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体输血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陈健;王伟;李兴慧;施民新

关键词:食管癌, 输血,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异体输血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分为输血组(36例)和未输血组(42例)。检测两组术前、术后第1、3、7天 CD3+、CD4+、CD8+细胞活性及 IL -2、IL -6、IL -10水平,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输血组患者术后各免疫学指标较未输血组受抑制更明显(P<0.05),持续时间更长(P <0.05)。结论:异体输血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产生抑制效应,提示应尽可能避免输血。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营养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营养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4月472例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中89例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其营养状况情况,对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在 TC、TG、LDL - TC、HDL - TC、HbAIc、BMI 上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 TC、TG、LDL - TC、HbAIc 明显偏高,而 HDL - TC、BMI 明显偏低。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营养状态差危险因素有糖化血红蛋白高、糖尿病家族史、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饮酒、运动(P <0.05);而和性别、年龄无关(P >0.05)。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家族史、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饮酒、运动是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营养状态差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营养状况较差,在临床需加强防范。

    作者:乐静;赵涛;刘爱林;薛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肿瘤标志物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 CEA、CA125、CA153、CA199、CA724和 CYFRA21-1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发生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289例(非脑转移223例,脑转移66例)未进行过任何治疗的Ⅳ期 NSCLC 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脑转移发生率为22.8%(66/289),66例脑转移的中位生存期为9.4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7%、15%。高表达患者的血清 CEA 水平与脑转移发生相关,无脑转移和脑转移患者血清 CEA 中位数分别为6.8ng/ ml、16.0ng/ ml(P =0.001)。血清 CEA≤5ng/ ml 者比 CEA >5ng/ ml 者预后好,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个月和8个月( P =0.027);与血清 CA125≤35ng/ ml 相比,血清 CA125>35ng/ ml 预后差,两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和7个月(P =0.008)。多因素显示血清 CA125水平、是否放疗和性别是影响 NSCLC 脑转移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高表达的血清 CEA 水平可预测 NSCLC 脑转移发生;血清 CA125水平是影响 NSCLC 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刘艳萍;曾爱屏;宋向群;周韶璋;于起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姜黄素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淋巴管生成及淋巴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 CaSki 细胞接种于裸鼠右腋窝皮下,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VEGF - C 和 VEGFR -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姜黄素处理组的肿瘤组织 VEGF - C、VEGFR -3蛋白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降低(P <0.05)。可见姜黄素能下调肿瘤细胞中 VEGF - C 和 VEGFR -3蛋白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具有抗宫颈癌淋巴管生成的作用,对宫颈癌淋巴道转移具有抑制作用,其主要机制与抑制 VEGF - C 和 VEGFR -3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冬菊;赵秋生;姚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Notch 信号通路在肝癌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 Notch 信号通路在肝癌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系SMMC -7721、MHCC97H 和正常非肿瘤肝细胞系 HL -7702,利用 Transwell 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 检测 Notch1、Snail、E - cadherin、COX -2(环氧化酶-2)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5μmol/ L DAPT(3,5-二氟苯乙酰- L -丙氨酰- S 苯基甘氨酸 t -丁酯,γ-分泌酶抑制剂)阻断 Notch 信号通路和50μmol/ L NS -398阻断 COX -2,比较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对肝癌细胞中 Snail、E - cadherin 表达的影响。结果:Notch1、Snail、E - cadherin、COX -2参与了肝癌细胞迁移过程,DAPT 通过阻断 Notch 显著上调 E - cadherin,影响细胞的迁移(P <0.05),下调 Snail 和 COX -2,NS -398通过阻断 COX -2影响细胞的迁移(P <0.05)。结论:Notch 信号通路在肝癌细胞迁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机制初步认为与 Snail、E - cadherin、COX -2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建中;胡广军;时玲玲;陈辉;孙清森;翟玉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解剖结构变化对鼻咽癌IMRT 和 RapidArc 计划剂量分布影响大小的比较

    目的:比较鼻咽癌放疗中患者解剖结构改变对 IMRT 和 RapidArc 计划剂量影响的大小。方法:选取鼻咽癌患者6例,分别设计 IMRT 和 RapidArc 计划。在疗程的第五周再次行 CT 扫描,在第五周 CT 图像上重新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分别将 IMRT 和 RapidArc 计划移植到第五周 CT 图像上,保持所有参数不变,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并与原计划的剂量分布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计划 PGTVnx 和 PTV1的大剂量、小剂量、平均剂量、两腮腺的平均剂量的变化量均无明显差异,脑干、脊髓的大剂量变化量两种计划存在明显差异:第五周 IMRT 计划脑干的大剂量较原计划增加了(2.98±2.53)Gy,RapidArc 计划只增加了(1.16±1.39) Gy;第五周 IMRT 计划脊髓的大剂量较原计划增加了(4.72±2.41)Gy,RapidArc 计划只增加了(1.67±1.20)Gy,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放疗过程中患者解剖结构的变化会导致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较原计划产生一定变化,相比 IMRT 计划而言,RapidArc 计划的剂量分布受患者解剖结构变化的影响较小。在鼻咽癌放疗中采用 RapidArc 技术可减少脑干、脊髓随患者解剖结构变化带来的剂量偏差,提高剂量传递的准确性。

    作者:王中飞;谭丽娜;孙晓欢;马奎;王兴安;牛静;肖锋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茶多酚对食管癌 Eca -109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食管癌 Eca -10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 MTT 法检测茶多酚对食管癌 Eca -109细胞生长活性的抑制,BrdU 掺入实验分析茶多酚对食管癌 Eca -109细胞增殖指数的影响,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茶多酚对食管癌 Eca -109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TT 实验证实茶多酚对食管癌 Eca -109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BrdU 掺入实验证实茶多酚可以降低食管癌 Eca -109细胞的生长分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茶多酚可以阻滞食管癌 Eca -109细胞的细胞周期,使其停滞于G0/ G1期,并诱导食管癌 Eca -109细胞凋亡。结论:茶多酚对食管癌 Eca -109细胞有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食管癌 Eca -109细胞的增殖指数、阻滞细胞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张如楠;吴冬梅;杨留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本期审稿专家名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FCGR 多态性对单克隆抗体抗肿瘤治疗的疗效预测价值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是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FCG 受体(FCGR)主要在人白细胞上,在 ADCC 中发挥重要作用。单克隆抗体的疗效与 FCGR 多态性密切相关,其中 FCGR2A(H131R)和 FCGR3A(V158F)是主要的基因型。这篇文章对 FCGR 多态性对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患者中的疗效预测价值做一综述。

    作者:徐玲;刘云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特征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均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55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病理学等临床资料,总结其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155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患者121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73例,女性多于男性(P <0.05)。恶性肿瘤患者34例,男性15例,女性19例,女性多于男性,但差异性不显著(P >0.05)。良性肿瘤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恶性肿瘤患者,具有明显差异( P <0.05)。良性黏液瘤多发于成人以及老年人,良性非黏液瘤以儿童、成人多见,恶性肿瘤多发于40岁以上成年人;黏液瘤在良性肿瘤中比例为62.8%,比例大,良性非黏液瘤包括纤维瘤(3.3%)、横纹肌瘤(7.4%)、脂肪瘤(16.5%)、乳头状弹性纤维瘤(8.3%)以及血管瘤(1.7%),恶性肿瘤包括血管性肉瘤(17.6%)、横纹肌肉瘤(17.6%)、纤维组织细胞瘤(14.7%)、间叶肉瘤(8.8%)、平滑肌肉瘤(17.6%)以及未分类肉瘤(23.5%)。在良性肿瘤患者中,同时累及左心房与左心室的比例为79.3%,同时累及右心房与右心室的比例为11.6%,心包受累比例为5.8%,其他部位3.3%,各个部位受累比例具有明显差异性(P <0.05)。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受累比例高的是右心房与右心室,其次是左心室与左心房、心包,其他部位为11.8%,各个部位受累比例具有明显差异性(P <0.05)。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患者在各个部位受累的比例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能够较清晰区分不同病理的肿瘤患者的受累部位,对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杨坤;赫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血清 IGF -1、IGFBP -3的变化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 like growth factor -1,IGF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 -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 -3)的变化。方法:选择2型 DM 患者30例(DM 组)、2型 DM 合并 GC 患者48例(DM 并 GC 组)为研究对象,ELISA 法测定血清 IGF -1、IGFBP -3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水平。结果:DM 并 GC 组的 IGF -1、IGF -1/ IGFBP -3比值高于 DM 组(P <0.05),IGFBP -3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IGF -1、IGF -1/ IGFBP -3比值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r =0.598,0.626, P =0.000),IGF -1/ IGFBP -3比值是 DM 并 GC 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 =2.142,P =0.001)。结论:IGF -1可能参与2型 DM 合并 GC 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

    作者:徐倩;王秀秀;高珊;姚民秀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EphA2、E -钙黏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 EphA2、E -钙黏蛋白(E - 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60例 NSCLC 及1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中 EphA2、E - cadherin 的表达。结果:EphA2在 NSCLC 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0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20.00%(P =0.001)。E - cadherin在 NSCLC 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33%,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100.00%(P =0.000)。EphA2、E - cadherin蛋白在 NSCLC 中的表达差异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无关(均 P >0.05),但与 NSCLC 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 <0.05)。结论:EphA2可促进肿瘤细胞的转化、增殖、迁移,E - cadherin 可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两者在 NSCLC 中的共同作用导致了 NSCLC 的恶性进展,可作为临床评估肺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作者:邵伟伟;郝兰香;兰建云;宋曙;邹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肝动脉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的 PHC 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 NLR 值,分为低NLR 组(NLR <2.5)和高 NLR 组(NLR≥2.5),分析两组患者总生存时间与无进展生存时间;并对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介入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21.1个月;其中术前高 NLR 组中位总生存时间16.0个月;术前低 NLR 组中位总生存时间23.3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全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3.8个月,其中高 NLR 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9.6个月,低 NLR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7.6个月,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1)。单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 Child 分级、BCLC 分期、AFP、假包膜形成、血供、TACE 次数、NLR≥2.5是影响 PHC 患者 TACE 术后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 <0.05)。肝功能 Child 分级、BCLC 分期、假包膜形成、血供、NLR≥2.5是影响PHC 患者 TACE 术后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 Child 分级、BCLC 分期、NLR≥2.5是影响 PHC 患者 TACE 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5)。BCLC 分期、NLR≥2.5是影响 PHC患者 TACE 术后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5)。结论:术前外周血 NLR 可作为 PHC 患者行 TA-CE 的预后指标,NLR 高者预后差。

    作者:茅力平;沈飞;孙雅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S100钙结合蛋白 A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 S100A2在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胃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 HE 染色对所取胃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S100A2蛋白的表达;qRT - PCR 法检测 S100A2 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 S100A2蛋白的表达;采用 Kap-lan - Meier 分析累积生存率。结果:应用 qRT - PCR 方法分析不同胃组织标本 S100A2 mRNA 的表达水平,发现 S100A2 mRNA 的表达水平按以下顺序递减: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癌( P <0.001),与 Western bolt 分析S100A2蛋白的表达评定结果相吻合。免疫组化分析:S100A2在胃炎、肠上皮化生和胃癌组织细胞质中表达, S100A2阳性表达率为胃炎100%(73/73),肠上皮化生90.7%(78/86),胃癌48.9%(170/348)(P <0.001)。在胃癌中,S100A2蛋白的表达缺失在青年患者中多于老年患者。S100A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管和静脉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 TNM 分期呈负相关,并随胃癌分化程度降低,在高分化癌、中分化癌和低分化癌中,S100A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9%、56.4%和17.2%(P <0.05),和患者性别无相关性( P >0.05)。Kaplan - Meier 分析累积生存率显示:弱或中度 S100A2基因表达的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不表达S100A2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 S100A2表达、浸润深度、淋巴管及静脉浸润、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在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癌过程中 S100A2 mRNA 和蛋白表达逐渐降低。S100A2表达与肿瘤大小、浸袭深度、淋巴管和静脉侵犯、淋巴结转移及 TNM 分期负相关,并随胃癌分化程度降低,S100A2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S100A2表达是独立的胃癌预后预测因素,是胃癌患者预后良好的指标之一。

    作者:赵滢;宿文辉;张天彪;王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辅助疗法在预防复发转移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技术和医疗器械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使得肝脏的手术已没有了“禁区”。许多肝细胞癌患者均能得到较为妥善和规范的手术治疗。但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和转移问题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不能长期存活的原因。因此,抗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成为了外科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就肝细胞癌根治术后的多种辅助疗法进行综述,希望对肝细胞癌术后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杨振宇;杨涛;袁利娟;殷祥烨;刘尧;杜锡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快速康复理念对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对肺癌手术患者安全和有效性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住院肺癌患者1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方法治疗,实验组按快速康复理念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住院费用差异。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治愈例数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服务、诊断及材料费用差异不大(P >0.05),治疗、药品及总费用差异显著(P <0.05)。总住院费构成比例高的是治疗和药品。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能明显降低住院及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

    作者:王才英;殷章红;贺桂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鞣花酸通过下调 ERK1/2抑制 MCF -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鞣花酸在雌激素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细胞和分子机制。方法:雌激素培养乳腺癌细胞 MCF -7,鞣花酸培养液处理,观察细胞增殖情况。采用 Western blot 观察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的表达。结果:雌激素可明显促进 MCF -7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并能激活 ERK1/2,使 p - ERK1/2表达明显增加,且具有时间依从性。鞣花酸可明显抑制雌激素诱导的 MCF -7细胞增殖,并抑制 p - ERK1/2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雌激素通过激活 ERK1/2诱导 MCF -7细胞增殖,而这一效应可被鞣花酸抑制。

    作者:于玮;周芳;贾敏;王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大剂量放疗联合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转移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分割放射治疗联合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PVP)在脊椎骨转移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骨转移疼痛患者52例,有明显疼痛椎体68个。以大分割放射治疗,分割剂量3Gy/次,或4Gy/次,1次/d,5次/周。总剂量:DT 30Gy/10次,或20Gy/5次;3天后应用 PVP 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52例共68个椎体,在 CT 引导下或 X 线电视监视下经皮穿刺至病变椎体后注入适量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观察放疗及 PVP 术后止痛效果、并发症及脊椎稳定性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48例 DT 30Gy/10次,4例20Gy/5次,52例穿刺全部成功。放疗及 PVP 术后,患者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疼痛完全缓解(CR)42例(54个椎体)、疼痛部分缓解(PR)9例(12个椎体)、轻度缓解(MR)1例(2个椎体)、疼痛无缓解(NR)0例。病变脊椎稳定性良好,术后影学检查显示38例49个病椎的肿瘤区域被 PMMA 完全均匀充填加固,另14例19个椎体大部分充填。放疗中、PVP 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随访3~6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大分割放射治疗联合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椎骨转移瘤缓解疼痛疗效好,并可加强病变椎体的稳定性。

    作者:柯庆华;施水彬;杜伟;梁赅;雷勇;罗斐;竺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PDGFRα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肝癌组织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石蜡切片标本中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肝组织 PDGFRα的表达,另外14例新鲜标本则由 Western blot 法检测。进一步分析其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肿瘤微血管密度间的关系。结果:57例肝癌组织中22例 PDGFRα高表达(38.6%),而57例癌旁正常组织中仅4例高表达(7%)。PDGFRα表达与肝硬化、瘤体大小、数量、分化程度及甲胎蛋白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 >0.05),但其表达与血管侵犯却显著相关(P =0.010)。Spearman 相关分析还显示,PDGFRα的高表达与血管侵犯之间正相关(r =0.212,P <0.001)。22例 PDGFRα高表达患者肝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较低表达者显著升高[(43.3±4.4)/0.74mm2 vs.(29.2±1.9)/0.74mm2,P =0.024]。PDGFRα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率(OS)和无瘤生存率(DFS)较低表达患者显著降低(对数秩检验,P =0.005和 P =0.025)。结论:肝细胞癌中 PDGFRα过表达导致预后变差可能是通过促进肝癌血管生成与侵犯实现的。

    作者:杜肇清;魏涛;吕毅;章建飞;张谞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大于60岁老年胃癌患者中的适用性分析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FTS)在青年与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采用快速康复策略的胃癌患者,分析比较青年与老年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以及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与合并疾病以及麻醉评分上具有明显差异性( P <0.05),其他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性(P >0.05)。术后康复过程中首次排气、排便与进食时间、术后尿管的拔出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住院花费老年组略高于青年组,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组与青年组在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肺炎、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肠梗阻的发生上并无明显差异性(P >0.05);而老年组再次入院率较青年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青年胃癌患者相比,年龄≥60岁的老年胃癌患者在快速康复策略实施过程中具有相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作者:杨林东;王向东;李芹;梁玉河;陈瑜;吴明君;许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对照研究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表现,评价超声检查评估胃肠道间质瘤病变危险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的3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术前超声图像表现,对病变的各种超声特征与病变危险度分级之间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3例胃肠道间质瘤中,高度危险性7例(21.2%),中度危险性9例(27.3%),低度危险性15例(45.5%),极低度危险性2例(6.1%)。在超声图像上,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在肿瘤的大径线、生长方式、边界、内部伴无回声区和瘤体内血流信号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肿瘤内部回声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图像表现对病变危险度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该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随访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作者:史鹏丽;张建霞;李颖;马灵芝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