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金虎
随着人们用眼程度的增加,相关的眼部疾病的发病频率也逐年增加,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危害更是不可轻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笔者将在下文中就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和危害进行介绍,并在这种介绍中加入对于其结构和功能损害一致性的论证,从而使读者能够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个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张学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的护理体会。方法:选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气管切开患者63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3~12岁2例,20~60岁51例,61~79岁10例;病程2 d~5个月。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经过我们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切开护理,63例患者中治愈39例,好转12例,死亡12例。结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总结了气道护理的方法与经验。如病房管理、管道的护理及预防感染等等。可有效地防止感染、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有效、细致地气道护理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
作者:申厚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现代化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在满足患者需求的情况下将人性化护理工作应用在其中,正确处理好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程度,降低其护理缺陷,这样也就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实现医院与患者的共赢。本文对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秦经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临床患者98例(135只眼),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结膜瓣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翼状胬肉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有效缩短了愈合时间,值得关注。
作者:王会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防风香连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小儿秋季腹泻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防风香连散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10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0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8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对于秋季腹泻患儿,防风香连散疗效显著。
作者:岳君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对内科护理中心血管护理的不安全因素的调查,来制定出对于血管护理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是作为医护的职责。在内科护理中对用每种方法进行心血管护理的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并逐一记录其护理效果和负面作用,做成患者调查记录表格,并进行分析。心血管护理方面的几点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本身这三方面。对内科心血管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影响为多见的是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不到位和患者自身情况不乐观,作为院方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及时反馈治疗信息,提升心血管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叶丽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全麻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麻醉前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以负荷剂量0.5μg? kg-1泵注,20min后以0.3μg? kg-1速度持续输注。对照组患者以相同方式输注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10min、给药后10min、劈胸骨时、并行循环30min、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OAA/S评分和Ramesay评分以及术前、劈胸骨时、并行循环30min、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h的血糖、胰岛素及血乳酸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后,MAP、HR、BIS较基础值降低,PETCO2升高(p<0.05或 p<0.01),实验组患者给药后,OAA/S和Ramesay评分较基础值降低(p<0.01);实验组患者给药后的MAP、BIS和OAA/S评分低于同时期对照组,而Ramesay评分高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两组患者在麻醉期间血糖、胰岛素、血乳酸水平均升高,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在并行循环30min和术毕即刻,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具有良好的呼吸循环稳定性和镇静作用,同时可以减少麻醉手术引起的应激,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些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期望能够早期接受手术治疗,但部分患者因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对外科手术及麻醉的耐受力差,在手术及麻醉过程中容易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而死亡,丧失了手术机会。人工心脏起搏可以产生电脉冲刺激心脏,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现将我科室为不同程度心律失常的30例肿瘤患者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后顺利完成手术,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季华;成翠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月经失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等发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其也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如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现代社会中,月经失调已成为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江南中医妇科流派临证调经时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共融性及贯穿性,终形成一种调经特色。
作者:陈建凤;胡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结合妇科检查、腹腔镜检查、B超等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或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均进行药物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效果。结果:42例患者有8例患者误诊为卵巢肿瘤,误诊率为19%,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经药物辅助治疗,均未出现复发。结论: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唯一有效手段,术后配合必要的药物辅助治疗可有效避免复发,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开腹手术治疗,值得推荐。
作者:黎美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医院急诊急救管理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必要性。这也显示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仍然不是很乐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改进可以说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作用。
作者:徐绍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静脉留置针应用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应对措施。方法:选择50例病人应用留置针输液完毕后给予封管,介绍规范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封管液的配制,出现静脉炎留置针堵塞等问题的处理。结果: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保护血管,维持静脉通路,利用抢救危重病人,大程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尚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术后恢复,术后复发率,以及病人生活质量。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24例患者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至1年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选择高分子材料补片和网塞对腹股沟疝进行无张力修补术较传统高张力的缝合修补术,术后恢复快,住院日缩短,住院经费减少,手术效果确切,术后复发率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张红梅;张旭;淩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院团委以“服务青年、服务医院、服务社会”为宗旨,紧紧围绕医院党政中心工作,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扎实工作,为培养和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医院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团的自身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朱佳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蒙医传统复方制剂对萨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对108例萨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传统蒙医复方制剂治疗组54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54例;治疗周期为4周。记录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同时记录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不良反应等,统计其结果。结果:蒙医传统复方制剂治疗组:蒙医组有效率达96.3%,无效率为3.7%;西医对照组有效率达85.2%,无效率为:14.8%。经统计学统计,组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蒙医辨证治疗萨病疗效显著,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风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肝炎是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率高、感染范围广的一种疾病。早在前几年,中国就已经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乙肝型肝炎的防治工作。而且肝炎的病毒还可以通过动物向人类传播,危害性很大。且随着肝炎病毒的不断演化,目前已经是出现了多种肝炎类疾病。例如:甲肝、乙肝、丙肝等。对此,笔者将谈谈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工作。
作者:薛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中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血流流入脑蛛网膜下腔所导致,主要类型为颅内动脉瘤破裂与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脑出血(ICH)也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是由于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导致,主要致病原因是脑动脉硬化与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有着一些相同点,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全面、仔细、科学的护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与预后。本文主要对比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
作者:孟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主要分析周围静脉输液中穿刺失败原因,并提出几种静脉穿刺法提高周围静脉输液中穿刺的成功率,为相关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医学实践提供有用的参考。
作者:姚如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其中原发性MDR-TB是指未结受过抗结核治疗者首次感染MDR-TB菌株而发生的MDR-TB。近年来, MDR-TB流行与传播使本已严峻的全球结核病防治形势变得更加紧迫。之所以,世界各国结核病专家正在积极寻找 MDR-TB产生原因及预防和治疗,并探讨控制其发生与发展对策。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血管瘤是发生在皮肤血管上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幼儿,是皮肤科的常见和多发病。当前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虽然因血管瘤的部位、大小不同产生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却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完全适用于所有血管瘤。因此,对于血管瘤的治疗,理应考虑血管瘤的生长状态和治疗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从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作者:宋明勋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