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改进

梁茜;刘惠兰;郭昆华

关键词: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 改进
摘要:医院感染(简称院感)现患率可实时、全面了解某一时段的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性目标监测和制定监控措施提供依据[1].为掌握我院医院感染的现状,笔者对我院2012年9月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现患率的调查.为了保证本次调查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调查在2012年9月6日同一天内完成.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糖铁复合物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口服多糖铁复合物与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对改善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09~2011年我院妇产科缺铁性贫血住院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多糖铁复合物300 mg/d治疗)和对照组(口服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900 mg/d治疗).治疗4 w后复查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并进行疗效比较,同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多糖铁复合物与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均可使Hb、RBC、HCT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Hb、RBC升高更加明显(P<0.05),HCT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口服多糖铁复合物改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优于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是一种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的补铁制剂.

    作者:邓凯文;吴久健;黄体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噻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设计

    目的 以乙酰唑胺为先导化合物,依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合成一类新型的噻唑酰胺类化合物类衍生物.方法 以β-乙氧基丙烯酸乙酯、2,3,4-取代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为起始始料,经环合、酰化、亲核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 合成了15个新型的噻唑酰胺类化合物,并对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合成工艺研究.结论 合成了15个目标化合物,为含单噻唑环的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设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赵俊;吕加国;张晓梦;张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韭菜子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韭菜子煎剂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韭菜子治疗组(A组)和山莨菪碱治疗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予口服韭菜子煎剂100 ml,3次/d;B组予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 mg,3次/d.两组均治疗2 d,观察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3.3%,B组总有效率为56.7%.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 口服韭菜子煎剂治疗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彭小兰;李政文;肖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原发性气管肿瘤10例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原发性气管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约占呼吸系统肿瘤的1%[1],且恶性肿瘤远多于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2].我院从1997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10例原发性气管肿瘤,其中恶性肿瘤8例,良性肿瘤2例.均行气管肿瘤切除重建术,笔者对围手术期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小燕;刘文清;刘利;孙俊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外科ICU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插管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1].随着深静脉置管技术临床应用的日益推广,该技术已在神经外科ICU中普及.深静脉置管在快速扩容、中心静脉给药、术后营养支持、监测中心静脉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是神经外科ICU患者重要的生命线.但导管的意外拔除已成为ICU中常见问题,或是由于患者的有意拔除或是护理过程中的意外脱出所致[3].因此,开展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及对策的研究,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2010年3月~2013年2月,我科ICU共收治519例行深静脉置管患者,其中13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笔者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措施.

    作者:卢国彩;卓小英;白力竹;车素华;段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炮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现代高科技战争突破了战地限制,可使用高制导武器装备随意打击远距离敌方目标,高炮官兵在应对地面战场进攻的同时,还要应对随时的远程打击,迫使参战或演习人员始终处于紧张的心理应激状态,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目前对于高炮官兵心理健康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所得结论也不尽一致[1-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炮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为基层部队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解冰;赵巍;张子青;温献东;程玉强;周大鹏;项良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螺旋藻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动态观察

    目的 观察螺旋藻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26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螺旋藻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联合组)和单纯辛伐他汀治疗组(单药组),单药组给予口服辛伐他汀20 mg/d,治疗8 w;联合组给予口服辛伐他汀20 mg/d,加绿A螺旋藻精片1.5 g/次,2次/d,治疗8 w.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联合组降幅显著大于单药组.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组的复发率明显较低.结论 螺旋藻与辛伐他汀联合使用,比单独用辛伐他汀能更有效地调整高脂血症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

    作者:金辉;张翠娟;李明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7例胰腺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

    胰腺外伤在临床急诊中并不少见,由于胰腺位于腹膜后的特殊解剖位置,损伤后常有合并伤存在,给诊断和外科治疗带来困难,误诊、漏诊和术后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高[1].而探讨胰腺外伤的护理,对提高胰腺外伤的术后康复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对我院199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7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罗丁;晋云;普雪琼;徐江;刘艳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26例

    目的 探讨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处理要点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4月采用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的12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疗效.结果 显效98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41%.结论 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治疗效果好,实用、简单快捷,无创伤、无出血等优点,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黄录群;薛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改进

    医院感染(简称院感)现患率可实时、全面了解某一时段的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性目标监测和制定监控措施提供依据[1].为掌握我院医院感染的现状,笔者对我院2012年9月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现患率的调查.为了保证本次调查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调查在2012年9月6日同一天内完成.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梁茜;刘惠兰;郭昆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AECOPD并Ⅱ型呼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与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及体重指数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5例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肺功能值(FEV1)、血气分析(pH、PO2、PCO2).结果 AE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室性期前收缩(个/24 h)与FEV1、PO2呈负相关(P<0.01),与PCO2呈正相关(P<0.05),与pH及体重指数无相关性(P>0.05);室速(阵/24 h)与FEV1、PO2、pH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PCO2呈正相关(P<0.01),与体重指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 AECOPD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肺功能逐渐下降及呼吸衰竭程度有关;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检查对此类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可能有一定的诊断预测价值.

    作者:张淑静;郭小平;陈吉;黄志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跟骨胫骨融合治疗中足创伤性截断1例

    病例男,41岁,因搅拌机绞轧致左中足(距舟、跟骰关节处)创伤性截断15 h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8 ℃,脉搏98次/min,血压135/75 mmHg;左足自距舟、跟骰关节处完全截断,创缘呈撕脱伤,创面软组织挫伤严重,有大量泥沙等异物存留;踝上2 cm以远前侧皮肤软组织缺损,跟腱部、足跟底部皮肤尚完整.术前X光片提示:左足自跟骨前缺失.离断的前足已用75%酒精持续浸泡18 h,失去了断肢再植的可能.

    作者:叶东平;唐娟;袁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刍议新疆反恐维稳医学救援的基本特征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发生了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这些事件危害公共安全和国家利益,严重侵犯人权,反恐维稳是摆在新疆人民面前的一项长期任务.医学救援是反恐维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其整个活动的实施不仅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还具有其鲜明的系统特征.笔者从新疆反恐维稳医学救援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入手,分析反恐维稳医学救援的内在要求及外部特征.

    作者:陶发胜;曹坤鹏;周海燕;张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黔南及黔东南虫媒病毒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黔南及黔东南部分虫媒病毒人群血清抗体阳性分布.方法 2012年8月,选取在当地连续居住1年以上、年龄18~40岁的自愿健康人群,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法,调查马亚罗(MAY)、辛德比斯(SIN)、基孔肯雅(CHIK)、盖他(GET)、流行性乙型脑炎(JE)、登革热Ⅲ型(DEN-3)、流行性出血热(EHF)和森林脑炎(TBE)病毒在黔南及黔东南人群中的阳性分布.结果 共检测血清标本502份,111份至少有1种病毒抗体阳性,抗体阳性检出率高的是JE,阳性率为12.15%;其次为MAY,阳性率为10.28%;TBE未检出抗体阳性血清.居住时间、居住地性质和地区分布对抗体的阳性分布影响较为显著.结论 黔南和黔东南可能是多种虫媒病毒病的自然疫源地.

    作者:胡小兵;唐旭东;牛文忠;张天鉴;张富强;郑钧丰;邱薇;张雪莲;范泉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对高原地区腹腔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高原地区腹腔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9年5月~2011年5月西藏林芝地区的121例腹部外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将超声诊断与手术诊断或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组121例中,经手术证实腹腔脏器破裂者为78例,其中超声诊断69例,误诊6例,漏诊3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8.46%,与手术确诊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本组未行手术者43例,其中未发现脏器损伤37例,脾脏包膜下破裂3例,脾脏中央型破裂1例,肾脏包膜下破裂2例.结论 超声在腹腔脏器损伤诊断中能够较准确及时地发现破裂部位,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超声在高原地区腹腔脏器损伤中有一定的运用价值.

    作者:唐娟;吕润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进展

    前列腺癌是严重威胁中老年男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仅次于肺癌,位居第2.50多年以来,临床治疗前列腺癌患者一直采用雄激素阻断治疗,然而,大多数患者终会发展为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对于HRPC,目前尚无有效的疗法,而现有治疗手段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均不能延长患者生命达1年以上.因此,探索新型有效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一直是泌尿外科临床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前列腺癌本身有许多免疫学特点:病程相对较长、人体能够对前列腺癌组织产生免疫反应[1]、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可以采用针对整个前列腺组织等[2].所以采用免疫方式治疗前列腺癌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热点.笔者就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局域性流程改造的实践和讨论

    门诊流程是指患者到医院门诊就诊的整个过程.从患者到达医院开始,包括挂号、候诊、就诊、交费,到检查、化验、治疗、手术、取药等各环节,每个环节都是一个局域性流程.局域性流程的优劣决定每个患者在该环节等待时间的长短,每个环节完成时间的长短,构成患者门诊就医全流程的时间长短.如何更进一步优化环节流程,使就医者在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快速和满意的处置,是医院管理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作者:侯凯文;王魁英;刘建华;张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纳米银敷料在皮肤撕脱伤术后感染伴坏死创面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纳米银敷料治疗四肢皮肤撕脱伤术后感染伴坏死创面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16例皮肤撕脱伤采用皮肤原位回植术后发生坏死伴感染的患者,选取纳米银烧烫伤敷料贴作为内层敷料进行创面处理,并重点观察伤口的渗液量、气味、坏死组织减少的程度、伤口床的颜色及换药过程中的疼痛评分.结果 5例创面直径10 cm以下的患者7~10 d清除坏死组织并控制感染,后继续采用湿性伤口愈合理念换药直至伤口愈合;11例创面10 cm以上的患者7~11 d清除坏死组织并控制感染,渗液减少,继续湿性敷料换药,待伤口床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具备植皮条件后行游离植皮术.换药过程中,患者疼痛评分14例在4分以下,2例在5~6分.结论 纳米银烧烫伤贴敷料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并且保证了抗菌的长效性,可保持创面的湿润度,保护新生肉芽组织,使创面感染得到控制,减轻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此种敷料进行伤口处理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荣卫平;王丽;李洁;陈其琴;方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短链脂肪酸调节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是指碳链中碳原子小于6个的有机脂肪酸,主要是食物中未被小肠吸收消化的膳食纤维在大肠内的发酵产物,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等.目前研究发现,SCFA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等重要作用;在改善胃肠道功能方面,SCFA不仅为结肠黏膜细胞生长提供了主要的能量供应,它还能调节人体肠道菌的组成,影响细菌酶的分泌和活性,预防结肠癌的发生.此外,SCFA还在调节炎症反应、抗肿瘤和调控基因表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邹江冰;陈良云;蒋琳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先天性头部皮下畸胎瘤误诊为脂肪瘤1例

    病例男,18岁,战士.自诉出生便发现左枕部有一包块,大约鸡蛋大小,18年来包块无明显增大或缩小,无头昏、头痛、四肢抽搐、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等症状,无大小便失禁等不适.查体:神志清楚,头颅未见畸形,左枕部有一约5 cm×3 cm大小的包块,质软,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无压痛、溃破、出血、皮温升高等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

    作者:汪兆亮;魏永敬;陈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