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复霞;赵昶;赵青;钱红梅
探讨置入国产带膜食管支架治疗各种食管狭窄和食管瘘的效果。材料和方法:采用国产不锈钢带膜支架,在X线监视下用插送器经口置入食管病变部位。治疗食管病变所致食管狭窄26例,其中7例合并食管气管痿/纵隔瘘;非食管病变所致气管食管瘘2例。结果:28例均为一次置入成功,未出现技术问题及严重并发症。支架置入后食管狭窄部位开通,食管瘘口封闭,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国产带膜食管支架适用于治疗各种食管狭窄和食管痿,支架置入术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杨章庚;徐同株;刘丽华;谢其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了解气管支气管结核的CT表现征象。材料和方法:分析3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CT资料,重点观察气管支气管管腔和管壁的形态学改变。结果:CT示气管支气管结核管腔变窄,管腔表面不光滑和腔内结节状突起,管腔扭曲变形;管壁增厚,密度增高,僵直和钙化。结论: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CT有一系列表现征象,虽然不具有特异性,但仍是无创性评价气管支气管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姚茹国;王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病历简介例1男,3天。因黄疸贫血入院。查体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腹部可触及可浮性肿物,患儿一般状态差,反应低下。超声检查所见:左右侧肾上腺区域分别可见5.2cm×3.6cm,1.5cm×1.0cm无回声区,边界欠规整,形态近似椭圆形。患儿38天复查右侧原病灶消失;左侧病灶缩小仍可见2.1cm×2.0cm无回声区,其内可见散在强回声光点,边界不规整。3个月后复查左侧亦恢复正常。
作者:吴明君;张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在CT扫描过程中,床下钢丝绳起到自动驱动床面的作用。若钢丝绳发生损坏,床面自动驱动停止,扫描自动停止。由于扫描床钢丝绳损坏,直接影响整机扫描工作。在此情况下,我们用二胡琴弦替代钢丝绳效果非常满意。1故障
作者:孙志权;周焕贤;罗烈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病历简介患者,男,14岁。头部外伤后头痛伴呕吐3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晰,身材矮小,消瘦,反应迟缓,智力低下,语音细颤,神经系统双侧腱反射及病理反射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家族中未有同样患者。检验:血清钙2.45mmol/L血清磷1.54mmol/L。CT扫描:双侧脑室部显示与其侧脑室形状相似的高密度影像(图1);两侧尾状核头及视丘部位示对称规整条块状高密度影(图2)。
作者:范亦明;卢丽;王瑞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大动脉瘤(包括大动脉夹层)是常见血管疾病,尸检统计的发生率为2%~3%,在所有致死病因中,大动脉瘤居第13位。大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但有一定数量的症状性动脉瘤患者因合并重要脏器病变而不能行手术治疗[1~4]。用带膜支架隔离大动脉瘤是近年在北美发展起来的介入治疗技术,我国也有少数医院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本文根据作者在美国的工作和学习经历、结合复习近年文献,对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进展做一介绍。
作者:王茂强;Michael D.Dake;高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CT机的定期维护与保养(Planned Maintenance)是CT机使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平时注意维护与保养可明显减少CT的故障发生率,提高和保证CT影像质量。CT机一般每季做一次保养,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影像方面的校准;二是硬件方面的维护。现以我院PICKER IQ XIRA CT机为例,总结经验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雍素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病历简介患者,男,28岁。自幼下腹不适,小便不畅。随年龄增大,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并时常发现肉眼血尿,伴下腹胀痛向会阴部放射。查体:患者发育及一般情况良好,头颅、五官及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肝脾未触及,下腹部可扪及一约拳头大小质硬包块,有压疼,疑为膀胱肿瘤。化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可查到多量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上皮细胞。B超:膀胱充盈不佳,但可探及一椭圆形混合性回声团块,被膜完整,大小为5cm×7cm×6cm,其内回声不均质,示有液化囊性区,部分为无回声区,可见有不规则条状较强回声区,并见一强光团回声,大小为2cm×2cm,后方伴声影。B超诊断:膀胱良性肿瘤。X线骨盆片:示骨盆膀胱内一5.5cm×7cm之随圆形密度较高肿块影(附图)。边缘清晰,肿块内可见牙齿,骨胳高密度结构。X线诊断为:膀胱畸胎瘤。
作者:田福信;钱丽;李化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探讨输卵管妊娠的血供特征及子宫动脉一次性灌注氨甲喋呤(MTX)及栓塞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24例输卵管妊娠(未破裂者10例,发生流产或破裂者14例)行子宫动脉造影并灌注MTX 50~80rg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后定时监测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肿块变化。6例未破裂者,治疗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宫旁肿块血流特征。结果:宫旁肿块为富血管染色,具有较低血流阻力指数(RI0.37)。21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7.5%。3例失败,其中2例术前尿β-hCS>10×103IU/L。影响治疗成功的主要因素为术前尿β-hCG水平,而与孕龄、包块大小及破裂与否无明显关系。结论:经子宫动脉一次性灌注氨甲喋呤及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且可预防和控制破裂大出血。
作者:朱康顺;单鸿;黄明声;李征然;姜在波;侯红英;马壮;关守海;肖继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纵隔肿块所致的肺动脉狭窄虽不多见,但在临床上早期常易被误诊。本文对该症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作一描述。1材料和方法 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29、37、62岁。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气短,活动耐力差和心前区闻及收缩期杂音。病史1~4个月,其中临床拟诊为冠心病、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和先心病肺动脉狭窄各1例,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而行超声心动图检查,3例后来均由CT证实,其中实质性畸胎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其中2例手术证实。
作者:刘道祯;李新民;刘兰芬;苗凤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病例简介患者,女,44岁。左臀部一质软,无痛,拳头大小的肿块3年,活动后自觉不适。近1年来,肿块增大,并于左侧大阴唇发现一鸡蛋大小的肿块,会阴部疼痛,月经后加重。近3个月来,疼痛明显加重,站立时有下坠感,卧位时感略松软并伴咳嗽时增大、增硬及大便形态改变。螺旋CT检查:平扫示盆腔底部左侧至同侧会阴,向后延及臀部处可见一囊性软组织肿块影,轮廓尚清晰。CT值为19~30.7Hu(图1)。
作者:牛娟琴;陈虎义;李康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股动脉插管,对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抢救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5例,均达到满意止血效果。1材料与方法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48岁,产后出血2例,子宫全切术后出血3例。产后出血2例均为前置胎盘,婴儿较大,其中1例达4.8kg,经胎吸助产分娩。产后阴道出血量约3800ml,经大量输血、补液、缩宫、止血药物治疗,血压仍不断下降,BP 5/3kPa。子宫全切术后3例患者残端感染,经二次手术造成大出血,每例出血量累计达3000ml以上,BP 9/5kPa,心率140次/min。以上患者均处于休克状态。
作者:张孟增;路福志;张建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恶性腹水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对腹水性质的判断有帮助。为此,对腹膜、腹水、肠曲及胆囊壁的厚度作了重点观察与研究。希望能对腹水病人作出正确的诊断。本研究对比分析38例恶性腹水及48例良性腹水的超声检查所见,探讨恶性腹水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韩松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常见疾患,听小骨破坏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年来,均采用X线诊断听小骨破坏。近几年,我院应用高频换能器探查中耳结构,诊查听小骨破坏108例,其中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与X线片对照分析。
作者:孟雅君;肖跃明;戴径捷;张锦;颜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我院1957~1997年诊治4486例包虫病患者中,心脏心包包虫病占0.2%。以后又遇到3例,其中细粒棘球蚴病2例,泡状棘球蚴病1例,按寄生虫学分类就其影像学检查所见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例均居住本病流行区,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各1例,男1例,女2例,年龄25~48岁,平均36.3岁。3例病程4月~20年不等,全部有心慌气短症状,2例包虫试验为阳性。
作者:孙绪荣;蒋黛蒂;汪洁;迪里拜尔·霍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肺硬化性血管瘤是肺部少见的一种原发性良性肿瘤,多倾向于认为是肺良性神经内分泌瘤,国内外报道极少,我院收治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病历简患者,女,43岁。咳嗽、咯痰、痰中带血丝半年,但无胸痛气促。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X线胸片:右肺中叶外段有一3.5cm×4.0cm孤立球形肿块影,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密度均匀。胸片诊断:(1)右肺中叶外段良性肿瘤可能性大;(2)周围型肺癌待排除。CT平扫:位于右肺中叶外段的球形病灶,大小3.6cm×3.8cm×3.8cm,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边缘光整有包膜,未见周围卫星病灶及胸膜凹陷征。
作者:陈东;吕惠熙;斯光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病例1孕妇,25岁,孕28周时因阵发性腹痛5天伴阴道出血2天来院就诊。孕4产1,人流2次,无明显原因胎死宫内1次。孕检:宫底脐上三指,胎心规则,右枕前位,阴道无活动性出血。B超示:单胎头位,双顶径7.7cm。胎心律齐,四腔清晰。双肾明显增大,失常态,表面凹凸不平。左右肾大小分别为8.8cm× 6.5cm和8.0cm×6.0cm。双肾实质内可见蜂窝状排列的囊泡样回声,囊泡直径0.5cm~2.0cm,囊间隔薄,呈线样。集合系回声增强。未见扩张的膀胱。肝右叶增大,部分区见多个泡聚积。羊水面积小,大深度3.5cm,指数8.0cm。孕妇于本院终止妊娠,产1男婴,外观无异常。尸检:双肾增大,失常态,大小与超声所见相符。表面突出大小不等的灰白透明囊泡,囊间以结缔组织相连,酷似“葡萄串”。囊肿液淡黄色,透明。肝脏增大,右后叶向外隆起,见数个灰白色小囊。双肺不对称,右肺萎缩状。脾脏、胰腺及肠管无异常(附图)。
作者:汤海燕;张昌琴;李昌云;李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肾脓肿一般为全身重度感染的一种局部表现,但本院曾遇2例临床表现缺乏特征,依靠临床难以确诊。1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男,32岁。右肋下隐痛1个月余,不发热,近期全身未出现过感染性病灶。
作者:陈惠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原发于眶内的视神经脑膜瘤,好发于40~60年岁中年妇女,属少见疾病。1病历简介女,57岁。左眼球轻微突出,运动受限,视力下降有数月。CT检查:平扫见左眼视神经呈纺锤形增粗,肿块密度高于视神经,形成双轨征,并可见点状钙化,眶壁骨质无异常(图1)。增强扫描见肿块明显增强,中间视神经仍可见条状低密度(图2),诊断为左眼视神经脑膜瘤。入院后行眼眶外侧壁入路肿瘤摘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眼球正后方,灰白色,硬度中等,包绕视神经两旁。与硬膜相连,压迫视神经,视神经萎缩。镜检:肿瘤由许多大小与形态不一的细胞巢所组成,由结缔组织中隔互相隔开,可见砂粒样钙化灶。
作者:潘功茂;吴铭;夏云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研究常规SE序列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敏感程度及其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用液氮冷冻法诱导犬产生ANFH,8只犬在术前和术后共8个时相点行常规SE序列MRI及X线平片检查,每个时相点处死1只犬。用4只犬各时相点连续观察至40天处死。处死的犬其双侧股骨头作HE染色病理大切片观察。结果:各时相点X线平片表现无异常。常规SE序列MRI在缺血坏死开始后30天左右可显示ANFH的MRI改变,T1WI及T2WI均表现为信号减低。病理检查显示,术后3天左右开始出现骨坏死,并逐渐加重,30天左右出现纤维肉芽组织增生。结论:在低磁场MRI,常规SE序列可在股骨头缺血坏死后30天左右显示ANFH的MRI改变,纤维肉芽组织增生在其中起关键作用。提示常规MRI虽然诊断ANFH敏感性高,但尚有一定限度
作者:龙从杰;许新复;丁仕义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