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露;马丁丁;王熙才
目的:探讨双气囊电子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价值和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110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下进行双气囊电子镜检查,记录检查阳性率、诊断结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10例患者共确诊91例,阳性率:82.7% (91/110);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70例,占85.4%(70/82).其中克罗恩病25例,占病例总数的22.7%,小肠间质瘤13例(11.8%),发现1例间质瘤恶变,小肠癌6例(5.5%),血管疾病共11例(10.0%),多发性溃疡12例(10.9%),非特异性炎症例9例(8.2%),小肠息肉5例(4.6%),肠结核2例(1.8%),小肠憩室2例(1.8%),小肠淋巴滤泡增生2例(1.8%),小肠脂肪瘤2例(1.8%),空肠黏膜缺损1例(0.9%),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0.9%).3例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止血治疗.对4例小肠息肉患者进行了镜下切除及行APC治疗.24例患者进行了全胃肠检查,患者可以很好的耐受检查.结论:双气囊电子镜能够安全地检查全小肠及诊断各种疾病,并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内镜下治疗.
作者:周月红;刘雄昌;吴德明;高春利;郑辉;李东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院感质控小组在降低中晚期肿瘤患者院感率方面的价值,以降低中晚期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几率.方法:将我院中晚期肿瘤患者纳入院感质控小组重点管理范畴,比较实施重点管理前一年(2011年8月-2012年7月)和后一年(2012年8月-2013年7月)我院中晚期肿瘤患者手术室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构成情况、感染部位构成情况、患者治疗预后情况、医患纠纷发生率及患者QOL生活质量改善及满意度等情况,综合评价院感质控小组重点管理对中晚期肿瘤患者易手术室感染率降低中的临床价值.结果:2012年共收治各类中晚期肿瘤患者125例,共发生手术室感染32例,感染率为25.60%;2013年共收治各类中晚期肿瘤患者132例,共发生手术室感染23例,感染率为17.42%;两年间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之间感染病例病原菌分析结果显示,在病原菌构成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构成比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医患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感染是中晚期肿瘤患者病情转危及死亡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手术室感染质控小组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管理,采取针对性地预防感染措施,可以明显降低中晚期肿瘤患者手术室感染率的发生,提高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薛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糖尿病能增加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目前,二甲双胍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二甲双胍除具有降糖作用外,还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因此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二甲双胍能激活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途径、阻滞细胞周期、调节胰岛素/IGF-l轴、调节肿瘤细胞的自噬效应、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激活体内免疫系统、增加化疗药物敏感性及杀伤肿瘤干细胞,从而杀灭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二甲双胍具有安全、低毒的特性,将其应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可能会明显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目前,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机制仍处于实验及流行病学研究阶段,并未进入临床实验阶段,但其抗肿瘤作用是确切的.
作者:周寒丽;耿健雄;张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Ataxin-3、nm23和Kiss-1的表达,探讨三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4例胃腺癌术后存档的蜡块及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切端为正常胃黏膜的组织7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Ataxin-3、nm23和Kiss-1的表达,观察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结果:观察组中Ataxin-3、nm23和Kiss-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Ataxin-3、nm23和Kiss-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及是否有癌结节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Ataxin-3和nm23、Ataxin-3和Kiss-1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胃腺癌中Ataxin-3、nm23和Kiss-1低表达,Ataxin-3对抑制转移蛋白nm23和Kiss-1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作者:方慧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从噬菌体12肽库中筛选出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抗原模拟表位.方法:以曲妥珠单抗为靶分子,在噬菌体12肽库中进行3轮淘选,以ELISA方法及竞争抑制实验鉴定阳性克隆,并对阳性克隆株进行测序.结果:经过3轮淘选,与曲妥珠单抗结合的噬菌体得到了有效富集,回收率从(2.00×10-8)%增加到(2.87 ×10-5)%,ELISA显示20个克隆中筛选获得了18个与曲妥珠单抗具有较高亲和性的阳性噬菌体,对阳性克隆测序获得两种氨基酸序列:HTSSLWHLFRST、VHWDFRQWWQPS.结论:噬菌体展示技术可成功筛选到表皮生长因子2模拟表位,为探索乳腺癌的防治研究创造了条件.
作者:李晓霞;师建国;陈果;贺雪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几年来胃癌治疗领域的热点.目前,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吉非替尼、拉帕替尼、曲妥珠单抗等为胃癌治疗的主要靶向药物.本文结合新研究报道对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邵月亭;迪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在肿瘤微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包含了两种可以相互极化的亚型:M1型(经典活化巨噬细胞)和M2型(替代活化巨噬细胞).M1型TAM发挥着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而M2型TAM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促进支持作用.在特定的肿瘤微环境中,M2型TAM占据主导地位,促进肿瘤的发展.基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两种亚型的功能特点,如何诱导M2型向M1型极化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也将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
作者:吴婷;周武雄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前消化道肿瘤在我国有着越来越高的发病率,对于肿瘤的防治已成为现今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传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存在化疗敏感性差、靶向治疗费用较高等问题,而新城疫病毒(NDV)因其特异地抗肿瘤作用,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NDV具有选择性溶瘤作用可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可作为肿瘤疫苗的佐剂,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因子并激活机体发生迟发型超敏反应;NDV也可作为免疫疫苗的载体或提供治疗基因的病毒载体.本文就近年来NDV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蕾;隋红;白玉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放疗对鼻咽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并分析鼻咽癌患者总体生命质量影响因素.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室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或者调强放疗(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QLQ-30中文版调查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观察急性放射治疗反应)、治疗结束后三个月(观察亚急性放射治疗反应)及治疗结束后一年(观察慢性反应)鼻咽癌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三维适形放疗比较,调强放疗改善了总体生命质量、社会功能,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家庭经济情况可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对鼻咽癌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因素有放疗方式、是否同期化疗、年龄、经济状况及学历.结论: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要综合考虑病情、治疗方式、心理及人口学资料等相关影响因素,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期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孙彦秋;刘惠珠;吴伟艺;赵艳海;黄军荣;张纯;陈昱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肺癌是全世界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一原因.尽管近些年对癌症信号通路的了解和在新的治疗方法开发上有了新进展,但是肺癌的不良预后和高复发率依然存在.循环miRNAs在许多实体瘤(如肺癌)中,可作为稳定表达的非侵入性诊断标志物.一些miRNAs异常可能与肿瘤细胞常规化疗的耐药性有关,影响着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这些miRNAs的调控,通过使用miRNAs类似物,可以调节关键基因网络和信号通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来提高抗癌治疗的疗效,增加药物敏感性.因此,miRNAs疗法提供了新的抗肿瘤方法:更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提高药物疗效、预测不同抗癌药物的反应.本综述的目的是为肺癌循环miRNA提供一个作为潜在诊断生物标志物、大规模临床筛选诊断的可行性评估以及miRNAS抗癌耐药机制对肺癌的治疗的概述.后,miRNA分析的局限性和潜在性需要今后进一步探索.
作者:罗露;马丁丁;王熙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小RNA-182(miRNA-18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非癌胃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miRNA-182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采用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细胞株和正常胃上皮细胞中miRNA-18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肿瘤组织中miR-18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癌胃组织(P<0.01),人胃癌细胞株中miR-18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上皮细胞(P<0.01).miR-182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明显相关(P<0.05).miR-182低表达者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82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表达均上调,且与病情进展和预后相关,可能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新的分子标记物.
作者:周怿;朱清;黄重发;丁耀昆;李月月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而肿瘤患者基因状态指导个体化用药,商业化的液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已经上市,并且可以在一个样本中对核酸精确定量.它是通过将模板稀释到20000个水包油微滴实现的,每个液滴可被微滴阅读器判定为阳性或阴性,因此某个等位基因的浓度可以被精确计算,它能够用于检测稀有突变体以及定量.与传统的实时PCR (qPCR)相比,ddPCR具有许多优点,尤其是灵敏且能够获得精确定量,例如,可以检测石蜡包埋样品中基因组扩增;可以以非侵入性的方式通过体液,如血液和痰来检测肿瘤基因突变;也可通过ddPCR检测拷贝数变异,从而研究其与癌症的相关性.
作者:王青;刘宝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本文就D-二聚体在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中的诊断、预后判断方面作用进行概述,并就D-二聚体升高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方面的作用,如早期治疗、提高患者预后等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张玉虹;刘阳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能够辅助蛋白折叠和维持细胞内多种信号传导蛋白的稳定,从而促进细胞存活和生长.在肿瘤细胞中,HSP90α能够使过度激活或突变的信号传导蛋白保持活性,加速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变.同时HSP90α还能被分泌到细胞外,可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本文对HSP90α在肿瘤、食管癌中的表达、功能和分子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营巧玲;李前文;杜云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结肠癌RKO细胞PI3-K/Akt和MEK/ERK通路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p-Akt、Akt、p-ERK,ERK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姜黄素作用人结肠癌RKO细胞,24h和48h的IC50值分别为51.69μg/ml和36.12 μg/ml.选用50μg/ml的姜黄素分别作用24h和48h,RKO细胞凋亡百分比为26.79%和42.16%,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检测发现姜黄素(50μg/ml)显著下调了p-Akt和p-ERK的表达,同时Bcl-2与Bax的比值显著下调.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和MEK/ERK信号通路的活化、下调Bcl-2与Bax的比值,从而抑制RKO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金子;蔡颖;张晔;刘云鹏;曲秀娟;徐玲;侯科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胰腺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90年-2013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胰腺癌发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Meta分析,计算合并优势比(odd ratio,OR值)及OR值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倒漏斗图法定性评价发表性偏倚.结果:共7篇相关文献入选,总样本量2641例,其中胰腺癌947例,对照组1694例,Meta分析得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胰腺癌发病合并OR值为1.40(95% CI为1.04-1.89,Z=2.21,P=0.03).本研究倒漏斗分析图形不对称,但经敏感性分析和计算失安全系数证明,发表性偏倚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瑞涛;刘军;庞青;宋燕州;牟怡平;刘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检测质膜微囊结构蛋白caveolin-1和caveolin-2在低剂量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EMAP-Ⅱ)开放血肿瘤屏障(BTB)过程中的磷酸化水平变化.方法:荷瘤Wistar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EMAP-Ⅱ0h、1h、2h和4h组.采用伊文思蓝渗透性实验评估各组BTB通透性变化情况;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脑胶质瘤组织毛细血管上磷酸化caveolin-1和caveolin-2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EMAP-Ⅱ作用1h时,BTB的通透性显著增强,随后逐渐降低,4h时恢复正常;EMAP-Ⅱ作用1h时,脑胶质瘤组织毛细血管上磷酸化caveolin-1和caveolin-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随后逐渐降低,4h时恢复正常.结论:EMAP-Ⅱ可能通过caveolae介导的跨细胞途径来增强BTB的通透性,其机制与磷酸化caveo-lin-1和caveolin-2的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作者:李振;刘啸白;刘云会;薛一雪;王萍;刘丽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是起源于胰腺内分泌部的罕见肿瘤,发病率低,且有恶变倾向,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生存的关键.本文结合新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对该病的分类、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和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何文志;李兴德;赵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口服卡培他滨片联合介入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0月76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先行肝总动脉和腹腔干动脉造影,根据造影提示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研究组3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卡培他滨片口服,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研究组RR率为50.00%,对照组RR率为26.32% (P <0.05).研究组血流信号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12个月、24个月、4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6.84%、65.79%、34.21%,均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富血供与乏血供分为4个亚组,富血供患者疗效明显好于乏血供患者,富血供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乏血供患者(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病例(P>0.05).结论:介入治疗联合卡培他滨片口服可显著延长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张成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肿瘤科2012-2013年接受PICC置管的4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先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或t检验,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血栓25例,未发生血栓386例,其中男性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为5.3%,女性为6.8%;卵巢癌发生血栓的概率高,达到25%,其次为结肠癌为16.3%;Ⅰ、Ⅱ期患者血栓发生率为9.4%,Ⅲ、Ⅳ为4.9%;BD公司PICC导管血栓发生率为1.8%,巴德公司PICC导管发生率为11.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表明,巴德PICC(导管内径大)及结肠癌是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PICC导管外径相同情况下,内径越大,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风险越高,另外,结肠癌患者较其他肿瘤有更高的血栓发生概率.
作者:邱国超;李旸;饶智国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