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实验研究

秦宏敏;佟向阳;许铁;姚爱明;陈孜;冯斌;刘凯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转染, Ⅱ型胶原
摘要:目的 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Ⅱ型胶原的实验研究方法.方法 利用β1转化生长因子腺病毒表达载体(Ad-TGFβ1)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观察转染后的Ⅱ型胶原表达.结果 细胞转染后Ⅱ型胶原在免疫印记和免疫组化检测下均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Ad-TGFβ1转染兔骨髓MSCs可使其细胞内Ⅱ型胶原表达阳性.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相关文献
  • 复杂距骨骨折脱位的手术策略

    目的 探讨并评价HawkinsⅢ型、Ⅳ型距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分别行踝关节内侧或/和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Ⅲ型距骨骨折9足、Ⅳ型4足.踝关节内侧或/和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跗外侧血管蒂骨瓣、骨膜瓣移植术治疗Ⅲ型距骨骨折6足、Ⅳ型3足.内踝截骨或/和腓骨下端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跗外侧血管蒂骨瓣、骨膜瓣移植术治疗Ⅲ型骨折12足、Ⅳ型骨折6足.内踝截骨或/和腓骨下端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带跗内侧或内踝前动脉血管蒂骨瓣、骨膜瓣移植术治疗Ⅲ型距骨骨折11足、Ⅳ型5足.结果 56足获2~11年随访,骨愈合54足,骨不连2足;骨缺血性坏死14足;创伤性关节炎21足.按AOFAS标准评价:优18足,良25足,可11足,差2足,优良率76.8%.结论 注意保护骨折部残存血运,重建骨折端血供,是提高复杂距骨骨折脱位术后疗效的关键.以截骨入路,带血管蒂骨膜移植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佳手术方案,不需一期行关节融合术.

    作者:吴富章;卜海富;蔡靖宇;郭涛;郑华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髁支持钢板结合CPM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15例疗效分析

    自2002~2005年笔者对15例股骨髁间C3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股骨髁动力支持钢板内固定结合CPM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超平;严照明;张碧煌;张环照;陈永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退变性脊柱侧弯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3年10月~2006年3月,笔者收治45例退变性脊柱侧弯,将病人随机分成2组.第1组行针对有神经、脊髓压迫症状的狭窄部位进行减压、植骨、原位固定;第2组通过充分减压,运用长节段固定,短节段融合的方法,重建脊柱在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平衡.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平均22个月.全部获得植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5.5个月.术后Cobb角0°~29°.95%患者自诉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结论 充分减压,大限度重建脊柱在冠状面和失状面的平衡,长节段固定、短节段融合的方法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邵高海;钟斌;余雨;赵波;周永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加压延长骨迁移技术治疗长骨缺损或短缩畸形

    目的 总结应用Orthofix肢体重建延长系统(LRS)治疗长骨大段骨缺损与短缩畸形的临床体会.方法 10例长骨大段缺损,平均6.6 cm,其中胫骨8例、股骨1例及桡骨1例(伴短缩畸形),均为陈旧性损伤.选择患肢合适的部位进行截骨,用Orthofix LRS固定,于术后第6天开始每天延长1 mm,直至延长到所需长度,继续固定患肢直到骨愈合.结果 本组均获2年以上随访,骨延长长为15 cm,短3 cm; 9例未经植骨达到骨性愈合,1例在延长中因两端不能完全对合,采用有限切开及植骨,术后也得到骨性愈合.结论 应用Orthofix LRS系统,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肢体骨缺损和/或短缩畸形.

    作者:姜佩珠;赵金忠;安智全;蔡培华;孙鲁源;曾炳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

    笔者自1999年9月~2003年12月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1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福扬;夏和桃;朱冬承;王培刚;陈啸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7例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中4例通过摄踝关节正侧位X片确诊,3例在行踝关节外翻应力位X线片检查并与对侧比较后确诊.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结果 6例得到随访,根据Meyer和Kumler的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5例,良1例.结论 对于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正确的外科治疗是恢复正常下胫腓联合的关键.

    作者:李高舜;叶招明;杨迪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腘窝囊肿治疗体会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腘窝囊肿是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但临床上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并不多见.2004年3月~2006年4月笔者共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腘窝囊肿9例(9膝),疗效优良.报告如下.

    作者:王磊;宋恒平;王平均;申自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的应用

    笔者自2005年6月~2006年6月,对63例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安全接受了大中型骨科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骆辉;陆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特点及意义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改变特点及其在脊髓损伤程度、预后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MRI绝大多数表现为脊髓水肿,急性期T1加权像等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慢性期部分T1加权像局限性低信号,T2加权像局限性高信号.MRI T2加权像单节段脊髓水肿预后较双节段以上者好.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MRI信号改变及其范围能反映脊髓损伤程度,提示预后,指导治疗.

    作者:宋红星;沈惠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

    腰椎间隙感染系指腰椎间盘及相邻软骨的感染性病变,临床上有继发性和原发性之分.多数因椎间盘手术或椎管内的医疗操作之后继而发生椎间隙组织感染,称继发性椎间隙感染.少数无明确的原因出现椎体间隙的感染,称原发性椎间隙感染.笔者自1996年8月~2005年7月共收治原发性腰椎椎间隙感染13例.

    作者:叶欣;赵慧毅;陈国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

    目的 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内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对84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别选择内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 内固定组骨折愈合率92%,股骨头坏死率10.9%,功能优良率78.0%;人工关节置换组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8.8%,功能优良率76.5%,晚期并发症待进一步观察.结论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应积极选择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作者:张志忠;旦明清;陈建华;李般若;林磊;王盛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磁共振二维扰相梯度回波小角度激励序列在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二维扰相梯度回波小角度激励序列(FLASH-2D)在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与关节镜资料.磁共振均行SE序列T1WI、PD+T2WI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及FLASH-2D序列矢状位扫描.以关节镜为标准,对比半月板损伤在磁共振各种成像序列中的显示情况.结果 本组关节镜检查诊断半月板损伤51例,SE序列T1WI、PD+T2WI正中矢状位和冠状位诊断半月板损伤45例,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90%;FLASH-2D序列矢状位诊断半月板损伤49例,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7%.结论 FLASH-2D序列矢状位与SE序列T1WI、PD+T2WI正中矢状位和冠状位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半月板损伤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郏潜新;许孟君;徐玉琴;欧阳林;杨赞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致足拇长伸肌功能障碍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致足拇长伸肌功能障碍原因及特点,探讨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1 023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术后发现拇长伸肌功能障碍17例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 胫腓骨骨折手术后足拇长伸肌功能障碍概率为1.66%,足拇长伸肌功能障碍表现为拇长伸肌背伸肌力下降.非手术治疗75%的患者肌力恢复至5级,少数经手术治疗后肌力恢复至5级.结论 足拇长伸肌本身损伤和腓深神经肌支损伤是胫腓骨骨折手术后足拇背伸障碍的原因,熟悉足拇长伸肌及腓深神经解剖是预防损伤的关键,术后早期制动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杨成刚;裴宪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膨胀自锁式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探讨膨胀自锁式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 采用膨胀自锁式PFN治疗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按照韩一生等[1]方法对患髋进行综合评分:优21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4%.未发现髋内翻、螺钉松动、感染、股骨头栓钉穿破股骨头等并发症.结论 膨胀自锁式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简单、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特别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民;陆凯;陈俊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骨盆骨折伴后尿道断裂的早期治疗

    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是泌尿外科、骨科的常见急症,常合并多脏器损伤,病情危急,其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处理.笔者自1996年4月~2006年3月共收治骨盆骨折伴后尿道断裂48例,均采用急诊尿道会师术,其中26例同时行骨盆复位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泽;陈敖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肾病综合征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肺栓塞一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1岁,因肾病综合征3年,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致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年,伴双髋臼发育不良.肾病恢复期行患肢骨牵引10 d,左侧非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治疗7 d,床上髋、膝关节功能锻炼.2周顺利拆线出院,即拄双拐下地锻炼,术后3周时突发胸闷憋气摔倒而死亡,患者既往无心肺疾病史,诊断为肺栓塞.

    作者:袁瑞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或钛捆绑带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目的 评估分别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或钛捆绑带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及钛捆绑带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各9例.将两种方法治疗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相应比较.结果 手术时间、出血量钛捆绑带方法优于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P<0.05);术后活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两者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尽管钛捆绑带在某些方面优于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两种固定方法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均有效可行,可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要求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作者:王建云;姜世平;何健飞;蒋兴粒;李俊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术前全身状况评估的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术前全身状况评估的意义.方法 对84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术前内科疾病、骨折类型、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获得随访68例,其中2例股骨颈骨折和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不愈合,2例出现髋内翻,其余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多合并有内科系统疾病,正确的术前评估是处理的关键,也是降低老年人手术风险的重要环节之一.手术方法的选择是手术成功和术后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艾克拜尔·尤努斯;阿斯卡尔·买买提明;曹力;阿里木江·阿不来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孔动力髋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 评价两孔动力髋螺钉(DHS)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股骨颈骨折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采用微创手术入路经皮两孔DHS微创内固定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 切口长度平均为3.0 cm,出血量平均为41.5 ml,手术时间平均为25 min.46例骨折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愈合率为95.8%.3例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其中骨折不愈合2例,骨折愈合后发生1例).结论 应用经皮微创两孔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简便快速,创伤少,固定牢固,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理想的微创治疗技术.

    作者:王天旭;李兴华;李东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CT表现与脊髓损伤的关系

    据统计,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有50%的患者发生脊髓损伤[1].笔者收集自2003年1月~2006年6月CT资料完整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60例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CT检查对脊髓损伤的诊断意义.

    作者:叶明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管: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