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记辉
目的:探讨甲状腺实性结节使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甲状腺实性结节患者术前行高频灰阶超声检查,选择72个结节,使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结节进行分级,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2个结节中,甲状腺癌56例,超声弹性成像为3~4级,甲状腺良性结节16例,弹性成像为0~3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6%,87.5%,93%。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结合灰阶成像可提高对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春鹤;于英蛟;辛中秋;张玉玺;贺焱;张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骨科疾病中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于临床护理效果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骨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的住院患者260例。将入选病例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周期为患者住院期间。患者出院时统计其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以及2组患者在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预见性护理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3±2.5天,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7.2±2.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组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6.15%,其中115例表示非常满意,约占88.46%,其中10例表示比较满意,约占7.69%,5例表示不满意,约占3.85%。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80.77%,其中96例表示非常满意,约占73.85%,其中9例表示比较满意,约占6.92%,25例表示不满意,约占19.23%。预见性护理组患者对于采取护理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疾病的预见性护理具有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对诊疗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的作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歆;于金华;刘玮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索儿科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对患儿家长的效果。方法:选择240例住院患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对2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疾病知识(90.83%)、用药知识(85.83%)、预防知识(91.67%)和护理知识(93.33%)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113例,94.17%)高于对照组(92例,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51,P<0.05)。结论:儿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效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王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实时超声引导下肥胖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全身麻醉手术患者60例( BMI≥30kg/m2),年龄18~66岁,ASAⅠ-Ⅲ级。将患者随即均分为2组:A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法,B组采用传统盲探穿刺法,2组均采用中路(胸锁乳突肌三角)的路径。记录2组完成操作所需时间。评价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应用效果。结果:A组完成穿刺置管所需时间为3.5±1.5分钟,明显短于B组的7.0±3.5分钟(P<0.05), A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100%vs 70%),A组损伤动脉和穿透颈内静脉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0 vs 10%和3%vs 33%)。结论:实时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置管能够提高穿刺操作的精确性;缩短操作时间。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刘浩东;李文娟;胡西会;杨祎;张茂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灯盏花素针治疗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灯盏花素针治疗组(A组)、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B组)和常规治疗组(C组),每组40例,治疗前各组病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5天观察3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总有效率、显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NDS显著低于B、C组(P<0.01),总有效率、显效率显著高于B、C组(P<0.05),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灯盏花素针治疗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洪波;尤群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围术期护理体会。结果:本组10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围术期护理后,仅发生呼吸道感染3例,合并泌尿系感染3例,深静脉血栓和褥疮各1例,经相应处理后出院前均得到有效控制,无死亡和伤残病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周内痊愈出院,随访1~2年发现有2例患者术后2个月因心肌梗死而死亡,5例出院后6个月~1年内死亡,2例出院后4个月左右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实施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可以使患者尽快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汤春睿;裴姝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深入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4例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按照住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用Ⅱ期切除吻合术进行治疗,实验组行Ⅰ期切除吻合术进行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观察2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2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发现,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3年内生存率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更为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评价CT和MR影像在继发性卵巢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继发性卵巢腺癌(病灶76个)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38个病灶)采用CT诊断,研究组(38个病灶)采用MR影像诊断,比较2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63.3%,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3.3%,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影像在继发性卵巢腺癌中的诊断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MR影像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大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 BIC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远期预后。方法:收集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BICE患儿27例,回顾性分析其发生情况、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出院随访12个月。结果:27例婴幼儿轻度胃肠炎伴惊厥持续时间均低于5分钟,25例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例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泛化为全身性发作。病程中先有呕吐、腹泻,12例伴一过性低热,惊厥发作后查血电解质肝功基本正常,血糖正常,尿酸升高20例,血气分析示轻微酸中毒,脑脊液检查10例均正常,脑CT或MRI检查20例均无明显异常,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15例,1次病程中惊厥平均1.52次,惊厥停止后未行抗癫痫治疗,随访3~12个月,复发2例,但无后遗症病例出现。结论: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以3天内发作多见,轮状病毒为致病原之一,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作者:朱红文;程琨;孙志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70例患者采用经直肠腔内超声的检查,对照组70例患者则采用经腹超声检查,将两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存在9例前列腺癌,对照组患者存在11例前列腺癌,而实验组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8例前列腺癌,而对照组的经腹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6例前列腺癌,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的病理检查显示实验组患者存在前列腺重度增生伴钙化的有21例,对照组患者存在有22例,而实验组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20例,而对照组经腹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15例,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实验组患者存在前列腺严重钙化24例,对照组患者存在有25例,实验组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显示有22例,而对照组经腹超声显示有18例,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对前列腺疾病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准确率,明显强于经腹超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窦新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自然流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测状态。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自然流产的妇女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有过正常生育并没有任何不良生产史的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采用电化学免疫的分析法来检测所有妇女的甲状腺功能,并对有异常反应的实施干预治疗,观察2组妇女的血清促甲状腺素( TSH)与游离甲状腺素( 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及抗甲状腺的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的平均值。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明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期筛查甲功,并建立相应的正常值标准,对甲减及亚临床甲减进行积极诊治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及时诊断与治疗妇女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能够有效的预防发生自然流产。
作者:江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比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行经上盏与经中盏入路PNL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2例,2组均采用PNL术治疗,对照组予以经中盏入路,研究组予以经上盏入路,对比2组的手术疗效。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与建立通道时间无明显差异( P>0.05),但研究组碎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胸膜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研究组持续血尿、术后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上盏入路PNL术治疗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时间较短且结石清除率高,但其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增加,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申长发;张海芳;谢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诊治的脑血管后遗症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1:1抽样调查法平均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心理护理干预,分析2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SDS、SAS及MMSE评分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SDS、SAS评分值、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以及MMSE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血管后遗症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认知功能。
作者:李唯一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 DM)合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的影响。方法:实验分3组:(1)健康对照组(Con组)20例。(2)2型糖尿病伴血压正常组(DM对照组)20例。(3)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DM高血压组)18例。 DM高血压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80mg/d ,口服,共观察12周。检测空腹血糖,血脂, UAER。结果:(1)各组基线数据比较,DM高血压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P <0.05),UAER明显增加(P <0.05),糖尿病患者伴血脂异常增加(P <0.05)。(2)替米沙坦治疗DM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UAER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2型DM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降血压、降低微量白蛋白尿。
作者:胡曼丽;刘颖;杜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金嗓开音丸与金嗓散结丸联合治疗声带小结的疗效,分析两者结合治疗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80例声带小结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服用金嗓散结丸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服用金嗓开音丸与金嗓散结丸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0%,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金嗓开音丸与金嗓散结丸联合治疗声带小结,两者相辅相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周晓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需要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的82例本院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腹腔镜手术组(40例)和开腹手术组(42例),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手术组( P<0.05),并且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平均住院所花费用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 P<0.05),2组在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目上差别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较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更加安全、经济,且创伤更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大欣;吴瑶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分阶段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方法:临床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实施治疗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分阶段康复护理,对比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阶段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实施,能够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金艳;李芳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究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肽素( Copeptin)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 syndromes,ACS)不同类型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与冠状动脉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125例,依照临床诊断标准将ACS患者分为2组,再根据Gensini积分分组进行比对。设冠状动脉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院当天抽血检测NT-proBNP、Copeptin。结果:(1) ACS 患者两分组NT-proBNP、Copeptin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NT-proBNP、Copeptin在ACS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ACS患者的NT-proBNP Copepti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轻重程度有关;NT-proBNP、Copeptin可作为临床上评价ACS患者病情危险程度实效性的指标。
作者:王红艳;张艳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胸部大血管刃器伤的急诊抢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胸部大血管刃器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早期诊断、控制出血以及修复损伤血管等临床急诊抢救治疗。结果:20例患者之中,死亡3例(15%),其余17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达85%。结论:胸部大血管刃器伤应给予早期诊断,做好术前准备,选择正确的手术路径,控制出血等急救措施,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德洋;谢东方;宴万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研究组予盐酸氨溴索全身麻醉,对照组予常规全身麻醉;比较2组患儿的心率变化、不良症状以及呼吸音清晰阳性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麻醉后30、60分钟以及术毕心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且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研究组患儿呼吸音清晰阳性率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呼吸道感染行盐酸氨溴索全身麻醉临床疗效显著,具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宋允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