保健的意识都有积极作用.

    作者:符定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柳州市小学教师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营养教育态度

    [目的]了解柳州市小学教师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和营养教育态度的现状,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量表,随机抽取柳州市4所小学的290名教师进行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柳州市小学教师的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均低于50%;能说出人体所需要的6大营养素仅为8.72%;愿意根据膳食指南来调整饮食结构的有92.76%;每天吃早餐的为88.28%;每天喝奶或奶制品仅为45.17%;愿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穿插营养知识的有87.59%.[结论]柳州市小学教师营养知识比较缺乏,普遍存在不良的饮食行为.应加强对小学教师进行营养知识的教育.既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对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作者:梁惠琦;义家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张力型血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内张力性血肿临床规律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经CT扫描并为手术证实的脑内张力性血肿共6例,对CT片、临床表现特点、治疗经过等回顾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10例,初期血肿量小于30ml,发病7~15 d左右,临床症状加重,CT扫描见高密度血肿灶周围出现环形低密度改变,并伴有明显占位效应,是诊断脑内张力性血肿的主要依据.[结论]内科保守治疗脱水药使用时间较长(加活血药物),外科施行颅骨钻孔,血肿穿刺抽吸术,病情迅速好转,预后良好.

    作者:秦玉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瓶装饮用水溴酸盐含量调查

    [目的]了解瓶装饮用水溴酸盐含量,为有关标准的制(修)订和产品健康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市场随机采样的方法,对以郑州市场为主的瓶装饮用水,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其中的溴酸盐含量.[结果]纯净水检验结果全部合格;矿泉水、矿物质水和山泉水都有一定的不合格比例.[结论]希望生产企业认真探讨水源、生产过程等因素,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有关部门加强对市场瓶装矿泉水、矿物质水、山泉水的卫生监督和监测,保障人艮身体健康.

    作者:张书芳;叶冰;张丁;张榕杰;翟志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联合奥沙利铂(LOHP)用于二线治疗失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1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经一、二线治疗失败.全部病例均有客观疗效评价指标.采用CPT-11 60 mg/m2,静脉滴注,d 1、8、15;LOHP 130 mg/m2,静脉滴注,d 1,d 28为1周期,连续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有效患者可继续至3或者4周期.[结果]2l例均完成2个以上周期化疗,共接受52周期化疗,全部病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无CR病例,PR 7例(33.3%),NC 4例(19.0%),PD 10例(47.6%),有效率为33.3%.不良反应主要是粒细胞减少,腹泻,恶心、呕吐,外周神经毒性,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粒细胞减少19.0%,腹泻4.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7月,中位生成时间8.7月.[结论]CPT-11联合LOHP对于一、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挽救治疗方案.

    作者:尹序德;陈晶;周澄亚;卢进;付彬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电解工人血清铝含量号慢性认知功能缺损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铝职业暴露人群的慢性认知功能损伤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MSE问卷调查204例铝职业暴露人群的一般情况及慢性认知功能损伤状况,同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铝含量.[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发现,204名研究对象中有、24名出现慢性认知功能缺损,两组间MMSE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17,P<0.05).其两组问MMSE分项指标如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语言即刻记忆、注意和计算、短程记忆、语言复述和语言表达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3.332,4.131,2.387,6.785,3.938,2.874和2.395).铝职业接触人群的慢性认知功能损伤与其年龄、接害工龄、教育程度、痴呆家族史、头部创伤史、甲状腺病史、精神病病史等因素无关(P>0.05).经非参数检验分析后发现,两组之间血清铝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值接近0.05(MWU=111.50,P=0,646).但以60 μg/L为界将测定血清铝组分为两组,发现慢性认知功能缺损与不同血清铝浓度组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90,P<0.05).[结论]铝职业性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认知功能,应控制职业场所中铝浓度,加强对铝职业接触人群健康体检以保护职业接触人群的健康.

    作者:翟金霞;冯丫娟;张俊青;方四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2006年合肥市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合肥市麻疹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与风疹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采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对331例RFIs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45.62%,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3.60%.在出疹后4~14 d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高.麻疹IgM阳性病例≥20岁组阳性数高(33.11%);风疹IgM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13~19岁自(64.44%).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31例,占20.53%;无免疫史的40例,占26.49%;免疫史不详者80例,占52.98%[结论]血清学诊断是科学鉴别RFIs的重要手段.采血与检出率密切相关;麻疹患者与风疹患者有一定的年龄差距但未经实验室诊断极易发生误诊;应加强实验室监测,提高麻疹实验室检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

    作者:类延花;黄鸿滟;胡中旺;陈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30年队列研究:接触石棉粉尘与石棉肺发病的剂量-反应关系

    [目的]探讨温石棉加工工人接触石棉粉尘量与石棉肺发病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采用固定队列研究方法.研究队列为388例男性石棉工人,入列条件为1972年1月1日工资在册,工龄满1年,没有明显心肺疾患者,追踪30年(1972~2002)记录接尘工人的职业史、体检史.收集工厂历年粉尘浓度检测数据.累积接尘量由接触浓度与时间相乘所得,以寿命表法建立石棉尘质量浓度的剂量患病概率直线回归方程式.[结果]工人累计接尘量与累计发病率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r=0.993,P<0.000),按1%石棉肺患病率、工人40年工作年限计算,预测石棉尘质量浓度应低于3.9 mg/m3.[结论]现行国家石棉粉尘卫生标准是合理、安全的.

    作者:邓茜;兰亚佳;王绵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性阑尾炎超声声像图直接和间接征象的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超声声像图直接、间接征象,以提高其超声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结果]18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通过声像图直接征象而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者占83.6%,间接征象而高度疑似急性阑尾炎者占7.9%,无声像图改变而漏诊者占8.5%.[结论]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时,除分析其声像图直接征象外、还要重视其问接征象,以提高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刘玉凤;马灵芝;张晓红;郑继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对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制建设的对策探讨

    我国在经历了突如其来的非典(SARS)、禽流感等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抗击战役后,发现公共卫生体系存在许多的缺陷,引发出许多值得我们深思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制体系很不完善.唤起了各级政府及礼会符界对限期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法制体系的高度重视[3].

    作者:郝清华;王群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在防治剖宫产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方案(CQI)对降低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产科住院刮宫产切口感染原因.制订相关环节的质量改进方案,将实行该方案后的2007年、2008年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情况与2006年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后,切口炎症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其中2008年切口感染裂开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可有效降低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玉玲;梁月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深圳市福田区2008年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工业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现状,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开展职业卫生参与式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深圳市福田区333家工业企业2008年度职业危害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调查333家企业,企业类型以私营股份为主,生产总人数59 221,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数12 217,占总数20.6%,男女比例1.09:1;主要分布在宝石加工(460/652,70.6%)、印刷(1 247/3 037,41.1%)等行业.化学危害因素主要分布在汽修(68/70,91.7%)、印刷(48/54,88.9%)、仪器仪表和机械(13/15,86.7%)、电子(76/93,81.7%)和宝石加工等行业(8/10,80.0%),多见的是苯及苯系物、其次是正乙烷及三氯乙烯等;物理因素主要分布在汽修(67/70,95.7%)、金属制品(21/22,95.5%)、纺织(37/39,94.9%)、橡胶塑料(10/11,90.9)、印刷(44/54,81.5%)和宝石加工等行业(7/10,70%),主要是噪声为主,其次是非电离辐射;粉尘少见,主要分布在汽修(56/70,80.0%)和宝石加工行业(5/10,50%).[结论]福田区职业危害因素在不同行业分布不同,同一行业各种危害因素分布也不同,应对不同行业存在的职业危害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作者:潘瑞胤;程慧;蒋立新;杨梅;邓凯杰;李汉峰;郑晓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石蜡包埋组织中甲基化特异性PCR全程的质量控制

    近年来有关DNA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热点之一.而现在对DNA甲基化状态的检测方法不多,Herman等(1996年)在黍亚硫酸盐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甲基化特异性的PCR,(methyrlafion-specific PCR.MSP)是一个快速敏感的基因甲基化分析方法.它将DNA先用重亚硫酸盐处理,使未甲基化的胞嘧啶转变为尿嘧啶,而甲基化的不变.

    作者:蒋金芳;王新华;李洪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