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

丁慧芸;李北萍

关键词:个体化医学营养,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并被确诊患有糖尿病的103例妊娠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实验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学营养治疗,实验组则给予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治疗疗效。结果:经有效治疗后,2组孕妇在胰岛素使用率、孕产妇并发症、胎儿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的病发生率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个性化医学营养治疗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补肾益气针刺法治疗30例脑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观察补肾益气针刺法治疗30例脑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脑卒中患者60例,按其住院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0例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30例患者则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补肾益气针刺法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4周后,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者8例,总有效率为73.3%;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2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用补肾益气针刺法治疗脑中风后尿失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改善脑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在半月板撕裂伤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在半月板撕裂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9月以来我院收治的5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在救治的过程中对56例患者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缝合手术,采用全内缝合法进行垂直缝合;对于半月板前角及前体部损伤者,采用可吸收缝线内外缝合法进行缝合。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根据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患者手术之后的评分为78~100分,平均评分为93.6±3.3分,手术之前的评分为40~61分,平均43.7±3.7分,手术之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手术之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在半月板撕裂伤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松林;阿里木江·阿布力米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诊治的脑血管后遗症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1:1抽样调查法平均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心理护理干预,分析2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SDS、SAS及MMSE评分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SDS、SAS评分值、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以及MMSE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血管后遗症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认知功能。

    作者:李唯一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 DM)合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的影响。方法:实验分3组:(1)健康对照组(Con组)20例。(2)2型糖尿病伴血压正常组(DM对照组)20例。(3)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DM高血压组)18例。 DM高血压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80mg/d ,口服,共观察12周。检测空腹血糖,血脂, UAER。结果:(1)各组基线数据比较,DM高血压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P <0.05),UAER明显增加(P <0.05),糖尿病患者伴血脂异常增加(P <0.05)。(2)替米沙坦治疗DM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UAER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2型DM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降血压、降低微量白蛋白尿。

    作者:胡曼丽;刘颖;杜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液净化技术在内科急危重症非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探讨在内科急危重症非肾脏疾病患者中应用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38例与脓毒症患者29例,针对所有病例均采用血液净化技术开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行统计分析。结果:胰腺炎患者中治愈8例(88.9%),死亡1例(11.1%);心力衰竭患者中治愈37例(97.4%),死亡1例(2.6%);脓毒症患者中治愈25例(86.2%),死亡4例(13.8%)。结论:针对急危重症非肾脏疾病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能够迅速促进症状改善,缓解相关生化指标异常,对提高治愈率与减少死亡率均具有良好价值。

    作者:王利平;热孜万;凌格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措施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措施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18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生活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P<0.05;观察组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压力及负面情绪,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安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妊娠合并脐疝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脐疝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4年8月11例妊娠合并脐疝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经手术治疗及护理均痊愈,无复发。结论:妊娠合并脐疝经手术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效果是非常满意的。

    作者:董玉宁;俞维;范文英;李晶;邹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探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安全性

    目的:探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用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研究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执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在治疗后的3天、1周、1个月中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3天、1周、1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总有效率对比中,研究组全面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无患者有致残、致死情况出现,对照组2例患者症状恶化死亡,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致残,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降低脑水肿的发生,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保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了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涛;肖龙坡;陶志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价甲状腺实性结节性质

    目的:探讨甲状腺实性结节使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甲状腺实性结节患者术前行高频灰阶超声检查,选择72个结节,使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结节进行分级,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2个结节中,甲状腺癌56例,超声弹性成像为3~4级,甲状腺良性结节16例,弹性成像为0~3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6%,87.5%,93%。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结合灰阶成像可提高对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春鹤;于英蛟;辛中秋;张玉玺;贺焱;张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进展与展望

    胃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各种恶性肿瘤首位。对于胃癌而言,若在患者发病后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极有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伤害,甚至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在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是一种为常见的治疗方式,文章讨论了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进展以及展望。

    作者:赵林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与预防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减少手术失败率。方法:对32例再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再次手术时有15例行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椎弓根钉系列内固定;12例行潜行扩大性半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椎间盘切除;2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2例急诊探查和1例硬膜内肿瘤摘除术。结果:再手术的原因有腰椎管狭窄9例,侧隐窝狭窄7例,残余椎间盘再突出6例,定位错误4例,疤痕粘连压迫2例,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2例,神经损伤和硬膜内肿瘤各1例。术后随访12~60个月疗效评定参考侯树勋等制定的评价标准:优20例,良8例,可3例,差1例。结论:定位错误,髓核摘除减压不彻底,疤痕压迫,腰椎管狭窄,漏诊误诊,神经损伤等因素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严格把好再手术指征,针对不同的病因对患者制定个体化再手术方案。

    作者:杨开锦;李素明;黄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观察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 HD)加血液灌流( HP)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例出现尿毒症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方法治疗,分别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在临床上采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方法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3.33%,高于仅采用血液透析方法治疗的66.66%的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方法治疗尿毒症脑病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学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分析

    目的:对手术护理干预在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方面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位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对干预组进行比较系统的、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肺部感染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3%,明显低于干预组的98.2%(P<0.01);干预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给予比较系统的、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代丽丽;耿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评价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实施的具体措施及其实际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需手术病例20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例,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和细节护理组,分别比较2组病人紧急情况发生次数、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的情况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细节护理组病人的紧急情况发生率、手术所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同时细节护理组的满意度(86%)高于常规护理组(72%),不满意度(2%)低于常规护理组(9%),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细节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提高病人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周秀燕;高月洪;周春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神经内科癫痫病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癫痫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癫痫病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德巴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必通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病患者临床表现较多,应该依据患者的体征、神经功能、EEG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采用利必通联合德巴金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世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高血压颅内出血行微创引流术应用过程管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高血压颅内出血行微创引流术应用过程管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HIH行微创引流术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过程管理护理,比较2组SAS、SDS、BI评分与出院情况。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和痊愈后出院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颅内出血行微创引流术应用过程管理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梁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探讨

    目的:对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对比分析发生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以及护理缺陷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分别对患者进行分析后,透析评估与观察不到位所占百分比(32.00%)明显高于上机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所占百分比(10.00%)及专科技术操作不规范不严谨所占百分比(4.00%)。血管通路血肿对患者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跌倒、参数设置错误、血液透析中失血等其他护理缺陷的影响程度。结论: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是透析评估与观察不到位、护士缺乏风险意识、查对制度不严格等,应用恰当的应对措施可明显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张春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把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西医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之后,研究组总有效高达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0%,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郭晓红;万亚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自然流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测的研究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自然流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测状态。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自然流产的妇女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有过正常生育并没有任何不良生产史的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采用电化学免疫的分析法来检测所有妇女的甲状腺功能,并对有异常反应的实施干预治疗,观察2组妇女的血清促甲状腺素( TSH)与游离甲状腺素( 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及抗甲状腺的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的平均值。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明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期筛查甲功,并建立相应的正常值标准,对甲减及亚临床甲减进行积极诊治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及时诊断与治疗妇女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能够有效的预防发生自然流产。

    作者:江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近期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需要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的82例本院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腹腔镜手术组(40例)和开腹手术组(42例),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手术组( P<0.05),并且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平均住院所花费用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 P<0.05),2组在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目上差别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较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更加安全、经济,且创伤更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大欣;吴瑶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