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玲娟
目的:分析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自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4例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和短程化疗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胸腺肽α1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及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T细胞亚群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D4、CD4/CD8均明显上升,CD8明显下降,其实验组指标变化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66%,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韩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以上100例患者根据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及患者本人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0%)明显少于对照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好,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小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探头在椎动脉走形异常疾病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可疑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288例,用低频超声探头进行检查,结果与DSA相比较。结果:低频超声探头对椎动脉走形异常的诊断结果与DSA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超声探头在椎动脉走形异常的疾病诊断方面较高频超声探头更有优势,更准确。
作者:贺瑶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90例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对2组患者的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其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何碧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痰培养的病原菌特征,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8月来我院收治的106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痰液进行细菌培养,采用ATB法测定病原体对主要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106例患者中痰液细菌定量培养阳性者63例,阳性率为59.43%。共培养阳性菌株68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10.29%)、肺炎链球菌5株(7.35%);革兰氏阴性菌51株:铜绿假单胞菌19株(27.95%)、肺炎克雷伯杆菌10株(14.72%)、大肠埃希菌8株(11.76%),鲍氏不动杆菌7株(10.29%)、流感嗜血杆菌4株(5.88%),阴沟肠杆菌3株(4.41%);真菌5株:白色念珠菌3株(4.41%),克柔假丝酵母菌2株(2.94%)。结论:AECOPD患者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菌占优,同时存在比较严重的耐药,应根据病原学、药敏检测,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刘学英;滕军儒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实性结节使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甲状腺实性结节患者术前行高频灰阶超声检查,选择72个结节,使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结节进行分级,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2个结节中,甲状腺癌56例,超声弹性成像为3~4级,甲状腺良性结节16例,弹性成像为0~3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6%,87.5%,93%。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结合灰阶成像可提高对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春鹤;于英蛟;辛中秋;张玉玺;贺焱;张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平均寿命得到了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老年人所占比例不断增加。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越过老龄化标准线(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进入老年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组织形态和脏器功能也不断发生退行性变化,病患增多,老年患者也成为医院病源的主要人群,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不仅病例数不断增加,而且年龄也日益增高。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减退,储备能力低下,且常并存合并症等病理、生理特点,麻醉手术意外相对较高,高龄患者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是年轻人的3倍,麻醉手术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就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护理成功的经验,对老年人麻醉手术中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对老年患者在麻醉前、中、后采取的护理方法进行阐述,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误诊原因分析。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特征,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管异物12例,支气管异物11例。异物为花生米9例,葵花子7例,苹果3例、碎骨头2例、笔帽及药片各1例。支气管镜取出22例,自行咳出1例。早期确诊8例,误诊15例。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科急症,对于有明确异物吸入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即可诊断。对于无异物吸入史,出现刺激性慢性咳嗽,首次发作不明原因的喘息,治疗效果差,合并肺不张和(或)肺气肿,结合临床体征尽早行影像学检查。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仿真支气管镜对异物的判断和定位有重要价值。支气管镜对气管、支气管异物既可诊断又能进行治疗。
作者:葛绍华;张艳;闵印长;钟国发;颜德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减少手术失败率。方法:对32例再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再次手术时有15例行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椎弓根钉系列内固定;12例行潜行扩大性半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椎间盘切除;2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2例急诊探查和1例硬膜内肿瘤摘除术。结果:再手术的原因有腰椎管狭窄9例,侧隐窝狭窄7例,残余椎间盘再突出6例,定位错误4例,疤痕粘连压迫2例,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2例,神经损伤和硬膜内肿瘤各1例。术后随访12~60个月疗效评定参考侯树勋等制定的评价标准:优20例,良8例,可3例,差1例。结论:定位错误,髓核摘除减压不彻底,疤痕压迫,腰椎管狭窄,漏诊误诊,神经损伤等因素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严格把好再手术指征,针对不同的病因对患者制定个体化再手术方案。
作者:杨开锦;李素明;黄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实施的具体措施及其实际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需手术病例20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例,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和细节护理组,分别比较2组病人紧急情况发生次数、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的情况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细节护理组病人的紧急情况发生率、手术所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同时细节护理组的满意度(86%)高于常规护理组(72%),不满意度(2%)低于常规护理组(9%),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细节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提高病人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周秀燕;高月洪;周春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舒适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舒适护理后的心理状况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9.2%)(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方面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结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甲减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35例甲减性心脏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予以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研究组予以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59%高于对照组77.61%,治疗后LVEF、LVESD、LVEDD、FT3、FT4、TS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可显著改善甲减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
作者:刘新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用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研究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执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在治疗后的3天、1周、1个月中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3天、1周、1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总有效率对比中,研究组全面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无患者有致残、致死情况出现,对照组2例患者症状恶化死亡,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致残,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降低脑水肿的发生,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保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了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涛;肖龙坡;陶志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围术期护理体会。结果:本组10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围术期护理后,仅发生呼吸道感染3例,合并泌尿系感染3例,深静脉血栓和褥疮各1例,经相应处理后出院前均得到有效控制,无死亡和伤残病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周内痊愈出院,随访1~2年发现有2例患者术后2个月因心肌梗死而死亡,5例出院后6个月~1年内死亡,2例出院后4个月左右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实施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可以使患者尽快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汤春睿;裴姝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脐疝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4年8月11例妊娠合并脐疝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经手术治疗及护理均痊愈,无复发。结论:妊娠合并脐疝经手术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效果是非常满意的。
作者:董玉宁;俞维;范文英;李晶;邹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70例患者采用经直肠腔内超声的检查,对照组70例患者则采用经腹超声检查,将两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存在9例前列腺癌,对照组患者存在11例前列腺癌,而实验组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8例前列腺癌,而对照组的经腹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6例前列腺癌,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的病理检查显示实验组患者存在前列腺重度增生伴钙化的有21例,对照组患者存在有22例,而实验组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20例,而对照组经腹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15例,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实验组患者存在前列腺严重钙化24例,对照组患者存在有25例,实验组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显示有22例,而对照组经腹超声显示有18例,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对前列腺疾病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准确率,明显强于经腹超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窦新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对食管手术围术期循环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12月间的84例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为42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治疗组采取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对比2组的预后情况。结果:2组在时点T0~T4的MAP和CVP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对于食管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可取的良好的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朱峥晖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索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凝血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应用A、B类评定方法对不确定度分量及其来源进行评估,评定本实验室若干常规凝血项目,如PT和APTT以及FIB的测量不确定度,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即uC),从而计算扩展不确定度(即U)。结果:常规凝血项目不确定度测定结果不尽相同,PT和APTT以及FIB的A类不确定度为0.1251、0.0732、0.1281;而B类不确定度分量uB1为0.0657,0.1477,0.1222;uB2都为0.0071;而uB3都为0.0002;uB4都为0.0077;uB5都为0.0176。计算uC(PT)和uC(APTT)以及uC(FIB)为0.0732、0.1661、0.1268,U(PT)和U(APTT)以及U(FIB)为0.1465、0.3325、0.2537。结论:本研究应用A、B类评定的方法对凝血检验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行评估,以此为临床凝血检验工作不确定度相关研究的探索,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提供更加客观和可靠的依据。
作者:许仁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过敏紫癜性肾炎使用凉血化瘀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1~2013年我院的38例小儿过敏紫癜性肾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患儿20例,使用凉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有患儿18例,使用西医治疗,对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有效率是66.7%。结论:小儿过敏紫癜性肾炎采取凉血化瘀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高,相比西医治疗更加有效,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璐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需要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的82例本院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腹腔镜手术组(40例)和开腹手术组(42例),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手术组( P<0.05),并且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平均住院所花费用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 P<0.05),2组在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目上差别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较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更加安全、经济,且创伤更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大欣;吴瑶强 刊期: 2015年第18期