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达芬奇机器人助胸外科开拓微创新领域

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达芬, 机器人手术, 胸外科, 四川省, 重症肌无力, 人民医院, 胸腺扩大切除术, 科学院, 医学, 下床活动, 无力患者, 术后疼痛, 辅助下, 首例, 失血, 女性, 进食, 病例
摘要:2月29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为一位22岁女性重症肌无力患者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施行了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顺利,术中耗时约1小时,术中失血不足10ml,术后6小时下床活动并进食,术后疼痛轻微。这是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开展的四川省首例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病例,填补了我省机器人手术在此领域的空白。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行为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营养行为干预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对血糖、血脂、体质指数的影响。方法将300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干预组采取为期1年的营养行为干预体系和0.5年的追踪体系,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相关知识、行为。结果干预组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规范治疗率(正规医院就诊)、体重控制、运动量掌握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0.05),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营养行为干预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规范营养治疗的依从性,对餐后血糖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作者:王静;胡雪飞;张群慧;赵蓉;李泽月;田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aspase-9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Caspase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其家族成员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aspase-9是一种促凋亡因子,是caspase系统中引起细胞凋亡关键的成份之一。细胞凋亡也称为程序性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失衡密切相关,细胞凋亡失衡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及凋亡减少,从而导致肿瘤发生。本文就Caspase-9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关系作以下综述。

    作者:刘阳(综述);王康(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羟考酮注射液在输尿管镜检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羟考酮注射液在输尿管镜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ASA分级Ⅰ~Ⅱ级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三组各30例,B组单纯给予丙泊酚,S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Q组给予丙泊酚复合羟考酮注射液,比较三组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苏醒即刻、苏醒后30、120 min的疼痛评分( VAS评分1~10分)及恶心呕吐、定向障碍等不良反应。结果Q组及S组丙泊酚用量及术中体动明显少于B组。 Q组苏醒即刻、苏醒后30、120 min的疼痛评分低于S组与B组,且S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患者围术期恶心呕吐( PONV)、定向障碍和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用于输尿管镜检查安全可靠且减轻术后输尿管收缩引起的胀痛优势明显。

    作者:高志勇;云燕;贺静;王虹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肌间沟径路与锁骨上径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径路与锁骨上径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上肢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30例。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A组行肌间沟径路,B组经锁骨上径路。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镇痛时间、臂丛神经主要分支麻醉阻滞完善情况、手术中辅助镇痛药使用情况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操作时间、术后镇痛时间、20 min阻滞完善率、手术中辅助镇痛药使用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径路与锁骨上径路臂丛神经阻滞均是安全有效的上肢麻醉阻滞方法,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熊显良;黄咏梅;陈东;何应钦;伟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乐氟氟保护漆对乳牙釉质脱矿和再矿化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体外评价多乐氟氟保护漆对乳牙早期龋的脱矿和再矿化效果。方法离体乳牙标本80例,分为多乐氟组、5%氟化钠溶液组及人工唾液对照组,利用pH-循环模型在乳牙标本上形成人工龋,然后进行脱矿-再矿化循环处理,比较三组釉质表面钙释出率、乳牙牙釉质显微硬度及牙釉质表面氟含量的变化。结果多乐氟组乳牙釉质表面钙释出率明显低于5%氟化钠溶液组及人工唾液组,再矿化后的显微硬度、表面氟含量明显高于5%氟化钠溶液组及人工唾液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多乐氟可明显抑制乳牙早期龋脱矿,促进其再矿化。

    作者:刘奕;尚兰;周夕湲;费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长链非编码 RNA HOTAIR 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e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 nt的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因缺乏可编码蛋白的开放阅读区,曾被视为基因转录的副产物。近些年大量研究发现在不同的人类肿瘤组织和细胞中伴有lncRNAs的异常表达,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同源盒基因转录反义RNA( HOX tran-script antisense RNA ,HOTAIR)在多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织中显著异常表达,并与肿瘤发生、侵袭转移、患者预后等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lncRNA-HOTAIR与多种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予以综述,为深入探讨HOTAIR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早期临床分子诊断与肿瘤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杨鹏;朱世凯;汤首俊;杨洪吉;邓绍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抑郁焦虑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心肌酶和超敏 C 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心肌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6例,合并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为研究组,单纯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sCRP、心肌酶、肌钙蛋白T( TnT)水平。结果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K-MB、TnT、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HAMD与CK-MB、TnT、hsCRP成正相关(P<0.05),HAMA与hsCRP成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与血清心肌酶、TnT和hsCRP 有相关性。

    作者:宋琴;冯纯正;宋波;宁杨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报告

    患者,男,70岁,因“反复咳嗽、咯痰、喘息40余年,复发加重20余天”于2013年12月15日收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呼吸内科。40余年前开始出现间断咳嗽、咯痰,伴间断喘憋,病程中逐渐出现心累气促,反复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长期使用“舒利迭50/5001吸bid ”及口服激素、抗生素治疗。近20余天,患者上诉症状加重,咯黄白色黏液痰,伴胸闷、食欲不振,稍活动后心累气促明显,夜间喜高枕卧位,无咯血、晕厥,予以自服拜复乐0.4 qd 3天无缓解,门诊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发”收入我科。自患病以来,精神食欲差,体重无明显下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高血压158/90 mmHg ,长期口服波依定5 mg qd 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可。吸烟指数400,已戒2年。家族中父亲死于“肺心病”。查体:T37.3℃, P90次/分, R22次/分,血压110/67mmHg,SpO295%。慢性病容,表情焦虑,神志清楚,高枕卧位。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桶状,肋间隙增宽,语颤减弱,双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湿罗音,以左肺为主。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节律整齐。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肿胀。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7.35×109/L,中性粒细胞15.2×109/L,中性率87.6%。PCT 0.53 ng/ml,sCRP170 mg/L。血沉15mm/h。1-3-β-D葡聚糖( G试验)73 pg/ml。痰涂片:G+球菌2+,G-杆菌2+,未查见真菌。结核杆菌涂片(-)。肺功能:FEV1/FVC 65%,FEV145%,小气道气流重度受阻,患者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中度受损。心脏彩超:右室稍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叶多段斑片影,伴部分实变,左下肺似见空洞性病变(图1)。初步诊断:肺炎,COPD,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入院后予以鼻导管低流量吸氧(3 L/min),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ivgtt q8 h联合左氧氟沙星0.4 ivgtt qd控制感染,同时予异丙脱溴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解痉平喘、氨溴索祛痰等对症治疗;入院后第4天患者体温达39.3℃,咳嗽喘息明显,吸氧状态下血气分析提示PO27.6 kPa,两联抗生素使用无效,考虑耐药阴性菌感染,予以更换抗生素为美罗培南1g q8h,患者体温逐渐下降,治疗有效。入院后第9天,患者咳嗽有所改善,仍咯黄白色粘痰,伴明显喘息,给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检查,送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查见真菌及菌丝2+,培养回示烟曲霉,分析患者既往有长期糖皮质激素吸入史,入院后使用广谱抗生素后症状部分改善,胸部CT存在空洞性病变,临床诊断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成立,选用伏立康唑250 mg ivgtt q12 h(首日加量)抗真菌感染,抗生素方面随着时间及疗程逐渐降档至停用。经治疗患者咳嗽咯痰减少,喘息症状逐渐缓解,复查患者胸部CT(图2),患者胸部斑片实变影逐渐吸收。出院后随访至今,患者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换用口服伏立康唑200 g bid治疗5周,复查胸部CT病变基本吸收。后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COPD,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

    作者:刘晓姝;梁宗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腺病变的影像学检查评价

    乳腺疾病正成为困扰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影像学检查是乳腺疾病诊断中一种重要的方法。继钼靶X射线摄影、超声检查和CT检查之后,MRI检查以其独特优势使其在乳腺病变的诊断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另外,PET-CT、PET-MRI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也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简要介绍了每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缺点,为临床合理选择恰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晓煜;谢欢(综述);印隆林(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柏林患者”的报道,使功能性治愈迅速成为艾滋病研究热点和治疗新目标。然而HIV潜伏在病毒储存库中, HAART无法彻底清除病毒,治愈艾滋病仍困难重重。随着人们对HIV潜伏机制的了解,针对病毒储存库的研究逐渐深入,部分已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试验,从而离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目标更近一步。

    作者:汪春付;孙永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进展

    慢性丙型肝炎( chronic hepatitis C ,HCV)感染可导致严重的肝病,包括肝硬化及肝癌。近年来HCV 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 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 ,DAAs)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及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HCV有3个主要的治疗靶点:NS3/4 A蛋白酶,NS5B聚合酶和NS5A复制复合体。 DAAs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HCV基因型、初治还是既往治疗失败、有无肝硬化以及合并的基础疾病等因素。本文介绍DAAs的临床应用方案以及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作者:黄仁刚;杨兴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治进展

    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或者重型肝炎等重症肝损害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指无任何邻近组织炎症(如肠穿孔、肠脓肿)的情况下发生的腹水感染。近年研究表明,重症肝损害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为10%~30%。细菌移位是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的关键。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依据主要来自于诊断性腹腔穿刺后腹水的相关检查。积极诊断以及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既往曾发生SBP的患者应长期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作者:王蜀强;杨兴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抗菌药物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的临床应用

    不恰当的抗菌药物选择和不合理的给药方案是导致耐药发生和临床治疗失败的两大主要因素,通过提高抗生素合理应用可能减少或逆转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保持现有药物的抗菌活性。随着对药物代谢动力学( PK)/药效学( PD)技术的不断开发,抗菌药物PK/PD在临床给药方案制定、优化和个体化给药,以及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耐药方面的作用正日益显现,采用PK/PD原理指导临床抗菌治疗给药方案的制定和优化,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防止耐药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蓓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氮酮对黄硝巴布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 A体外皮肤渗透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氮酮对黄硝巴布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体外皮肤渗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e扩散池,选用不同浓度氮酮(0%、1%、2%及5%)作黄硝巴布剂的透皮促渗剂,以HPLC法测定制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累积释放量( Q),计算稳态流量( J)。结果黄硝巴布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当氮酮浓度为0%、1%、2%和5%时,羟基红花黄色素A12 h内的累积释放量( Q)分别是0.533、0.913、1.313及0.953μg/ml、稳态流量分别为0.4829、0.7657、1.0857及0.8114μg/( cm2· h)。结论氮酮可促进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透皮吸收,在实验浓度内,以2%氮酮的促渗效果佳,可为黄硝巴布剂的制备提供参考。

    作者:曾明辉;谭正怀;邱建平;黄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双源 CT 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价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及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ual energy perfusion imaging,DEPI)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严重程度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经双源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 computer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确诊的24例APE患者,观察DEPI图像肺灌注缺损的位置及形态,CTPA图像上肺动脉栓塞(PE)的位置、类型,测量双室短轴大径,分别计算灌注缺损分数、栓塞分数及双室短轴大径比( RV/LV)。根据临床指标分为严重组和非严重组,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肺段为单位DEPI及CTPA诊断PE的符合率为83.958%, KAPPA系数值为0.658。严重组中灌注缺损分数、栓塞分数及RV/LV均显著高于非严重组( P<0.05)。灌注缺损分数与栓塞分数及RV/LV均有显著相关性( P<0.05)。结论肺灌注缺损分数评价APE的严重程度及右心功能有可行性及一定价值。

    作者:孔维芳;蒲红;王娜;陈光文;李迎春;陶客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肠影像学检查进展

    小肠疾病的诊断一直以来是胃肠病学家面临的一个挑战,因其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而小肠的特殊解剖结构给病变的检查和诊断也带来一定的难度。新的影像技术如CT小肠造影( CTE)、磁共振小肠造影( MRE)等不仅可以观察黏膜,同时能够分析肠管周围的改变,提高了人们对小肠疾病影像诊断的认识。本文对小肠成像的各项影像学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蔡诗墁(综述);蒲红(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近平滑念珠菌的流行病学及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平滑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致病性真菌,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其致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粘附力、生物膜形成和水解酶等。其中水解酶是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在其入侵宿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对真菌的诊断和治疗也有重要引领价值。为此我们综述了近平滑念珠菌的流行病学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焱斌;吕晓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青光眼是一类异质性视神经病变,具有进行性和不可逆转的视神经破坏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的特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在爱斯基摩人群、中国人群、印度人群和蒙古人群中常见的一类青光眼。 PACG是多基因复杂疾病,具有较强的遗传倾向。近年来PACG易感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 GWAS)以及候选基因研究的方法。 GWAS研究发现的三个易感位点( PLEKHA7基因中的rs11024102、COL11Al基因中的rs3753841以及位于8号染色体长臂上的ST18和PCMTDI基因之间的rs1015213)在不同人群得到验证,然而大多数候选基因法发现的其他位点未能得到人群验证。这可能说明涉及PACG致病遗传原因比较复杂,进一步的关联分析以及动物模型基因功能研究需要进行。本文就PACG相关研究背景及易感基因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作者:罗怀超;林婴;杨正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美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评价研究现状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式,简要阐述中美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建立的理论基础和过程,通过重点比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制定的内容和收集方法,为我国研究本土化、专业化的护理敏感指标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匡玲;温贤秀;唐颖;谢彩霞;雷花;徐佳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他汀与癫痫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包括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是一种有效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在血脂异常、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患者中广泛使用。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老年时期是癫痫的第二个发病高峰,老年癫痫患者常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使用他汀类药物。除了降血脂的作用,他汀类药物还可通过减轻神经元的兴奋性毒性、抗炎、抑制神经细胞死亡、保护血脑屏障、影响神经递质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并且他汀类药物还可增强抗癫痫药物的疗效从而减少癫痫发作,此外,还可以减轻癫痫共病,从而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有关他汀类药物在癫痫中的作用及其与抗癫痫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乔利(综述);孙红斌(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