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干;杨强;刘洋;陈凯;白鍊;李中福;李启刚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特异性脑源蛋白B(S100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将80只SD大鼠制作成右侧纹状体脑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训练组(运动组),每组又分为1、3、7、14、21 d亚组各8只。运动组行网屏训练、平衡木训练、滚笼训练,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取右侧脑组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S100 B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在脑出血后14 d和21 d运动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在脑出血后7 d运动组大鼠的S100 B表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运动训练可使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内S100 B的含量降低,这可能是运动训练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机制之一。
作者:孙皓;王多姿;郭富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构建产褥期延续性护理服务方案。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8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咨询中专家的问卷回收率及建议提出率分别为85.71%、66.67%,100%、27.78%,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58±0.079,两轮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08和0.290。终构建的产褥期延续性护理方案包含实施路径、实施要点以及健康指导内容三部分,共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以及27项三级条目。结论本研究专家的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均较高,专家意见的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均符合统计学的要求,形成的方案可以为开展产褥期延续性护理服务的实践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作者:林晓红;王玉芳;叶雨;秦爱梅;刘晓燕;熊国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T2 DM患者59例,其中新诊断21例( A1组,发生糖尿病病程<6个月),病程<2年20例( A2组),病程>2年18例( A3组),同期健康对照组21例(B组),比较各组真胰岛素(true insulin,TI)、胰岛素原(PI)、FFA、RBP4、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 CHO)、甘油三酯( TG)、体重指数( BMI)及胰岛素分泌指数( Homa-Is)。结果 A组Homa-Is低于B组,RBP4高于B组,A2、A3组FFA、LDL高于A1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其伴随血浆RBP4、FFA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周广朋;张景岚;陈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患者,女,63岁,因“全身起斑块30年,左肩痛性溃疡6月余,加重20天”于2015年3月1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形态不一的鳞屑性斑块,伴瘙痒。院外诊断为:银屑病。具体治疗不详,后皮损反复扩展至全身。1年前患者左腹部、左肩部斑块上出现黄豆至蚕豆大小疣状样增生的暗紫色结节,感剧烈瘙痒,具体诊治不详,后结节渐扩大至胡桃大小。6个月前左侧肩部结节出现渗液及结痂并逐渐增大继而化脓、破溃,疼痛剧烈。家族史阴性。查体:各系统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四肢及背部可见形态不一的鲜红至暗红色鳞屑性斑块,边界清楚(图1)。左侧上臂肩胛部可见大小约10 cm ×15 cm的脓性溃疡面,表面覆有血脓性分泌物,基底部可见灰白色坏死组织,边缘卷曲,质地中等偏硬,无明显触痛(图2);左侧腹部可见大小不等的褐色斑块,其上可见蚕豆至鸽子蛋大小的乳头样的暗紫红色结节,可见少量粘附性鳞屑,部分色素脱失(图3)。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术前凝血功能、输血全套、LDH均正常。伤口分泌物涂片:铜绿假单胞菌。影像学检查:彩超示左侧卵巢囊性团块;左侧腋窝查见稍肿大淋巴结(第二次复查彩超未见肿大淋巴结),脂肪肝。胸腹部增强CT:右肺中叶少许纤维条索影。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棘层肥厚,部分区域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层大量淋巴细胞呈密集带状浸润,可见瘤细胞亲表皮现象,部分淋巴细胞较大,核有异型性(图4,图5)。免疫组织化学(石蜡切片, LDP法)示:左侧肩部皮损免疫酶标结果:CD3阳性, CD30部分阳性(所占比例小于30%), Ki-67阳性率40%, CD5、CD20、CD56、CD68、BCL-2、CyclinD1、CD1 a、S-100、Langerin、MPO、ALK-1均阴性;左侧腹部结节皮损免疫酶标结果:大淋巴样细胞CD3、CD8均阳性,CD4、CD20、Granzyme B、CD56、CK、EBER 均阴性, K i-67阳性率20%。 TCRγ、TCRα、TCRβ基因重排检测有克隆性重排条带。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诊断为:蕈样肉芽肿( mycosis fun-goides,MF),肿瘤期,大细胞转化。患者经过多次活检确诊后转回当地医院肿瘤科治疗,目前电话随访中。
作者:杨菊;李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创伤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4例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集束化护理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组制定集束化护理程序并实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治疗效果等级、细菌学评价等级、转归情况、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感染前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集束化护理组的细菌学评价效果等级优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均住院费用、感染后的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天数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创伤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大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经济负担,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孙艳杰;徐丽;范阿灵;关瑞丽;刘丽芸;赵丽英;琚绍静;王桂芝;吴啸波;马铁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对胆源性胰腺炎、胆管梗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诊断与治疗性ER-CP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ERCP中,胆管结石者62例,胆总管良性狭窄8例,胆总管肿瘤10例,胆总管囊肿1例,十二指肠乳头炎1例,壶腹癌3例;单纯ERCP2例,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 EST)80例,插管困难行十二指肠乳头开窗术14例,放置鼻胆引流管71例,放置塑料支架16例。手术成功88例,手术失败2例,成功率98%,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ERCP相关技术可清晰地观察胆总管形态,对胆管疾病的诊断以及梗阻性胆管疾病病因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小刚;唐恭正;刘三刚;张来茂;王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理气复胃口服液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Phenomenex 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乙腈-0.01mol/L NaH2 PO4(pH1.5)(2∶5∶3.5,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435 nm。结果芦荟大黄酸、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浓度为0.8~16.0μg/ml,大黄素甲醚的浓度为0.4~8.0μg/ml,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芦荟大黄酸、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RSD分别是1.72%、1.13%、1.62%、2.04%、1.33%;芦荟大黄酸、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7%、101.43%、100.63%、100.89%和102.41%。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理气复胃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婷;童荣生;邹静;帅小翠;李晋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CT扫描对于鉴别Graves病( GD)以及桥本甲状腺炎( HT)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就诊的GD患者110例( GD组)、HT患者67例( HT组)以及健康体检者40例( NC组),比较三组甲状腺CT值并分析甲状腺CT值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GD组及HT组的左、右甲状腺CT值均低于NC组,且HT组低于GD组( P<0.05)。 GD组CT值与FT4呈正相关,与TSH呈负相关;HT组CT值与FT3呈正相关( P <0.05)。结论甲状腺CT扫描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GD及HT。
作者:江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简称切口妊娠)是一种罕见的肌壁异位妊娠,随着妊娠的进展,可造成子宫破裂、大出血的发生,危及患者生命。超声检查是早期诊断切口妊娠简单有效的手段。本文旨在讨论切口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及进展。
作者:任泉霖;罗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的常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的CT、MR及超声的影像资料。结果术后病检证实27例良性成熟囊性畸胎瘤多含有毛发、脂肪、皮脂样物质、钙化,部分含有浆液、牙齿或骨质等多种混杂密度结构。超声、CT及MR对该病的诊断均有特征性表现。结论 B超筛查卵巢畸胎瘤经济、简便易行;CT对卵巢畸胎瘤钙化、骨质等结构的显示更具密度分辨率的优势;MR对卵巢畸胎瘤边缘是否侵犯、粘连周围组织结构的显示更具优势。
作者:李雄;赵原;钟智;曾伟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三阶梯”治疗方案对初诊癌痛患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105例初次至疼痛门就诊癌痛患者,观察当前治疗方案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按照癌痛的“三阶梯”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方案调整前后患者数字分级评估法( Numer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方案调整后,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多项指标显著提高(均P<0.01);用药后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嗜睡也得到了显著缓解(均P<0.005)。结论规范“三阶梯”治疗方案对癌痛患者能切实提高生活质量,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信春;张海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3月我院骨科住院采用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的8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随访3~53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愈合,愈合后Harris髋关节功能得分75~95分,平均88.2分。结论 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张俊;蔡礼涛;任洋良;王艇;徐辉;罗家龙;谢广文;周强;代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患者,女,19岁,因“全身皮肤色素沉着、粗糙、增厚2年余,腹泻20余天,左下肢肿痛15天”于2015年6月16日收入四川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患者入院前2年余无诱因出现全身多处皮肤色素沉着、粗糙、增厚,伴瘙痒不适,于某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黑棘皮病( acanthosis nigricans , AN )”,予外擦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院外服用中药及民间偏方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渐加重,受累皮肤出现乳头样、绒毛样增生同时伴发口唇苍白、唇周增厚及外翻(图1a、图1b)。20余天前无诱因出现腹泻,6~7次/天,解黄色水样便,无黏液脓血、米汤样便,于某医院检查仍诊断“AN”。辅助检查血红蛋白(HGB)62 g/L,抗核抗体(ANA)1∶3200,免疫球蛋白轻度升高伴有补体下降。予输血800 ml。15天前出现左侧小腿红肿,触痛明显,于某医院检查提示HGB 67 g/L、白蛋白( Alb)24.7 g/L,予抗感染、输白蛋白等治疗后效果不佳。我院风湿免疫科门诊以“①AN;②结缔组织病?”收入院。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查体:身高165 cm,体重50 kg( BMI18.36 kg/m2)。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干燥、色素沉着,双侧腋窝、颈项、腹股沟、四肢皮肤增厚,手足掌跖角化过度呈绒毛样增生,口唇苍白、唇周增厚及外翻。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80 bpm ,律齐,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触诊脾左肋下2横指扪及,无触痛,左小腿内侧可见一大小约5 cm ×7 cm不规则红斑,无脱屑、水泡,溢液,伴皮温升高,触痛明显,余无特殊。辅助检查:血常规:中度贫血,超敏C反应蛋白3 mg/L;血沉(ESR)109~120 mm/60 min;肝肾功:Alb 31.8 g/L,余正常范围;血脂:甘油三酯( TG )4.56 mmol/L,总胆固醇( TC )3.4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 HDL-C)0.48 mmol/L;贫血五项: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余正常;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升高;Coomb's 试验阴性;ANA 1∶1000阳性,抗PM-Scl (+),抗Ro-52(+),抗SSA(+++),抗U1RNP(+++),抗ARPA(+++);体液免疫IgG 24.5 g/L、IgM 3.46 g/L、IgE 348 IU/L、C30.518 g/L、C40.062 g/L、抗链球菌溶血素O 1440 IU/L;小便常规:蛋白±~+;连续3次24 h尿蛋白定量均小于0.5g;大便菌群比提示大便菌群失调;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4.0 ng/ml,余无异常。空腹血糖3.4~4.3 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凝血功能、输血全套、甲功、性激素全套均正常;抗磷脂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阴性。骨髓穿刺:增生性骨髓象,粒系左移,部分伴退行性变;红系增生,铁染色系内外铁均不低;片上可见少量异型淋巴细胞,偶见噬血细胞。心电图:窦性心律,肢体导联低电压。心脏彩超:大量心包积液。浅表淋巴结及腹腔超声:腹腔积液,双侧腋窝、双侧锁骨上、双侧颈部、肠系膜肠间隙多发异常淋巴结肿大。下肢软组织超声:左小腿皮肤及皮下水肿增厚,炎性?胸腹部增强CT:①纵膈内各组织间隙、锁骨上下窝双侧腋窝区、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心脏增大,心包大量积液。双侧胸壁皮肤不规则增厚。②肝脏增大,实质内未见异常,门静脉分支周围见环形低密度影,考虑淋巴淤滞,提示肝功能受损可能。脾脏增大,实质密度均匀,门腔间隙、腹膜后、肠系膜上、双侧髂组、腹股沟及盆腔多发肿大淋巴结。腹壁皮肤活检符合AN皮肤表现(图2);腹部皮损免疫荧光:IgA、IgG、IgM、C3及C4均阴性表达;右锁骨上淋巴结针吸:慢性淋巴结炎;胃镜、肠镜无特殊异常。入院诊断:①AN;②未分化结缔组织病;③下肢蜂窝组织炎。予甲强龙40 mg bid ivgtt抗炎,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2 g q12 h ivgtt抗感染,蒙脱石散止泻,枯草杆菌三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补钙、护胃等治疗。经治疗后患者左侧小腿红肿消退,双足背皮肤色素沉着较前有所变淡,心包积液量较前减少。出院时复查HGB 119 g/L,Alb 34.8 g/L,IgG 18.2 g/L、IgM 2.44 g/L、 IgE 342 IU/L、 C30.664 g/L、 C40.0625 g/L。
作者:田娟;周婷;吴侗;周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的血清尿酸( UA)及B型钠尿肽( BNP)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 GRACE)评分的相关性及对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未行手术治疗的ACS患者291例,入院后立即测定其血清尿酸及BNP水平,根据GRACE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危组95例、中危组121例和低危组75例,随访发病6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MACE )的发生情况,分析UA、BNP水平与GRACE评分间的相关性及三者对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高危组UA 及BNP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UA、BNP 均与GRACE评分呈线性正相关。结论非手术治疗的ACS患者血清UA及BNP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血清UA、BNP水平及GRACE评分可有效预测MACE的发生风险。
作者:刘京锋;汪钰;王学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600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情况。结果2013年收集的2000病例中剖宫产率51.65%,其中母体因素383(37.08%),胎儿因素343(33.2%),母儿因素67(6.49%),社会因素240(23.23%)。2014年剖宫产率52.45%,其中母体因素326(31.07%),胎儿因素333(31.74%),母儿因素62(5.92%),社会因素328(31.27%)。2015年剖宫产率55.15%,其中母体因素279(25.29%),胎儿因素333(30.19%),母儿因素60(5.44%),社会因素431(39.07%)。剖宫产指征构成中社会因素呈现增长趋势,母体因素逐年下降,但母体因素中瘢痕子宫发生率呈现增长趋势。结论近3年成都市妇女儿童医院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社会因素、瘢痕子宫成为剖宫产中主要的指征。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做好围产期保健、加强社会宣传和医患沟通、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以期在未来数年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李珏杉;何建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宫颈癌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患病妇女的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已被公认是恶性肿瘤防治中有效的措施[1]。2012年开始,根据卫生部、全国妇联《关于印发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要求,阆中市作为国家项目试点地区,在全市开展了“宫颈癌”免费检查。本文通过对2012~2015年接受检查的102129人次的情况进行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素华;刘永珍;汤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基础护理结合中医调护法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7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按照糖尿病足西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联合中药浴足和外敷、穴位按摩、中医情志护理等中医调护方法。4周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包括糖尿病足的情况以及患者情绪状态变化。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治疗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71.4%),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调护方法在糖尿病足护理工作中具有突出优势,可有效促进足部血液循环,降低患者痛苦,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先静;江从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患者,男,63岁,退伍军人,以“面貌改变30年,反复晕厥6年,水肿4月”为主诉于2015年3月31日入院。30年前开始逐渐出现手足粗大、鼻唇肥厚、颧骨突出、声音低沉,6年前出现反复晕厥、黑矇伴活动后心慌、胸闷,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主动脉瓣中度反流、频发室早”,4月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伴下肢水肿,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T:36.5℃, P:66次/分, R:21次/分,BP:132/76 mmHg,颧骨突出,鼻增宽,唇、舌肥厚,下颌长且突出(图1),声音低沉,手脚粗大。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不齐,心尖区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主动脉瓣副区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辅助检查:生长激素(空腹)17.87 ng/ml,口服75 g葡萄糖后0、30、60、90、120分钟测生长激素分别为51.6、53.2、47.95、38.04、34.89 ng/ml,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泌乳素、雌二醇、孕酮、睾酮、皮质醇(8~10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无升高,脑钠肽6851 pg/ml,肌钙蛋白-T 57.2 ng/L,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电解质、胰岛素释放试验、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无明显异常。心电图: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室性早搏,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左室高电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房颤动,长R-R间期1.69秒,多源性室性早搏18891次/24 h,成对室性早搏1631次/24 h,室性早搏二联律5597次/24 h,短阵室速880阵/24 h,快心室率182次/分,由6个QRS波组成偶见一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室内传导阻滞, ST-T改变。垂体高分辨薄层增强CT及蝶鞍冠矢状位增强MRI均考虑垂体瘤。心脏增强MRI:心脏增大,左心室增大显著,心肌壁变薄,心肌搏动减弱,考虑扩张型心肌病。胸部CT: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轻度肺气肿,左肺上叶舌段炎症。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双侧叶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心脏彩超:左室舒末内径90 mm,LA 62 mm,RV 29 mm, RA 49 mm ×61 mm, IVS 10 mm, LVPW 10 mm, AO 37 mm, LV dp/dt 638 mmHg/s, EDV 514 ml,ESV 379 ml,SV 132 ml,EF 26%,心尖四腔心切面示全心增大,巨大左室,左室游离壁肌小梁增多,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左室收缩功能测值明显降低(图2、图3)。诊断考虑:①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功能Ⅳ级;②肢端肥大症;③垂体瘤;④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⑤肺部感染;⑥甲状腺相关眼病?⑦脑梗塞。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利尿、强心、营养心肌、抗凝、抗心律失常、降压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心力衰竭症状缓解。神经外科医生考虑患者垂体瘤体积较小,且心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无手术切除垂体瘤指征。患者随时有晕厥甚至猝死风险,于我院心内科行单腔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 )安置术。术后症状缓解,心率70~110次/分,血压维持在110/60 mm-Hg左右。病情好转后出院,院外继续使用华法林抗凝、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地高辛强心以及利尿、降压等对症治疗。
作者:袁建华;魏薪;张庆;唐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2016年6月22日上午,世界著名心脏病学专家、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院长、心内科教授,犹他大学心脏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省医院引进的千人计划,Dean Li教授到心衰中心进行教学指导及查房活动。 Dean Li教授是心力衰竭治疗领域非常知名的专家,前期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的成立和建设做出重要努力。为进一步促进心衰中心的发展,推进中心与国际心衰临床前沿接轨并搭建平台,当天上午他在心衰中心病房进行了查房和教学讲课,悉心指导。在顶级心脏病领域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的一天时间中,全体心内科医生表示受益匪浅。下午在外科ICU会议室,Dean Li教授听取了心衰中心的工作介绍,着重围绕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器械循环支持项目(左室辅助系统)的开展与实践展开研讨,详细了解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开展左室辅助系统项目的准备情况和具体困难,结合中美医疗环境的实际情况和差异,务实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并表示将持续为心衰中心今后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人员的大力支持。心衰中心自成立以来,紧跟国际发展方向和步伐,各项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均得到快速发展,与国际前沿保持良好的交流与对话,将引领我中心进一步科学发展。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白介素-7( IL-7)参与胸腺细胞分化、成熟,是T淋巴细胞发育、增殖、动态平稳及发挥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细胞因子,对B淋巴细胞、树突细胞、巨噬细胞的发育分化也有一定作用。其具有强有力的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强肿瘤疫苗及过继免疫治疗疗效。鉴于IL-7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其在骨髓移植、严重联合免疫缺陷、感染以及肿瘤等治疗中的应用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IL-7的生物学特性、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陈样(综述);勾红峰(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