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乃营;刘昌;何盟国;曲凯;张天政
目的:为准确检测介质升温性能,建立用于微米级磁感应热疗介质的检测模型。方法:选取浓度为0.5%、1%、2%、3%的琼脂凝胶及纯水,3种不同的微米级热疗介质分别分散于琼脂凝胶和纯水中。选取不同的测温点,观察磁场下介质的升温情况,比较各分散剂的性能;同时监测各浓度凝胶的凝固时间。选择1%的琼脂凝胶为分散剂,评价不同介质的升温性能和比吸收率( SAR)值。结果:3种浓度凝胶均可与介质形成均匀的混合物,但浓度1%和2%者更优;用浓度为1%琼脂模型,评价了3种微米级磁感应热疗介质的体外升温性能。结论:成功建立了微米级磁感应热疗介质的体外测温模型。
作者:崔瑞瑞;王晓文;李利亚;何柳;谢柳倩;唐劲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前,放射治疗仍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的手段之一[1]。现代肿瘤放射治疗基本特征为精确定位、精确治疗计划设计、精确治疗计划执行,放射治疗的体位固定是实现精确放疗的基础。为了保证患者定位、验证以及每次治疗时体位的一致性,需要用到体位辅助固定装置[2],在体位固定技术[3-4]中真空袋固定是目前较多使用的技术,常规真空袋固定时双手置顶,置顶方式一般分为交叉和抱肘两种。真空袋使用期间由于漏气现象,临床上进行二次抽气复形。对二次抽气复形是否影响体位重复性来进行验证,是否可以继续临床应用。这是笔者回顾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作者:李传云;杨永留;张道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肿瘤。由于发现时多为晚期,因此化疗、放疗、靶向等内科治疗是目前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吉西他滨、氟尿嘧啶、铂类为基础的传统化疗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疗效有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厄洛替尼、尼妥珠单抗等药物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因此,寻求新的靶标及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晚期胰腺癌的内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孔颖;刘磊;张婷婷;周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Rb2/p130、CyclinD1蛋白和VEGF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非典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pRb2/p130、CyclinD1蛋白和VEGF在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3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40例非典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68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结果:在非典型子宫内膜增殖症中,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 p﹤0.05),与CyclinD1呈正相关( p=0.013)。子宫内膜癌中,VEGF的表达分别与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相关。VEGF 的表达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殖症(p﹤0.05),VEGF与pRb2/p130呈负相关(r=-0.243,p=0.045),分别与CyclinD1蛋白、ER呈正相关(r=0.337,p=0.005;r=4.628,p=0.031)。结论:pRb2/p130、CyclinD1蛋白和VEGF在非典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癌中的异常表达,结合在一起可能成为癌前病变和子宫内膜癌侵袭的筛查指标。子宫内膜癌中,ER可能调控着VEGF的产生。
作者:覃睿;梁科庆;温伟;莫秋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有关胃癌组织中OPN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方法:检索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胃癌组织中OPN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年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8月20日。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胃癌组585例,对照组1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OPN在胃癌组与对照组[ OR=0.04,95%CI(0.02,0.07)]、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OR=0.55,95%CI(0.34,0.89)]、临床Ⅰ-Ⅱ期组与临床Ⅲ-Ⅳ期组[OR=0.20,95%CI(0.10,0.38)]、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 OR=3.24,95%CI(1.26,8.33)]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国内证据证明,OPN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检测OPN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许英艺;张雅雅;林智才;陈玉强;卢伟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鼻咽癌在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肿瘤和正常组织的体积、形态变化对各自剂量受量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0年6月间初诊经病理明确诊断的鼻咽癌患者42例,所有患者经头颈肩膜固定行模拟CT,在CT图像上逐层勾画治疗靶区和正常组织,采用6MV X线9野共面调强放射治疗计划( IMRT)。鼻咽原发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照射剂量66Gy/30f/6w,鼻咽部和颈部淋巴引流区亚临床病灶照射剂量60Gy/30f/6w。治疗设备为西门子ONCOR直线加速器。治疗期间每日采集患者治疗体位0度和90度正交二维摄片图像,同原始计划DRR图像对比,在三维方向对患者进行摆位误差校正,然后实施放射治疗。每周采集一次患者治疗体位头颈部CT图像,把治疗计划按照标记点移植到每周CT上,重新进行计量计算,分析患者在治疗期间靶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分布变化。同步化疗采用多西他赛加顺铂方案,每三周一次,在放疗开始前1周内开始同步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放疗前GTV1平均体积39.19cc,GTV2平均体积16.59cc,放疗第4周及第6周GTV1平均退缩分别为26.41%、62.68%,GTV2平均退缩分别为28.43%、53.93%。治疗前双侧腮腺体积平均为24.16cc,放射治疗第4周,平均腮腺体积为19.04cc,第6周平均腮腺体积为17.54cc。正常组织计量受量方面,脊髓(D1%)、脑干(D1%)、颞叶(D1%)、内耳( Dmean )、腮腺( V30),原计划计量分别为:(41.2±0.98)Gy、(51.26±1.57)Gy、(59.95±2.11)Gy、(45.02±1.98)Gy、(47.87±18.05)%。照射第4周分别为:(44.09±1.88)Gy、(52.81±2.47)Gy、(62.04±2.43)Gy、(47.24±3.68)Gy、(49.03±15.68)%。第六周(44.44±2.7)Gy、(54.14±2.51)Gy、(62.34±2.86)Gy、(48.37±5.37)Gy、(52.19±15.51)%。结论:随着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进行,照射肿瘤靶区同原始计划剂量分布会有一定差异,除1例淋巴结退缩及病人消瘦等原因而造成外轮廓内收较大的患者以外,其余CTV实际照射剂量为处方剂量95%以上。正常组织在整个治疗过程所受照射剂量同原始计划比较有所增加。
作者:孙宜;李兆斌;章青;张丽华;熊霏;黄国峰;傅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老年肿瘤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蛋白质代谢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方法:108例老年肿瘤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标准的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 rhGH)54例,在对照组标准营养治疗基础上,加用rhGH。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和治疗后第14天,测量肱三头肌皮褶( TSF)厚度、测定微量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水平、测定外周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清蛋白(PAB)、肌酐(Cre)、尿素(BUN)、TNF-α、IL-1、IL-6、免疫球蛋白( IgA、IgM、IgG)、外周血T细胞亚群( CD3+、CD4+、CD4+/CD8+)比例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营养状况指标TSF厚度、ALB、TRF、PAB均明显增加( p﹤0.05),Cre、BUN均明显减少( p﹤0.05),炎症反应指标TNF-α、IL-1、IL-6均明显减少( p﹤0.05),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rhGH 在老年肿瘤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蛋白质代谢水平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刘军;甄平;李旭升;李慎松;田琦;燕青松;何晓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青年及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所收治的635例青年及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并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方面做对比研究。结果:青年结直肠癌发病率高,女性高于男性,病期晚,较中老年患者预后差,生存时间短。结论:青年结直肠癌易漏诊,预后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
作者:刘海英;赵广章;王军业;马琦;李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4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实验组(22例)。对照组,伊立替康180mg/m2静滴90min d1,亚叶酸钙400mg/m2静滴d1,5-氟尿嘧啶400mg/m2静推d1,2000mg/m2静滴46h d1。实验组,伊立替康180mg/m2静滴90min d1,雷替曲塞3mg/m2静滴15min d1,21天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PR 3例、SD 5例、PD 14例,实验组PR 4例、SD 6例、PD 12例,两组均无CR病例。两组有效率(RR)分别为13.6%和18.2%,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36.4%和45.5%(p﹥0.05)。对照组乏力、周围神经毒性、黏膜炎和脉管炎发生率分别为72.7%、31.8%、36.4%和27.3%(p﹤0.05),实验组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为59.1%(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方案与FOLFIRI方案的近期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更轻,可以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姑息治疗方案。
作者:张微;邹玺;胡玥;李烜;胡守友;王瑞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伴AML1-ETO或CBFβ-MYH11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c-kit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结合测序的方法,对38例伴AML1-ETO或CBFβ-MYH11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kit外显子17的突变情况进行检测,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12例检测到c-kit外显子17突变,突变率为31.6%,其中7例为D816V突变,5例为N822K突变,两种突变类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突变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野生组( p﹤0.05),突变组与野生组患者的年龄、性别、WBC、RBC、PLT和HGB比例无明显差异( p﹥0.05)。c-kit突变组和野生组化疗后完全缓解率和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c-kit突变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野生组(p﹤0.05)。结论:AML1-ETO或CBFβ阳性的AML患者c-kit D816V和N822K突变常见,突变患者预后差,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较高,c-kit基因突变检测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符爽;胡延平;陈芳;张男;刘璇;张旻昱;傅煜;王孝会;张继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胸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疗联合热疗组(联合组)、同期放化疗组(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放疗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和比较三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优于放化疗组和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和放化疗组的总体生存率优于放疗组,而远处转移率低于放疗组( p﹤0.05)。联合组与同期放化疗组的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恶性呕吐和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放疗组( p﹤0.05);但联合组与同期放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胸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但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等方面无明显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唐志;王镇南;蔡小碧;苏文媚;杨志雄;李姝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53和bax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 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57例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 non-BLBC),6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53和bax的表达。结果:p53在BLBC、non-BLBC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07%(34/43)、52.63%(30/57)、5.00%(3/60),两两比较,p均﹤0.01;bax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93%(9/43)、45.61%(26/57)、76.67%(46/60),两两比较,p均﹤0.01。p53和bax在BLBC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相关,p均﹤0.05,p53与bax在BLB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r=-0.578,p﹤0.01)。结论:BLBC组织中p53表达升高,bax表达降低,两者异常表达可能与BLB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张丙信;赵霞;贾喜花;张金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假基因是一类与编码基因高度相似但不能表达功能蛋白质的细胞内非编码基因,曾一度被认为是“化石基因”。随着人们对假基因调节功能的不断认识,假基因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得到了重视。本文从假基因对恶性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一般认为,假基因可以通过其转录产物影响同源或非同源的编码基因表达,并通过多种机制调节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假基因是否有其它影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机制还有待研究。
作者:付迪;江明杰;许萍萍;田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荷瘤裸鼠一般状态及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三苯氧胺(TAM)组、乳结合组(乳岩宁方+TAM)和益结合组(益气养阴方+TAM)。每日灌胃一次,连续给药21天,隔日测量裸鼠体重,绘制体重变化曲线;分别于用药前、实验第10天、21天用小鼠自主活动测试仪检测小鼠5分钟内自主活动次数。处死裸鼠前摘眼球取血,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雌二醇( E2)和孕酮(Progesitn,简称P)水平。结果:体重:TAM组裸鼠体重下降明显,为(3.18±0.048)g,乳结合组次之,为(2.5±0.034)g,益结合组(1.3±0.019)g,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自主活动次数:实验第10、21天检测裸鼠活动次数,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1)。雌激素水平:含TAM组血清中雌二醇(E2)和孕酮(P)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乳结合组的E2水平明显低于TAM组(p﹤0.01),益结合组的E2水平与TAM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个中药结合组的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作者:周跃华;殷东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上皮转录调控因子-3(epithelium-specific Ets transcription factor-3,Ese-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Ese-3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Ese-3表达于细胞核中。Ese-3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结肠癌中的表达。在结肠癌组织中Ese-3表达与病理分期( p
作者:聂娜;宋杨;杨静;郑蕾;冯英明;苏海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胰腺癌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总体五年生存率不及5%。就目前状况而言,胰腺癌的治疗方式有限、效果欠佳、前景堪忧,任何能够改善治疗的探索都是必要的。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 ER)在胰腺癌中广泛表达;HPIP是一种新型的支架蛋白。近年来相关文献已证实,HPIP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HPIP与胰腺癌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王倩;陈雄;欧阳学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报道17例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并分析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7例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肿瘤位于胰头部8例,胰体尾部8例,弥漫整个胰腺1例。1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提示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瘤体直径3-15cm,均呈浸润性生长,3例发生肝转移。1例术后3小时因肺梗塞死亡,另随访到13例,9例存活至今,2例死于肿瘤复发,各有1例死于肺部感染及术后肝转移。结论: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作者:刘昊琛;庞青;曲凯;孟凡迪;张瑞瑶;于良;吕毅;刘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EG3在临床胃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过表达MEG3对人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人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MEG3的表达,并结合病理资料分析胃癌组织MEG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过表达MEG3前后胃癌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相对于正常胃组织及细胞,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MEG3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胃癌组织中MEG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相关,但与年龄、性别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无关。在SGC-7901细胞中转染MEG3过表达质粒后能显著上调MEG3的表达水平。过表达MEG3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MEG3对胃癌细胞增殖的调控至关重要,过表达MEG3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提示MEG3的表达下调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韩韬;何晓璞;刘静;苏虎艳;卜春芫;黄普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T强化与MR显像检测骨转移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110例,都进行骨骼部位的CT强化与MR显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判断诊断效果。结果:MR检查的骨转移瘤病灶数目明显高于CT强化检查( p﹤0.05)。脊柱与下肢带骨病变区的ADC值都明显高于邻近正常骨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CT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为71.7%,特异度为66.7%;而MR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为86.9%,特异度为66.7%。结论:相对于CT强化,MR显像可以早期诊断骨转移瘤,而结合ADC值定量测量,有利于病变的诊断。
作者:陶宗贵;陶然;贾守强;亓久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可手术的胃癌患者术后替吉奥单药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以临床分期Ⅱ期及Ⅲ期胃癌患者,并经手术治疗后获得痊愈者为入选对象,术后1个月试验组给予替吉奥胶囊口服,用量为80mg/( m2·d),早晚分次口服,d1-14。对照组给于FOLFOX4标准方案,每2周作为一个周期,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不良反应发生率、KPS评分级别、临床获益率、有效率、患者手术后2年生存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胃癌手术后应用替吉奥单药控制,不良反应轻微,术后2年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依从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卫东;兰永年;温小鹏;刘磊;任宏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