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健彪;李玉;郭占文;张力财;刘方颖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图技术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首次运用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图技术对56例(70条肢体)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检测,测定血流量、倒流程度分级并与双功能彩超及静脉造影相比较。结果流速剖面图法与双功能彩超和静脉造影的检测判断倒流分级无显著性差异,流速剖面图法与双功能彩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0.9897,P<0.01)。但流速剖面图法对血液倒流量的测定更为准确。结论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图技术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比双功能彩超更直观,可信度更高,为下肢静脉疾病的无创伤性的辅助诊断提供一新途径。
作者:黄雪玲;叶有强;胡作军;王深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ick病(Pick disease)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分析2例临床上曾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经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的Pick病,其中1例经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得到进一步证实。结果 Pick病与AD比较有如下特点:①特殊的语言方式及语言改变;②临床上以缓慢进展的性格改变及社会活动能力衰退为主,而记忆力、理解判断力、计算力障碍等出现相对较晚;③病程中有不同程度的Klüver-Bucy综合征表现;④脑MRI检查提示:额和(或)颞叶萎缩,颞极为著;⑤PET检查提示:双侧额、颞叶代谢减低,颞极明显。结论根据Pick病临床表现及神经影像学特征,在排除AD及其它脑变性病的基础上,生前诊断Pick病是可能的。
作者:贾建军;卢文甫;王鲁宁;汤洪川;尹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材料与方法本组43例患者,男30例,女13例。年龄大为75岁,小21岁,平均51.6岁。病程10天~27年。仪器使用GE公司SYTEC 40000 CT机。43例患者做腮腺常规平扫,后经腮腺导管注入造影剂(76%泛影葡胺6~12m1),再次扫描腮腺区(CT-Siolgraphy,简称CTS),其CTS表现(见表1)
作者:曹相德;哈若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回顾分析十二指肠癌病人的X线表现,并结合超声,内镜进行分析。方法 5例中4例进行X线检查,1例低张造影,其中X线与B超确诊1例,X线与内镜确诊1例,CT诊断幽门梗阻1例。结果 X线检查4例,发生在十二指肠,降段可见不规则狭窄,僵硬,1例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显示环行狭窄,X线及手术误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结论 X线检查比超声、CT、内镜检查更有效的显示十二指肠癌的异常表现,X线检查能做到对十二指肠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齐延君;杨雨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为对比研究彩色多普勒能量图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诊断肝脏小血管瘤中的作用。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脉冲多普勒观察37例(45个病灶)肝小血管瘤的血流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病灶的血流显示率及深吸气后病灶内血流检出率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论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是较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更为敏感的显示模式,对于肝小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军;武心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对110例眩晕症患者进行颅内段及颈段椎基底动脉检查和对比研究,阐明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亚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输尿管囊肿是一种少见的先天发育异常。本文搜集1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于下。1 材料与方法男6例,女4例。年龄9~40岁,病程10天~2年。单侧8例,双侧2例。单纯型9例,异位型1例。临床症状:反复发作尿急、尿频、尿痛4例;血尿7例,排尿困难2例,尿道口有囊性物脱出者1例,无症状者1例。全部病例均行X线静脉肾盂造影(IVP)、B超检查,1例行CT扫描,4例行膀胱镜检查。
作者:陶学谦;刘文华;刘守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MRPC在总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RCP对90例总胆管结石的病人进行了检查,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MRCP结合MRI资源图像及US的检出率比较研究,McNemar x2检验,P<0.01。MRCP结合MRI资源图像与CT及ERCP/PTC的检出率比较研究,U检验,P<0.01。结论应用MRCP结合MRI资源图像分析,并了解和熟悉MRCP的诊断误区和鉴别诊断,可进一步提高总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周连高;丁小龙;钟亮;顾海燕;陈克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脑面血管瘤病的CT征象。方法报告脑面血管瘤病6例,全部病例均有CT资料。6例均有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皮肤血管瘤及同侧颅内相关的病理改变。结果 CT显示患侧皮层钙化6例,脑萎缩5例,颅盖板障增厚3例,侧脑室脉络丛增大2例,增强扫描显示脉络丛明显强化。钙化灶周围脑回状强化1例。结论 CT对脑面血管瘤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锋;王孝丽;郭含涛;曲艳;张卓;鞠晓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51岁,回族。因自感右上腹包块来院做常规B超检查。采用美国产RT fino型黑白B超,探头为凸型,3.5MHz,经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所见:肝形态大小正常,被膜完整。于肝左内叶与肝右前叶交界处见8.4cm×7.0cm液性暗区,边界清晰,部分呈双边壁回声,形态欠规则,其内可见分隔光带,液区内透声差,可见细小密集光点回声(见图)。超声诊断:肝包虫内囊破裂合并感染。手术病理诊断:肝左内叶血肿。
作者:李慧敏;盛素华;刘淑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纵隔心包囊肿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本文报告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心包囊肿38例。全部病例均有完备的X线资料,其中行CT检查15例,MRI检查2例,超声检查10例。结果病变发生在右心膈角区占55.3%,左心膈角区31.6%,余者位置不典型。圆形和椭圆形78.9%,不规则形21.1%。边缘光滑整齐76.3%,不整齐23.7%。密度均匀94.7%,有钙化者5.3%。囊肿的CT值为0~18Hu,钙化处高达128Hu。MRI见囊肿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包膜显示清楚。B超见其为有包膜的含液囊性肿物。结论心包囊肿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综合应用各种影像学方法,结合临床可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赵锋;张卓;王孝丽;郭含涛;曲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6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转移瘤的CT表现,为脑转移瘤定性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男48例,女19例;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67例脑转移瘤中54例呈颅内多发转移,占80.5%,单发转移13例,两者差别显著(P<0.01);增强前发现瘤灶156个,增强后发现217个,增强前后差异显著(P<0.01);瘤灶位于幕上的有209个,占96.3%,位于其他位置的18个,两者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颅内转移瘤以肺癌为主,且以男性居多;颅内转移通常为多发病灶,对于肿瘤患者尤其是肺癌患者,无论有或没有临床神经和精神症状,行颅脑CT扫描都应以增强扫描为首选。
作者:杨勇;张贵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子宫海绵状血管瘤(CHU)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方法对4例CHU做了经腹壁常规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结果 CHU表现为两型:弥漫型和局限型,均限于子宫肌壁内。特征性声像图表现为蜂窝状无回声暗区,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显示,边缘可见丰富的树枝状血流。结论超声检查对CHU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盛明洪;周兴祥;殷军;何志容;吴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54岁,于1年前感右肋区针刺样疼痛。查体右上腹部轻压疼,做肝胆B超无异常,肝肾隐窝稍偏右侧探及圆形节育环回声,图像清晰,加做子宫附件未见异常,B超诊断:节育环异位(见图)。腹透在右上腹髂嵴上18cm前正中线偏右侧约5cm处可见沿内上外下斜行金属环影,妇科查体及化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病人要求手术取环。手术所见: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加剖腹手术,术中见大网膜及肝胆膈肌正常,节育环位于胆肾隐窝内,腹腔镜取环失败后,行开腹取环术,顺利取出一圆形节育环。
作者:梁光菊;夏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血管内溶栓术、血栓清除术、血管成形术及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性闭塞的疗效。方法 10例髂-股静脉血栓性闭塞患者均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9例为永久性滤器,1例为暂时性滤器;滤器置入后依次行血管内溶栓术、血栓清除术、血管成形术和内支架置入术,直至取得满意疗效。结果静脉滤器置入成功率100%。并用血管内溶栓术、血栓清除术及内支架置入术9例闭塞血管再通,临床疗效满意。1例因导丝不能穿过阻塞静脉未进行继续治疗。总有效率达9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32(平均13.5)个月,9例置入永久滤器者均无肺梗塞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保证了髂股静脉血栓性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多种介入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苏洪英;冯博;赵钟春;肖亮;徐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X线检查在诊断黄韧带骨化症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黄韧带骨化症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黄韧带骨化症X线特征为多节段受累、胸腰段多见、多为连续性、多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结论 X线检查对于防止漏、误诊和定位在诊断黄韧带骨化症中有其特殊的地位。
作者:张毅;马平;杨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96年引进瑞典ELEK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用立体定向体部框架,通过重复性CT扫描,测定CT定位的精确度,并治疗各种体部肿瘤110例。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设备立体定向体部框架、定位器由医科达公司提供,CT机为岛津500 OTX型,CT增强用高压注射器为美国OP100型。
作者:商健彪;李玉;郭占文;张力财;刘方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解剖特点与X线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12具尸体的骶髂关节进行了详细解剖和观察,并对尸体24个和活体200个骶髂关节的X线表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尸解结果表明每个人骶髂关节软骨的厚薄、大小和关节间隙的宽度或形状都不一样。结论通过骶髂关节解剖特点与X线表现的对照。进一步提高了诊断骶髂关节病变的正确率。
作者:黄永火;孙向前;欧阳祖彬;戚警吾;周庭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报告结肠的螺旋CT扫描方法,评估低张水灌肠螺旋CT扫描(WESCT)对大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对65例已知或高度怀疑结肠病变的病人,行螺旋CT扫描。扫描前清结肠道,扫描时应用肌肉松弛剂和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结果 65例病人中有63例清晰显示病变,其中结肠癌48例,淋巴瘤5例,转移瘤3例,脓肿2例,炎性狭窄1例,盲肠类癌2例,结肠息肉2例。1例结肠息肉和1例息肉恶变WESCT未检出。48例大肠癌WESCT正确分期39例,其中浆膜层浸润的准确率为100%(28/28),对异常淋巴结检出的敏感度达95.3%(41/43),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诊断正确率为83.9%(26/31)。3例转移瘤因清晰显示病变位于肠壁并向外生长及明确的病史而确诊。结论低张水灌肠螺旋CT扫描对大肠癌的分期非常有价值。
作者:管生;高剑波;陈学军;杨学华;杨晓鹏;李荫太;张云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内血流速度对肺动脉瓣狭窄程度的判断及鉴别诊断,球囊扩张和手术效果的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心腔和肺动脉内的血流颜色变化,并用连续多普勒超声测量肺动脉内血流速度。结果肺动脉瓣狭窄程度与肺动脉内血流速度成正比例关系,对照手术前后肺动脉内血流速度,可估价手术效果。结论多普勒超声在肺动脉瓣狭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泉水;李沿江;熊奕;刘燕娜;皮小兰;蔡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