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anasonic多媒体呈像检查阴道分泌物中线索细胞

汪文明;杨夕;游树林;黄仁河

关键词:多媒体, 呈像, 检查方法, 阴道分泌物, 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混合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 诊断和治疗, 盐水涂片法, 现报告如下, 革兰氏染色, 有形成分, 软件基础, 检测仪, 妇科, 准确度, 灵敏度, 计算机, 病原体, 炎症
摘要:阴道分泌物检查是妇科诊断和治疗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传统的生理盐水涂片法是妇科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方法[1],但由于是多细菌混合感染,给细菌的鉴定带来困难.根据病原体革兰氏染色后易与其它有形成分相区别,我科在原有计算机软件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Panasonic多媒体呈像检测仪呈像后容易观察的特点,提高了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现报告如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配MEK-4200血细胞分析仪稀释液应用评价

    使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血细胞分析仪MEK-4200,购买原装试剂成本高,其稀释液用量大,为解决依赖进口试剂价格昂贵、运输不便等问题,查阅了大量资料[1~4],自配了稀释液,经几次改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效果良好.其实验评价报告如下:

    作者:郝万鹏;沈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脑脊液凝胶电泳试剂盒研制初探

    目的建立适合临床常规使用的自动化凝胶电泳系统.方法用自制点样条、透明的胶片及其自己设计的电泳缓冲液,制成自动化凝胶电泳试剂盒,同时,应用丙酮沉淀法和考马斯亮兰G250染色等技术,使此试剂盒用于脑脊液蛋白电泳,并分析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蛋白.结果丽春红S染色灵敏度为2.25 g/L,氨基黑10B的灵敏度为0.28 g/L,考马斯亮兰G250的灵敏度为0.14g/L.应用丙酮沉淀法和考马斯亮兰G250染色等技术,电泳测定脑脊液蛋白,其参考值范围为前清蛋白2.29%~8.77%,清蛋白39.90%~63.66%,a10.93%~6.33%,a22.20%~12.48%,β 18.23%~28.61%,γ 4.75%~15.72%;各区带批内变异系数(CV)为前清蛋白13.7%,清蛋白带4.34%,a1带7.76%,α2带6.88%,β带3.70%和γ带6.51%;平均批间变异系数(CV)为前清蛋白18.47%,清蛋白带5.54%,α1带13.31%,a2带14.14%,β带10.49%和γ带14.01%.结论自制凝胶电泳试剂盒将为脑-神经系统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有用的辅助手段.

    作者:李勇;胡望平;朱忠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结核分枝杆菌标本的不同处理方法对PCR扩增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检测标本中血红蛋白(Hb)浓度对PCR扩增管中Taq酶活性的影响及消除影响的方法;探讨胰酶消化痰液的应用价值;比较淋巴细胞分离液、红细胞裂解液、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血液处理全血标本对检测结果敏感性的影响;观察SDS在结核分枝杆菌DNA(TB DNA)提取液中存在的价值及对Taq酶的影响.方法将经梯度稀释的Hb标准品与结核分枝杆菌(TB)定值质控品混匀制备成待检标本进行PCR检测;将定值Hb标准品与TB质控品混匀制备成待检标本,观察提取时100℃煮沸时间对Hb抑制Taq酶能力的影响;将结核患者的痰液分成两管,分别用4 g/dl NaOH消化、1 g/dl胰酶消化、1 g/dl胰酶消化+4 g/dl NaOH处理,比较PCR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将结核患者的外周抗凝血分别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红细胞裂解液、SDS溶血剂处理,比较PCR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用10 g/LSDS、1%(v/v)Triton、1 g/LSDS的1%(v/v)Triton、0.5 g/L SDS的1%(v/v)Triton提取液对相同的TB质控品进行TB DNA提取,观察PCR检测结果敏感性;56份痰液、34份全血按痰液、全血标本的方法处理,进行PCR扩增,比较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结果当Hb≥10-5g/L时,Hb对Taq酶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提取时100℃煮沸40 min与煮沸10 min的对照管结果完全一致;痰液标本处理方法的敏感性顺序为:胰酶消化+NaOH处理>胰酶消化>NaOH消化;全血标本处理方法的敏感性顺序为:红细胞裂解液法=淋巴细胞分离法>SDS溶血法;提取方法PCR检测结果敏感性顺序为:0.5 g/L SDS的1%(v/v)Triton>1%(v/v)Triton>1 g/L SDS的1%(v/v)Triton>10 g/L SDS,SDS对Taq酶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56份痰标本按上述方法处理的阳性率分别为57.1%(32/56),82.1%(46/56),91.0%(51/56),通过配对资料卡方检验,胰酶消化和胰酶消化+NaOH处理与NaOH消化法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胰酶消化和胰酶消化+NaOH处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0.1<P<0.25);34份全血标本按上述方法处理的阳性率分别为79.4%(27/34),79.4%(27/34),47.0%(16/34),通过配对资料卡方检验,红细胞裂解液法和淋巴细胞分离法与SDS溶血法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0.005<P<0.01).结论检测TB DNA标本的预处理有必要规范化.

    作者:周步全;朱建峰;王迎春;王义凤;董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AVL COMPACT2型血气分析仪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AVL COMPACT2型血气分析仪,是一台微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该仪器具有精密度高、操作简单、方便、标本用量少等特点.我院引进已有多年,临床反应良好.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见了该仪器经常出现的几个故障,并探索了一些解决办法,现作如下介绍.

    作者:罗书久;唐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抗β2-糖蛋白1抗体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抗β2-GP1抗体与狼疮性肾炎(LN)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随机抽取活动期LN患者33例血清中抗β2-GP1,同时检测患者血清IgG、Cs及C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其它肾炎组相比,LN组抗β2-GP1水平明显升高(P<0.01),阳性率高达54.55%,显示抗β2-GP1与LN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抗β2-GP1可作为LN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单玉蓉;周红;陈巧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AST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线粒体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同工酶(m-AS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19例AMI患者血清m-AST活性,同时观察其它4种心肌酶AST、CK、CK-MB、LDH动态变化.结果AMI患者,发病6 h血清m-AST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12 h迅速升高,24 h达峰值(256.5±69.5 IU/L),此后,逐渐下降,120 h时基本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AST升高的幅度差别较大,6h m-AST升高幅度略低于CK-MB、AST;12 h迅速升高,是正常的16.2倍;48 h达高,是正常的21.9倍;随后迅速下降,120 h时是正常的1.3倍,升高曲线与CK-MB相当,比AST、CK及LDH敏感.与AST、CK、CK-MB、LDH的异常检出率进行比较,发病6 h异常检出率依次为CK-MB>CK>AST>m-AST>LDH,24 h内不断上升,其中以m-AST与CK-MB异常检出率高,达100%,CK、AST次之,为89.5%和84.2%,LDH较低,为73.6%.48 h后检出率逐渐下降,下降速度是AST3.9倍,是CK2.7倍,CK-MB 1.2倍,LDH 5.1倍.结论检测并动态观察m-AST酶活性,可作为诊断AMI并评价疗效、判断预后的一项新的生化指标.

    作者:阴斌霞;王华;王香玲;赵丽华;柴丽华;岳天海;何谦;樊晓燕;王幼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国际输血协会血型2004红细胞表面抗原术语

    人类100年以前发现了血型,在20世纪用不同的形式术语表达.1980年国际输血协会建立了一个工作组,采用基于遗传的数字术语对红细胞表面抗原进行分类.1990年工作组出版了专著,用数字术语描述了242个红细胞抗原.

    作者:刘孟黎;牛姗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贝克曼SYNCHRON LX20异常分析值的分析和处理

    在使用SYNCHRO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时,常出现SUB DEPL、IR HI、SAMP REF DRIFT等异常分析值[1],正确分析和处理这些异常分析值,有针对性的对标本进行处理和重新检测显得尤其重要,现将结果后面标识的各种情况分析及处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永臣;单淑萍;袁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腺癌C-erbB2基因扩增及过度表达的研究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C-erbB2基因表达水平,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建立FQ-PCR法,并以β2-微球蛋白为内对照测定15名健康女性体检者、3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和8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erbB2的表达量.结果C-erbB2表达水平在正常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乳腺癌组均高于前两组(P<0.05),β2-微球蛋白在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81例乳腺癌患者阳性率为50.6%,良性乳腺疾病组为0.C-erbB2表达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和类型无关(P>0.05),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腋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FQ-PCR技术是高度灵敏、高度特异的快速定量检测C-erbB2方法,可有效地诊断乳腺癌并对其疗效、转移和预后进行监测.

    作者:邓君;黄文方;饶绍琴;杨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KX-21N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及错误信息处理

    KN-21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产品,我院使用该仪器已有2年多,在临床试验中检测了4万余例,提示该仪器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率高,无氰化物试剂、故障低等优点.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仪器会出现一些问题.现就该仪器在临床操作中出现的几种常见故障及错误信息处理作一分析,以供同行参考和实际操作.

    作者:何爱湘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早期西洛他唑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可溶性CD40L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西洛他唑治疗对血清可溶性CD40L的影响,了解西洛他唑对ACS斑块稳定性和免疫炎症抑制的作用.方法92例初次确诊为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44例和西洛他唑治疗组48例,用ELISA法测定92例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西洛他唑治疗组ACS患者治疗后血清sCD4OL水平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ACS患者早期予以西洛他唑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改善该病进程.

    作者:王维;徐邦牢;黎镇赐;贝春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荧光产物增强逆转录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采用荧光产物增强逆转录酶活性分析(STF-PERT),建立逆转录酶活性荧光定量方法,用于临床标本和献血员中逆转录病毒的检测.方法用荧光产物增强逆转录酶活性分析方法检测500份献血员血液样本;同时测定此方法的敏感性.结果将AMV逆转录酶经连续梯度稀释后,经PCR循环反应,得到与理论值完全相符合的PCR荧光值曲线.500份献血员样本有19份逆转录酶(RT)活性阳性,阳性率为3.8%;用常规筛选方法检测,有1份HIV可疑结果,2份HCv阳性,5份HBV阳性,共8份,筛检率为1.6%.结论常规的献血员血样筛选方法,并不能完全包含所有被检测献血员血样中的逆转录病毒;STF-PERT对及时发现逆转录病毒感染,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岳乔红;苏明权;杨柳;王宝燕;周萍;李银太;郝晓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初步报告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异硫氰酸胍裂解、酚-氯仿抽提、异丙醇沉淀法直接抽提结核分枝杆菌rRNA,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酶呈色观察结果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用该法检测76例临床标本.结果该法至少可检测1.6×102/ml个结核分枝杆菌;20种其它分枝杆菌和9种非分枝杆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两份强阳性和弱阳性标本抽提结核分枝杆菌rRNA重复杂交5次,结果完全一致;46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检出阳性26例,30例非结核病人痰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法简便,无需特殊仪器,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良好的重复性,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郭乃洲;周步全;严爱华;王万相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放免检测室内质控血清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相对长久、稳定的放免检测室内质控方法.方法将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混合后分装,冷冻保存在-20℃冰箱中.每批次放免检测时,取一支插入常规标本中进行测定后,观察其质控血清的稳定性,并建立放射免疫检测的L-J质控图.结果自制室内质控血清在-20℃条件下保存12 mo结果稳定.结论自制质控血清可以用于放免检测的常规室内质控.

    作者:黄绍光;黄学忠;周平;陈晓飞;林佩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D-二聚体的实验程序优化及实际价值

    目的优化实验程序以拓展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D-二聚体的检测范围.方法分别以未稀释样本及预稀释样本方式在CA1500全自动血凝仪上建立两套程序.应用D-二聚体标准品分别建立两套程序相应的定量标准曲线,一条为未稀释标准曲线,另一为预稀释标准曲线.在两条标准曲线模式下,分别对D-二聚体高值质控血浆和临床收集的43例D-二聚体异常升高血浆样本进行D-二聚体测定.结果未稀释标准曲线与预稀释标准曲线对应的D-二聚体检测线性范围分别是124~3 980μg/L和498~7 960μg/L.在未稀释标准曲线模式下,上述样本的D-二聚体均不能直接测出;而在预稀释标准曲线模式下,所有样本D-二聚体均可直接测出,其中D-二聚体高值质控血浆的D-二聚体测定结果为3 328±194μg/L,43例临床样本D-二聚体结果在1 386~6 185μg/L之间,平均为3 009±1 497μg/L.结论在应用免疫比浊法进行D-二聚体测定中,另外建立一套预稀释程序可以拓展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D-二聚体的检测范围,而且可以较好地解决D-二聚体异常升高样本不能直接测定的问题.

    作者:郑卫东;曾淑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9例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

    目的探讨遗传性血液病地中海贫血(mediterranean anemia)的基因诊断.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in reaction,PCR)、反向斑点杂交法(reverse dot blot,RDB)对不明原因的33例溶血性贫血、重型贫血患儿进行基因分型、突变点位检测.结果通过对33例全血标本的检测,19例确诊为地中海贫血,其中4例为α-地中海贫血,15例为β-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男11例,女4例;α-地中海贫血患儿中,男3例,女1例;19例患儿中单基因位点突变有16例,双重基因位点突变有3例.结论运用基因检测技术对血液病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双林;倪林仙;樊茂;奎莉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DSI-905电解质分析仪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

    上海迅达医疗仪器公司产的DSI-905电解质分析仪是一种具有自动定标、自动进样、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一次进样可同时测出K+、Na+、Cl-、Ca2+、nCa2+、pH等六项参数的分析仪,深受检验工作者欢迎.由于用户维护使用不当,该机也常常出现一些故障,现介绍一些日常维护必须注意的事项,以及几例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作者:游跃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阿利新蓝染色法检查新型隐球菌

    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检测法,一直以来以其操作简便、成本低而延用,尤其在疑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时.但在实际应用中,墨汁染色法受杂质及细胞成分干扰大,检出率低,特别在中枢感染的初期及恢复期,隐球菌数量较少,易漏检.现介绍一种简便快速的特殊染色法,提高隐球菌的检出率,供同行参考.

    作者:杜本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肌钙蛋白Ⅰ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测定76例AMI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根据cTnI水平分为二组,观察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cTnI水平与它们的关系.结果A、B两组的心力衰竭、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血清cTnI是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黄小琪;唐耀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配平条在ELISA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ELISA技术在基层检验领域的普及应用,洗板问题带来的误差日益引起检验工作者的重视,为解决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单位配备了洗板机.但在实际应用中,经调查发现,90%的检测单位的洗板机仅用于整批检测的洗板,而非整批(不足8或12孔)的检测则采用手工洗板,致使洗板机不能得到良好应用,同时,手工洗板也给检验结果带来很大误差.笔者采用试验废弃的反应条,经过处理后,作为配平条使用的方法,经过长期实验室应用,效果尚好,特介绍如下.

    作者:尹保杰;王晓丽;魏喜典;邵定国;魏聪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