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确保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

吴志伟

关键词:医院文化, 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
摘要:医院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院的基础工程和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内涵建设之一,对促进医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提升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医疗文化建设的内涵,阐述医疗文化、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的内在联系,提出通过丰富医院文化,加强医疗管理,实现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的双提升、双发展。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针对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和分析。方法:结合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所接受治疗的80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并使用 KDQOL-SFTM 量表进行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的评分,并对患者进行护理舒适度以及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经过实际临床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在两组患者之间比较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34例,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23例。结论: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可以很好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实际临床中推广。

    作者:尚永霞;汪丽;张琴;王桂云;赵焕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水肿责任水通道蛋白的研究进展

    外伤、感染、肿瘤、卒中等许多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均可引发脑水肿,而脑水肿又与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转归密切相关。关于脑水肿的机制的基础理论涉及水通道蛋白、金属蛋白及一些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B及血管生成素。利用它们进行治疗脑水肿正在成为热点。其中水通道蛋白(Aquaporin ,AQP)作为一组与水的跨膜转运有关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体内,发挥不同的生理功能,参与不同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当前,至少13种水孔蛋白已经被发现存在于人类和300多种低等生物中。研究指出,大脑组织能够表达6种水通道蛋白(AQP -1/3/4/5/8/9),但是与脑水肿发生发展过程相关的主要是AQP -1、AQP -4和 AQP -9。在此我们将进一步讨论AQP-1、AQP-4和AQP-9与脑水肿的关系。

    作者:曾剑平;刘青;金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的病例在诊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结果:洽愈80例,缓解8例,无效3例,原发伤加重死亡5例。结论:观察与救护的要点包括重视评估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高危人群,密切观察原发性损伤的同时,注重出血先兆的观察,给予早期鼻饲及使用抑酸剂综合性预防,做好出血期间的急救处理,以降低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翟育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施行的66例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和缜密的护理,63例患者在术后1~25d意识清醒,均治愈出院。3例患者因脑组织严重受损,分别在术中、术后抢救无效死亡。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颅内血肿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残疾率。

    作者:郑晓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按压方法对注射克赛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

    克赛又名低分子肝素钠,是一种具有抗血小板、防栓及促进冠状动脉再通等作用的抗血栓形成药物[1]。由于其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体内半衰期长、出血倾向小等特点,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普通肝素[2],因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治疗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中。国外报道[3],使用 LMWH(低分子肝素钠)6d大出血的发生率为0.7%,14d为1.3%。也有国外临床研究资料报道,低分子肝素钠导致大出血发生率仅为3.1%[4]。但克赛毕竟是一类抗凝药物,还是会有皮下出血的发生,在应用中仍要非常小心。目前,临床上主要靠延长注射部位的按压时间、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注射药物前后皮下注射空气、采用垂直皱褶法注射药物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通过研究发现,皮下出血可能主要是因为注射时针头损伤真皮内毛细血管及注射后药物沿进针时形成的真皮孔道回流有关[5]。笔者于2013年6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对20例 PCI术后接受克赛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采用提捏止血法,并与常规的压迫止血法进行比较发现:在临床治疗中,提捏止血法在止血效果方面要优于常规压迫止血法。

    作者:任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层流手术室管理中的几点心得

    层流手术系统以快速、持续、高高效的空气净化系统有效地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微生物的含量而实现“无菌”的环境。层流手术室的正确使用将为手术提供一个安全、理想的环境,降低院感发生率,提高手术质量,因此,要有科学的管理意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

    作者:钟均霞;钱元华(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面积脑梗塞的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均经标准大骨瓣开颅去大骨瓣减压并将头皮颞浅动脉连同颞肌贴覆梗塞大脑表面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均经标准大骨瓣开颅去大骨瓣减压并将头皮颞浅动脉连同颞肌贴覆梗塞大脑表面治疗,经术后复查及随访3~6个月,按GOS评分标准:良好3例;中残5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应尽早施行扩大翼点入路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加颞浅动脉与颞肌贴敷术手术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青壮年为多见,突然起病,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烦燥不安、短暂意识障碍等,部分患者呈癫痫发作多伴有昏迷。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对减少或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个性化护理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健康教育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教授患者自我管理方法、出院后责任护士电话回访追踪评价指导、督促每月一次门诊医师随访、督促患者参与每月一次我科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大讲堂。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由科室宣教组护士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采用自行设计的答卷式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明显,自我管理遵循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依从性好,采取健康生活方式,血压控制达标率提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专业、系统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自我管理措施,督促患者参与高血压健康大讲堂学习,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对提高药物依从性,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血压控制达标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银花解毒汤加减治疗眼睑带状疱疹

    目的:观察银花解毒汤加减治疗眼睑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单纯应用中药治疗眼睑带状疱疹。结果:治愈39例,占95.1%,好转2例,占4.9%。结论:单纯应用中药治疗眼睑带状疱疹疗效可靠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任志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预防干预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预防干预因素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1至2013-10重症监护病房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院内感染明显减少,对照组发生率69.23%,观察组发生率30.7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控制可通过护理预防干预,使呼吸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发生率降低,从而减少并发症。

    作者:章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治疗糖尿病患者对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治疗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其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给予诺和灵)和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均得到一定控制,但观察组患者的 FPG、PPG下降幅度更显著,且诺和灵用量及空腹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有效改善糖代谢水平,减少诺和灵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符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8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10mg/d ,n=62)和强化治疗组(强化组,40mg/d ,n=66),均在入院24小时内给药,晚上睡前1次服用,总疗程6月,观察6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观察终点主要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化他汀类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周永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

    目的:总结近年来报道的阿奇霉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和零售药房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归纳整理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结果:阿奇霉素主要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还有胃肠道反应、低血压反应、肝损害及急性胆囊炎、尿潴留、急性肾衰竭、白细胞减少、致严重溶血、耳鸣、锥体外系反应、致四肢肌肉剧痛等。结论:合理使用阿奇霉素,加强用药观察与监测,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汪海霞;沈礼民;王宏伟(通讯作者);王宏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目的:对肝性脑病(HE)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方法:回顾和分析治疗肝性脑病患者时的临床表现、诊断,查找文献结合临床病例寻找出突出临床表现及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探讨 HE发病机制,结合 HE早期诊断指标,对其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结论: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措施,对及时发现患者病情转变,改善患者意识障碍,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耀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思考

    建设国家级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探索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创建”工程。建立中西医结合管理组织体系,实施中西医结合特色医疗,打造中西医结合专家队伍,是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作者:戴建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室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的护理体会

    目的:增强手术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或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更加制度化。方法:把手术室工作中应注意的护理安全问题分类列出,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使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低程度。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将安全护理的理念运用到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所造成的医源性问题,从而使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朱春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交腿皮瓣术后病人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交腿皮瓣术后病人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42例腹部皮瓣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卧位排便,呼吸训练,腹部按摩等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通便药物治疗。比较两组通便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28%、93.15%,差异无显著性( 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交腿皮瓣术后患者便秘,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丽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子宫动脉预处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子宫动脉预处理的必要性、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2例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24例先于腹腔镜下电凝阻断双侧子宫动脉,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18例未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电凝阻断,直接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结果: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组23例成功实施了腹腔镜平滑肌瘤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术中平均出血80ml。手术时间40~180min ,平均90min。术后高体温38.3℃,2d后恢复正常。对照组16例成功实施了腹腔镜肌瘤切除术,2例因术中出血较多中转开腹。术中平均出血180ml ,手术时间50~210min ,平均110min。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术野清晰,创面电凝少,明显减少了组织坏死,术后渗血少,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月经正常。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评价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7月我来我院就诊的40例丧失正常咬合关系的患者,均采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进行咬合重建修复,观察患者修复3个月内、3年内的咀嚼效果、固位效果、舒适度、美观性和发音影响。结果:修复3个月内、3年内的咀嚼效果由于修复前,且固位效果、舒适度、美观性和发音影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需要咬合重建修复的患者采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可提高咀嚼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道生;朱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