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癫痫病诊断及治疗体会

丁世兴

关键词:癫痫病, 临床诊断, 利必通联合德巴金,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癫痫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癫痫病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德巴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必通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病患者临床表现较多,应该依据患者的体征、神经功能、EEG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采用利必通联合德巴金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3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患者,对其进行术后随访,以了解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的临床满意率。结果:根据Neer评分标准对30例患者进行评分,其中优秀患者21例、良好6例、可1例、差2例。其整体优良率为90%。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脱位和骨折的复位愈合,可提高临床满意率及生活质量,有推广应用价值,在治疗选择方面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作者:晋世康;刘聚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重度宫颈糜烂采用激光、微波与LEEP刀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对比激光、微波与LEEP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将其分为3组,A组40例采用激光方法治疗,B组40例采用微波方法治疗,C组40例采用LEEP刀方法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的比较发现,采用LEEP刀治疗的C组患者痊愈率明显高于采用激光治疗的A组患者和采用微波治疗的B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1,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LEEP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深入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4例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按照住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用Ⅱ期切除吻合术进行治疗,实验组行Ⅰ期切除吻合术进行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观察2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2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发现,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3年内生存率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更为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病毒性肝病的病人一共有70例(实验组)。另外,抽取同一时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病人常规生化指标和新生化指标给予临床检测以及对比。结果:实验组常规生化检验指标:TP:0.43±0.04;ALB:0.90±0.01;GLO:0.53±0.01;A/C:0.87±0.02。新生化检验项目:PA:0.21±0.02;ADA:0.43±0.02;LAP:0.53±0.02;对照组常规生化检验指标:TP:0.61±0.03;ALB:0.95±0.06;GLO:0.24±0.02;A/C:0.52±0.03。新生化检验项目:PA:0.43±0.01;ADA:0.37±0.02;LAP:0.32±0.01,实验组病人血清当中的TP以及ALB显著低于对照组,GLD等显著要比对照组高( P<0.05);实验组PA显著低于对照组, ADA以及LAP显著要比对照组高( P<0.05)。结论:在病毒性肝病临床诊断采取生化检验指标,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率相对比较高等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黎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把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西医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之后,研究组总有效高达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0%,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郭晓红;万亚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27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 BIC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远期预后。方法:收集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BICE患儿27例,回顾性分析其发生情况、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出院随访12个月。结果:27例婴幼儿轻度胃肠炎伴惊厥持续时间均低于5分钟,25例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例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泛化为全身性发作。病程中先有呕吐、腹泻,12例伴一过性低热,惊厥发作后查血电解质肝功基本正常,血糖正常,尿酸升高20例,血气分析示轻微酸中毒,脑脊液检查10例均正常,脑CT或MRI检查20例均无明显异常,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15例,1次病程中惊厥平均1.52次,惊厥停止后未行抗癫痫治疗,随访3~12个月,复发2例,但无后遗症病例出现。结论: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以3天内发作多见,轮状病毒为致病原之一,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作者:朱红文;程琨;孙志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超声检查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部血管弹性及其两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部血管弹性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胸部CT检查与冠脉造影术检查,其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狭窄程度<50%或无明显狭窄患者23例( A组),冠状动脉双支病变患者30例( B组),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EAT(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β(颈总动脉血管僵硬度)、Ep(弹性模量)、AI(膨大指数)、AC(顺应性)、PWV-β(脉搏波传导速度)等进行测量。结果:A组患者IMT(颈动脉中膜厚度)、β、Ep、AC、PWV-β以及左心室长轴测定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A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据分析得出,冠状动脉患者IMT、β、Ep、PWV-β以及左心室长轴测定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呈正相关关系,与AC值呈负相关关系,其中AI无明显差异,无关联性;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总动脉的IMT、β、Ep、PWV-β为正相关关系,与AC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越严重,其心外膜脂肪层厚度越大,颈总动脉弹性越低,在超声下对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部血管弹性进行检测,可准确判断患者病变程度,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侯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进展与展望

    胃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各种恶性肿瘤首位。对于胃癌而言,若在患者发病后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极有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伤害,甚至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在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是一种为常见的治疗方式,文章讨论了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进展以及展望。

    作者:赵林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2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采取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然后进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CSS)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C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脑梗死,能有效纠正脑细胞代谢紊乱的情况,并能改善微循环、降低疾病恶化的几率,有利于受损脑细胞的功能恢复。

    作者:万亚巍;郭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

    目的:临床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方法:对68例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心内科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其猝死病因。结果:经过分析68例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以及扩张型心肌病。其中患者猝死发生时间60.29%集中在晚上。结论:合并心脏基础疾病的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一定要加强心源性猝死预防,尤其是晚上,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临床疾病治疗有效性。

    作者:黎昌安;丁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对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临床培养的MDRO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实施前、后的MDRO检出率和医院感染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接触隔离措施执行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MDRO检出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MDRO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

    作者:张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并被确诊患有糖尿病的103例妊娠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实验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学营养治疗,实验组则给予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治疗疗效。结果:经有效治疗后,2组孕妇在胰岛素使用率、孕产妇并发症、胎儿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的病发生率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个性化医学营养治疗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慧芸;李北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女性盆腔CT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研究女性盆腔CT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CT扫描来分析100例女性盆腔疾病患者的盆腔情况,根据相关的判断标准来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等级的划分,从而找出女性盆腔CT护理的有效对策。结果:通过总结护理工作可知,有79例患者的护理工作达到了较高水平,17例患者的护理工作水平一般,其余患者的护理工作水平较差。除了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外,其余的患者都不需要再次扫描来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确认。结论:在CT检查后,加强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护理工作可以让CT扫描影像的清晰度得到提升,为后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前患者的治愈周期。

    作者:佟灵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灯盏花素针治疗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灯盏花素针治疗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灯盏花素针治疗组(A组)、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B组)和常规治疗组(C组),每组40例,治疗前各组病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5天观察3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总有效率、显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NDS显著低于B、C组(P<0.01),总有效率、显效率显著高于B、C组(P<0.05),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灯盏花素针治疗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洪波;尤群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方法: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2组均给予传统的保肝、降酶、退黄,及对症和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加用复方甘草酸苷。2组均在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不论在肝功能改善或者是肝纤维化逆转指标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 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作者:邵新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黄体酮胶丸联合坤泰胶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体酮胶丸联合坤泰胶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84例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本研究中所有不孕症患者均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坤泰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经期停药,服药期间避孕。治疗组于排卵后给予黄体酮胶丸200mg,每晚睡前口服,连用15天。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观察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类型和厚度。治疗1疗程后,统计1个月内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妊娠率。结果:治疗前2组间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间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内膜形态的比较,治疗后,A型子宫内膜多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间妊娠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体酮胶丸联合坤泰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作者:吴宏;杜婷;谭晓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90例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90例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对2组患者的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其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何碧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探索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患者均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高效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患者经治疗后,有49例患者止血成功,总有效率为90.74%,5例患者经2次治疗后,全部止血成功,患者在护理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治疗后,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手术患者需要进行精心、科学的优质护理,才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上应重视患者的护理。

    作者:曹美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需要行腹股沟嵌顿疝手术的8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诱导时吸入5%七氟醚,根据术中需要来调节七氟醚的浓度。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与对照组患者吸入相同浓度的七氟醚,同时吸入纯氧(4L/min),置入喉罩通气,采用0.25%左旋布比卡因以体重0.5mg/kg的用量行患侧髂腹下神经阻滞,术中吸入2.5%~5%的七氟醚。分别记录了2组患者不同监测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2组患者的术后的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监测时间点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在产科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荣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术前彩超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的作用初探

    目的:探讨术前彩超对于甲状腺癌早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12例,其中,66例(71侧)术前颈部触诊为阳性且经查体诊断为颈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对照组,46例(51侧)术前颈部触诊为阴性而经彩超检查为颈淋巴结转移者为观察组,回顾分析2组的临床资料并将术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为颈淋巴结转移,观察组46例(51侧)中45侧证实为颈淋巴结转移,术前彩超对于触诊误漏诊隐匿性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为36.89%,诊断敏感性为88.24%;彩超所示淋巴结转移分区与病理分区基本一致。结论:术前彩超检查有利于提高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并可准确定位转移淋巴结,提高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准确性。

    作者:孙剑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