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廷莲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APBSCT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46例,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硷+泼尼松(CHOP)方案化疗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结果 43例获造血重建,完全缓解(CR)26例,占56.52%,部分缓解(PR)17例,占36.95%,1例死于肝静脉闭塞,2例死于严重感染,移植相关死亡率6.52%.结论 APBSCT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苏毅;范方毅;石敏;富艳红;范毅;陈健;邵文军;赵碧;孙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患者,男,41岁,因左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于2007年7月2日在我科行微创膝关节镜手术,术中关节腔内切刀刀尖断裂,经多种方式无法取出,在面临延长切口、打开关节腔取异物时,试用眼科电磁吸铁器成功取出关节腔内细小的内切刀刀尖,YKZ-35型眼用手持电磁吸铁器,电压220伏,频率50赫兹,选择大号磁头,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白廷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慢性病贫血(AC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对铁代谢影响的机制.方法 用福氏完全佐剂建立传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注射福氏完全佐剂,建立符合ACD特征的大鼠动物模型.利用此模型观察不同处理组NO浓度的改变与贫血及铁蛋白(Fn)、转铁蛋白受体(TfR)的关系.结果 炎症组NO、一氧化氮合酶(NOS)浓度显著增高,贫血明显,红细胞内Fn、骨髓血细胞TfR降低,血清Fn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用NOS抑制剂后,NO、NOS水平降低,贫血改善,铁代谢指标介于炎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NO通过对TfR、Fn的影响参与了ACD时铁代谢的调节,为从NO对铁代谢影响角度进一步认识AC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及早降低NO水平,有利于阻止贫血的发展,为ACD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王强;董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神经递质是神经-免疫-皮肤系统的关键介质.近年研究发现某些神经递质与心身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均有密切关系,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作者:许仕军;陈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儿童非霍杰金淋巴瘤中B细胞型约占一半,包括Burkitt/Burkitt like型及弥漫性大B细胞型,近年使用环磷酰胺(CTX)、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为主的强烈、短疗程、冲击式联合化疗,无事件生存(EFS)已达80%~90%.其次是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基于儿童高危急淋或T-细胞急淋的治疗,EFS亦达80%以上.间变型和纵隔大B型疗效较差,复发性治疗是难点,靶向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将会带来更好前景.
作者:符仁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老年血液肿瘤并发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老年血液肿瘤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实验资料.结果 152份血培养标本检出致病菌48株,检出率31.6%,其中革兰阴性菌30株(62.5%)、革兰阳性菌16株(33.3%)、真菌2株(4.2%);除铜绿假单胞菌外,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较低(<15%),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较高,三种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几乎耐药(>90%);革兰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较高,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 老年血液肿瘤并发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的耐药率都增高,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甘茂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运用滋肾宁心原则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给予滋肾宁心中药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艾司唑仑治疗,均治疗2个月.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定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变化情况;记录停药1、3、6月痊愈及显效病例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AIS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停药后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滋肾宁心的治疗原则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较艾司唑仑有效,复发率低.
作者:陈霞;杜新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寄生虫在中小学生中的感染危害程度及发病特点,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成都市成华区中、小学生1 356例,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结果 1 356例中,肠道寄生虫感染29例次,总感染率2.13%,蛔虫、鞭虫感染分别为21例次(1.55%)和8例次(0.59%),初中生、小学生感染分别为16例次(2.41%)和13例次(1.89%).结论 肠道寄生虫感染已不是威胁成都市儿童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玉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促使医用耗材不断更新换代,使用量和使用品种不断增多,给医用耗材库房的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课题[1].现将医用耗材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波;李先明;任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组B淋巴细胞来源常见的、且具有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本文就DLBCL的新分型研究进行阐述.
作者:李娟;徐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X射线片和CT诊断脊柱结核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手术病理证实的261例脊柱结核的X射线片、CT征象.结果 X射线诊断脊柱结核140例,敏感性53.6%,CT扫描诊断脊柱结核223例,敏感性85.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4.69,P=0.000);X射线和CT联合检测确诊脊柱结核241例,敏感性92.3%,与单独CT扫描敏感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59,P=0.018).结论 脊柱结核的CT扫描能提供比X射线片更多的诊断信息,两者结合有利于提高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
作者:谭太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方法 测定4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32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并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TBIL和D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预防冠心病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戴宏勋;旷英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静脉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观察COPD急性加重、存在呼吸衰竭伴营养不良患者营养支持(A组)和非静脉营养支持(B组)人体测量、血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呼吸功能的变化,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日和带机时间.结果 A组患者体重、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肌围长(MAMC)、上臂中部臂围(MAC)、血清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LB)、甘油三酯(TG)均显著增加,B组患者测量值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免疫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A组平均住院与带机时间均较B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静脉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带机时间.
作者:周会敏;王茂筠;姚蓉;杨凌麟;梁宗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饮食医嘱与营养摄入情况.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465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465例住院患者饮食医嘱基本饮食占78.63%,治疗饮食占32.35%,试验饮食为0,禁食人数占21.37%,未下饮食医嘱的占0.96%.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变化而及时更改饮食医嘱的占14.47%,饮食医嘱无变化的占49.15%,饮食医嘱部分变化的占35.42%,未下饮食医嘱的占0.96%.56.11%存在能量摄入不足,能量摄入理想19.66%,能量摄入过多24.23%.住院患者中仅有19.37%体重在正常范围,超重31.63%,体重下降45.14%.结论 住院患者饮食医嘱存在缺陷,住院患者能量摄入不足,医院膳食管理落实不到位.
作者:王静;肖敏;赵容;罗晓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4个月.术后肿瘤局部复发2例,术后1个月控制排便能力明显改善,3个月排便基本正常;术后男性86.7%(17/20)保持勃起功能,女性87.5%(16/18)保持健全的性兴奋能力.所有患者术后排尿功能与术前无差别.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廷宏;张彬;罗加龙;李兴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重点介绍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中运用激励机制、科研激励机制的内容,以及通过实施科研激励机制后给医院科研工作带来的变化.
作者:张迅;王海英;邹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 58例原发性SAH患者,排除禁忌证,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头痛缓解时间、脑血管痉挛(CVS)及脑积水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头痛缓解情况:5天28例,7天2例,8天5例,10天5例.结论 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SAH能缓解头痛.
作者:杨汉泽;唐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PDGFR)与淋巴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淋巴瘤(淋巴瘤组)和10例正常淋巴结(对照组)组织中PDGF及PDGFR表达水平.结果 PDGF和PDGFR在淋巴瘤组织中均有显著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DGF和PDGFR表达强阳性者,均见于Ⅲ期或Ⅳ期患者,而Ⅰ期或Ⅱ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无强阳性表达.结论 PDGF和PDGFR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淋巴瘤血管新生的程度和疾病状态.
作者:唐义平;杨红;张晋琳;王晓冬;缪世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护理工作压力因素出现频率及压力程度,帮助管理者及护士正确认识并设法应对压力.方法 以加拿大护士协会确认的医院护理人员压力因素为基础,结合我省护理工作涉及的相关项目和医院护理工作现状设计的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02年以来四川省各级医院在成都地区参加进修及培训的护理人员480例压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的压力处于中上等水平;职务与压力程度有关;压力因素的发生频率与压力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责任重大、危重症病人多、轮班工作、要求随叫随到、与护理有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缺乏培训等因素发生频率较高.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减少各种压力因素出现频率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护士应重视自身的心理调节,减轻自身压力.
作者:陈蜀岚;陈先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非霍奇金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以弥漫大B亚型占绝对多数,利妥昔单抗的应用使得弥漫大B的预后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其他类型,如套细胞淋巴瘤(MCL)、Burkitt淋巴瘤(BL)、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原发睾丸淋巴瘤(PTL)等肿瘤细胞均表达CD20(+),免疫化疗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彦艳;沈志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