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骶椎椎管内巨大囊肿并感染一例

王四明;黄勇

关键词:腰骶椎, 椎管内囊肿, 巨大囊肿, 临床症状, 并发感染, 腰腿痛, 腰骶部, 双下肢, 尿失禁, 瘫痪, 报告
摘要:椎管内囊肿好发于腰骶部椎管,一般不大,绝大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如果是巨大囊肿并发感染,可引起严重的腰腿痛,尿失禁并出现双下肢不全瘫痪,笔者于2003年6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相关文献
  • 骨膜外手法复位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骨膜外手法复位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6例,采用骨膜外手法复位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 36例均获得3~40个月随访.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20例,良13例,可3例.结论 骨膜外手法复位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损伤小、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沈建国;陈世龙;王昌兴;姜滔;董黎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腰骶椎椎管内巨大囊肿并感染一例

    椎管内囊肿好发于腰骶部椎管,一般不大,绝大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如果是巨大囊肿并发感染,可引起严重的腰腿痛,尿失禁并出现双下肢不全瘫痪,笔者于2003年6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四明;黄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带抗菌效能骨科内植物的研制与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①研制一种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骨科内植物.②对本带抗菌效能骨科内植物进行体外药物释放规律及持续时间测定,以了解其体外缓释规律及经过环氧乙烷灭菌对其抗菌效能的影响.方法 在长约5 cm,直径4 mm的圆柱形不锈钢短棒上均匀涂布0.4 g头孢唑啉钠,其外涂布丙烯酸树脂等多种高分子可降解有机物的混合物,即制成试验用带抗菌效能内植物.将带有涂层的8根不锈钢短棒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经环氧乙烷灭菌,将其分别置入10 ml pH=7.40的PBS磷酸盐缓冲液中,并保持其处于37℃的环境中,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溶液中头孢唑啉钠的浓度变化及其有效抑菌时问.结果 第1~2天本带抗菌效能骨科内植物所释放出的头孢唑啉钠保持一个较高的浓度,自第3天开始平缓的下降,第17天时8根试管低浓度仍高达7.1 μg/ml(头孢唑啉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低抑菌浓度为0.1~6.3 μg/ml),且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对其抗菌效能无任何影响.结论 用本涂层方法制备的自带抗菌效能骨科内植物具有较强且持久的抗菌能力,可接受环氧乙烷灭菌,对防治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林斌;李春艳;朱勇;黄惠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常见的骨折,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差别也较大.自2000年4月~2005年11月,笔者采用外侧切口进针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8例,疗效满意.

    作者:葛顺杰;陆茂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多轴螺钉-棒系统在颈椎后路固定中的应用与疗效

    目的 探讨多轴螺钉-棒系统行颈椎后路固定的疗效.方法 本组18例,颈椎及椎管肿瘤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不稳2例,高危颈椎并外伤性颈髓损伤不稳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4例.17例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害表现,JOA评分平均为9.8分.12例采用后路固定,6例采用前后联合手术.椎弓根固定2例,侧块固定11例,椎弓根与侧块混合固定5例.结果 本组共植入102枚多轴螺钉,2枚螺钉位置欠佳,1例根性神经痛.本组无硬膜撕裂、椎动脉损伤与脊髓损伤等并发症.16例获得平均22个月的随访.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固定满意,无螺钉拔出、内固定松动、复位丢失.均获得坚固融合.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改善率为69.4%.结论 多轴螺钉一棒系统后路固定颈椎安全可靠,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彭新生;陈立言;李佛保;潘滔;万勇;廖威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16例

    肱骨远端骨折是复杂的关节内骨折,过去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解剖复位,并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并发症[1].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自2003年10月~2005年6月,笔者采用Zimmer肱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1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士伟;王治;宋炜中;吴亮;丁志宏;王铭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逆行置入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自2001年5月~2005年12月,笔者采用肱骨交锁髓内钉逆行置人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1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厚微;赵增斌;徐跃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锁骨骨折合并胸锁关节脱位一例

    锁骨骨折合并胸锁关节脱位临床罕见.2006年11月15日笔者收治1例锁骨骨折合并胸锁关节脱位.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伟忠;李郁明;丘青中;李豫明;钟泳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人工肩关节置换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人工肩关节置换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针对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肩部恶性肿瘤等以往难以治疗的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下面笔者从其发展历程、假体类型、技术要点,以及常见并发症等各方面作一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尹庆伟;江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和喙锁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和喙锁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38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随机分为2组,A组17例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B组21例用喙锁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2组皆对喙锁韧带进行修补.结果 2种方法在手术操作难易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肩关节再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喙锁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疗效确切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惠军;李前;陈绍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进展

    关节软骨损伤临床上非常多见,主要由外伤或疾病造成.关节软骨损伤后,自身修复能力有限,如何修复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损伤、促进关节软骨自身修复、重建关节功能成为f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生物技术、材料、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应用于临床,人们在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进步,尤其是基于细胞和材料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损伤关节软骨的修复重建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1].

    作者:刘玉刚;初同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腕舟状骨骨折漏诊分析

    明显的腕舟状骨骨折可通过常规X线作出诊断,但是由于腕舟状骨的解剖因素及其他因素,其骨折不易被发现,易漏诊、误诊,以致延误诊断,笔者回顾1997年10月~2006年8月,治疗32例腕舟状骨骨折,其中有12例骨折漏诊,报告如下.

    作者:王焯;丁晟;宋国全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经椎体侧后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12例

    自2006年1月~2006年8月,笔者行后路椎弓根固定复位,经侧后方伤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12例,疗效满意.

    作者:李自耀;田宁;陈宝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三种手术方式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研究,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式.方法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82例87侧,分别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以及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或结合石膏外固定3种手术方式.结果 随访7~18个月,平均11个月.3种手术方式的优良率分别为83.3%,87.1%,88.6%.结论 3种手术方式的优良率无明显差异.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并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式.

    作者:陈雪荣;孙文东;曾青东;周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和MRI测量肩胛盂斜倾角的互补性初探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MPR)及MRI测量肩胛盂斜倾角的互补性.方法 收集成人肩胛骨干标本22侧及肩关节防腐湿标本24侧,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多平面重组重建肩胛骨并测量肩胛盂斜倾角,得数据A组.收集MRI检查正常的肩关节病例50侧,取其斜冠状位T1WI显示肩锁关节的层面测量肩胛盂斜倾角,得数据B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肩胛盂斜倾角小值91.10°,大值118.50°,A、B 2组肩胛盂斜倾角数据分别为101.14°±4.66°和104.05°±7.72°.2种测量方法肩胛盂斜倾角值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SCT的MPR法测量肩胛盂斜倾角与MRI测量值不同,前者略小于后者;MSCT和MRI 2种测量肩胛盂斜倾角方法结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锦青;王健;唐康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骨水泥充填结合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介绍应用骨水泥充填结合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经验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骨水泥充填结合内固定治疗25例老年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术后早期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 25例随访8个月~5年,肩关节功能评分(按Neer评分标准)为85~96分,其中优21例,良4例.结论 骨水泥充填结合内固定治疗可使骨折得到复位及稳定的固定,患肢能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余旭初;柯楚群;何伟东;林毅忠;许知光;李松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螺旋内固定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三例治疗体会

    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应用Sanatmetal公司的纯钛肱骨螺旋内固定器治疗NeerⅡ型肱骨外科颈骨折3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邱海滨;刘明礼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小儿大腿毁损与足掌撕脱离断伤再植术

    目的 介绍2例小儿大腿毁损离断与足掌撕脱离断再植的成功经验.方法 大腿毁损离断采取将完整小腿旋转上移再植到大腿残端;足掌撕脱离断采取静脉游离移植桥接足背动脉与足底深支动脉.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愈合.大腿毁损离断伤患儿可安装假肢行走,撕脱离断足行走自如.结论 小儿生长、塑形能力强,对毁损离断肢体不应轻易截肢,应尽量保留长度再植,这对生长发育中的患儿今后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陈建常;王鑫;陈文红;梁景灏;史振满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尺骨短缩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尺骨短缩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方法、疗效及特点.方法 应用尺骨短缩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27例,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4~13个月的随访,优18例,良7例,可2例.结论 尺骨短缩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符合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病理特性,疗效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根林;郭曙光;唐炬;陈守来;李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是关节内重度骨折,关节面均损伤,对肘关节功能影响大,是较难处理的骨折.自2000年9月~2004年2月,笔者采用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问骨折25例,疗效满意.

    作者:吴冬灵;张亚狮;陈清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管: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