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陈素琼;张宇卉;袁葆琳

关键词:病例报告, 患者
摘要:1.病例报告患者女,17岁,因发现左乳肿物3个月,于2003年7月22日入院.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司莫司汀、替尼泊甙加卡铂治疗肺癌脑转移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时化学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使用脱水疗法,然后给予化疗药物,同时予以对症支持治疗.结果通过口服和静脉给药,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肺癌脑转移病人,不受手术和放疗指征的限制.结论通过临床观察,Me-CCNU(司莫司汀)与替尼泊甙(VM-26)及卡铂联合是当前临床治疗肺癌脑转移的较好方案,可以缓解症状,延长中晚期病人的生存期.

    作者:王倩之;李星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子宫肌壁间奇异型平滑肌瘤1例

    1.病历摘要患者26岁,农民,住院号(2002035),G1P1,以下腹部包块伴下腹痛3月余之主诉就诊.

    作者:郭杏春;赵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阿托品试验剂量的探讨

    目的探讨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阿托品试验中的适宜剂量.方法以肿瘤患者104例分为1.5mg和2mg阿托品剂量进行静脉推注,心率>90次/分为阴性,<90次/分为阳性,资料行t和X2检验.结果 2mg组的阴性率为79.6%,1.5mg组的阴性率为70.0%,二组无差异(P>0.05),二组提高均数差分别为39.7(2mg组)和38.7(1.5mg组),2mg组略高,无差别(P>0.05),阳性组26例静脉推注前后的心率配对比较有差异,(t1.5mg=10.45>1.812,t2mg=12.51>1.761).结论对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应用阿托品提高心率适合剂量以2mg较理想,但对阳性者即不能追求剂量,应结合临床资料加以分析,防止假阳性发生,且引起错误的诊断.

    作者:曹明芳;陈德芳;李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癌MAGE-n抗原HLA-A2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的预测

    目的预测肝癌MAGE-n抗原HLA-A2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方法应用SYFPEITHI超基序多项式法远程预测系统和量化基序多项式法结合的预测方法,筛选MAGE-n抗原HLAA2限制性CTL表位.结果筛选到MAGE-n抗原5个HLA-A2限制性CTL表位(九肽).结论 SYFPEITHI超基序法和量化基序多项式法结合的预测方法是一种高效和准确的表位预测方法.

    作者:黄小兰;董海龙;隋延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食管鳞癌p2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p27可抑制细胞周期的向前推进,作用于细胞周期的分子更能较精确地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即可为临床提供更为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p27在食管癌的表达特性及阐明该分子标志物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89例(56例男性、33例女性)食管鳞癌行外科手术切除.其标本用p27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27表达程度以标记指数表示.结果 p27免疫染色在瘤与非瘤组织均固定于细胞核.p27的阳性免疫染色在高分化鳞癌(47.3%,14/32)多于其它类型(35.5%,11/31;23.1%,6/2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状况信息可由p27的表达程度提示,p27表达缺失提示食管鳞癌分化差.

    作者:陈平;黄俊星;宋振湘;钱荣誉;徐光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含紫杉醇方案化疗的护理体会

    紫杉醇,属抗肿瘤植物类药,又称特素,其作用机制为加强微管系统的稳定性及形成,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生长.我院从2001年5月~2002年8月应用紫杉醇治疗恶性肿瘤患者26例,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作用给予了及时处理,保证了化疗的正常进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君艳;王晓明;王琳;王西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宫颈癌是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早期子宫颈癌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宫颈癌根治术手术范围广、创面大,涉及盆腔诸多脏器,术中损伤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我们针对性的采取了相应预防护理措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民霄;唐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概念子宫颈癌根治术术式探讨(附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根治术式的改进对大范围的切除宫颈周围组织,减少术后尿潴留天数的可能性.方法尽可能的切除宫颈旁、阴道旁及主韧带周围的淋巴、脂肪及纤维组织,在宫颈膀胱深层韧带的内侧分离宫颈,切断缩减切除主韧带,保留主韧带、子宫膀胱深层韧带内的神经组织.术后按自尿试验方法测试膀胱功能的情况.结果 37例患者术后有33例于5~10天自尿试验成功,4例患者于术后11~14天自尿试验成功.结论新概念手术术式大范围的切除宫颈周围组织,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李隆玉;罗兵;邓克华;李汉萍;李诚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鼻咽癌的化疗进展

    放射治疗一直是鼻咽癌(nasopharygeal carcinoma,NPC)治疗的基本方法,外科治疗对初治的鼻咽癌患者是不适宜的.

    作者:蔡菊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国产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我科从2001年6月~2002年11月应用国产重酒石酸长春瑞滨(盖诺)(江苏豪森药业有限股份公司)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26例,其中3例为术后辅助化疗,可评价疗效者23例,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祁玉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耐药研究中的应用

    肿瘤耐药机制复杂,肿瘤耐药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分析检测技术,能对细胞或生物体中核酸序列信息进行快速、高通量和低成本的分析研究,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如基因表达检测、寻找新基因、疾病诊断和药物研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耐药研究中的应用将对肿瘤耐药机制研究、新的耐药基因发现以及耐药个体化诊断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诚明;谌宏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异长春花碱局部毒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总结异长春花碱局部毒副反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异长春花碱治疗的肺癌和乳腺癌患者,密切观察局部毒副反应,并将其分为静脉炎型、蜂窝织炎型、混和型三类.结果 20例发生局部毒副反应,按病例计算,发生率为35.25%.其中静脉炎型13例,未发生皮肤坏死,蜂窝织炎型5例,2例发生皮肤坏死,混合型2例.静脉冲管有明显疗效.结论异长春花碱局部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较为严重,采用粗大静脉、地塞米松冲管,冰敷等处理可以降低毒副反应.

    作者:宋养荣;强晶莹;徐静;王华;孙晓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及胸腔内注药治疗恶性胸液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与胞必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经皮穿刺胸腔内置管持续引流,肺完全复张后予胸腔内注入胞必佳.结果 4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例完全缓解,26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有效率83.3%.结论该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患者痛苦少等优点,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一定疗效.

    作者:曲彦丽;单利;唐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55例巨大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甲状腺巨大良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总结55例直径大于8cm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手术及结果.结果 2例术后瘤床积血形成切口血肿,1例血肿压迫喉返神经致声音嘶哑,经治疗痊愈.结论扩大的手术切口,良好显露,切除肿瘤后仔细止血,探查气管受压情况,术后负压引流,加强护理,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郭世全;孔德全;程万荣;李玉东;陈永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具有PR-domain的抑癌基因研究进展

    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又称抗癌基因(antioncogene),这类基因在发生突变、缺失或失活时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作者:韦劲松;田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抗体介导的肿瘤靶向生物治疗临床应用现状

    1975年Kohler-Milstein发现单克隆抗体以后,人们为之鼓舞,似乎攻克肿瘤近在咫尺,人们冀望通过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生物导弹将肿瘤消灭.然而以后的经历证明: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经过基因工程技术使单抗的人源化,终于使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

    作者:毕锋;焦顺昌;苗继延;樊代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Ⅰb和Ⅱa期子宫颈癌28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Ⅰb和Ⅱa期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以及年龄大小与宫颈癌病理组织学类型,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82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Ⅰb和Ⅱa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盆腔淋巴结清除数,阳性数及转移率.结果临床分期Ⅰb和Ⅱa期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宫颈肿瘤大小,间质浸润深度,脉管侵犯及病人年龄不同,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与35岁以上宫颈癌患者相比,35岁以下年轻Ⅰb和Ⅱa期子宫颈癌中,腺癌比例多,盆腔淋巴结转移率高,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盆腔淋巴结检出率受临床与病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盆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宫颈肿瘤大小,间质浸润深度,脉管侵犯及病人年龄密切正相关.35岁以下年轻子宫颈癌患者中腺癌比例大,盆腔淋巴结转移率高.

    作者:冯继良;吴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大肠癌生存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大肠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的70岁以上大肠癌165例,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使用COXRegression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多种临床和病理特征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总体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87.76%、65.96%、52.05%、42.77%、40.51%,平均生存时间41.89±2.33月,中位生存时间37月.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与年龄、淋巴结是否转移、治疗方式、疾病分期、大体类型、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预后与Duke's分期、年龄、淋巴结是否转移、治疗措施相关,其中治疗措施是重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大肠癌患者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治疗时应综合考虑,选择佳治疗方法,以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秦海霞;南克俊;杨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p27蛋白与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27及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2例胃癌进行p27蛋白和PCNA的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p27、PC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1.9%、83.9%,p27的表达与Borrma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CNA仅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27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p27、PCNA的表达可能是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万美珍;朱友群;史永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术前血清CA125、CA153和CEA测定在诊断女性乳腺肿块性质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CA125、CA153、CEA单独或联合检测在诊断女性乳腺肿块性质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CA125、CA153、CEA.结果 CA125、CA153、CEA水平在女性乳腺不同性质肿块中有差别.结论 CA125、CA153、CEA单独检测对女性乳腺不同性质肿块有鉴别诊断意义,而CA125、CA153、CEA不同组合联合检测对女性乳腺不同性质肿块更有意义.

    作者:陈健;施民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