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阎丽华;丁伟;蒋玉红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0例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糖尿病患者,依据2009年的 DPN 诊断诊疗规范,分为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者(DPN 组)120例,未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者(DM 组)40例,并以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进行神经病变严重程度的分级,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DPN,另选健康对照组160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 NSE 含量,分析 DPN 组患者NSE 水平与 DM 组、对照组的关系,以及不同血糖水平分组、不同 TCSS 评分分级的 DPN 患者之间 NSE 的含量关系。结果DPN 组、DM 组、对照组血清 NSE 水平(μg/L)分别为23.5±3.0,12.4±2.3和11.3±1.6,DPN 和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2,14.523,P <0.05);血糖水平3.9~6.1,6.1~8.0和≥8.0 mmol/L,三组 DPN 患者的 NSE 水平(μg/L)依次为22.1±1.6,23.6±1.2和25.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021~7.534,P 值均<0.05);TCSS 评分对 DPN组神经病变分级后,轻度、中度、重度 DPN 患者血清 NSE 水平(μg/L)分别为21.6±1.1,23.1±1.5和25.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0~5.526,P 值均<0.05);NSE 水平与 TCSS 分值呈正相关(r=0.572,P <0.05)。结论血清 NSE水平高低和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密切相关,可作为 DPN 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翟海军;朱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 miRNA-148a 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5例膀胱癌组织和16例非癌组织,采用荧光定量 PCR 方法检测 miRNA-148a 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 miRNA-148a的靶基因和转录因子,构建 TF-miRNA-148a-靶基因调控网络图,并对其靶基因进行 GO 富集和 KEGG Pathway 分析。结果miRNA-148a 在膀胱癌中的相对表达量(0.0008±0.0002)明显低于非癌组织(0.0021±0.0005)(t=2.46,P <0.05),其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个软件都预测到的 miRNA-148a 靶基因268个;预测到 miRNA-148a 的转录因子60个,结合评分>80的结合位点657个;对268个靶基因进行 GO 富集分析,发现其靶基因主要涉及神经细胞分化、发育、增殖、mRNA 合成,蛋白连接等众多的生物学过程(P <0.001,相对于背景具有统计意义);KEGG Pathway 分析发现268个靶基因参与 p53,恶性肿瘤、前列腺癌、PI3K-AKT 等信号通路(P <0.05,相对于背景具有统计意义);根据构建的 TF-miRNA-148a-靶基因调控网络图,挖掘出可能调控 miRNA-148a 的转录因子有 SP1,ESR1,AP1,MYC,BRCA1等;可能受 miRNA-148a 调控的基因有 IGF1,P27 kip1,NCOA1,PTEN, SERPINE1等。结论miRNA-148a 在膀胱癌中表达下调,可能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作者:谢小娟;朱娜;潘晶晶;魏力强;陈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炎滑膜清理术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测定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膝关节滑膜炎患者72例根据随机抽签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滑膜刨削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是97.2%,对照组的有效率是80.6%,治疗组比对照组的疗效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的 Lysholm 功能评分明显增加,而疼痛评分明显减少,与术前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术后治疗组的 Lysholm 功能评分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滑膜组织的 MMP-7与 MMP-9阳性表达率都明显降低(P <0.05),与此同时,术后治疗比对照组在 MMP-7与 MMP-9阳性表达率方面要明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能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 MMP-7与 MMP-9的表达,从而提高治疗综合疗效。
作者:张吉红;王晓娟;党红胜;吴五洲;王波;崔操;邹海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陕西省西安地区体检人群中各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流行情况。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09~2014年陕西省西安地区体检者血清中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 IgM,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 IgG,丁型肝炎病毒(HDV)抗体 IgM,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 IgM 和 IgG。结果1315例体检者血清中 HAV IgM 阳性率为0.15%(2/1315);109965例体检者血清中 HBsAg 阳性率为2.83%(3360/109965),HBsAg 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63.070,P =0.001);各年度之间男性体检者血清中 HBsAg 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4.804,P =0.441),而各年度之间女性体检者血清中 HBsAg 总体阳性率逐年下降(χ2=18.046,P =0.003),男性体检者血清中 HBsAg 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26.9,P =0.000);41898例体检者血清中 HCV 抗体阳性率为0.79%(333/41898),HCV 抗体阳性率逐年下降(χ2=18.380,P =0.003);1079例体检者血清中未检测出丁型肝炎病毒抗体IgM;1195例体检者血清中 HEV IgM 阳性率为0.25%(3/1195),而 HEV IgG 阳性率为3.93%(47/1195)。结论2009~2014年体检者中肝炎病毒感染以 HBV 和 HCV 为主,而且呈总体下降趋势,为陕西省西安地区各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流行情况提供了资料和防控依据。
作者:张鹏;解娟;刘文康;王华;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型 B 族链球菌(GBS)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临床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2份女性的阴道或宫颈棉拭子标本,采用新型检测试剂与对照试剂作对比,进行临床应用评价。结果新型试剂低检出浓度为105 CFU/ml,5~8 min 内即可观察结果;与对照试剂相比,考核试剂灵敏度更好,显色时间更短;检测的202份临床标本中,与对照试剂相比,197例样本检测结果一致,其余5例样本检测结果不符,阳性符合率达97.5%,阴性符合率达97.54%,总符合率为97.52%,Kappa 值0.948,一致性分析表明新型试剂与对照试剂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该新型试剂能有效的辅助诊断 B 族链球菌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瑜霞;吴斌;潘秀华;汤永平;徐邦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 C)与血脂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136例 SLE 患者和113例体检健康者的血清胱抑素 C(Cys 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浓度。所得数据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LE 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 hsCRP(13.5±4.85 mg/L vs 2.03±0.88 mg/L),Cys C(2.63±1.95 mg/L vs 0.85±0.37 mg/L),LDL-C(3.06±1.21 mmol/L vs 2.33±0.41 mmol/L),TC(5.32±2.63 mmol/L vs 4.02±1.67 mmol/L)和 TG(1.92±0.83 mmol/L vs 1.44±0.8 m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12.4,P 值均<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 组患者 HDL-C(1.12±0.31 mmol/L vs 1.52±0.85 mmol/L)水平降低(P 值<0.01)。SLE 患者组血清 Cys C 与 hsCRP 水平和 TG,TC,LDL-C 水平呈正相关(P 值<0.01),和 HDL-C水平呈负相关(P 值<0.01),而健康对照组无明显相关性(P 值>0.05)。结论SLE 患者血清 Cys C 水平升高与血脂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联合检测 SLE 患者血清 Cys C 和血脂指标对 SLE 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行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允奇;陆学东;张银辉;曾惠琼;何涛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念珠菌发生变异后其形态、结构等生物学性状的改变情况,并通过其遗传学特征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这种变异发生的机理。方法实验室研究中,利用不同的营养条件及生长环境、不同的唑类抗真菌药物对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进行诱导使其变异;临床研究中,从抗真菌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痰液、胸腔积液、胃液等标本中分离念珠菌变异株,并对以上变异株的形态特点、核结构、生化反应、耐药性、菌体组分、遗传学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菌体形态:念珠菌极易发生类细菌样变异,变异株菌体可呈 G+球菌状、G+杆菌状、G+长丝状、G-球菌状、G-杆菌状等;核结构:电镜透射扫描证实念珠菌变异株失去真核细胞固有的核结构而呈原核生物样改变;生化反应:在所观察的20项生化试验中有5项不同;药敏试验:念珠菌发生变异后对原本敏感的抗真菌药物完全耐药,而对原本耐药的普通抗细菌药物敏感,且耐药谱与普通细菌耐药谱相同;菌体组分改变:经质谱仪鉴定念珠菌变异株和变异菌返祖株菌体组分有明显不同;真菌保守基因表达:采取 PCR 技术对变异株进行真核生物保守基因16S sRNA 检测发现,念珠菌发生类细菌样变异后仍表达真核生物保守基因,由此可证明具有原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念珠菌类细菌样变异株是源于具有真核细胞的念珠菌。结论念珠菌极易发生类细菌样变异,变异株各种生物学特性与原核生物酷似。电镜观察具有明确亲缘关系的念珠菌标准菌株、念珠菌类细菌样变异株、变异菌返祖株在核物质存在形式上确有质的改变,此研究在生物进化特别是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进化联系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华;苍金荣;任健康;苏宝凤;归巧娣;张利侠;刘文康;闫福堂;刘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 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与主要实验室特征。方法收集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422例新生儿 ABO 溶血病病例,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并结合胆红素及网织红细胞指标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422例患儿中第一胎388例,其中 A 型为206例,B 型为216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 >0.05)。男性218例,女性204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P >0.05)。胆红素均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总胆红素峰值在116~465μmol/L 之间,尤以256.5~342.0μmol/L 居多,占38.9%(χ2=142.41,P <0.05)。162例患儿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占38.5%(χ2=75.62,P <0.05)。溶血三项试验结果多为游离和放散试验同时阳性,占80.1%(χ2=146.98,P <0.05)。结论新生儿 ABO 溶血病第一胎即可发病,溶血三项试验以游离和放散试验同时阳性居多。三项实验均阳性的患儿更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该病,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关键所在。
作者:杨丽;阎丽华;丁伟;蒋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回顾过去一年汕头地区女性人群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13~2014年某院妇科门诊就诊的3664例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行 HPV 基因扩增及分型诊断,检测 HPV 各亚型的感染率;并按年龄分为五组,探讨各组间 HPV 的感染状况。结果 HPV 阳性标本805例(22%,805/3664),其中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均可见。单一型较常见分别为16,52,43,58和56型;双重感染较常见分别为16+52,16+33和43+52型。经统计,各年龄组间 HPV 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27.08,P <0.01),以第一组(>25岁)、第二组(25~34岁)和第五组(<55岁)为 HPV 感染的高发组。结论汕头地区女性 HPV 感染以16,52,43,58和56型多见,且<35岁及>55岁为该地区 HPV 感染的高发人群。研制针对以上型别的疫苗有利于减少该地女性 HPV 的感染率和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王妍;黄钦贤;林章礼;郭少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制备游离血红蛋白(FHb)室内质控物,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①选取5份已知血红蛋白(Hb)浓度的正常人类全血,用蒸馏水分别以1∶500,1∶1000,1∶2000,1∶4000的比例进行稀释,充分混匀后配制成20份 FHb 溶液,检测其 FHb 浓度,并与其理论浓度进行比较。②选择高值、低值溶液各1份,作为日常室内质控物,混匀分装-20℃保存,常规条件下连续检测20天,计算两组的珚x,s 和 CV 值,绘制 Levey-Jennings 质控图;之后每周测定一次,将数据依次标记在质控图上,直至更换试剂批号;计算高值、低值两种质控物整个检测周期内的总体珚x,s 和 CV 值。结果①该20份标本的 FHb 浓度理论值和实测值(-x±s)分别为125.44±93.04 mg/L 和125.22±93.08 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6,P >0.05)。②高值、低值质控物连续20天检测结果(-x±s)分别为303.55±3.70 mg/L 和69.29±1.88 mg/L,CV 值分别为1.22%和2.68%;高值、低值质控物整个检测周期内结果均未失控,总体(-x ±s)分别为302.56±3.99 mg/L 和69.04±1.88 mg/L,CV 值分别为1.32%和2.71%。结论FHb 室内质控物制备过程简单,质量可靠,稳定性好,适合在血站和临床实验室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马静瑶;郭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前清蛋白(prealbumin,PA)、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与肝穿刺活检,在慢性肝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期间的慢性肝炎住院患者172例为慢性肝炎组,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行 PA 和 TBA 检测,PA 采用免疫比浊法,TBA 采用循环酶法,慢性肝炎组同时行经皮穿刺肝组织学检测。结果慢性肝炎组 PA 值(179.12±8.46 mg/L)低于对照组(257.34±6.38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肝炎组 TBA 值(30.58±9.37μmol/L)高于对照组(8.16±1.59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A 含量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s =-0.617,P <0.05),TBA 含量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s =0.724,P <0.05);PA 单独检测诊断阳性率为58.7%(101/172),TBA 单独检测诊断阳性率为80.2%(138/172)。两者联合检测诊断阳性率为93.6%(161/172),高于单独测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PA 和 TBA 水平测定除能反映肝功能减退及肝内炎症程度以外,二者联合检测更能提高慢性肝炎诊断的阳性率,与组织学检测相比具有方便、简单、易操作的优点。
作者:白利芬;李慧;王兴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检测肺结核并发糖尿病(PPTDM)患者外周血血清 IL-22含量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ELISA 检测30例PPTDM 患者、30例肺结核(PTB)患者、30例糖尿病(DM)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HV)血清 IL-22含量并分析其意义。结果PPTDM 组血清 IL-22含量(54.4±4.81 pg/ml)显著低于 DM 组(72.36±5.12 pg/ml)和 HV 组(68.32±3.08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57,P =0.013;t =2.437,P =0.018)。PPTDM 组血清 IL-22含量高于 PTB 组(45.36±5.88 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0,P =0.239)。不同形式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血清 IL-22含量检测结果中,先患肺结核后患糖尿病(PTB-DM)组血清 IL-22含量(64.62±8.59 pg/ml)显著高于先患糖尿病后患肺结核(DM-PTB)组(44.21±2.6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67,P =0.031)。结论IL-22在 PPTDM 疾病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玉美;叶宁华;罗勇强;林东子;曾今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在不同湿度环境中生活人群感染的差异性。方法使用免疫胶体金法分别对来自汶川三江地区的137例健康体检者和来自成都周边农村地区3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筛查。结果汶川三江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6.28%,成都周边农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1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并且排除了民族构成对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影响。结论不同湿度环境下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存在差异,高湿度环境可能是导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增高的因素之一。
作者:胡娟;林薇;呼永河;徐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 和β2微球蛋白这两个肾功能指标参考区间的应用现状。方法通过互联网向2014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特殊蛋白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单位发送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 和β2微球蛋白的参考区间调查表,收到反馈结果后使用 Microsoft Excel 2007和 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参考区间来源、统计学分析、正态性检验、不同检测系统与总体结果的比较,以及参考区间应用前的验证情况。结果分别有106和127家实验室上报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 和β2微球蛋白的结果,分别覆盖了24和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只有5家和2家实验室进行了参考区间的性别分组,有3家实验室进行了参考区间的年龄分组。约75%的实验室采用试剂厂家说明书所给出的参考区间。所有组的组中位数和众数基本一致。所有项目和分组第2.5和第97.5百分位数差异较大。半数以上的实验室都未进行参考区间的验证。参考区间下限和上限的中位数分别为(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 (mg/L)0.55和1.09;β2微球蛋白(μg/ml)1.00和2.80。结论目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 和β2微球蛋白检验项目所应用的参考区间有一定的差异,所用仪器试剂和检测系统多样,建议建立适用于我国,并且较为规范和统一的参考区间。该次调查所得两个项目参考区间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0.55~1.09 mg/L;β2微球蛋白:1.00~2.80μg/ml。
作者:钟堃;王薇;何法霖;张妍;赵彦;李国华;王治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趋化因子 CXCL12及其受体 CXCR4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入院接受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2例病理标本,年龄55.6±19.2岁,以正常子宫内膜26例为对照组,年龄52.3±16.5岁。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趋化因子 CXCL12及其受体 CX-CR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 FIGO 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XCL12和 CXCR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2%和69.23%,而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则分别为34.62%和3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6,P <0.01)。CXCR4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细胞分化程度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且与分化高低呈正相关(r=0.386,P <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除 CXCR4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外,CXCL12和 CXCR4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 >0.05)。结论CXCL12和 CXCR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这可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生物学作用。
作者:郑福利;党淼;张淼芳;王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旨在探讨深圳市乙肝患者 HBV-DNA 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的关系。方法首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检测210例乙肝患者的 HBV-DNA,按检测结果10n copies/ml 进行分组,可分为102~108 copies/ml 7组实验组。然后对7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 IgA,IgG,IgM 及 C3,C4检测,分析乙肝患者 HBV-DNA 与IgA,IgG,IgM 及 C3,C4的相关性。结果乙肝患者 HBV-DNA 为105~108 copies/ml 时,均出现了 IgA,IgG,IgM 的增高(U =12.43,10.96,6.42,P <0.01)及 C3,C4的降低(U =8.37,6.0,P <0.01),而在102~104 copies/ml 只出现 IgA 和 IgM的增高(U =2.36,2.04,P <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7组实验组的两两比较中,只有104组与105组出现了显著性的变化(IgA,IgM 增高,C4降低;U =2.39,2.46,2.09,P <0.05,IgG 增高,U =3.25,P <0.01),而其他低载毒量组之间和高载毒量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患者体内不同的 HBV 载量会引起 IgA,IgG,IgM 及 C3,C4相应的改变,特别是当 HBV 载量为105~108 copies/ml 的4个实验组,伴随着 HBV-DNA 的增高均出现 IgA,IgG,IgM 增高及C3,C4降低,严重的影响了机体免疫功能,两者呈正相关(r =0.967,P <0.01)。104组与105组各指标出现显著性改变,提示对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护肝治疗中,要尽量将 HBV 载量控制在104 copies/ml 以下,才能达到小程度损伤免疫功能的疗效。
作者:何涛君;吴正林;钟小强;聂署萍;陆学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细胞色素氧化酶 P4502C9(CYP2C9)基因以及维生素 K 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用药的影响。方法首先抽取无抗凝障碍的汉族人群受试者200例利用基因测序法进行CYP2C9和 VKORC1基因分型(正常对照组)。并收集临床使用华法林稳定维持剂量的汉族人群患者114例(服用华法林药物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以及体表面积等,检测基因型并结合体征差异及临床稳定剂量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的 CYP2C9基因型检测有 CYP2C9*1/*1型186例(93%),未发现 CYP2C9*1/*2型,CYP2C9*1/*3型14例(7%);VKORC1-1639A/G 基因型:AA 型179例(89.5%),GA 型21例(10.5%),未发现 GG 型(0.0%);服用华法林药物组的 CYP2C9*1/*1型104例(91.2%),CYP2C9*1/*3型10例(8.8%),CYP2C9*1/*1型患者华法林平均维持剂量高于 CYP2C9*1/*3型患者[(2.13±0.83)mg/d vs (1.61±1.17)mg/d,P <0.05]。VKORC1(-1639G>A)基因型检测有102例患者为突变纯合子 AA 型(89.5%),12例患者为杂合子 GA 型(10.5%),未发现纯合子 GG 型患者,GA型患者华法林平均维持剂量明显高于 AA 型[(3.34±1.07)mg/d vs (1.63±0.45)mg/d,P <0.01]。正常人群组与服用华法林药物组基因型在 CYP2C9*3(1075C/A)(P =0.926)和 VKORCl-1639A/G 突变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12)。结论中国汉族人群存在 CYP2C9*3 A/C 和 VKORC1-1639G/A 的基因多态性,且不同基因型患者间华法林用量存在差异。
作者:王欣俞;王德辉;刘淑娟;黄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血管通路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87例患者分为两组:外周静脉采集组43例,均采用16G 一次性内瘘针进行穿刺,进血管路选用肘部静脉,返血管路选用大隐静脉。中心静脉采集组44例,均采用双腔股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路。自体外周血造血的采集均选用 Cobe Spectra 血细胞分离机的 Spectra Auto PBSC 操作程序进行。观察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采集顺利程度、患者术中耐受度、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及终采集物中单个核细胞数和 CD34+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采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数及 CD34+细胞计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4.159,3.147,P >0.05),且均采集达标;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0.0009,P >0.05);但采用中心静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高、采集顺利、患者术中耐受性均高于采用外周静脉通路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4,13.7729,20.5094,P <0.05)。结论采用双腔股静脉置管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具有穿刺成功率高,采集顺利,大程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且不影响采集效率和效果的优势。
作者:陈瑾;郭彩利;孙春红;刘芳;王艳;王晓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TLR2,TLR4等 Toll 样受体(TLRs)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老年 COPD 患者,根据其病情将其分为 COPD 稳定期组和 AECOPD 组,分别为43例和37例患者。选取80例健康老年人,根据其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和不吸烟组,分别为41例和39例。对各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 TLR2,TLR4表达水平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从 AECOPD 组、不吸烟组到 COPD 稳定期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 TLR2,TLR4表达水平依次显著升高,且 COPD 稳定期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 TLR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吸烟组(q=2.815~3.754,P <0.05);从 AECOPD 组,COPD 稳定期组、吸烟组到不吸烟组,研究对象的血清 IL-6,TNF-α水平依次显著降低且 AECOPD 组患者的血清 IL-8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q=5.247~8.175,P <0.05);COPD 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 TLR2的表达水平与血清 IL-6水平(标化回归系数=0.458)、血清 IL-8水平(标化回归系数=0.622)和血清TNF-α水平(标化回归系数=0.562)具有相关性(P <0.05),TLR4的表达水平与血清 IL-6水平(标化回归系数=0.478)、血清 IL-8水平(标化回归系数=0.569)和血清 TNF-α水平(标化回归系数=0.352)具有相关性(P <0.05)。结论老年COPD 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的 TLR2,TLR4等 TLRs 呈现过表达状态,这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上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TLRs 的过表达参与了 COPD 发生和进展的过程。
作者:谢圆媛;杨丹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利用重复共有序列(ERIC)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两种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及对两种方法的评价。方法收集8例健康人和7例2型糖尿病患者粪便样本,提取粪便菌群总 DNA,采用 ERIC-PCR 和 DGGE-PCR 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对两组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分析,比较其多样性、相似性等生态学特征。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图谱条带和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组内相似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菌群结构发生变化;两种指纹图谱技术均能直观反映肠道菌群结构特征,ERIC 方法简便,反映菌群多样性良好,但是实验影响因素较多,不可切胶测序;DGGE 能较好反映菌群多样性、相似性等生态学特征,而且可选择条带切胶测序。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发生改变,糖尿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有一定相关性;ERIC 和 DGGE 是研究肠道菌群分辨效率高、重复性好的指纹图谱技术, DGGE 并可进行切胶测序比对鉴定细菌,二者可结合使用。
作者:吴晓康;马超峰;余鹏博;韩蕾;尹佳锋;张妮;李妙羡;王香玲;徐纪茹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