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彪;柳锡永
《妇产科》( Obstetrics &Gynecology)杂志2016年月刊发布了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 ACOG)制定的宫颈癌筛查指南,指南中强调了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推荐中的改变,包括讨论了单一使用HPV测试筛查的角色,HPV疫苗的药效更新,以及修改了HIV阳性女性的癌症筛查指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中期血清尿酸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产检及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资料,收集孕中期尿酸检测结果、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等数据。结果孕妇检测尿酸平均孕周为21.27±5.67周,平均尿酸水平为246.15±60.17μmol/L,不同尿酸水平组孕妇发生子痫、早产比例不同,尿酸水平≥335μmol/L组发生子痫、早产的比例高于其他组(χ2值分别为20.95、14.02,均P<0.01)。不同尿酸水平组孕妇发生羊水过多、羊水胎粪污染、胎膜早破、巨大儿、剖宫产比例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14、0.97、5.57、4.12、5.25,均P>0.05)。结论妊娠中期血清尿酸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适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程曦;曾慧倩;赖毓冕;邹兴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龙泉市人民医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脾氨肽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抗感染、抗病毒等基础治疗,脾氨肽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及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脾氨肽组较常规组相比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5、4.45,均P<0.05)。脾氨肽组较常规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9,P<0.05)。常规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免疫球蛋白(Ig)M、IgA及补体C4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4、3.11、3.45,均P<0.05)。脾氨肽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IgM、IgA及C4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3、3.67、4.03,均P<0.05)。脾氨肽组治疗后较常规组治疗后的IgM、IgA及C4水平均更加明显(t值分别为3.25、3.43、3.56,均P<0.05)。结论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可获得显著临床疗效,改善了免疫学指标,提高了机体抵抗力,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孔珍;李孔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检测水平在脓毒血症新生儿中的变化情况及其在患儿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科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8例脓毒症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同期4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入院时的PCT、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 WB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差异,并根据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的对脓毒症患儿进行分组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PCT对判断脓毒症新生儿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患儿的PCT为(15.37±7.16)ng/L、CRP为(39.82±11.75)mg/L、WBC为(15.8±3.17)×109/L值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组的PCT:(0.84±0.72)ng/L、CRP:(1.96±1.35)mg/L、WBC:(9.4±2.1)×109/L,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78、20.28、11.75,均P<0.05)。非危重患儿有36例、危重患儿33例、极度危重患儿29例,PCT、CRP、WBC及APACHEⅡ评分的组间比较结果为非危重组<危重组<极危重组患儿(F值分别为14.09、14.18、10.05、7.88,均P<0.05),并且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均P<0.05)。 PCT≥14.86μg/L组患儿43例中有21例患儿死亡,死亡率为48.84%,显著高于<14.86μg/L组的14.55%,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62,均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PCT预测患儿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2,大于0.800。结论 PCT检测水平在脓毒血症患儿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同时与患儿的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关系,PCT作为一种对脓毒血症患儿预后进行预测的临床指标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金志彪;柳锡永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来自西班牙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母亲在怀孕期间每周吃3个相当大份量的鱼可能在未来几年受益于儿童的大脑。研究人员随访近2000对母子,自孕初期随访至孩子的第5个生日,发现其母孕期吃鱼多者,孩子脑功能改善显著(与母亲吃鱼少的孩子相比)。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孕妇焦虑情绪现状,分析妊娠期睡眠质量与焦虑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六安市金安区妇幼保健院1010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孕妇一般情况信息,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评定睡眠质量和状态-特质焦虑症状。结果1010名孕妇中睡眠质量问题检出率为44.65%,状态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6.53%,特质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3.37%。有睡眠质量问题的孕妇状态焦虑症状(19.73%)和特质焦虑症状(17.07%)的检出率均高于无睡眠质量问题的孕妇(χ2值分别为9.67、6.04,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与状态和特质焦虑症状关联的OR估计值分别为1.44(95%CI:1.03~2.03)和1.71(95%CI:1.18~2.47)。结论孕妇睡眠质量与孕期焦虑症状存在关联,应积极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改善孕妇妊娠期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
作者:汪红霞;蔡传兰;崔时敏;邹奇志;丁秀秀;许韶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小儿因腹痛行胃镜检查阳性结果者结合其临床原因及症状进行病因分析。方法选取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因腹痛于门诊就诊或收治入院的患儿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6个月~14.5岁。参照《上消化道内镜学》中的胃镜操作方法对所有患儿进行小儿电子胃镜检查,详细记录镜下病变情况及结果,同时又进行了病变处粘膜活检及幽门螺杆菌( HP)检测。结果320例患儿中浅表性胃炎共检出265例,检出率为82.81%,是腹痛的主要原因,其检出率明显高于十二指肠球部炎症的检出率(18.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56,P<0.05)。胃镜报告显示,浅表性胃炎的镜下特点以“胃窦小结节”为主,占47.55%,其检出率显著高于出血型(10.04%)、红斑型(42.26%)、伴糜烂型(6.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23、11.33、13.28,均P<0.05);HP的总体检出率为48.75%,随着胃黏膜病变程度的加深,HP检出率增高,在重度胃黏膜炎症中,高达86.67%。结论小儿腹痛以上消化道炎症和溃疡为主,HP感染是其主要病因,并且随病程加重,检出率也增高。
作者:蒋海珍;李艳华;金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为了促进妇幼健康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同意,妇幼健康研究会设立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并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对在妇幼健康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单位进行奖励。2015年首届妇幼健康科技奖已经评审完毕,并已经完成网上公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英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孕妇服用抗抑郁药物增加妊娠及后代患病风险。据研究人员介绍,高达1/5的育龄女性出现轻到中度抑郁。此外,近年来,孕期女性获得的抗抑郁药处方增加。2005年以前大多数人都认为帕罗西汀对孕妇而言是安全的,但有研究显示,帕罗西汀的摄入会增加胎儿心脏畸形的风险。研究人员对1966~2015年发表的综述和荟萃分析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探究,其中有23篇研究经筛查后符合标准。结果显示,相比没有使用帕罗西汀的孕妇,妊娠前3个月使用帕罗西汀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问题的风险增加23%,出现心脏功能异常的风险增加28%。研究者Anick Berard教授认为,需要严格评估帕罗西汀药物的作用以及对胎儿的异常风险。就风险/收益比而言,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现神经系统问题和心脏功能问题的基线风险分别是3%和1%,但是任何孕期用药都可能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故孕期有轻度至中度抑郁症状的女性应阻止其使用抗抑郁药,并为其提供其他选择方案,例如心理疗法或锻炼计划等,以减轻孕妇的困扰。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PGD)和筛查( PGS)是近年来发展的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PGT)方法。 PGD主要适用于父母携带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平衡易位,通过体外受精,在胚胎移植前检测特定的突变以及非平衡染色体异常是否传递到卵子或胚胎。 PGS是运用相同的检测方法检测胚胎染色体非整倍性,通过移植正常的胚胎从而提高妊娠率。 PGD/PGS相关检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统FISH技术逐渐被取代,更多的新技术也在研发中。但是,PGD/PGS仍存在费用昂贵,无法检测所有胚胎异常等不足之处。该文综述PGD/PGS相关进展和PGD/PGS所存在的问题。
作者:刘茜桐;田莉;师娟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孕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 GBS)的带菌情况及应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后的母儿结局,并分析GBS带菌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分娩体验门诊就诊的孕妇4959例,于孕35~37周采集阴道下1/3及肛门括约肌上2~3cm处直肠标本(共1份),采用PCR法进行GBS检测,其中278例检测出B族链球菌阳性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产检332例检测GBS阴性者为对照组。 GBS阳性者临产后或胎膜早破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分析其妊娠结局及GBS带菌的高危因素。结果 GBS阳性者278例,带菌率为5.61%。 GBS阳性组年龄显著高于GBS阴性组( t=2.941,P<0.05),两组文化程度有显著性差异(χ2=8.108,P<0.05),而两组经产妇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χ2=2.593,P>0.05)。新生儿中无GBS感染导致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发生,1例可疑GBS感染,1例新生儿脓疱疹。 GBS阳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GBS阴性组(χ2=4.809,P<0.05),两组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产时发热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180、0.009、2.187,均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产后出血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497、0.529,均P>0.05)。年龄、阴道炎是GBS定植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71、2.955,均P<0.05),而糖尿病不是GBS定植的高危因素(OR=1.108,P>0.05)。结论 GBS阳性孕妇临产后使用抗生素规范治疗可改善母儿结局,建议对GBS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作者:尉建霞;范玲;陈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孕晚期B族链球菌( GBS)的定植情况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率,评估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 EOD)的发病趋势。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南京医学院附属苏州母子医疗保健中心住院分娩的3487例孕妇进行阴道GBS筛查,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推荐的培养筛查策略评估孕妇孕晚期GBS的定植率;对1018对孕妇-新生儿配对病例进行垂直传播筛查,追踪新生儿结局,统计母婴垂直传播率及新生儿EOD的发病率。结果在培养筛查组,3487例孕妇标本中有142例GBS培养阳性,孕妇阴道GBS定植率为4.07%;在母婴垂直传播筛查组,1018对配对标本中,有52例孕妇GBS培养阳性,其分娩新生儿有4例阳性,垂直传播率为7.69%。在1062例纳入研究的新生儿中有1例发生EOD,其发病率为0.94‰(1/1062)。结论虽然孕妇孕晚期GBS定植率低,但其垂直传播率及新生儿EOD发病率均较高。有必要于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推行GBS产前筛查和相关治疗。
作者:彭兰;柴利强;陈大立;汪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2011至2013年北京市0~1岁儿童发育迟缓社区筛查状况,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丹佛发育筛查法( DDST)对辖区内0~1岁儿童进行发育迟缓筛查,并按工作常规要求网上直报2011、2012、2013年儿童发育迟缓筛查数据。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0~1岁常住人口(户籍+非户籍)发育迟缓筛查率为89.29%,户籍为91.32%,非户籍为85.92%,达到十二五指标,从2011到2013年,筛查率逐年提高(χ2值为1284.582~32504.756,均P<0.001)。有14个区县常住人口、15个区县户籍人口、10个区县非户籍人口筛查率超过85%,城区、近郊已完成十二五指标,远县接近十二五指标。结论各区县筛查工作发展很不平衡,远、近郊各区县总体筛查水平较低,下步工作中应该继续加大发育筛查人员培训力度,加强非户籍儿童发育筛查工作的管理力度,并根据地区情况分类管理。
作者:梁明丽;梁爱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妇产科》( Obstet Gyneco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相较于更普遍的两步筛查法,妊娠糖尿病( GDM)一步筛查法增加疾病的诊断率和治疗率,但并不改善新生儿结局。加利福尼亚凯萨医疗机构开展了一项检测方式转换研究。该研究机构以前采用GDM两步法诊断,但在2011年改为IADPSG一步法。研究人员对2010年7月和2013年12月医院和附属诊所治疗过的孕妇数据进行了对比,以确定哪种方法的结局更好。根据两步处理法,在第一次产检,高危孕妇或24~28周的孕妇接受1h/50g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高于130 mg/dL的孕妇接受3h/100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GDM的确定标准为:空腹血糖水平≥95 mg/dL或符合以下3个数值的两项:1h血糖≥180 mg/dL、2h血糖≥155mg/dL及3h血糖≥140mg/dL。一步检测法为在首次产检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HbA1c≤6.4%诊断为妊娠糖尿病,而那些HbA1c≥6.4%的孕妇诊断为孕前糖尿病。 HbA1c<5.7%的孕妇在24~28孕周接受2h/75m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符合以下任一情况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空腹血糖≥92 mg/dL,1h血糖≥180 mg/dL,2h血糖≥153 mg/dL。所有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的妇女接受了强化教育、家庭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分析包括6066名孕妇(两步法组2972名;一步法组3094名)数据。结果表明,在一步法组被诊断为GDM的孕妇多于两步法组(27% vs 17%)。一步法组首次剖宫产率显著高于两步法组(20% vs 16%)。LGA儿比例上两组无显著差异:两步法组为10%,一步法组为9%。巨大儿、新生儿ICU接诊、早产、子痫前期、肩难产或高胆红素校正后的OR,两组间也无显著差异。研究人员认为,IADPSG选定的界限值可能太低,因此导致有太多的患者被当做妊娠糖尿病治疗。我们需要评估不同的界限值,并且应更加关注孕前体重( BMI)的控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出生月份的相关性,探讨季节对出生体重的影响,为做好围产期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西宁市三家医院2013年1至12月出生的足月单胎活产儿的出生记录资料,统计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出生月份的关系。结果全年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286.6±412.7g,平均体重高出现在10月份(3388.9±381.1g),低在7月份(3189.3±395.8g)。男婴在4、5、9、10月份的平均出生体重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t值分别为2.345、2.861、2.013、3.185, P<0.05),也高于其它月份的平均出生体重;女婴各月份的平均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在4月份(7.9%)和9月份(10.5%)出生的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全年(3.0%)水平(χ2值分别为9.130、6.542,均P<0.05)。结论不同月份出生的新生儿平均体重存在一定差异,巨大儿在春、秋季节发生率较高,要加强对预产期为春、秋两季的中晚期孕妇胎儿宫内发育监测,规范产检,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
作者:徐瑜;于学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以及其与临床和病理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不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浸润转移等ER、PR、CerbB-2、Ki-67各项表达情况。结果手术-病理分期Ⅲ期~Ⅳ期者ER、PR阳性率均明显低于Ⅰ期和Ⅱ期,而Ⅱ期和Ⅲ~Ⅳ期者CerbB-2、Ki-67阳性率均明显高于I期,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3、5.35、6.92、6.02、7.23、7.83、6.85、7.03,均P<0.05)。组织学分化G3级者ER、PR阳性率均明显低于G1级和G2级者,而G2、G3级者CerbB-2、Ki-67阳性率均明显高于G1级者,且G3级者CerbB-2、Ki-67阳性率均明显高于G2级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53、6.68、7.90、7.24、9.22、12.64、6.82、7.53,均P<0.05)。肌层浸润深度>1/2者ER、PR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肌层浸润深度≤1/2者和无肌层浸润者,而肌层浸润深度>1/2者CerbB-2、Ki-67阳性率显著高于肌层浸润深度≤1/2者和无肌层浸润者,且肌层浸润≤1/2者CerbB-2、Ki-67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肌层浸润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74、7.63、7.54、7.16、5.86、7.02、6.06、7.44,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ER、PR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74、7.63,均P<0.05),而有淋巴结转移者和无淋巴结转移者CerbB-2、Ki-67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值分别为1.22、2.05,均P>0.05)。结论 ER、PR、CerbB-2、Ki-67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和病理有密切相关性,联合应用可作为判断疾病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依据。
作者:徐小仙;苏影;朱小平;闫鼎鼎;楼寒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微生态研究在国际上的纵深发展,国内在微生态与妊娠早产、微生态与糖尿病、微生态与肠道炎性疾病等方面也开展了诸多研究。2015年初始,在我国进行了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中山大学第六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鼓楼医院、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15家医院参与的全国阴道微生态方面的研究,并于2015年12月19日在北京蟹岛会议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微生态试验总结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根据一项新的荟萃分析,糖尿病会增加60%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并且女性比男性的患病风险更高。该信息来自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资深研究员Rachel R。Huxley研究小组回顾了14项涉及200万人的研究,其中包括10万痴呆患者。相关结果12月17日发表于《糖尿病护理》( Diabetes Care)杂志上。总的来说,患糖尿病的人得痴呆的风险要比正常人高出60%。患糖尿病的女性得痴呆的风险为正常女性的2倍,而患糖尿病的男性得痴呆的风险较正常男性仅略有增加。但研究人员提醒,他们还无法确认其中关联是否是因果关系,因为这些研究都是观察性研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牙周病不仅与心脏病、卒中和糖尿病有关,还可能与乳腺癌有关。这是发表在《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与预防》(“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Prevention”)杂志上的一项美国研究成果。但吸烟状态也对这种关系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来自布法罗大学( University of Buffalo,纽约)的团队分析了73736名绝经后女性的数据,这些人来自于“妇女健康倡议观察研究”,此前未被诊断患有乳腺癌。26.1%报告罹患牙周病。平均随访6.7年后,2124名女性诊断罹患乳腺癌。总体而言,在牙周病女性患者中的乳腺癌风险高14%。更详细的分析表明,这种关系受吸烟影响显著。在过去20年内已经戒烟的女性中,乳腺癌的风险高36%。目前吸烟者的风险高32%,但这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从未吸烟的牙周病女性患者的乳腺癌风险高6%。同样,在戒烟20年以上的人中风险高8%。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当前和过去吸烟者口腔中的细菌与非吸烟者显著不同有关。作者表示,与牙周病有关的解释之一可能是这些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终影响乳腺组织。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血清人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F-β-hCG)、雌激素及孕酮( PROG)的测定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绵阳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接收的40例正常妊娠孕妇以及80例异位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妊娠孕妇作为A组,对异位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和相关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院时仅采用通过检测血清F-β-hCG诊断异位妊娠的40例患者列入B组,将通过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联合检测诊断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记为C组,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的准确率与确诊时间;同时,分别检测A组和C组孕妇的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含量水平,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孕妇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含量分别为(1151.4±123.5)IU/mL、(41.2±6.3)ng/mL和(25.4±9.1)ng/mL,C组孕妇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含量分别为(860.4±93.4)IU/mL、(7.3±2.1)ng/mL和(5.3±3.5)ng/mL,组间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3.99、4.34、4.56,均P<0.05)。对B组、C组孕妇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5.00%、97.50%,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4.97,P<0.05)。对B组、C组孕妇诊断的确诊时间分别为(4.1±1.03)d、(1.36±0.46)d,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4.49,P<0.05)。结论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测定在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联合诊断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缩短确诊的时间,减少一系列相应的不良后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虹;张瑞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