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持续性复合式粗杂粮干预对慢性病的作用

姜明霞;翟成凯;郭宝福;刘昊;陈学芬;周薇薇;陈晗

关键词:复合式膳食干预, 粗杂粮, 社区, 慢性病
摘要:[目的]评价复合式粗杂粮干预对控制社区慢性病的效果,为防治慢性病提供新措施.[方法]把筛查出的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人群,分为复合式粗杂粮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粗杂粮干预、健康教育和定期体检,对照组只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1年.[结果]干预组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的患病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自身比较也明显下降(P<0.01或<0.05).[结论]社区持续性复合式粗杂粮干预是降低慢性病的有效方法.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人群中健康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吸烟、饮酒等)干预在预防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等慢性病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分别对实施了健康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干预3年的自贡某房产交易所职工和未进行行为干预的某保险公司职工,进行生活行为方武调查和较全面的体格检查,获取身高、体重、血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等各项指标,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合理膳食率、参加体育锻炼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照组吸烟率、超重或肥胖检出率、血脂增高检出率、血压增高检出率、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或P<0.05).[结论]在人群中对吸烟、不合理膳食、缺乏体育锻炼等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是预防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生的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和提倡.

    作者:郑庆梅;罗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江西省性病患者性行为特征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群中性病患者性行为特征与社会心理的相关性,为教育、行为干预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1月~2005年9月在江西省大的专科与综合性医院,以性病身份就诊的患者为对象,采取医生访谈形式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包括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以及避孕套使用等情况.[结果]性病在各种职业人群中均有分布,易发生于性活跃期,绝大多数患者存在无自我防护的高危性行为,如商业性性行为、多性伴和很少使用避孕套.各种婚姻状况的被调查者尤其是男性均认为传染源为临时性伴比例高,但是58.2%已婚者调查前后性伴为配偶.[结论]该省应针对一般人群,特别是具有高危性行为者以及高危人群(性服务者)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武,制定保护一般人群,针对高危人群双管齐下战略措施.

    作者:刘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玉竹牌养骨茶增加骨密度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玉竹牌养骨茶是否具有增加动物骨密度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高剂量碳酸钙组和玉竹牌养骨茶417 mg/kg·bw、833 mg/kg·bw、1667 mg/kg·bw 3个剂量组,每组各10只.假手术组动物行假手术,其余5组动物行卵巢切除术.术后各组动物经灌胃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溶剂、碳酸钙组和玉竹牌养骨茶,干实验的第12周处死动物,取左右股骨,测定各组动物的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左股骨骨密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玉竹牌养骨茶833 mg/kg·bw组和1 667 mg/kg·bw组的左骨骨密度与模型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玉竹牌养骨茶具有增加动物骨密度作用.

    作者:蒋奎;程薇波;郭楚乔;商微微;张素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3大恶性肿瘤之一.至今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5年存活率仍较低,徘徊在25%~30%.卵巢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肿瘤[1].卵巢癌发病率逐年增高,早、晚期卵巢癌预后差异显著.

    作者:孙洪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城市饮用水水源四氯化碳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饮用水中四氯化碳污染情况.[方法]采集各水源地水样,用气相色谱检验饮用水中四氯化碳含量,按《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进行评价.[结果]邯郸城区地下水已被四氯化碳污染,且呈点状分布.[结论]应对邯郸城区地下水四氯化碳污染的原因及污染范围作进一步的调查.

    作者:李迎玲;张金方;高瑞林;刘煜;李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B型肉毒毒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株的建立

    [目的]制备、筛选稳定分泌B型肉毒毒素单抗的杂交瘤克隆,为相关研究提供工具.[方法]采用纯化的B型肉毒毒素免疫BALB/c小鼠,用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筛选阳性克隆.[结果]得到10株稳定分泌B型肉毒毒素单抗的杂交瘤克隆,1株为IgM,其余9株分泌IgG,亚类为IgG2a.10株单克隆抗体均与B型肉毒毒素呈特异性反应,而与标准A型肉毒毒素无交叉反应,腹水单抗的效价均在105以上.[结论]10株杂交瘤细胞株均能分泌抗B型肉毒毒素单克隆抗体,为B型肉毒毒素的检测和研究提供了工具.

    作者:王亚男;陈怀恭;王棣;解博红;赵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体内观察IFN-α2b对慢性乙肝患者CD25的免疫诱导作用

    [目的]探讨在体内IFN-α2b(干扰素-α2b)对慢性乙肝患者CD25(白细胞分化抗原25)的免疫诱导作用及其抗病毒效果.[方法]采用临床试验将110例典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65例),中度组(45例),并给予IFN-α2b治疗3疗程(每疗程12周).每疗程前后,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和RT-PCR法动态检测体外PHA诱导前后患者PBMC的CD25和CD25 mRNA的表达水平,PCR法动态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和血清中HBV-DNA.[结果]轻度组和中度组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后的静息态和诱导态CD25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其CD25 mRNA含量亦同步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仍存在不同差异性(P<0.05或P<0.01).IFN-α2b治疗36周后,患者PBMC内、血清中HBV-DNA和HBeAg阴转率两组分别为29(44.62%)、26(40.00%)、39(60.00%)和11(24.44%)、9(20.00%)、17(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α2b可诱导慢性乙肝患者表达CD25,促进T细胞活化发挥抗病毒作用.此效果轻度组高于中度组,似与患者病情程度相关.

    作者:王瑜;王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职业学校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班为单位抽样调查1 828人,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到班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有一定差异.男学生在伤害行为、吸烟、喝酒、上网时间过长上与女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学生在不良饮食、不健康控制体重、缺乏体育活动上与男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是健康危险行为高发人群,重点防控人群;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仍处于定型期的初步阶段,及时的干预和纠正很有必要.

    作者:刘志宇;孙建勋;杨荣跃;管林丽;高尚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居室装修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因素分析

    [目的]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装修居室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探讨装修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把客观所监测的污染物浓度与人们的主观症状联合起来,分析了装修所引起的居室污染物与人体健康的主观症状之间关系,确定了装修居室污染物与人体主观症状的关联程度.[结果]装修居室内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为甲醛,其次为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苯.[结论]为改善居室空气质量,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邵珠艳;翟敏;袁运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聚乙二醇肠道准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准备效果.[方法]对600例行大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5例于检查前4 h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7.15 g,对照组315例于检查前1 d晚上8:00口服番泻叶20g,检查当日晨8时口服20%甘露醇250 ml,下午行肠镜检查.两组患者饮水2 000~2 500 ml.[结果]两组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均较满意,统计处理表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乙二醇组患者初次排便时间为5~120 min,平均47.8±48.5 min番泻叶+甘露醇组患者初次排便时间为120~480 min,平均360.6±52.7 min;两组比较初次排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聚乙二醇组排便次数为3~7次,平均5.0±1.6次;而番泻叶+甘露醇组排便次数为6~20次,平均9.8±2.0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聚乙二醇组29例患者(10.18%)出现不适症状;番泻叶+甘露醇组110例患者(34.92%)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其中腹痛较重8例,予654-2 10 mg肌注后缓解.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新一代肠道准备药.

    作者:张永健;吕红;吉明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种平台法测定HIV感染者CD4计数的比较

    [目的]评价全白细胞设门(PanLeucogating,PLG)单平台法对样品采集后不同时间测定的CD4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以及与传统双平台方法比较之优越性.[方法]采集EDTA抗凝血并置于室温条件下保存.对40份样品用PLG-CD4分析方法进行连续5 d的重复测定.对29份样本在采集后d 1和d 5用PLG-CD4单平台固定法和传统双平台CD4检测法进行平行测定.[结果]PLG-CD4法对新鲜样品分析的准确性与传统的双平台法相当,对陈旧样品分析的准确性明显优于传统的双平台法,PLG-CD4法的准确性及重复性均较好.[结论]PLG-CD4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对于陈旧样品的分析有独到的优势.

    作者:洪坤学;陈刚;彭虹;薛向军;唐海丽;冯毅;邢辉;邵一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双桥区人群计划免疫相关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颁布以后群众对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对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相关的行为状况.探讨针对计划免疫接种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提高干预方法.[方法]对双桥区15个行政村、居委会年满20周岁已婚者随机进行面对面的问答武现场调查.[结果]计划免疫相关知识总知晓率96.8%,防病知识知晓率92.6%,法律条例知晓率40%,疫苗接种后有异常反应,够正确处理对待的为84.6%.[结论]该区群众的相关疫苗防病知识较高,对法律法规普遍了解不多,异常反应的处理观念也不到位,应加强此方面的宣传教育行为干预.

    作者:张秋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膜芯片技术诊断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与基因分型

    [目的]利用膜芯片技术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联合诊断和基因分型新方法.[方法]根据HBV的前C区、X区及HCV的5'端非编码区(5'UTR)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与分型探针.用生物素标记的引物进行HBV-DNA和HCV-cDNA扩增,将活性氨基标记的分型探针依次固定在尼龙膜上,制成HBV和HCV联合诊断和基因分型膜芯片条.扩增产物与膜芯片条杂交后,经过氧化物酶与底物显色,判断有无HBV和HCV感染并同时进行基因分型.通过经荧光定量PCR和基因测序确定的HBV和HCV单项阳性血清各30份以及HBV和HCV混合血清5份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膜芯片对HBV和HCV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荧光定量PCR结果相同,基因分型结果与测序分型结果一致.[结论]利用膜芯片技术可实现HBV和HCV联合诊断和基因分型,并具有准确有效和简便经济等特点,适合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陈姝;杨光;崔全环;司建华;禤洁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VEGF和AFP检测及其相关性分析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甲胎蛋白的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用ELISAFA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和146例PHC患者血清VEGF和AFP含量,分析VEGF、AFP及其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VEGF水平(pg/ml)PHC组(398.4±153.1)和健康对照组(166.8±8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和AFP对PH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23%/73.29%)和(80.64%/83.87%),VEGF和AFP之间无相关性,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PHC诊断的敏感性(91.81%)和准确度(90.40%).PHC患者VEGF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1),PHC术后转移和复发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TNM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水平也明显高于TNM Ⅰ、Ⅱ期患者(P<0.01).[结论]血清VEGF与AFP联合测定可作为诊断PHC和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侯振江;王秀文;张丽华;周秀艳;戴永路;阎金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丙烯酰胺肝脏代谢与细胞色素P450 2E1蛋白表达

    [目的]了解丙烯酰胺(acrylamide,AA)在肝脏中的代谢机制.[方法]通过AA与大鼠肝切片共孵育,HPLC-MS/MS检测AA代谢性反应产物环丙氧酰胺(glycidamide,GA)的生成量,western blot分析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蛋白的表达.[结果]0.5 mmol/L剂量组中没有检测到GA,而其他3个剂量组(1.0、2.0、4.0mmol/L)则随着AA浓度的增加,肝切片代谢生成的GA也随之增加,3种剂量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同的肝切片中由于AA浓度的不同,CYP2E1表达有所不同,而且随着AA浓度的增加其表达也增加,表明AA对CYP2E1的蛋白表达有诱导作用.[结论]AA可通过诱导使CYP2E1活性增加而增加GA的生成量,但低摄入量时AA详细的代谢机制及AA对CYP2E1的详细诱导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希春;张敏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山东省农村居民伤害流行病学及其经济负担研究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居民伤害的发生率、死亡率,探讨其流行特征,估算伤害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及其经济负担.[方法]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经济水平随机抽取6个县(市)的14 490名农村常住居民,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调查全部家庭成员2003年伤害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003年山东省农村常住居民伤害事件发生率为8.45%,标化伤害事件发生率为8.50%.伤害事件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5~14岁年龄组伤害事件发生率高,其次为60岁以上的人群;伤害事件发生率的前3位分别是跌倒/坠落(1.58%)、交通事故(1.44%)、扭伤(1.17%).平均每例伤害死者YPLL为33.00年,WYPLL为27.30年,VYPLL为15.20年;共发生1 225次伤害事件,导致的经济损失为230.60万元,平均每个伤害事件(含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 882.45元.[结论]山东省农村常住居民伤害事件发生率较高,对居民及其家庭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干预.

    作者:郭晓雷;徐爱强;张吉玉;刘海燕;陈先献;马吉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成因及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不仅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心理疾病的患者也与日俱增.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和家长较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不仅要有广博而精深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更是明显地高于其他同龄群体.

    作者:刘秀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社区持续性复合式粗杂粮干预对慢性病的作用

    [目的]评价复合式粗杂粮干预对控制社区慢性病的效果,为防治慢性病提供新措施.[方法]把筛查出的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人群,分为复合式粗杂粮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粗杂粮干预、健康教育和定期体检,对照组只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1年.[结果]干预组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的患病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自身比较也明显下降(P<0.01或<0.05).[结论]社区持续性复合式粗杂粮干预是降低慢性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姜明霞;翟成凯;郭宝福;刘昊;陈学芬;周薇薇;陈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庆三峡库区居民结核病知识现状的定性研究

    [目的]了解库区居民结核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获取知识的途径,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核病的健康教育,确保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成效.[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中的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访谈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结果]三峡贫困地区结核病健康教育不普及,居民结核病知识匮乏,意识较差,居民缺乏获取结核病知识的有效途径.[结论]该区应加大结核病健康知识宣传力度,举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宣传活动,普及防痨知识;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结核病知识水平.

    作者:杨红;杜昌廷;王宏;汪洋;王曰雷;李希;唐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抗精神抑郁(焦虑)药物在恶性肿瘤癌痛治疗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在目前人类致死的主要因素中列第2位,据WHO统计,每年全球新发癌症患者约为1 000万以上,其中,约有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痛,癌痛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作者:高文斌;韩金娣;杜敏;吕德贤;杨醇醇;孙月吉;王怀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