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心理干预对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肖翠娥;张苏霞;刘跃晖;孙兵

关键词:综合心理干预, 缺血性中风病,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34例缺血性中风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4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36条目简明量表(SF-36)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1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干预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个月后干预组SF-36量表中所有分值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喉罩在婴幼儿眼科麻醉中的气道安全管理

    喉罩因气管刺激小、麻醉清醒快,安全性高的显著性优势,在婴幼儿眼科手术中发挥着重要的气道管理作用.我院从07年至今对小儿眼科手术全部采用喉罩替代气管插管,在眼科婴幼儿手术的气道管理、术中监测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综合4年内的眼科全麻婴幼儿手术9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国术期气道管理要点,对术前评估、术中管理、术后观察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气道管理细节进行分析,保证每一位患儿都能平稳度过安全的呼吸管理.

    作者:孙毅;王薇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1例重症新生儿硬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对我科1例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根据引起本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新生儿复温、合理喂养等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5].结果:通过控制感染、对症治疗、支持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达99%.结论加强护士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的关键之一.

    作者:郭俊清;曾繁霞;刘璇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石家庄地区孕妇血清铅与初乳铅含量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为了解石家庄地区孕妇血清铅和初乳铅的含量,同时尝试寻找降低人体含量的途径,对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期间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80例正常产妇进行血清和初乳铅含量的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铅含量为10.237±3.41ug/dl,与初乳铅含量11.43±3.174ug/dl比较呈高度显著性相关(r=0.7843 p<0.0001)揭示乳汁铅含量水平受血清铅含量的影响,铅可通过血液进入乳汁,母亲通过喂乳可将铅传递给新生儿.

    作者:彭素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遗症护理经验.方法:采用语言训练,肢体功能锻炼,吞咽训练等康复护理.结果:该病人能正常进食,无呛食呛水.结论: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丽秀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耳穴压丸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68例临床观察

    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为Alzheimer病、血管性痴呆、Binswanger病、缺血性卒中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何秀文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儿科使用抗生素与肠道菌群失调调查及干预

    目的:了解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对小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增强儿科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微生态平衡的意识.方法:对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50例非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的住院患儿,分别在使用抗生素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进行肠道菌群检测.结果:62%的患儿出现不同程度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多发生在抗生素使用的1周内.其中婴儿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高,与幼儿组及儿童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抗生素的使用对婴儿肠道菌群影响明显,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对肠道菌群进行监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微生态平衡.

    作者:刘伟;邱晓莉;任海莲;才让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外科手术相关肺栓塞24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外科手术后患者肺栓塞的发病情况,以引起外科医师对该病预防和诊治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0年共24例手术后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的手术种类、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0±16)岁,其中抗凝治疗16例,溶栓治疗8例.肺栓塞常见于普通外科(58.3%)、骨科(25%)、胸外科(12.5%)、血管外科(4.2%).结论:外科手术是发生肺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应该重视外科手术相关肺栓塞的预防和诊治.

    作者:邓玉凯;周朝霞;赵喜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关于对ICU护士加强人文教育的探讨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整合护理队伍,提高ICU护士素质,在如今看来,至关重要.进入ICU的患者病情危重,又被隔离家属,这就完全依赖护士的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而且ICU内的治疗仪器不断更新,与世界同步.这就需要不仅在专业方面对ICU护士加强培养,而且还需要全面的人文教育,ICU护士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其自身不断进步,更好地与医生合作、为患者服务、创新护理技术、发展护理事业.

    作者:段萍;吴淑华;马新利;陈雪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三师”结合在产科优质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在产科优质示范病房实施中,将三师工作正确的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使产妇及家属能够科学的认识产后护理,同时加强护士的基础护理工作,为产妇提供满意服务.方法:责任护士为孕产妇进行不同时期的健康宣教,通过护士长的检查,三师与责任护士再次为孕产妇指导,从而使孕产妇有新的科学的产后护理理念.结论:通过对孕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及指导,使其学会科学的自我保健及新生儿护理常识,增近了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浩暘;信姝娇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慢性皮肤溃疡证治浅释

    慢性皮肤溃疡由于其发生于体表,病程长、对外观形响大及并发症多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是现代社会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并发症.而外治法在本病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探讨慢性皮肤溃疡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中医外治的治疗机理等,以期为探索提高皮肤溃疡防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新的技术方法和研究思路.

    作者:冯婧;代波;唐乾利;黄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简述克罗恩病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终生性疾病,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明,是一种胃肠道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

    作者:陈华;钱小丽;李静;徐丹丹;彭南海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TDP中药液照射及针灸和拔罐治疗膝关节炎45例

    膝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软骨软化性关节病,中医称之为“骨痹”.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关节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的疾病,是引起膝关节痛及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中老年人多发.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障碍,膝关节肿大变形,其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笔者自2008年3月-2010年9月采用TDP中药液及针灸、拔罐等综合治疗膝关节炎4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福鹏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儿童急诊鼻外伤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儿童急诊鼻外伤的手术配合.方法:对68例急诊鼻外伤儿童进行有效的术前准备及手术配合.结果:除3例需二期手术修复,1例鼻部缺损行离体皮片回植成活,其余65例创口均一期愈合,瘢痕不明显,效果显著.结论:运用儿童心理特点及整形美容外科的原则和技术处理儿童急诊鼻外伤,可有效改善手术效果,减少术后瘢痕增生.

    作者:张彩;周洁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伤的门诊换药及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主要有全身症状、皮疹、浆膜炎、关节痛、肾脏、心血管、消化、呼吸、血液系统等的表现[1].2009年我科收治1例左小腿外伤的患者,本患者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本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抑制伤口愈合,我科对本患者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门诊换药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瑞铭;王淑华;柳雅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不同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护体会

    目的:通过对不同首发症状心肌梗死病例的总结,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按男女分成两组,按不同首发症状进行分类总结;结果:观察中发现,首发症状中以猝死及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就诊的居多占67.5%,以脑卒中、胃肠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次之,各占10%,异位疼痛占5%,其他各占2.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严重类型,常以不同首发症状而就诊,且容易被误诊.因此,对有心脏病史的中老年人出现的任何不适我们都应高度警惕心肌梗死.

    作者:胡玉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浅谈口腔医学美学

    现象:口腔医学美学不仅可以恢复患者所丧失的生理功能,同时可恢复患者美观和对组织起到保健作用.目的: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口腔美学原理指导修复体的制作,能使治疗效果更加符合现代口腔修复制作的要求和患者对容貌美的较高要求.方法:从美学的基本原则入手,从口腔医学美学的概况、美学法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口腔医学美学的作用三方面浅谈口腔医学美学的发展情况.结论:减少口腔疾病,美化口腔形态,增强口腔健康.

    作者:王红忠;蔡琛;杨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3例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意外破裂

    中心静脉(如劲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具有血流量充足、操作简单易行、不损害血管和可以反复使用等优点,已成为常用的临时性血管通路.但随着留置导管时间的延长,常会出现一序列的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导管功能不良等,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共接收处理了3例深静脉留置导管意外破裂的病人,现将处理经过总结如下.

    作者:万娜;梅咏华;宋雁红;冯爱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雷尼替丁对胃食道反流病夜间酸反流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雷尼替丁对胃食造反流病夜间酸反流影响.方法:60例均经内镜证实的胃食道反流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泮托拉唑40mg,早餐前15min口服,睡前加服雷尼替丁15mg;对照30例泮托拉唑40mg,早餐前15 min口服,睡前加服泮托拉唑40mg,观察于治疗后1周夜间疼痛消失情况.结果:治疗组夜间疼痛消失比例为96.7%;对照组夜间疼痛消失比例为70%两组疼痛消失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81 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胃食道反流病安全、有效的方法,雷尼替丁价格低廉,明显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付同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0年8月住院行介入联合清宫术治疗的剖宫产切口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均经B超确诊,行1次介入后清宫术者15例,行二次介入者7例,清宫术中出血超过500ml者7例.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中转开腹手术者.结论:B超可以明确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MTX介入联合清宫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应视患者及医院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必良;马佳佳;马向东;刘淑娟;梁海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体质分析检查过程中的护理

    目的:对临床患者进行体质分析监测,优化个体治疗方案,通过护理,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准确率.方法:对监测体质分析的915例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监测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结果: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患者不仅在进行体质分析监测时成功率有明显提高,并且通过营养治疗方案的优化,营养状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护理工作在体质分析检查过程中尤为重要.

    作者:刘思彤;王新颖;苏钰;彭南海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