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中EGFR、HER2及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刘莉;姜勇;李丽;刘都礼;杨建南

关键词:胃癌, EGFR, HER2, GST-π,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EGFR、HER2和GST-π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EGFR、HER2和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5.7% (25/70)、27.1% (19/70)和58.6% (41/70).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无关(P>0.05).EGFR、HER2和GST-π三者之间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EGFR、HER2和GST-π的表达参与胃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它们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患者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药物的初筛及对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价.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颈骨折个体化手术治疗策略与结果

    目的 探讨新鲜股骨颈骨折个体化手术治疗策略与结果.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新鲜股骨颈骨折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86例,男47例,女39例,年龄18 ~ 65岁48例,66 ~ 86岁38例,骨折按Garden分型:Ⅰ型23例,Ⅱ型25例,Ⅲ型26例,Ⅳ型12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空心松质骨螺钉内固定22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26例,半髋关节置换30例,全髋关节置换8例.结果 获得1~6年(平均3.1年)随访,内固定组48例,骨折愈合时间17~24周(平均20.5周),髋内翻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3例,优良率79.2%.关节置换组38例,早期脱位2例,切口感染1例,优良率84.2%.结论 根据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活动能力、骨密度值和骨折类型,选择个体化手术治疗术式,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戢良超;谌刚;李世林;徐映明;周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误诊漏诊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胆囊结石误诊漏诊的原因及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977例临床怀疑为胆囊结石的患者资料,对比分析超声和手术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5%和87.6%.结论 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度较高.不典型结石较易出现漏诊和误诊.

    作者:唐一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去游离甘油三酰甘油对Friedew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目的 评估去游离甘油三酰甘油对Friedew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方法 样本来源于本院就诊患者,共5302例.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LDL-C),用去除游离甘油的方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浓度(TG),纳入TG≤4.51 mmol/L的样本5016例,用Friedewald公式(F公式)计算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LDL-C(F)],与直接法测定的LDL-C浓度[(LDL-C(M)]进行比较.依据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对TG和LDLC分组.结果 LDL-C(F)与LDL-C(M)在TG正常组(γ=0.880)、TG边缘升高组(γ=0.943)和TG升高组(γ=0.897)都显示了良好的相关性(P<0.01).TG正常组、TG边缘升高组和TG升高组的LDL-C(F)都明显高于LDL-C(M) (P <0.001).在NCEP危险度分类中LDL-C(F)与LDL-C(M)的一致性平均为77.4%.结论 用F公式计算LDL-C浓度时,去游离甘油TG会高估LDL-C浓度.

    作者:刘运双;曾平;陈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重症ACPE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有创机械通气,观察通气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其中29例患者抢救成功,有效率为87.9% (29/33),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气pH值、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02)上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等明显改善,治疗前及治疗后2h两组指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严重的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积极行有创机械通气是成功抢救的关键.

    作者:罗宗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传统包皮环切术与环套法包皮切除术的特征比较

    目的 探讨传统环切术与环套法包皮切除术的特征比较,以便为患者采取佳手术方式.方法 对115例需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包皮环切手术组(A组56例),环套法包皮环切术组(B组,59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特征及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中较重水肿的消退、出血、系带裂开等方面,B组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 采用环套法患者手术后不良反应小,生活质量满意度提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梅;张素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外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对照组38例外用卤米松乳膏,均早晚各1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有效率为3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68,P<0.05).结论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雪;翁燕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胶囊内镜诊断小肠间质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反复黑便2年,复发3d就诊.入院前2年,患者反复解柏油样黑便1~2次/d,同时感脐周阵性隐痛不适.曾于院外住院诊治,行胃镜、肠镜、小肠钡餐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小肠出血?3d前,患者再次解黑便,为行胶囊内镜检查来我院.入院查体:贫血貌,余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Hb 82g/L,余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胶囊内镜检查发现空肠一大小约4.0cm × 3.0cm的隆起性病变,致管腔狭窄,隆起处粘膜光滑,见静脉明显显露,所见粘膜未见明显溃疡.即诊断空肠隆起性病变(性质?间质瘤?).后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空肠间质瘤,低度恶性,行小肠部分切除术,随访1年未再出血.

    作者:吴宗英;刘红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及肺功能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乌司他丁对需行单肺通气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OVID,Pubmed,CNKI等数据库,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RCT),同时筛检纳入的参考文献,查找乌司他丁与单肺通气相关的随机对照实验,评价其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Me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RCT,包括242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应用乌司他丁与对照组比较,血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可减少需单肺通气患者血液中的IL-6,IL-8的生成,从而对肺功能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何崟;吴沁娟;满福云;刘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住院肿瘤患者HIV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肿瘤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状况及临床分布特点,为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7年1月~2012年7月的65297例住院肿瘤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65297例患者中共检出HIV抗体阳性89例,阳性率1.36‰.89例HIV感染者中男67例,女22例,年龄20~78岁,其中以41 ~50岁多(30.34%),临床科室以胸科病区检出率高26.97%,2007年至2012年中分别检出6、10、12、21、22、18例.结论 住院肿瘤患者中HIV阳性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测对预防医源性感染、减少医疗纠纷、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立春;王左;罗皓;杨溪霜;陈静;黄梅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益母草冲剂联合当归丸治疗药物流产后腹痛、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益母草冲剂联合当归丸治疗药物流产后腹痛、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门诊就诊自愿药物终止妊娠的育龄妇女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在腹痛明显或妊娠囊排出宫腔后即服益母草冲剂,1包/次,3次/d,服用1周后加服当归丸,15粒/次,2次/d,一直到月经恢复正常.对照组只在腹痛时服用其他止痛药物对症治疗.对两组腹痛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恢复后月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平均为(2.6±0.8)d,对照组平均为(6.4±1.1)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1.2±0.4)个月,对照组平均为(2.2±1.2)个月,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月经周期恢复后,观察组经期时间正常者49例(96.1%),对照组正常者41例(80.4%);观察组月经量正常者50例(98.0%),对照组正常者42例(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冲剂联合当归丸配伍应用治疗药物流产后腹痛、月经失调效果显著.

    作者:龙华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周围脑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周围脑组织病理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理资料,观察出血周围区域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并探讨病理改变同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出血量、高血压级别,高血压病程等)的关系.结果 病理标本发现在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大部分细小动脉有发生不同程度的透明变性;有部分细小动脉发生扩张性改变,并发现在血管周围组织中胶质细胞增生、小灶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在按照病理切片是否发现透明变性分组后,发现组间的患者年龄、发病时出血量及高血压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有无发现血管扩张性改变分组,组间的患者年龄、发病时出血量及高血压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患高血压病年龄,病程与其脑组织中细小血管发生透明变性和血管扩张性改变相关.细小血管发生透明变性和血管扩张性改变导致血管破裂时出血量增大.

    作者:郑毅;徐学君;邓兵;吕涛;周勇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经颅磁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NO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经颅磁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凋亡数、NO的影响.方法 制备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造成大鼠左脑缺血24h,以改良的神经系统损害严重程度评分表(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筛选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磁刺激组(TMS).两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给予5d假TMS刺激,TMS组给予5dTMS刺激.5d后采用干重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采用流式细胞仪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及一氧化氮含量变化.结果 TMS组大鼠的脑水肿程度明显减轻(P<0.05);TMS组神经细胞凋亡率及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TMS对脑缺血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苏牟潇;陈忠伦;唐宇凤;姚丽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髋臼后壁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髋臼后壁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33例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进行影像学、髋关节功能评分等观察.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年6个月,平均22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Matta影像学评分:优29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6%;关节功能Merled'Aubigné评分:优22例,良5例,尚可4例,差2例,优良率81.8%.本组患者未发生异位骨化、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够取得比较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复位质量和功能康复可影响疗效.

    作者:熊小明;宋偲茂;万趸;邓轩赓;石华刚;曹万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对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2例后循环缺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前列地尔组35例和对照组27例,前列地尔组给予前列地尔10μg,1次/d,静脉滴注,拜阿司匹林0.1,1次/d,口服等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250ml,1次/d,静脉滴注,拜阿司匹林0.1,1次/d,口服等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前列地尔组在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明清;吕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期间皮肤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及时发现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皮肤反应,并给予正确有效的预防与护理,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患者痛苦.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9月在我科进行放疗的102例乳腺癌患者发现Ⅱ度以上皮肤反应有45例(44.12%),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护理.结果 通过宣教指导使患者了解照射野皮肤护理的相关知识,积极预防,对已经发生皮肤反应的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皮肤反应均痊愈,未影响放射治疗的进行.结论 加强对放射治疗患者照射野皮肤的预防与护理,对提高放射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家英;蔡红梅;杜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时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5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痰热清注射液组)和观察组(痰热清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组)每组各79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3d、7d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d、7d的FVC、MMF、FEV1、PEF25、PEF50及V25、V50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较佳,且可较快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作者:王月蓉;施亚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经神经内窥镜治疗脑积水分析

    目的 评价神经内窥镜对脑积水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12月神经内窥镜下行不同治疗方式的50例不同类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18例行透明隔造瘘术加内窥镜下引导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ar-peritoneal shunts,V-P);22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采用脉络丛绒毛凝固术及内窥镜下引导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随访3 ~50个月,患者脑积水症状均有所改善.全部患者无死亡.4例出现短暂高热,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积水无改善,改行V-P分流术.4例分流管堵塞行分流管调整术.结论 经神经内窥镜治疗脑积水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冯文;高晋健;吴建兵;杜春富;赵鹤翔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提供护理对策.方法 共纳入12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按PSQI总分≥5或PSQI总分<5分为A、B两组.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2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20例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影响,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6.7%;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睡眠障碍与年龄≥60岁、情绪障碍、咳嗽、心衰病史、头痛、对疾病的担忧存在相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障碍、咳嗽、心衰病史及头痛均是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睡眠障碍与情绪障碍的存在,咳嗽、头痛症状的发生,心衰病史的影响有密切的相关性,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对上述可干预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有重要的意义,可能改善该类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王淑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067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控制和治疗该菌感染的可靠依据.方法 细菌培养分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配套药盒做药敏,药敏试验结果按照CLSI标准判定,采用WHON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ICU、呼吸科感染患者,有较高耐药率,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为34.4%,其余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饶友义;余江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 探讨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进行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使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方法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Cobb角改变、骨折椎体高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BMD、Cobb角改变、骨折椎体高度的变化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青壮年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黎圣田;吴辉耀;张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