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风病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

吴成;周晓鸿;李彩霞

关键词:麻风病,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术
摘要:目的 探讨Th1,Th2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麻风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2例现症麻风患者、43例治愈麻风患者、4例发生Ⅱ型麻风反应(ENL)患者及20例正常体检者外周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IFN-γ和IL-17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现症组、治愈组、Ⅱ型麻风反应(ENL)组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IFN-γ和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现症组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IFN-γ和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治愈组(P均<0.05);现症组血清细胞因子在IL-10,IFN-γ和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Ⅱ型麻风反应(ENL)组(P均<0.05).结论 IL-2,IL-4,IL-6,IL-10,TNF,IFN-γ和IL-17在麻风病的发病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治愈的麻风患者虽然临床症状已完全消失,但机体的免疫功能仍未恢复正常,可能只是处于暂时相对平衡状态.IFN-γ,IL-10和IL-17的水平高低可能与麻风反应的发生有关,相对低水平的IFN-γ,IL-10和IL-17可能更易发生麻风反应.Th1,Th2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参与了麻风病的发生发展.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及家系调查

    1 临床资料先证者女,34岁.全身出现色素斑30余年,肿块约20年,逐渐增多、增大,近1年来左侧上腹部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稍微触碰即感疼痛.患者出生时颈部、上肢、躯干等部位有多处色素斑,数毫米至数厘米大小,随年龄增长逐步增大,大灰色斑已增至于掌大小.患者上初中时上肢、躯干出现米粒大小肿物,之后逐渐增大、增多,互不融合,面部近两年也出现类似皮损.患者已高中毕业,精神较好,思路尚可.因颈项部僵硬疼痛不适伴头晕恶心及胸背部疼痛,腰痛伴左下肢麻痛数年,本院风湿科以“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体检:颈椎曲度直,颈项部肌肉紧张.

    作者:宋益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

    目的 检测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50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清中Th17与Treg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A,IL-10,TGF-β的含量.结果 白癜风患者血清IL-6含量(296.31±92.10) pg/mL,IL-17A含量(11.94±8.76) 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的(153.83±62.78) pg/mL和(6.35±3.9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癜风患者血清TGF-β含量(141.67±38.48) p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的(198.01±82.6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IL-10含量(46.07±22.03) pg/mL,与健康对照的(52.32±25.99)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IL-6与IL-17A在白癜风患者中呈正相关,IL-17A与IL-I0在白癜风患者中呈负相关,IL-6与IL-10在白癜风患者中呈负相关.结论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清Th17/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白癜风的发病过程.

    作者:孙晓燕;牛妍艳;张美芳;吴广华;杨励;惠海英;吴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药内服联合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组分:当归、黄芪和草河车各12g,白蒺藜、白芷、白术、紫草、桃仁、红花、菟丝子和女贞子各109,制何首乌、补骨脂和黑芝麻各15g,甘草6g)内服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12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予自拟中药方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予NB-UVB照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本组自拟中药方内服联合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夏毓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疗法、刺络拔罐法和中药治疗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予针刺、刺络拔罐、BMP红外光疗仪照射及中药内服和外用治疗,对照组予肌肉注射腺苷钴胺治疗,疗程均为5周.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68.0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陈媛媛;李乃芳;崔诚;黎静;都姣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别嘌呤醇药疹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别嘌呤醇药疹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1998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6例别嘌呤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发病年龄32~83岁,平均为60.39岁,其中男性40例(86.96%).潜伏期平均为25.50d,肝肾损害率分别为63.04%(29/46)和63.04%(29/46).43例痊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4.16d,长为43d,2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重症药疹17例,发生率为36.96%,病情反复3例.结论 别嘌呤醇药疹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潜伏期长,肝肾功能损害率高,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发作.合理应用别嘌呤醇可以减少其药疹的发生率.

    作者:祝伦;蒋法兴;胡白;赵政龙;刘金丽;张思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玉溪市2006-2011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新近感染比例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究云南省玉溪市2006-2011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新近感染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玉溪市2006-2011年新报告HIV-1阳性的血清采用微量HIV-1抗体明胶颗粒凝聚法(ML-PA)方法检测以确定新近感染者,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6-2011年玉溪市累计新报告HIV感染者2 018例,其中64例(3.17%)为新近感染者,各年新近感染比例依次为6.91%,1.90%,2.83%,2.66%,2.40%和3.48%.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各变量间的混杂作用影响后,女性新近感染者高于男性,16 ~35岁青壮年高于其他年龄组,未婚及同居者高于已婚者,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高于其他文化程度,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及驾驶员高于其他职业,男男同性性传播新近感染比例较高.结论 2006-2011年云南省玉溪市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新近感染比例保持较低水平,新近感染被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蔡英;高良敏;李世福;赵金仙;陈黎跃;许杰;陈良;付金翠;李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柳烯酸溶液喷雾剂治疗体股癣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柳烯酸溶液啧雾剂治疗体股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60例体股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柳烯酸溶液喷雾剂早、晚各1次外用,对照组:给予硝酸咪康唑乳膏早、晚各1次外用,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4周结束后,治疗组的有效率(90.00%)和真菌清除率(8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和6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而且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柳烯酸溶液喷雾剂治疗体股癣安全高效,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孟祖东;黄霞;汪小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脉冲激光联合氢醌乳膏、左旋维C治疗色素沉着1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脉冲激光联合氢醌乳膏、左旋维C对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后发生遗留色素沉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黄褐斑:光斑7 mm,能量:2.2 ~ 2.5J/cm2,频率:5Hz,照射3~5次;色素沉着:光斑4mm,能量:3 J/cm2,频率:10 Hz,照射4~8次,皮损处微红为临床终点,同时导入左旋维生素C,1次/周,共治疗6 ~10次;另外氢醌乳膏分早、晚各1次外搽,疗程2个月.结果 12例患者经过6~10次治疗后,面部色素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痊愈7例,显效3例,好转2例,没有无效病例,显效率83.33%,总有效率100%.也未见色素沉着、色素减退及瘢痕形成,随访18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脉冲激光、氢醌乳膏和左旋维生素C导入三联疗法对光子治疗黄褐斑后发生色素沉着患者的疗效好,起效快,而且疗程短,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医生选用.

    作者:钟淑霞;周俊峰;姚蕾;王园园;闫冬雪;李珊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饮水型砷中毒地区水三价砷含量与皮肤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饮水型砷中毒地区水砷含量与皮肤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西安地区某县长期饮用高砷水的5个自然村,对其饮用水中的砷含量进行检测,同时选择该地饮用水中砷含量合格的2个自然村作为对照组,结合当地人群的皮肤病变情况分析饮用水的砷含量对皮肤病变的影响.结果 调查组75份水样,总砷含量42.88±15.36μg/L,三价砷含量25.64±8.43 μg/L;对照组30份水样总砷含量<2.00μg/L,三价砷含量<2.00μg/L,调查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砷中毒患者表现为皲裂、脱色斑、角化、色素沉着4种症状,主要位于躯干、四肢等部位,其中轻度27例(32.53%),中度37例(44.58%),重度19例(22.89%).结论 饮水型砷中毒患者皮肤病变以皲裂、角化人数多,脱色次之,色素沉着少;随着饮用水砷含量的增高,发病人数随之增加.提示饮用水三价砷含量增高,皮肤病变程度加重.

    作者:安建博;牛永权;赵桂鹏;马永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母子同患毛囊角化病2例

    患者女,43岁.面、颈及躯干部出现丘疹20余年.皮肤科情况:头皮、面部、颈部、腹部、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均可见粟粒至豌豆大的坚实丘疹,部分融合呈疣样斑块,其上有油腻性痂皮,手背及足背部可见扁平疣样丘疹.患者儿子,22岁.面、颈及躯干部出现相同丘疹7年.诊断:毛囊角化病.

    作者:王健;赵婧;顾明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1例

    患者女,36岁.26岁时于颈部及肩背部出现红色斑片,表现为皮肤弥漫性色素沉着,散在圆点状色素减退斑.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乳头层可见嗜伊红物质团块状沉积.诊断: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阿维A胶囊口服联合糖皮质激素软膏外用治疗后皮损改善.

    作者:王慧丛;付萍;冒长峙;樊应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白芍总苷联合维A酸和糠酸莫米松治疗寻常性银屑病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联合维A酸和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10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8例)予口服白芍总苷600mg(3次/d),B组(32例)予外用维A酸和糠酸莫米松软膏,C组(36例)予口服白芍总苷联合维A酸和糠酸莫米松软膏外用治疗.3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结果 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的P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C组PASI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C组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A组(57.89%)和B组(53.12%),A组(13.64%)和C组(10%)复发率均低于B组(23.5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白芍总苷联合维A酸和糠酸莫米松软膏外用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优于单独口服白芍总苷或外用维A酸和糠酸莫米松软膏组,且白芍总苷能降低寻常性银屑病的复发率.

    作者:刘磊;张晓彬;李振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甲硝唑致右中指过敏性皮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左下第三颗磨牙不明原因疼痛并咀嚼困难1d.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口腔科检查:左下第三磨牙近中阻生,局部牙龈红肿明显,触痛(2+),探之出血,余(-).以“智齿冠周炎”局部予双氧水和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后,外涂碘甘油,口服甲硝唑片(国药准字:H51020294,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4g,3次/d,口服3h后患者右手中指皮肤出现红肿伴疼痛,8h后部分皮肤破溃,有少量渗出,可见潮红创面,瘙痒明显.患者诉3个月前曾因口服甲硝唑出现过类似症状,在本院局部对症处理后并改为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g,3次/d,治疗10d后皮损痊愈.结合病史及用药史本次诊断:甲硝唑致右手中指过敏性皮炎,立即停止口服甲哨唑片,改为口服盐酸赛庚啶片、葡萄糖酸钙片、维生素C片及地塞米松片,局部予碘伏消毒,2d后前述症状缓解,1周后皮损痊愈.

    作者:黄文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界限类偏结核样型麻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农民,苏州工业园区人.右外踝、足背红斑、麻木12个月.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外踝出现l片暗红斑,一元硬币大小,无自觉症状,红斑逐渐扩大,中央消退呈环状,局部皮肤感觉减退并出现麻木感.1年前就诊于本科.既往有高血压史3年,平日自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否认糖尿病等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及传染病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右外踝及足背外侧见约15cm×12cm大小不规则环形暗紫红色斑,轻度浸润,环的内外侧边界均清楚,中央为外观正常的皮肤(空白区),皮损区域皮肤干燥,毳毛稀疏,有少许糠状鳞屑(图1).患处触、温、痛、压觉丧失.眉毛、睫毛、鼻毛无脱落,双侧耳大、尺神经、腓总神经触诊无粗大及压痛.

    作者:张春梅;江翔;徐金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联合梅花针治疗高加索人种斑秃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联合梅花针治疗高加索人种斑秃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64例轻、中度活动期斑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联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均1次/周,4次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4,8和12周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第4,8和12周时,治疗组有效率为56.25%,71.88%和87.50%,对照组为28.13%,50.00%和7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短期瘀青、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毛囊炎等局部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未见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联合梅花针治疗高加索人种轻、中度活动期斑秃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张元文;曹桓;徐军;潘文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同伴教育对银屑病患者社会心理适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银屑病患者社会心理适应的影响.方法 招募5例有5年以上银屑病史的志愿者,由皮肤科医师和护士对其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出院后,同伴教育者对实验组患者每月实施电话访问1次,干预内容包括:①宣传预防银屑病复发的健康知识;②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艾理斯的理性-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指导小组成员提高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对照组仅由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按照档案册,每月对患者电话访问1次,宣教预防银屑病复发的健康知识、解答患者的各种社会心理适应不良问题.在出院前和出院后1年,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掌握预防银屑病复发知识的程度和社会心理适应水平;根据PASI评估两组银屑病患者病情及复发率.结果 干预后1年时,两组患者预防银屑病复发知识的知晓率(包括运动、饮食、心理、药物、预防感染、气候环境6个方面)均达到91.83%以上,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社会心理适应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实验组未复发银屑病的患者(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伴教育能有效提高银屑病患者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并能有效降低银屑病复发.

    作者:黎玉芬;蒋丽君;陶源;韩志香;李年珍;何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成人Spitz痣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右大腿后侧出现斑块状黑色增生物2年.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的右大腿后侧出现一绿豆粒大小黑色斑块,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后皮损缓慢增大,近来增长明显,遂来本院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科情况:右大腿后侧见一1.5×0.5cm大小的黑色斑块,略高起皮面,表面光滑,界清(图1).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下层多数黑素细胞巢,细胞为上皮样或梭形,异型性不明显,巢较规则,与周围表皮细胞间有裂隙(图2~3).诊断:Spitz痣.

    作者:江彬彬;江潍岩;王秋枫;张继刚;杨维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他克莫司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29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商品名:得宝松)注射液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9例,给予0.03%他克莫司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8例,仅采用0.03%他克莫司外用,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起效时间为(1.86±0.62)d,疗程第2周、第4周及疗程后第8周的有效率分别为93.10%,96.55%和93.10%;对照组分别为(6.30±1.55)d,64.29%,78.57%和67.86%.疗程第2,4周及疗程后第8周时两组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0.03%他克莫司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起效快、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张海璐;李冬芹;罗杨;姚新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美容手术联合电离子治疗女阴汗管瘤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美容手术联合电离子机治疗女性外阴部汗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来本科就诊的5例女性阴部汗管瘤患者,予美容手术联合电离子治疗,术后6个月时判定疗效.结果 术后6个月时随访,治疗1次即痊愈者4例,治疗2次痊愈者1例,治愈率100.00%.1例(20.00%)遗留有浅表瘢痕.结论 美容手术联合电离子治疗女性外阴部汗管瘤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卫艳萍;赵林栋;史四季;王素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点阵CO2激光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跖疣4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点阵CO2激光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85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予点阵CO2激光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对照组(40例)予液氮冷冻治疗,均10d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0d记录各观察指标,随访6个月观察其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93.33%和52.50%,复发率为2.38%和23.81%,症状评分为(0.67±0.31)和(2.25±1.48),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点阵CO2激光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跖疣安全而有效.

    作者:缪泽群;郑楷平;肖桂凤;宋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