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状结肠人工阴道成形术4例报告

林群;孙袁;缪筑琴

关键词:乙状结肠, 人工阴道成形术, 先天性无阴道, 现报告如下, 病人
摘要: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4例先天性无阴道病人,均施行乙状结肠人工阴道成形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白细胞介素7对肺结核患者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7(IL-7)对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d(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例肺结核患者和15名健康人PBMC分为RPMI1640组、PPD组、PPD+IL-7组、PPD+anti-IL-7组,培养72小时后收集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IFN-γ、TNF-α、IL-4、IL-10的水平.结果与PPD组相比,加入IL-7能有效促进肺结核患者及健康人PBMC分泌IFN-γ(108.6±62.0~156.8±78.6,201.2±60.4~290.3±108.4)和TNF-α(463.5±172.2~880.9±249.3,1 163.0±381.6~1 716.8±522.6),抑制IL-4(58.8±14.7~36.9±13.2,47.8±17.7~35.3±11.8)和IL-10(154.4±45.9~111.0±34.4,136.9±46.4~99.3±45.7)的合成;而加入antiIL-7可抑制IFN-γ和TNF-α的分泌,促进IL-4和IL-10的合成.肺结核患者各组IFN-γ、TNF-α水平均低于健康人各对照组(P<0.05),而IL-4、IL-1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Ⅱ型肺结核患者组IFN-γ、TNF-α水平低于Ⅲ型肺结核患者组(P<0.05),IL-4、IL-10水平高于Ⅲ型肺结核患者组(P<0.05).结论IL-7通过诱导IFN-γ、TNF-α分泌,抑制IL-4、IL-10合成,从而调节Th1/Th2平衡,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发挥保护性的免疫反应.IL-7是一种结核免疫调节剂.

    作者:杨晓敏;董德琼;杨渝浩;李昶;李华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健胃愈疡片治疗老年胃溃疡70例疗效观察

    临床观察证明健胃愈疡片有促进消化溃疡愈合的作用[1,2],为了评价健胃愈疡片对老年胃溃疡临床疗效的可靠性,笔者对健胃愈疡片治疗老年胃溃疡7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付忠;钱玉荣;邱方芳;黄薇;吴渝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β2-肾上腺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是以慢性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它的发生、发展及临床治疗与β2-受体密切相关.尽管吸烟是导致COPD的重要的危险因素,然而吸烟者中只有15%~20%发生COPD,且吸烟引起的气道阻塞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1].提示遗传易感性与COPD的发生有关.目前研究证实α1-抗胰蛋白酶的缺乏是与COPD易感性相关的遗传因素[2].COPD的易感性为多基因遗传.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激动剂在治疗COPD及支气管哮喘中均具有重要作用.β2-AR基因多态性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马丽;刘维佳;冯端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经口咽前后路二期手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伴脊髓压迫症1例

    陈旧性寰枢脱位伴有脊髓压迫症临床不少见,按常规行颅骨牵引,后路减压内固定,通常不能使复位满意,脊髓压迫症状也难得以缓解.我院于2004年6月对1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伴有脊髓压迫症的患者行经口咽前、后路二期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伟;赵筑川;田晓滨;李波;邱冰;张美心;张祖根;周焯家;胡如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多发性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15例治疗体会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创伤骨折的极其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早期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常易漏诊或误诊,若诊治不及时死亡率非常高.笔者从1998~2003年间共收治了多发性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者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庚启;尚显文;周玉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诊治体会(附2例报告)

    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为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较为罕见.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及缓慢心律失常,单凭临床症状极易误诊为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的必要手段.本文报导两例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病例,并对此病予以概述.

    作者:李玲;李宗庄;杨天和;张陈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贵阳市儿童铅中毒影响因素分析

    铅污染来源主要有大气铅污染(含铅汽油燃烧后排出的废气和铅作业环境排放的废气),含铅油漆和涂料,食物和饮水,燃煤,另外,一些染发剂、化妆品等也不同程度的含有铅[1,2].有报道推测,我国城市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大约为51.6%,中毒状况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3~5].为了了解贵阳市儿童铅中毒的状况,以对铅毒性更为敏感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贵阳市3所幼儿园372例4~6岁儿童进行调查,了解儿童铅中毒影响因素,以便为铅中毒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郑流波;黄文勇;宋沈超;周琳业;赵方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长期骨髓抑制一例报告

    患者,男,65岁,因头昏乏力1月,加重伴皮肤瘀斑10余天,于2002年9月5日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明显压痛,肝脾未扪及.

    作者:景本年;黄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46例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很高,可达30%~50%[1].多次手术可导致睑球粘连.我院自2001年来,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46例52眼,随访至今,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明生;幸宜春;廖莹琳;夏侯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对高血压患者血HS-CRP、TNF-α、ICAM-1水平的干预研究

    研究发现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AS)两者间存在共同的发生发展机制.近年对AS与慢性炎症的关系研究较多,而高血压与慢性炎症的报道较少.为了解高血压患者与慢性炎症的关系及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的干预效果,选择5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血疗组及丹参组,测定治疗前后HS-CRPC(高敏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向德芬;王亚菲;卢薇;孙启媛;李慰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心肌桥冠状动脉照影27例结果分析

    如果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行走于心肌纤维中,而这些心肌纤维束在收缩期引起程度不同的冠状动脉狭窄,我们将该心肌纤维束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Coronary Myocardial Bridge CMB简称心肌桥).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 CAG)的人群中CMB的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及临床意义.

    作者:郭盛;方胜先;彭文君;赵洪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胸腔微创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51例

    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并发症,约50%的乳腺癌和肺癌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胸腔积液[1].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反复抽液、胸腔内灌注药物治疗,因积液不易抽尽,疗效不理想.且病人较痛苦,并发症发生机会多.我科自2001年11月至2004年11月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入持续自然引流并灌注顺铂及胞必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51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南江;谭诗生;李杭;杨飞月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逆性因素观察(附56例报告)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多数是由于存在可逆性因素.本文收集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4年中56例CRF病例存在可逆性因素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乙状结肠人工阴道成形术4例报告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4例先天性无阴道病人,均施行乙状结肠人工阴道成形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群;孙袁;缪筑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32例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临床症状常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及心理痛苦.常规抗变态反应治疗(使用抗组胺药物)疗效常不理想.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笔者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阿司咪唑治疗慢性荨麻疹,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作者:曹珺;罗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儿病毒三清露质量标准研究

    小儿病毒三清露为贵州神奇制药有限公司根据民间中药验方,以金银花、黄芩、栀子等研制而成,其功效为清热解毒,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等症.小儿病毒三清露已获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品批准文号.笔者参考中国药典,用TLC鉴别了制剂中所含绿原酸、黄芩苷及栀子苷[1].同时参考文献方法[2],用RP-HPILC测定了制剂中栀子苷的含量.此方法已获批准作为小儿病毒三清露的药品质量标准.

    作者:张沛;雷蕾;黄俊;易长青;郭宗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肺结核患者血中TNF和IL-8水平测定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8(IL-8)在肺结核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40例未治疗及20例治疗2月后肺结核患者,2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TNF、IL-8水平.结果肺结核组血清TNF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组的TNF水平明显高于继发型肺结核(Ⅲ型)组(P<0.05),IL-8水平在Ⅱ型组和Ⅲ型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抗结核治疗后,血清TNT和IL-8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治疗2月后肺结核患者TNF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肺结核患者治疗前血清TNF与IL-8呈正相关(r=0.682 0,P<0.05).治疗后血清TNF与IL-8之间无相关性(r=0.165 8,P>0.05).结论在肺结核病中,TNF和IL-8增多,可能抑制机体的抗结核免疫,是导致肺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作者:刘维佳;董德琼;杨渝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出血性脑卒中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出血性卒中是一组由不同病因、不同危险因素和不同病理改变的突发血管事件构成的脑血管疾病.在美国和欧洲是第三杀手,在中国则是第一杀手.它是世界范围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而卒中的死亡率是急性心梗的4~6倍[1],尤其是出血性卒中.由于它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经济花费大,并且已有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因此卒中应该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2].所以对卒中进行基因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外对缺血性卒的基因研究较多而对出血性卒中的基因研究较少,尤其在中国.本文就出血性卒中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作简单介绍.

    作者:出良钊;刘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541例心理咨询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

    本文收集我院心理咨询中心1992~2002年541例首诊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采用回顾性方法,提取我院心理咨询中心1992年10月至2002年10月完成的首诊病历,共计541例,并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进行临床再诊断.分为1992年10月至1997年10月的5年和1997年11月至2002年10月的5年,共两个5年进行对照分析.

    作者:刘鹰;袁平;韦锦文;李莎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脊柱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摘除术20例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腰腿痛的主要病因,传统手术方法由于损伤过大,容易造成术后脊椎不稳,神经根粘连,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等并发症[1].脊柱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MED),是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高新技术,具有精确度高,创伤小,恢复快,保持腰椎稳定等优点,我科于2004年4~8月开展MED手术20例.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付丽;朱伟民;薛向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