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柏林;李洪兵
目的 对比评价骨水泥重建骨矩与钢丝缝(捆)扎重建股骨矩对短柄假体治疗老年粉碎性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功能恢复.方法 选取近5年收治的80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采用骨水泥重建股骨矩,研究组采用钢丝缝(捆)扎重建股骨矩.术后随访两年,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Harris评分、术后关节功能的改善.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术后卧床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两年,研究组的恢复状况以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水泥重建股骨矩与钢丝缝(捆)扎重建股骨矩对短柄假体治疗老年粉碎性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但选择钢丝缝(捆)扎重建股骨矩能够使患者尽早地进行负重活动,减少卧床时间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陈轲;殷振华;韩健;汪玉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8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甲钴胺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和面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面神经功能障碍均有所恢复,观察组恢复率为86.7%,对照组恢复率为67.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的MNCV和SNCV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可以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感觉和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宇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可吸收聚乙醇酸材料奈维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对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恢复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在我院行胸腔镜下肺减容术的肺气肿患者病例资料,根据当时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而观察组则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的基础上加用可吸收聚乙醇酸材料奈维补片,观察两组术中与术后气体溢出、术中渗血及拔管时间等方面的不同.结果 观察组术中创面漏气、渗血和术后漏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胸腔镜下肺减容术中应用奈维,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是一种值得应用的加固材料.
作者:赵志宏;黄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雌酮(E1)、瘦素(Leptin)、人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07例和112例,各按伴随病症分组;另选体检健康的妇女20例作为正常组.检测各组血清E1、Leptin、TNF-β含量.结果 (1)两组患者E1水平降低(P<0.01),且绝经期患者降低幅度更大;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与单纯子宫内膜癌组比较,糖尿病组、高血压组E1水平均偏低(P<0.05);与其他伴随病症组比较,伴肥胖和三联征组E1水平比较高(P<0.05).(2)与正常组比较,单纯子宫内膜癌组Leptin水平几乎无变化(P>0.05),但各伴随证组Leptin水平均明显偏高(P<0.05),其中伴肥胖和三联征组水平高于其他伴随病症组(P<0.05),是否绝经期差异不明显.(3)与正常组比较,单纯子宫内膜癌组TNF-β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各伴随病症组升高更显著(P<0.05);围绝经期患者各伴随病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绝经期高血压组TNF-β水平高于同期各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E1、Leptin、TNF-β因子的异常表达有关,对其因子含量的测定有助于临床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作者:赵继华;张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乳腺超声BI-RADS分级与传统未分级方式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NLM)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临床诊断为NLM的患者90例,分别采用超声BI-RADS分级的方式及传统未分级的方式进行超声诊断.所有患者均通过空芯针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组织学诊断,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别计算超声BI-RADS分级与传统未分级超声诊断结果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超声传统未分级的方式诊断NLM的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78%,阳性预测值为97%,阴性预测值为70%,均高于超声BI-RADS分级方式(灵敏度23%,特异度为67%,阳性预测值86%,阴性预测值10%)(P<0.01).结论 传统未分级方式对于NLM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更高,更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伍芸;刘泽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胆道疾病伴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试验假阳性的发生率,并探索胆道疾病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有效鉴别手段.方法 对本院116例胆道疾病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行阿托品试验,阳性患者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阿托品试验结果示,86例阴性,30例阳性,阳性率为25.9%;30例阳性患者动态心电图结果示,11例排除SSS,19例确诊为SSS,阿托品试验假阳性率为36.7%.结论 在阿托品试验基础上行动态心电图序贯检查,能排除阿托品试验的假阳性.心电图-阿托品试验-动态心电图监测序贯检查,可为临床准确诊断胆道疾病患者是否合并SSS提供更有力的电生理依据,指导诊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樊玲;殷慧;张玉红;李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伊立替康(CPT-11)联合洛铂(LBP)与拓扑替康(TPT)联合LBP二线治疗老年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4例一线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治疗失败且在3~6个月内出现进展的老年SCLC患者随机分入CPT-11组和TPT组,每组37例.所有患者均以3w为1个治疗周期,每周期第1d静脉滴注LBP 30 mg/m2;另外,CPT-11组于每周期第1d、8d静脉滴注CPT-11 60 mg/m2,TPT组于每周期第1~5 d静脉滴注TPT 1.0 mg/m2.比较两组在临床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CPT-11组RR为32.43%,DCR为56.76%,OS为5.24个月,PFS为2.81个月;TPT组RR为37.84%,DCR为64.86%,OS为5.41个月,PFS为2.92个月,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CPT-11组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方面轻于TPT组(P<0.05),而在腹泻方面则重于TPT组(P<0.05).结论 CPT-11联合LBP与TPT联合LBP在二线治疗老年SCLC时疗效相近,前者不良反应以腹泻为主,后者不良反应以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为主.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丁朝霞;龚传明;屈磊;陈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替吉奥单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替吉奥治疗的38例NSCLC合并脑转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仅接受支持治疗的NSCLC合并脑转移患者36例为对照组,治疗2个周期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比较两组6个月及1年内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微效(MR)8例、稳定(SD)20例、恶化(PD)10例,对照组SD 13例、PD 23例;观察组有效率(20.1%)显著高于对照组(0)(P<0.05),临床获益率(73.7%)亦显著高于对照组(36.1%)(P<0.01).治疗2个周期后生活质量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36.8%)显著高于对照组(8.3%)(P<0.05).治疗后随访1年内,观察组存活率(68.4%)显著高于对照组(44.4%)(P<0.05).替吉奥主要毒副作用包括粒细胞减少(15.8%)、恶心呕吐(10.5%)、血小板减少(7.9%)、腹泻(5.3%)、肝功能损伤(2.6%).所有毒副作用经对症处理后缓解,不影响药物继续使用,无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放弃治疗患者.结论 替吉奥对NSCLC合并脑转移有一定的疗效,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并且安全可行.
作者:宋迪;刘蕾;刘美岑;马壮;韩雅玲;马敬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对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2月~2013年6月共99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前联合影像学检查诊断正确率、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w血清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变化.结果 术前影像学诊断正确率为67.7%,误诊率为22.3%;梗阻部位位于胆总管下段、中段及上段患者分别有42例(42.4%)、23例(23.2%)及34例(34.3%);其中并发胆管结石23例(23.2%),胆管化脓性感染15例(15.1%);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高淀粉酶血症、胆管炎,总发生率为8.1%.与术前相比,术后1w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转移酶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ERCP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是胆道肿瘤致梗阻性黄疸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疗效,可考虑在临床中推广运用,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贺永锋;杨小翠;马卫平;肖翔;高原;刘晓;邹强;来宇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的疗效.方法 对41例子宫脱垂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骶骨固定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对比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41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5.8±22.4)min,术中出血量(40.2±21.2)ml.术中无血管、输尿管及直肠损伤.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6~8 h,住院3~7 d,无肠梗阻及肠粘连发生.术后随访12个月内,手术治疗有效率为100%,无复发病例发生.术后3个月POPDI-6、CRADI-8、UDI-6及PFDI-20得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并且在术后6、12个月维持稳定.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副作用少、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等优点,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邢秀月;李晓丽;王丽娜;周叶;许文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米非司酮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41例围绝经期DUB患者随机分入LNG-IUS组(宫内放置LNG-IUS)、米非司酮间断组(米非司酮10 mag/晚,连续给药5d,后5个月月经来潮第1~5 d继续服用米非司酮)、米非司酮连续组(米非司酮10 mg/晚,连续服用6个月),每组47例,比较3组治疗后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浓度、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LNG-IUS组有效率为95.74%,米非司酮间断组有效率为68.09%,米非司酮连续组有效率为72.34%,LNG-IUS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LNG-IUS组不良反应率为8.51%,明显低于米非司酮间断组(23.40%)和连续组(29.79%)(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治疗3、6个月时,LNG-IUS组的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减少(P<0.05),而血红蛋白浓度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与米非司酮相比,LNG-IUS治疗围绝经期DUB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
作者:陈甦;金松;郑小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人性化是指在“以人为中心”思想指导下,更加重视、关注人的表现和思想、人的自由发展以及人的价值.在护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不仅能够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而且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使医患关系更加融洽,进而增加医院的核心竟争力.
作者:徐晓燕;李霞;周智;徐兰;白艳;杨雪春;杜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缺氧(hypoxia)是很多疾病共有的一个病理过程,例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急慢性心力衰竭、失血性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等,均可以引起缺氧.而在军事医学中,缺氧这一课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缺氧引起的急慢性高原反应如今已成为很多人研究的课题[1].
作者:林梦娇;魏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慢性炎性疾病,以淋巴结、软组织和唾液腺损害为主,也有诸多文献报道累及肾脏[1-3],其中约12%~16%的患者可出现蛋白尿59%~78%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KD累及肾脏时,可以表现为多种肾病病理类型,包括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等.
作者:马小平;张萍;杨丽南;宋小炜;阮一哲;段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泪道支架植入在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慢性泪囊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泪道支架扩张术,治疗组采用内窥镜下泪道支架植入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两组手术失败的原因主要为术中出血与吻合口肉芽组织堵塞.术后1个月进行判定,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P< 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的支架阻塞、泪道扩张管移位、溢泪、泪囊区硬物感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泪道支架植入在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总体疗效的提高.
作者:刘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导致的恶性血液疾病,其发病率约占整个血液恶性疾病的10%左右.MM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易产生多种系统并发症,治愈率极低,急需探寻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现报道我院治疗的1例伴有髓外浸润的重症MM患者,通过给予CVAD方案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使其病情得到延缓,并结合相关的文献复习,旨在提高对MM临床治疗的认识.
作者:钟国成;李卫红;吴超群;闵敏;匡红;孙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可视喉镜与光纤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中心需行紧急气管插管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普通光纤喉镜插管,观察组予以可视喉镜插管,记录两组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平均置管次数、声门暴露成功率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比较术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插管后2 min(t3)4个时点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两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平均气管插管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声门暴露成功率及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呛咳、呕吐及咽喉组织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t2、t3两个时点,观察组的MAP、HR比对照组上升幅度小(P<0.05).结论 急救过程中应用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可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顾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出院小结(即出院记录)是住院过程的总结和概括,是继续治疗的重要参考,是办理基本医疗保险(下称医保)报帐、伤情鉴定等社会保障性事务时需要提供的医疗文件之一.为了规范出院小结的书写,我院自2013年9月起统一使用了表格式出院小结,工作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受到了临床一线病历书写医师、患者和医保管理部门的普遍欢迎.
作者:王继伟;孙杰;严睿;马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成都战区部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部队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4年成都战区部队各医疗直报单位通过军队疫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军队乙肝病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5年间,乙肝发病数及其占总报告传染病的比例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发病数一直居病毒性肝炎首位;乙肝发病各月病例数变化不大,无明显季节性高峰;发病主要集中在25~44岁的中青年人群(55.67%);不同职务人群中,士兵的发病占首位(43.26%).结论 乙肝是部队重点监测传染病之一,实施预防接种后乙肝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应在进一步提升疫苗接种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预防接种.
作者:陈洁;胡小兵;周奕帆;古良琪;宋云彩;章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急性应激反应、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听力水平、改善时间及负面情绪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RQ、PSQI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焦虑、恐惧、抑郁、偏执、自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听力恢复情况优于照组(P<0.05),听力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自卑等消极心理,予以积极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消极心理,降低应激反应,促使听力恢复.
作者:陈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