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云;叶丽娟;赖军
随着社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和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发生率增高,同时伴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由此而造成各类急性和慢性伤口的数量和疑难程度不断增加,给伤口治疗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伤口护理的专科化成为了全世界伤口治疗发展的趋势所在,而其中专业化的伤口人才培养是伤口治疗水平提升的关键.
作者:陈佳丽;宁宁;李佩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湿性愈合与多源治疗仪照射两种方法治疗皮肤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5月,48例不同部位皮肤创伤患者(66处创面),采用尊重患者知情同意的权利,由患者自己选择治疗方案的方法分为观察组26例(35处创面)与对照组22例(31处创面).观察组使用湿性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源治疗仪照射并暴露治疗.比较两组创面的继发感染率、疼痛程度、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继发感染率(2.9%)低于对照组(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Ⅲ级疼痛发生率为0,而对照组Ⅱ、Ⅲ级疼痛分别为25.8%、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部、躯干、四肢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0.0±1.3)、(13.0±1.4)、(15.0±1.7)d,对照组分别为(16.0±2.7)、(21.0±2.5)、(24.0±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性愈合治疗皮肤创伤能尽快去除坏死组织及干痂,减轻患者的疼痛,加快上皮再生修复,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产生,值得推广.
作者:陈琳;宁宁;陈慧;李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食管瘘是指各种原因所致食管与邻近器官的异常交通,根据瘘口连通的部位可分为食管胃吻合口瘘、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食管胸腔瘘、食管主动脉瘘等,其中食管主动脉瘘相对较少见.食管瘘发生后消化道分泌物甚至食物可经过瘘口进入气管、胸腔、纵隔等,常导致致命性感染,且感染较难控制,若食管瘘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食管瘘的治疗成为胸外科和消化内科医生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管瘘的内镜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就食管瘘治疗的方法、效果等作一综述.
作者:杨迪;马洪升;张雪梅;杨鼎瑜;雷甜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 单次给药每周期分别口服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20/500、20/750、20/1000mg;连续给药每次口服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20/1000mg,1次/d,连续5d.每周期给药前及给药后10、20、30、45 min,1、1.5、2、2.5、3、3.5、4、5、7、9、12、15h采集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洛伐他汀、烟酸及其代谢产物烟酰胺和烟脲酸的浓度.结果 烟酸在500~1000mg剂量范围内,烟脲酸峰浓度和药-时曲线下面积(0-t)与剂量呈线性关系;连续给药情况下,烟脲酸和洛伐他汀在体内没有蓄积;不同配比的烟酸组分对洛伐他汀的体内代谢无影响;男女受试者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具备线性动力学特征,连续给药无蓄积,代谢不受性别影响.
作者:罗柱;梁茂植;王颖;余勤;沈奇;秦永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2月期间,收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及呼吸内科COPD专病门诊就诊病例,根据权威的COPD稳定期中医证候参考标准,确立5组虚证证型(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气虚、肺脾肾气虚及气阴两虚),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患者每种证型各60例,共收集病例300例.调查其一般资料及肺功能指标,统计分析各证型之间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各证型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由高到低依次是:肺气虚组>肺脾气虚组>肺肾气虚组>肺脾肾气虚组、气阴两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证型由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气虚→肺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发展,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揭示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证型的实质和病机,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
作者:瞿波;周维;毛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手术室是医院里具有高成本与高收入特性的重要设施资源,其调度优化是医疗服务资源调度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针对医院手术室调度计划性不强、缺乏规范性的调度规则、手术室使用混乱、人为干扰因素较多等现状,基于成熟的工业工程生产调度理论,运用生产调度理论中的并行机调度及flow shop调度相关理论,再结合手术室资源调度的特点,考虑影响手术室调度的多种因素,通过分析生产调度理论在手术室调度中的适用性和差异性,提出医院手术室调度优化的应用研究框架.这对推动我国医院手术室调度优化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白雪;罗利;杨晨曦;石应康;龚仁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用于开放性骨折术后残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术后残留创面的患者10例共14处创面.创面均使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清除创面上的脓性渗出及坏死组织.根据创面大小剪取相应大小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覆盖于创面,外层选用伤口吸收敷贴,根据伤口渗液量决定换药时间.观察14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及渗出物情况.结果 14处创面完全愈合9处,基本愈合4处,有效1处,愈合有效率为100%,所有伤口的平均愈合时间为(27.6±6.9)d;10处伤口在换药过程中疼痛评分为0~3分;4处疼痛评分为4~7分;创面渗出液得到有效管理.结论 银离子藻酸盐敷料既有银离子的抑菌作用,又有良好的处理渗液的作用.用于开放性骨折术后残留创面,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
作者:袁秀蓉;何凌霄;李佩芳;陈佳丽;宁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BT)与等离子电切术(PKRBT)的临床效果,探讨这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膀胱肿瘤的适应证、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劣.方法 将2011年3月-2013年3月纳入研究范围的100例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分别行HOLBT和PKRBT.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一般病史资料,伴发疾病,术前实验室检查,术前膀胱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和病理情况,手术时间及其他术中指标,术后实验室检查,术后肉眼血尿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术后3、6、12个月时随访情况.对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两组之间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BT组仅术后肉眼血尿时间[(6.1±7.6)h]较PKRBT组[(15.3±17.2)h]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时门诊随访时膀胱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BT治疗膀胱肿瘤疗效显著、过程安全、操作简便.与PKRBT相比较,术中操作均有效、安全,疗效相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黄中力;李虹;魏强;王坤杰;董强;李响;石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探讨妊娠压力测量工具的研究现状及特点优势.国内外研究中常用的妊娠压力测量工具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压力源测量和压力情绪表现如焦虑、抑郁的测量,各测量工具在信效度、跨地域使用以及结果比较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仍需进一步改进.尤其是专门针对妊娠期孕妇的焦虑、抑郁的工具还较少,尚待进一步开发.因此该文将对妊娠压力测量工具的发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秀萍;宋锦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自建中和试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的临床适用性.方法 2013年2月-5月用实验室自建中和试验检测系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灰区的抗-HBe不确定结果标本103份,确定其反应性.再从103份标本中随机抽取72份标本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计算中和试验和电化学发光法相比较的Kappa值,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经中和试验确认,59份ELISA法抗-HBe阳性标本经中和试验确认为57份具有反应性;44份ELISA法抗-HBe阴性标本经中和试验确认后有26份显示有反应性.中和试验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抗-HBe的Kappa值为0.75,二者一致性较好.结论 中和试验确认ELISA法检测抗-HBe的不确定结果,其分析性能能满足临床需求,且经济而实用.
作者:石华;刘丽红;董涛;王建新;王泉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护理对舌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3月选择未进行术前放射或化学治疗,排除其他口腔黏膜病变的舌癌根治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护理组19例(干预组)和21例(对照组).干预组用棉签擦洗口腔并联合冲洗含漱液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细菌菌落数、口腔清洁度、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护理前,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护理组(干预组)和传统口腔护理组(对照组)的细菌菌落计数、口腔清洁度、口腔气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细菌菌落计数、口腔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口腔气味优于传统口腔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腔清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护理口腔优于传统口腔护理,口腔异味发生率、溃疡发生率、口腔分泌物细菌生长数均低于传统口腔护理,对舌癌根治术后患者口腔护理更为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言;付光新;卓秋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型颅脑损伤合并颌面创伤患者一期开颅联合颌面整复手术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3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以入院时间2008年1月-2009年12月7例患者为对照组,男5例,女2例,年龄22 ~ 66岁,平均(44.3±15.9)岁;入院后24h内实施开颅清创术,3~5周后行二期颌面整形手术治疗.以入院时间2010年1月-2015年2月的6例患者为观察组,男4例,女2例,年龄27 ~ 57岁,平均(40.2±10.7)岁;入院后24 h内行一期开颅清创联合颌面整复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术前脑脊液鼻漏5例,一期开颅术后脑脊液漏均消失;在二期颌面整复术中发现骨痂、组织瘢痕形成,3例整复效果欠佳,其中2例再次出现脑脊液鼻漏,7 ~ 14d后治愈;平均住院时间(43.4±4.5)d.观察组术前脑脊液鼻漏3例,其中1例联合术后仍有脑脊液漏,7d后治愈;平均住院时间(22.7±2.7)d.两组患者均无术后颅内感染.结论 中型颅脑损伤合并颌面创伤患者实施开颅手术联合一期颌面重建,对患者预后和缩短住院时间都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娟;王君红;赵继元;李瑞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70 kV管电压技术对颅脑CT灌注参数及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2月拟行CT灌注检查的患者,按检查时间分为A、B两组.所有的患者采用西门子128层双源CT进行扫描.分别从每组中筛选出15例经CT检查无颅脑疾病患者的图像数据进行研究.在A、B两组患者的额叶室旁、尾状核、壳、丘脑、颞枕叶放置面积为80 mm2的感兴趣区进行测量,分别测量感兴趣区内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比较两组图像丘脑和额叶室旁脑白质的对比噪声比、信噪比.请2位高年资神经影像学诊断医生对两组患者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5分=好,1分=差).记录CT剂量指数、CT剂量长度乘积,计算出有效剂量来评价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感兴趣区内的灌注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CT剂量指数、CT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较A组患者均降低了35%.结论 使用西门子第2代双源CT新70 kV管电压技术行颅脑CT灌注检查,对颅脑灌注参数值和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而且辐射剂量明显降低.
作者:李万江;张凯;彭礼清;李真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因工作环境导致面部皮肤损伤的现状,以期发现应对之策.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6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样调查3所三级甲等医院122名手术室护士面部皮肤损伤的现状,分析手术室护士面部皮肤损伤的危害因素,提出改善工作环境,增加服务设施,减少工作污染,生物、化学、心理因素和正确选用外科手术口罩及深层清洁面部皮肤等防护措施.结果 93.3%的手术室护士存在面部问题,主要表现为皮肤粗糙干燥(99.2%),76.7%的护士认为与工作性质有关,72.5%的护士认为心理疲劳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加强自身防护意识,制定切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各种防护措施.在工作中严格执行防护制度,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室护士面部皮肤损伤.
作者:李秀婷;黄小红;王兰英;党玉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成都市中心城区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2月-10月间共调查14个中心城区居委会中35~70岁常住(2年以上)居民994人,根据年龄划分为3组:青年组(年龄≤44岁),中年组(年龄45~59岁)和老年组(年龄≥60岁).进行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一步调查血脂异常患者合并的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 成都市区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28.47% (283/994),标准化患病率为24.65%,其中男性24.68%,女性30.91%,不同性别间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x2=4.513,P=0.034);女性老年组和中年组患病率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人群中合并高血压多,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0.04%(49/96)和52.41% (98/187),其次为合并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脑卒中史、冠心病史、腹型肥胖和肥胖的人群中,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血脂异常人群中吸烟和饮酒的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都市城市社区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应针对该地区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措施,降低血脂异常患病率.
作者:李志超;伍佳;黄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对1例2013年8月11日入院经第6次化学疗法(化疗)的乳腺癌全身多处淋巴结转移、骨转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监护患者用药全过程:关注患者血糖,评估患者的癌痛并给予适宜剂量的癌痛药物,积极应对化疗药物导致的手足综合征.结果 在临床药师参与下,临床医师调整用药方案,保证患者化疗顺利的前提下血糖、癌痛控制较理想,手足综合征完全恢复.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开展药学监护,可以协助医师保障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孙嘉婧;曾勇;郑咏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尿剂在中-重度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8月62例中-重度胰腺炎患者病历资料.入院后立即给予积极液体复苏及综合治疗,使24 h尿量达到1 000 mL以上,有46例患者在24~48 h内出现呼吸>24次/min,心率>100次/min.根据患者是否使用利尿剂分为2组,对照组22例患者给予限制液体量和滴速,利尿剂组24例患者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同时给予小剂量利尿剂,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出入量、治愈率、并发症、住院周期.结果 两组平均24 h入量为利尿剂组(1 076.67±88.99) mL、对照组(1 140.45±133.7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24 h尿量为利尿剂组(1 219.17±242.05)mL、对照组(1 038.18±171.5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尿剂组24例患者短期内心率、呼吸恢复正常,其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4.2%,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治愈好转率为91.7%,平均住院时间为(13.88±3.79)d;22例对照组患者其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7.3%,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9%,治愈好转率为63.9%,平均住院时间为(19.09±4.68)d;除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利尿剂在中-重度胰腺炎治疗中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缩短住院周期.
作者:宿冬远;刘绍田;吴晓艳;张玲;张忠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CAPIRI)方案与氟尿嘧啶联合伊立替康(FOLFIRI)方案对照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运用计算机在PubMed、Embas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ochran图书馆上进行检索.检索时间均从2000年1月-2015年10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并应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 634例患者,CAPIRI在完全缓解率[RR=1.17,95%CI(0.70,1.96),P=0.56]、总有效率[RR=0.90,95%CI(0.79,1.03),P=0.12]、疾病控制率[RR=0.93,95%CI (0.87,1.00),P=o.06]、中位无疾病进展期[HR--1.00,95%CI (0.72, 1.37),P=0.99]、中位总生存期[HR=0.94,95%CI (0.63,1.40),P=0.77]方面表现出与FOLFIRI相似的效果.安全性方面,CAPIRI有较高的Ⅲ/Ⅳ级呕吐[RR=1.91, 95%CI(1.13,3.22),P=0.02]、腹泻[RR=2.84,95%CI(2.22,3.63),P<0.000 01]、手足综合征[RR=4.55,95%CI (2.15,9.61),P<0.000 1]发生风险;而恶心[RR=0.77,95%CI (0.64,0.93),P=0.005]、疲劳[RR=1.19,95%CI(0.73,1.94),P=0.47]、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RR=1.59, 95%CI (0.89,2.87),P=0.12]、贫血[RR=1.74,95%CI (0.59,5.18),P=0.32]、白细胞减少[RR=1.23,95%CI(0.86,1.77),P=0.25]、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RR=0.77,95%CI (0.64,0.93),P=0.005]两组方案则相似.结论 CAPIRI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是有效的,毒性反应是可以接受及处理的.
作者:石玲;梅耀国;王志;左洪波;龚敏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Bates-Jensen伤口评估与效果评价量表(BWAT)在治疗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20例慢性伤口患者为治疗组,伤口治疗过程中每周或伤口发生变化时,使用BWAT对伤口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改进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另选择2014年9月-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20例慢性伤口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伤口评估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慢性伤口的治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慢性伤口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21.20±6.15)、(25.50±6.9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WAT有效地评估慢性伤口的情况及其恶化的潜在危险因素,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提供依据,进而提高慢性伤口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佩芳;宁宁;陈佳丽;张馨予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Philips-Precedence双探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SPECT)的性能状态.方法 根据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标准和厂家设计条件,经自制点源、旋转中心模型,分别对仪器的能峰、固有均匀性、旋转中心这3个指标进行常规测试,质量控制(质控)监测频率为2次/周(能峰、固有均匀性)或1次/周(旋转中心).对2008年-2012年的Philips-Precedence双探头SPECT进行质控监测.结果 2008年-2012年,探头1的能峰5年平均值为(139.23±0.32) keV,探头2的能峰5年平均值为(138.97±0.45) keV,均在参考值范围内[(140±3)keV].并且双探头的旋转中心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内且稳定性很好.固有均匀性质控数据分析显示,探头1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中心视野(CFOV)和有效视野(UFOV)与2008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2012年的CFOV和UFOV与2008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头2在2009年、2011年与2008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2010年、2012年与2008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使用时间延长,SPECT的均匀性会逐渐变差.但采用定期的质控和护养措施,可使SPECT的性能参数保持稳定,提高设备使用率.
作者:沈国华;周绿漪;贾志云;杨小川;邓候富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