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常;王鑫;陈文红;梁景灏;史振满
拇外翻是人前足常见的疾病.目前可选择的手术方法很多,其中Chevron截骨术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术式[1].自2003年6月~2006年5月,笔者采用该术式治疗拇外翻33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黄雷;徐荣明;马维虎;蒋伟宇;章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轴螺钉-棒系统行颈椎后路固定的疗效.方法 本组18例,颈椎及椎管肿瘤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不稳2例,高危颈椎并外伤性颈髓损伤不稳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4例.17例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害表现,JOA评分平均为9.8分.12例采用后路固定,6例采用前后联合手术.椎弓根固定2例,侧块固定11例,椎弓根与侧块混合固定5例.结果 本组共植入102枚多轴螺钉,2枚螺钉位置欠佳,1例根性神经痛.本组无硬膜撕裂、椎动脉损伤与脊髓损伤等并发症.16例获得平均22个月的随访.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固定满意,无螺钉拔出、内固定松动、复位丢失.均获得坚固融合.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改善率为69.4%.结论 多轴螺钉一棒系统后路固定颈椎安全可靠,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彭新生;陈立言;李佛保;潘滔;万勇;廖威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应用Sanatmetal公司的纯钛肱骨螺旋内固定器治疗NeerⅡ型肱骨外科颈骨折3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邱海滨;刘明礼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自1999年5月~2005年10月,笔者收治58例桡骨小头骨折,获得随访且资料较完整的42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立新;宋吉岩;柯新;孙晓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MPR)及MRI测量肩胛盂斜倾角的互补性.方法 收集成人肩胛骨干标本22侧及肩关节防腐湿标本24侧,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多平面重组重建肩胛骨并测量肩胛盂斜倾角,得数据A组.收集MRI检查正常的肩关节病例50侧,取其斜冠状位T1WI显示肩锁关节的层面测量肩胛盂斜倾角,得数据B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肩胛盂斜倾角小值91.10°,大值118.50°,A、B 2组肩胛盂斜倾角数据分别为101.14°±4.66°和104.05°±7.72°.2种测量方法肩胛盂斜倾角值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SCT的MPR法测量肩胛盂斜倾角与MRI测量值不同,前者略小于后者;MSCT和MRI 2种测量肩胛盂斜倾角方法结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锦青;王健;唐康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自2002年11月~2005年11月,笔者共收治锁骨骨折183例,手术治疗113例,其中76例内固定物选用解剖型接骨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敏;张如南;马江涛;张孟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严重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双钢板手术治疗肱骨髁问严重粉碎性骨折21例,8例采用重建钢板及1/3管型钢板固定;10例采用外侧解剖型钢板及1/3管型钢板固定;3例使用双1/3管型钢板固定.结果 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评定:优7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6%.结论 手术解剖复位重建稳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法是治疗肱骨髁间严重粉碎骨折的适宜方法.
作者:许国祥;王秀会;王子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股动脉损伤是严重的主干动脉损伤,出血量大,常导致休克死亡,肢体缺血截肢等严重后果,但闭合性股动脉损伤因在诊断方面存在一些特殊因素,容易导致漏诊,尤其在基层医院漏诊率较高.自1997年5月~2005年6月,笔者共收治14例闭合性股动脉损伤漏诊病例,现就诊断、治疗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作者:乔永平;原巧玲;毕卫伟;苏金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目前认为明显移位的骨折需内固定手术治疗,以避免出现膝关节不稳、髁间撞击综合症、膝伸直受限等并发症[1].以往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手术,目前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其应用于胫骨髁问隆起撕脱骨折的治疗,同时可以镜下检查及处理其他合并损伤[2,3].自2000年8月~2005年8月,笔者在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1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战民庆;牟宇科;宋军川;邓永岱;楚晓丰;孙英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自2001年1月~2006年2月,笔者共手术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19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蔚;程富礼;宋相建;陈留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介绍应用自体掌长肌腱或同种异体屈肌腱联合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 笔者采用肩锁韧带修复、自体掌长肌腱或同种异体屈肌腱重建喙锁韧带、锁骨钩钢板固定这种手术方法,共治疗18例Rockwood Ⅲ~V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术后获10~42个月随访,平均22.8个月.结果 按Karlsson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优16例,良2例.结论 采用肩锁韧带修复、自体掌长肌腱或同种异体屈肌腱重建喙锁韧带、锁骨钩钢板固定这种手术方式,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它在目前应用的术式中对肩部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基础影响小,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韧带重建可靠,内固定牢固,疗效满意.
作者:黄晖;苏伟;杨志;白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自2004年6月~2006年1月,笔者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下的尺桡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尺桡骨骨干骨折20例,获随访的16例,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东辉;端木群力;张春;杨明;赵琦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介绍2例小儿大腿毁损离断与足掌撕脱离断再植的成功经验.方法 大腿毁损离断采取将完整小腿旋转上移再植到大腿残端;足掌撕脱离断采取静脉游离移植桥接足背动脉与足底深支动脉.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愈合.大腿毁损离断伤患儿可安装假肢行走,撕脱离断足行走自如.结论 小儿生长、塑形能力强,对毁损离断肢体不应轻易截肢,应尽量保留长度再植,这对生长发育中的患儿今后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陈建常;王鑫;陈文红;梁景灏;史振满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自2001年5月~2005年12月,笔者采用肱骨交锁髓内钉逆行置人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1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厚微;赵增斌;徐跃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关节软骨损伤临床上非常多见,主要由外伤或疾病造成.关节软骨损伤后,自身修复能力有限,如何修复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损伤、促进关节软骨自身修复、重建关节功能成为f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生物技术、材料、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应用于临床,人们在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进步,尤其是基于细胞和材料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损伤关节软骨的修复重建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1].
作者:刘玉刚;初同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尺侧腕伸肌及拇短仲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以来,接受尺侧腕伸肌及拇短伸肌移位术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15例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和5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 15例单纯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中,优11例,良4例,优良率100%;合并尺神经损伤的5例中,优3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0%.结论 对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特别是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尺侧腕伸肌及拇短伸肌移位术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
作者:洪加源;盛敏;康两期;郭林新;丁真奇;林斌;郭志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体外条件下rhBMP-2诱导脂肪成体干细胞(adipose-derived adult stem cells,ADA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的情况,并观察其量效关系.方法 从成年兔颈后部获取脂肪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并培养脂肪成体干细胞.稳定传代后,用不同浓度rhBMP-2对ADASCs进行诱导分化,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及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成骨细胞鉴定,采用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及MTT比色法进行分化和增殖活性比较.结果 碱性磷酸酶及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阳性;当rhBMP-2浓度在100~400 ng/ml时,各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明显(P<0.05),在400 ng/ml以上各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当rhBMP-2浓度在800 ng/ml以下时,各组增殖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在800 ng/ml以上则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各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研究表明,在体外条件下rhBMP-2能诱导脂肪来源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且当其浓度在400~800 ng/ml时,能促进脂肪来源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作者:彭华志;胡蕴玉;魏义勇;胡声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肱骨远端骨折是复杂的关节内骨折,过去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解剖复位,并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并发症[1].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自2003年10月~2005年6月,笔者采用Zimmer肱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1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士伟;王治;宋炜中;吴亮;丁志宏;王铭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桡骨颈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多见于少年的特殊类型桡骨颈骨折,因常伴有肘关节内侧损伤而预后不佳[1].自2001年1月~2006年1月,笔者应用微型钢板嵌入式固定治疗桡骨颈压缩性骨折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中林;于虎;杨徐松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研究,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式.方法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82例87侧,分别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以及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或结合石膏外固定3种手术方式.结果 随访7~18个月,平均11个月.3种手术方式的优良率分别为83.3%,87.1%,88.6%.结论 3种手术方式的优良率无明显差异.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并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式.
作者:陈雪荣;孙文东;曾青东;周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