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爱英
目的:讨论研究胺碘酮用于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心内科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5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B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强心、利尿扩血管等针对性治疗。 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进行抗心衰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胺碘酮。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以及血压、心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比较显示治疗后 B组治疗总有效率98%显著高于常规患者88%(P<0.05);治疗后B组各项指标变化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临床使用胺碘酮用于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发展,发挥扩血管及抵抗心肌缺血作用。在服药同时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减轻用药后不良反应,加快疾病治疗速度,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更好地发挥带教老师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新型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经过本人二十多年的带教工作认为:带教老师通过生动、具体、直观的临床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提出了带教老师工作的一些基本要求,即:①耐心讲解,正规示范;②尽量多让学生操作,严格做到放手不放眼,严格进行质量检查;③努力学习各科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身教胜于言教;④提昌亦师亦友。
作者:郑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的ESWL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07年9月~2013年3月对242例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梗阻采用HB-ESWL-V体外震波碎石机进行治疗,其中男性87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43.3岁,左侧65例,右侧43例,双侧13例,结石大小为0.4×0.5㎝~0.9×1.4㎝,术前肾功能异常者行血液透析1~3次后再行ESWL治疗,术前给予双氯灭痛栓一粒肛塞或舌下含服心痛定10mg,治疗顺序:有积水时治疗顺序至上而下,无积水时治疗顺序至下而上;单侧结石致急性梗阻时原位治疗结石,与骨骼重叠、阴性结石插入输尿管导管进行ESWL;双侧结石致急性梗阻应遵循治疗肾功能好的一侧,再治疗肾功能差的一侧;先治疗容易击碎的一侧,后治疗不易击碎的一侧;先行治疗容易解除梗阻的一侧,后治疗不易解除梗阻的一侧。术后并发症:血尿及皮肤局部红斑,血尿一般术后1~2天消失,皮肤局部红斑无需特殊处理,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做好抗炎、利尿、解痉、体位排石等处理,记录二十四小时尿量及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121例患者中有112例病人ESWL术后均可见临床症状消失,尿量逐渐增多,并可见结石全部排出,其余6例ESWL术后见结石部分排出,3例ESWL术后效果不理想而改行其它治疗,结石粉碎率达97%,一周内结石排净率92.5%。结论: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的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疗效满意、成功率高、副作用少,是其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育红;孙慧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情绪、饮食、运动、吸烟、烟酒等等因素,是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劳逸结合、合理饮食、药物治疗、茶疗方式等,是预防和治疗的主要手段。由此可知,普及高血压的知识、加强高血压的防治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即以此为根据,介绍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实施的预防和调节病情的方法,列举了患者在生活中的各种宜忌问题,以及保健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很有帮助。
作者:马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无自我感知的不典型性低血糖症。因无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较轻不易察觉。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107例,其中出现不典型性低血糖症者10例,经及时处理而转归。总结如下。
作者:邱传芝;陆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住院的90例老年痴呆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Orem自理模式,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智商水平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智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实施Orem自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降低护理事故发生率;方法:从对患者护理过程中,不断发现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对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结果: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后,护理危险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预后情况良好;结论:神经内科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对危险事件进行防范,可以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率,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作者:宋欣;杨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肛肠病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肛肠病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尿潴留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术后当日、术后第1d、术后第2d发生尿潴留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肛肠病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给予尿潴留预防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明显降低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加快康复进程,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谢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臂丛复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意义。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臂丛复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对照组30例:行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两组臂丛阻滞方法一致。结果: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有效率较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疗效肯定。
作者:贺国涛;王英杰;代铁柱;吕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肺炎支原体以及病毒感染的季节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不同季节支原体以及病毒感染的分布特点。结果:较为常见的新生儿肺炎病原体按照发病率从高至低依次为EB病毒(52%)、肺炎支原体(33%)、呼吸道合胞病毒(5%)、柯莎奇病毒(4.2%)、腺病毒(3%)、巨细胞病毒(1.6%)、轮状病毒(1.2%)。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在夏季(43.6%)和春季(21.2%);EB病毒感染主要集中于春季(26.2%)、夏季(35.4%),春、夏季感染率高于秋冬季;巨细胞病毒感染在夏、秋、冬季的发病率均高于春季(P<0.05);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在春、夏、冬季的发病率均高于秋季(P<0.05);腺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春季(40%)和冬季(33.3%);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夏季(33.3%)和秋季(33.3%);柯莎奇病毒感染在春季、夏季、秋季的发病率均高于冬季(P<0.05)。结论:目前,新生儿肺炎支原体以及病毒感染率逐渐上升,研究不同季节新生儿肺炎病原体的流行规律可为临床病原体感染的诊断以及抗维生素药物选用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余保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47例糖尿病足病人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将26例糖尿病足病人按Wagner分级法进行分级,分别实施对应的诊断和治疗。[结果]0级的23例病人21例病情无发展,2例发展为1级;1级的10例病人9例溃疡面达到好转标准,1例无变化;2级的7例病人3例达到好转标准,3例无变化,1例恶化;3级的4例病患3例有好转,1例无变化;4级的3例病患3例均有好转。[结论]在Wagner分级法的指导下有效地减缓和控制了糖尿病足的病情发展。
作者:籍胤玺;金文波;徐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对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多种类别的原发性肠系膜肿瘤进行临床表现、诊断检查、治疗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肠系膜种瘤临床表现不一,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判别依据;穿刺,CT和 MRI等手段可以加强诊断。囊性肿瘤大多是良性,手术切除率高;实性肿瘤多是恶性,手术方面切除率低。结论: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恶性肿瘤预后差,早发现并及时手术是提高生存期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海云;李冬斌;许香梅;康书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龙胆泻肝丸与同仁牛黄清心丸一同服用治疗。结果:30例中,治愈18例,好转10例。结论同服用龙胆泻肝丸同仁牛黄清心丸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作者:黄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产房由于其住院人员及护理人员工作的特殊性,难免不会在工作中出现意外情况,如分娩并发症、新生儿问题等。正确认识和管理医疗风险,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解除医院和医务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对于减少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茹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电针加温针灸治疗70例。结果:治愈18例,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8.6%。结论:电针加温针灸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符利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口腔门诊拔牙的护理心得。方法:选取我口腔门诊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97例拔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9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1.2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手术的风险,还有利于增强患者对健康牙齿的意识,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甲型 H7N9流感于2013年3月在上海首次,截至当年5月31日,我国内地共报告131例甲型 H7N9流感确诊病例,其中康复78人,在院治疗14人,死亡39人。2014年1月,人感染甲型H7N9流感127例,死亡31例[1-2]。本文对该病毒的结构特点、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防作一综述以便对甲型 H7N9流感的防控有所帮助。
作者:余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疾病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对100例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物质生活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与疾病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躯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龚道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对机体外周血中各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妊娠期梅毒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孕妇24例为对照组,全部孕妇均采集肘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CD3+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梅毒活动期患者 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梅毒活动期患者CD4+、CD4+/CD8+明显低于恢复期,CD8+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恢复期CD4+、CD4+/CD8+略低于对照组,CD8+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梅毒活动期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抑制,恢复期细胞免疫接近或恢复正常。
作者:袁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牙髓治疗失败牙用根管治疗再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的66例患者开始的治疗方式有干髓术32例,塑化治疗22例,根管治疗12例,对于曾经用干髓术治疗的患者,彻底清除干髓剂及根管内残余牙髓等;对于曾行塑化治疗者,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辅助清除髓室和根管内塑化物等;对于曾行根管治疗者,用氯仿溶解、去除原充填物。以上都是属于再处理之前的准备,分别采用常规法和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部分利用超声根管治疗仪进行根管预备,使用充填剂进行根管治疗术,之后还要过1年左右的时间对其进行随访。结果:牙髓治疗失败的患牙有66例(注意:我们均选取单颗牙齿有问题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干髓术失败后再处理的患者成功率高达92.6%,塑化治疗失败的患者再处理成功93.6%,根管治疗失败的患者再处理成功率为100%,总成功率为94.2%。结论:根管治疗是牙髓治疗失败牙再处理的一个较好的方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以河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