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珠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在乳腺癌手术皮瓣游离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功率大小对术后皮瓣坏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15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乳腺刀组(A组)37例,小功率电刀组(B组)60例,大功率电刀组(C组)57例,对比分析各组皮瓣坏死情况.结果:共发生皮瓣坏死35例,其中A组用乳腺刀游离皮瓣6例(6/37),B组用小功率电刀(18~22W)游离皮瓣9例(9/60),C组用大功率(≥28W)电刀游离皮瓣20例(20/57),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B、C组与A组比较,游离皮瓣时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合理应用高频电刀游离皮瓣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若功率过高,则会增加皮瓣坏死率.
作者:张晓红;张珍;赵丽娟;但慧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AVM)是胚胎时期脑血管发育异常所形成的先天性血管畸形,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1].CAVM是一堆结构变异的动脉和静脉交错缠绕在一起的血管团块,动静脉之间形成一至数个瘘口而无毛细血管,血液可由动脉通过瘘口直接进入静脉,再回流到静脉窦.
作者:李小红;李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呼和浩特市地区变应性疾病患者常见变应原的分布情况.方法:以720例变应性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11种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测定致敏变应原.结果:720例变应性疾病患者中577例(80.1%)变应原测试有阳性反应.577例阳性病例中艾蒿阳性率高,315例(54.6%),其次是螨虫254例(44.0%).结论:艾蒿、螨虫是呼和浩特市地区变应性疾病的常见变应原.
作者:罗斌;吴丽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总结54例心脏瓣膜置换同期应用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除做好瓣膜置换术后常规护理外,重视心律和心率的监测、电解质平衡的维持、应用胺碘酮的观察及护理、起搏器的观察、抗凝监测和健康指导与心理护理.结果:通过严密的监测和精心的护理,本组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7~10 d出院.结论:做好心脏瓣膜置换同期应用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患者的术后护理,认真观察患者瓣膜置换、消融术后心房纤颤治疗效果,为此类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提供了保证.
作者:石蓉;陈玉华;仇桂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体检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率与其升高的相关因素,为正确分析引起ALT升高的原因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以参与体检的8734名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身高、体重、血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HBsAg、脂肪肝及胆石症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体检人群中,ALT升高率为10.11%,男性ALT升高率为13.70%,女性ALT升高率为6.3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01);ALT升高组的年龄均数小于ALT正常组(P<0.001);在ALT升高的受检者中,脂肪肝、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胆囊结石、饮酒及乙肝等患病率均高于ALT正常组受检者(P<0.05).结论:脂肪肝、糖脂代谢紊乱及乙肝是体检人员ALT升高的主要原因;男性和低龄也是体检者ALT升高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学兵;陈恩强;李红;朱霞;唐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创伤性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行瘤体摘除及彻底的清创后,分别采用了血管结扎术和血管修复重建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血管修复重建术组中3例术后出现血管破裂大出血,要再次手术,15例行股动脉结扎术,全部保肢成功.结论:瘤体切除加血管移植术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但在无条件行血管移植时,股动脉结扎术可做为一种有效的方案,对伴有皮肤缺损者行对侧胸脐皮瓣转移术.
作者:蔡文;杜昭;王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不稳定心绞痛100例随机分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加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为对照组治疗加用氯吡格雷,观察4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有效控制心绞痛症状(P<0.05),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P<0.05),并对出、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未增加出血、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屯心绞痛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可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陈营清;李宇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疗效.方法:将58例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组行早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行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后,有11例(55%)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按照GCS表进行预后判断,恢复良好7例(35%),中残8例(40%),重残2例(10%),植物生存2例(10%),死亡2例;术后治疗组患者均在1~3月内行早期颅骨修补并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未出现并发分流管堵塞,并发颅内感染2例;有33例(88%)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按照GCS表进行预后判断,恢复良好20例(56.6%),中残9例(23.7%),重残8例(21.1%),植物生存1例(2.6%),未出现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早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恢复脑的生理结构,明显缓解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
作者:袁小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和胃宝颗粒剂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幽门螺杆菌(Hp)生长的影响,以及和胃宝颗粒剂存在时Hp对几种常用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Hp接种于含不同浓度和胃宝颗粒剂的布氏肉汤中培养,测定和胃宝对三种菌株的抑制直径的改变.E检测法检测和胃宝对甲硝唑等抗生素MIC的影响.结果:(1)和胃宝颗粒剂可抑制Hp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与甲硝唑大致相当,明显优于克拉霉素.(2)和胃宝颗粒剂存在时,分别使100%, 75%及75%的Hp对甲硝唑及克拉霉素的MIC降低,提示和胃宝颗粒剂可使Hp对上述抗生素的敏感性增高.结论:和胃宝颗粒剂可抑制Hp的生长,提高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及羟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
作者:朱成全;张玉亮;肖烈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非小细胞肺癌56例,应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并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56例每例接受3个周期化疗,其中CR 3例, PR 27例, SD 13例,PD11例,总有效率(CR+PR)为53.57%.发生静脉炎5例,药液外渗致局部糜烂1例,肾功能损伤4例,骨髓抑制3例,口腔溃疡2例,大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和综合护理,顺利完成化疗.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效果比较理想,护理人员操作要规范观察要仔细,处理要及时.
作者:韩晨旭;任加良;王惠琴;陶艳;贾媛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现代医学和国内外研究表明,气象因子对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有较大影响,且不同区域的主要气象因子和影响作用各异.本文从气象角度出发,利用2004~2007年乌鲁木齐市两所医院(乌鲁木齐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逐日高血压患者确诊人数资料、同期逐时气象监测数据和气候资料,应用气象学和统计学方法,揭示我市高血压患者数与气候背景和气象因子的密切关系-乌鲁木齐市各季高血压病的气象诱因主要是气候条件变化大或天气骤变,其直接表现为温压湿、风速等气象因子的骤变或巨变;找出我市各季高血压病的气象诱因及主要气象因子-决定乌鲁木齐市高血压病气象指数等级的主要气象因子依次为降水、风速、相对湿度和气温;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的实际需求,本文还借鉴生活气象指数、医疗气象学等研究方法和成果,把我市高血压病气象指数等级划分为五级,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后还对乌鲁木齐市高血压病气象指数等级预报做了初步探讨,为今后开展医疗气象预报业务奠定基础.
作者:王健;窦新英;张月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低血糖指数膳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营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2型糖尿病病人109例,随机分为营养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营养组由营养师根据患者情况提供低血糖指数营养治疗饮食,对照组则自行控制饮食.分别于住院第1天与3个月复查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及相关生化指标测定,以观察营养治疗的效果.结果:采用干预措施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均降低,但营养组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更为明显(P<0.05);营养组的饮食结构更为合理.结论:低血糖指数膳食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血脂水平,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传湄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多层螺旋CT在宫颈癌的诊断、分期以及对手术切除的选择、术后监测、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对进展期宫颈癌,应作为其临床分期的重要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尽管多层螺旋CT在显示早期宫颈癌原发灶方面的优势尚有限,但对于评价进展期宫颈癌优势突出,即可显示盆侧壁、输尿管、膀胱和直肠等侵犯,淋巴结肿大、盆腔外转移及治疗后有否肿瘤复发等,可为临床提供重要影像学信息.
作者:程燕;赵福敏;邓开鸿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临床专业课程,在医学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而对女性患者,常常涉及到其隐私部分给实践课示教、临床见习带来诸多困难.本文对仿真人模拟教学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实践课教学方法及效果进行了介绍及分析,对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锡类散思密达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伴不典型增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锡类散思密达保留灌肠每晚一次,治疗4周后复查.结果:临床完全缓解3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95.23%;结肠镜下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组织病理从治疗前轻度38例、中度4例治疗后无不典型增生30例、轻度10例、中度2例改变.结论:锡类散思密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症状改善快,副作用小.
作者:齐红兵;张哲;刘巍;田秀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中药苦参汤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1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以中药方剂坐浴,对照组(30例)予以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记录两者患者疼痛、水肿、出血等症状变化情况、切口愈合天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疼痛、水肿、出血等症状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天数短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苦参汤坐浴较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能更有效地改善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等常见临床症状,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王锦;印义琼;覃清梅;刘建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处方交待是医院药学人员开展药学服务的主要形式,其提供给患者的科学性、通俗性,直接影响到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用药的有效性.本文就我院对门急诊药师培训的一系列内容进行总结.目的是提高药师解释医嘱的能力,让药师更好地指导患者合理使用和正确服用药物,使药物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郭芸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眼部的局部给药方式影响着药物作用的强度,速率及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视网膜,脉络膜,玻璃体及视神经的疾病则对眼后节的局部给药治疗提出了挑战,以局部给药的方式通过解剖学的膜屏障及泪液排泄,并达到在特定部位起治疗作用的药物浓度是其中的重要课题.全身给药则难以在眼组织积蓄足够的药物浓度,且易引起全身性的不良反应.眼表局部应用滴眼剂在泪液循环及角膜,结膜的屏障作用下易发生流失,而有创的给药方式包括玻璃体内注射,结膜下注射等变得越来越普遍的同时,除对病人造成疼痛不适外,甚至也可导致多种严重于疾病本身的并发症.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随着各种眼科疾病分子机制的研究和解明,眼部局部给药方式及新剂型的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思炜;许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2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发病特点,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探讨,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汶川地震2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3.1%.死亡率随着功能衰竭的器官数量增多而增高,4个及以上器官功能衰竭者死亡率为100%.结论: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差,死亡率高.强调对MOF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治疗上的统筹兼顾,防治结合.
作者:周忠杰;宋跃明;刘立岷;黄富国;杨天府;屠重棋;裴福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及术中纵隔热灌注化疗对残留于气管、支气管、胸主动脉、奇静脉等器官的癌性肉眼微小病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食管癌病变浸润超过外膜层外侵至气管、支气管、胸主动脉、奇静脉等器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术中42~43℃无菌蒸馏水2000~2500 mL加入顺铂(DDP)150 mg及氟尿嘧啶(5-FU)1200 mg在体外循环下行纵隔热灌注化疗40 min;对照组56例,术中未进行纵隔热灌注化疗.结果:治疗组术后第一年有6例出现纵隔区域肿瘤复发及淋巴结转移,术后第二年有11例纵隔区域肿瘤复发及淋巴结转移;对照组术后第一年有14例出现纵隔区域肿瘤复发及淋巴结转移,术后第二年23例出现纵隔区域肿瘤复发及淋巴结转移.结论:晚期食管癌术中纵隔热灌注化疗可明显减少或延迟纵隔区域肿瘤复发及淋巴转移,提高术后第一至第二年生存率.
作者:向家勇;杨晋平;母存富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